简介
分:论儒学,论道、墨、法家,汉代志清代学术评议,民族革命等。
目录
一、论儒学
儒术之害在淆乱人之思想
儒之三重涵义
儒家与纵横之术
儒与侠
孔子所以为中国斗杓者功劳有四
孔子为古之良史
《易》之本义
《春秋》本旨
孔子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思想
后圣——荀子
二、论道、墨法家之学
诸子出于王官
论道家
道家本义
老子如大医
道家之生死观
论墨家
非乐与兼爱
明鬼之说与汉晋道士
法家与法治
法与术
商鞅之作法原为治本
人主独贵者,其政平
焚书与坑儒
历代政制中可以师法的部分
五朝法律宽平无害
大武三曾而偃武与力,大文三曾而贵义与德
代议政体,非能伸民权,而适堙郁之
恢廓民权限制元首这法
三、汉代至清代学术评议
学术因于地齐、政俗、材性
汉晋学术之嬗变
学术之更替
尽唐一代,学士皆承王勃之化也
程氏之学,所包络者广也
文成之术,非贵其能从政也,贵夫
知行合一之说
颜元之学,务得皮肤,而总揽之用微
清代学术演变
四、民族革命
不反满,不能使士爱国民敌忾
进行反清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种族之辩以历史民族为界
革命实补泻兼备之良药
拨乱反正,不在天命,而在人力
人发其愤,震旦犹可兴
田不均,民不乐其生
均田法
从古革命,凡从草茅崛起的,所用都是朴实勤廉之人,把前代弊政一扫而尽
罢工、罢市宜联合行动
辛亥革命民党失败之总因
民初社会风气
腐败专制之病为国病
政治改革当远虚谈而求实际
《大共和日报》政党政治害有百端
五、齐物哲学
齐物之旨:体非形器,理绝名言
齐物本旨:涤除名相,毕竟平等
《齐物论》上悟唯识,广利有情
以有方分的极微物质或无方分的种子为实质,皆难成立
因有意根而对诸名说义界、责因缘、寻实质
不可执名为实或淫名异实
凡正名者,非一家之术,儒、道、墨、法,必兼是学,然后能立能破
时非实有,时由心变
是非所印,宙合不同,悉由人心顺违以成串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世情不齐,文野异尚,各安其贯利
边见但得中见一部,倒见但误以倒为正
种种成就,皆依于动
万物进化之序
竞争与进化
遗传与生存竞争
俱分进化论
循齐物之眇义,任夔蚿之各适
六、道德论
人性的本质
今之道德大率从于职业而变
中国今日所短者在贞信与公廉
优于私德者亦必优于公德,薄于私德者亦必薄于公德
立德自情不自慧
隆礼与民德
大独为大群之母
七、论教育
教师与作述者
治学贵在独立
学会之意义
必合中西之言以化民
译五洲之书以佐政法以开民智
读经之利在修己治人
八、宗教论
无宗教意识者,非人也
神道设教之故
立教当以唯识为宗
无始无终、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存在
孔子本无教名
九、论史学与文学史
著供后生依以观变
《春秋》所以独贵之由
《春秋》之用
旧史贵记事,而文明史不详,故《作篇》尤可贵
说经是以存古而非适今
清代文网将使史事无所徵信
研制《中国通史》所应遵循的宗旨与方法
什么是文学
泛论中国诗赋
风、赋、比、兴、雅、颂辨析
论近世文学
附录 自述学术思想演变过程
章太炎年表要略
参考文献
儒术之害在淆乱人之思想
儒之三重涵义
儒家与纵横之术
儒与侠
孔子所以为中国斗杓者功劳有四
孔子为古之良史
《易》之本义
《春秋》本旨
孔子使人不脱富贵利禄的思想
后圣——荀子
二、论道、墨法家之学
诸子出于王官
论道家
道家本义
老子如大医
道家之生死观
论墨家
非乐与兼爱
明鬼之说与汉晋道士
法家与法治
法与术
商鞅之作法原为治本
人主独贵者,其政平
焚书与坑儒
历代政制中可以师法的部分
五朝法律宽平无害
大武三曾而偃武与力,大文三曾而贵义与德
代议政体,非能伸民权,而适堙郁之
恢廓民权限制元首这法
三、汉代至清代学术评议
学术因于地齐、政俗、材性
汉晋学术之嬗变
学术之更替
尽唐一代,学士皆承王勃之化也
程氏之学,所包络者广也
文成之术,非贵其能从政也,贵夫
知行合一之说
颜元之学,务得皮肤,而总揽之用微
清代学术演变
四、民族革命
不反满,不能使士爱国民敌忾
进行反清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种族之辩以历史民族为界
革命实补泻兼备之良药
拨乱反正,不在天命,而在人力
人发其愤,震旦犹可兴
田不均,民不乐其生
均田法
从古革命,凡从草茅崛起的,所用都是朴实勤廉之人,把前代弊政一扫而尽
罢工、罢市宜联合行动
辛亥革命民党失败之总因
民初社会风气
腐败专制之病为国病
政治改革当远虚谈而求实际
《大共和日报》政党政治害有百端
五、齐物哲学
齐物之旨:体非形器,理绝名言
齐物本旨:涤除名相,毕竟平等
《齐物论》上悟唯识,广利有情
以有方分的极微物质或无方分的种子为实质,皆难成立
因有意根而对诸名说义界、责因缘、寻实质
不可执名为实或淫名异实
凡正名者,非一家之术,儒、道、墨、法,必兼是学,然后能立能破
时非实有,时由心变
是非所印,宙合不同,悉由人心顺违以成串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世情不齐,文野异尚,各安其贯利
边见但得中见一部,倒见但误以倒为正
种种成就,皆依于动
万物进化之序
竞争与进化
遗传与生存竞争
俱分进化论
循齐物之眇义,任夔蚿之各适
六、道德论
人性的本质
今之道德大率从于职业而变
中国今日所短者在贞信与公廉
优于私德者亦必优于公德,薄于私德者亦必薄于公德
立德自情不自慧
隆礼与民德
大独为大群之母
七、论教育
教师与作述者
治学贵在独立
学会之意义
必合中西之言以化民
译五洲之书以佐政法以开民智
读经之利在修己治人
八、宗教论
无宗教意识者,非人也
神道设教之故
立教当以唯识为宗
无始无终、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存在
孔子本无教名
九、论史学与文学史
著供后生依以观变
《春秋》所以独贵之由
《春秋》之用
旧史贵记事,而文明史不详,故《作篇》尤可贵
说经是以存古而非适今
清代文网将使史事无所徵信
研制《中国通史》所应遵循的宗旨与方法
什么是文学
泛论中国诗赋
风、赋、比、兴、雅、颂辨析
论近世文学
附录 自述学术思想演变过程
章太炎年表要略
参考文献
章太炎语萃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