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探索了价值哲学的理论框架,为价值哲学争取了合法地位,对价值范畴进行了初步分类,寻找了正确的价值观等等,本书中有重要的科学理论,很具参考价值。
本书前言
特色及评论
文章节选
哲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本质上是一种反思的科学。然而,反思的科学也要反思自身。哲学对自身的反思使其得以真正认识到时代赋予的重任。
目录
在价值哲学的领土上开荒(代前言)
1.摸索价值哲学的理论框架
2.争取价值哲学的合法地位
3.对价值范畴进行了初步分类
4.寻找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章 价值论与哲学
第一节 价值论是哲学理论的有机部分
1.哲学的功能及其着眼点
2.价值是哲学题中的应有之义
3.价值观参与:哲学的新课题
第二节 价值范畴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1.价值范畴与辩证法
2.价值范畴与认识论
3.价值范畴与历史观
第二章 价值哲学的渊源
第一节 西方哲学史上的价值哲学
1.西方古代哲学触及到价值哲学的许多方面
2.西方近代哲学强调“功利”、探讨“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3.西方现代哲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价值哲学
第二节 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哲学
1.春秋战国时期:价值论的争鸣
2.两汉时期:价值一元化
3.从魏晋到隋唐:价值多元化
4.宋元明时期:儒学价值的系统化
5.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启蒙价值论
6.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变革价值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价值哲学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重视价值问题
2.对马克思著作中一段引文的理解
第三章 价值的本质
第一节 主体-客体关系
1.本体论视角
2.认识论视角
3.唯物地理解
4.辩证地理解
第二节 主体需要的客观社会性
1.社会性的含义
2.客观性的含义
第三节 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
1.来源于客体
2.取决于主体
3.产生于实践
第四章 评价的本质
第一节 价值与评价
1.价值是一种客观社会关系
2.评价是价值在意识中的反映
第二节 评价与自我意识
1.评价是对主体需要的自我意识
2.自我意识在评价过程中
第三节 评价与认识
1.评价与认识的区别
2.评价与认识的联系
第四节 评价的基本特征
1.评价的主体结构
2.评价的水平层次
3.评价的标准系统
4.评价的心理机制
5.评价的社会形式
第五章 价值选择
第一节 价值选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可能性
2.必要性
第二节 价值选择的过程
1.选择的目标
2.选择的手段
3.选择的结果
第三节 价值选择的原则
1.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
3.兼顾与急需的统一
4.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第六章 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第一节 相关性与普遍性
第二节 主观性与客观性
第三节 可变性与恒常性
第四节 相互性与决定性
第七章 价值的合理性与非理性
第一节 合理性与非理性的根源:真理与价值
第二节 合理性与非理性在社会中的表现:自觉性与自发性
第三节 合理性与非理性在道德中的表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第八章 最高的也是起码的价值:自由
第一节 社会与自由
第二节 活动与自由
第三节 个性与自由
第九章 物质价值
第一节 物质价值的分类
1.自然价值
2.经济价值
3.自然中心与人类中心
第二节 物质价值的生产
1.需要是物质价值生产的内在要素
2.物质价值的生产是其他创价活动和人的价值形成的基础
第三节 物质价值与功利主义
1.功利主义与价值哲学
2.功利主义与现实生活
3.功利主义的有序化
第十章 精神价值
第一节 精神价值的分类
1.知识价值
2.道德价值
3.审美价值
第二节 精神价值的生产
1.精神价值生产的含义和特点
2.精神价值生产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节 精神价值与真善美的统一
1.真善美统一的认识根源
2.真善美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
3.哲学史上真善美的统一、分化、再统一
第十一章 人的价值
第一节 人的价值是什么
1.人的价值和他所创造的价值
2.人的价值和他所享用的价值
3.人的价值和他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二节 人的价值的哲学分析
第三节 人的价值的实现与扩展
1.在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协调发展中实现人的价值
2.教育是扩展人的价值的直接手段
3.自我认识是扩展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十二章 建设正确而开放的价值观
第一节 价值观倾斜与纠正
第二节 对中、西传统价值的态度
第三节 从社会生活中吸取营养
第四节 对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念变革的评估
1.价值观念变革的主导方面是积极、健康的
2.价值观念变革的负面或可调控或属无奈
3.对价值观念变革的褒贬不要走极端
后记
1.摸索价值哲学的理论框架
2.争取价值哲学的合法地位
3.对价值范畴进行了初步分类
4.寻找正确的价值观
第一章 价值论与哲学
第一节 价值论是哲学理论的有机部分
1.哲学的功能及其着眼点
2.价值是哲学题中的应有之义
3.价值观参与:哲学的新课题
第二节 价值范畴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1.价值范畴与辩证法
2.价值范畴与认识论
3.价值范畴与历史观
第二章 价值哲学的渊源
第一节 西方哲学史上的价值哲学
1.西方古代哲学触及到价值哲学的许多方面
2.西方近代哲学强调“功利”、探讨“价值”与“事实”的关系
3.西方现代哲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价值哲学
第二节 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哲学
1.春秋战国时期:价值论的争鸣
2.两汉时期:价值一元化
3.从魏晋到隋唐:价值多元化
4.宋元明时期:儒学价值的系统化
5.明代中叶至清代前期:启蒙价值论
6.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变革价值论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价值哲学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重视价值问题
2.对马克思著作中一段引文的理解
第三章 价值的本质
第一节 主体-客体关系
1.本体论视角
2.认识论视角
3.唯物地理解
4.辩证地理解
第二节 主体需要的客观社会性
1.社会性的含义
2.客观性的含义
第三节 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
1.来源于客体
2.取决于主体
3.产生于实践
第四章 评价的本质
第一节 价值与评价
1.价值是一种客观社会关系
2.评价是价值在意识中的反映
第二节 评价与自我意识
1.评价是对主体需要的自我意识
2.自我意识在评价过程中
第三节 评价与认识
1.评价与认识的区别
2.评价与认识的联系
第四节 评价的基本特征
1.评价的主体结构
2.评价的水平层次
3.评价的标准系统
4.评价的心理机制
5.评价的社会形式
第五章 价值选择
第一节 价值选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可能性
2.必要性
第二节 价值选择的过程
1.选择的目标
2.选择的手段
3.选择的结果
第三节 价值选择的原则
1.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2.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
3.兼顾与急需的统一
4.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第六章 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第一节 相关性与普遍性
第二节 主观性与客观性
第三节 可变性与恒常性
第四节 相互性与决定性
第七章 价值的合理性与非理性
第一节 合理性与非理性的根源:真理与价值
第二节 合理性与非理性在社会中的表现:自觉性与自发性
第三节 合理性与非理性在道德中的表现: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第八章 最高的也是起码的价值:自由
第一节 社会与自由
第二节 活动与自由
第三节 个性与自由
第九章 物质价值
第一节 物质价值的分类
1.自然价值
2.经济价值
3.自然中心与人类中心
第二节 物质价值的生产
1.需要是物质价值生产的内在要素
2.物质价值的生产是其他创价活动和人的价值形成的基础
第三节 物质价值与功利主义
1.功利主义与价值哲学
2.功利主义与现实生活
3.功利主义的有序化
第十章 精神价值
第一节 精神价值的分类
1.知识价值
2.道德价值
3.审美价值
第二节 精神价值的生产
1.精神价值生产的含义和特点
2.精神价值生产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节 精神价值与真善美的统一
1.真善美统一的认识根源
2.真善美在认识活动中的统一
3.哲学史上真善美的统一、分化、再统一
第十一章 人的价值
第一节 人的价值是什么
1.人的价值和他所创造的价值
2.人的价值和他所享用的价值
3.人的价值和他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二节 人的价值的哲学分析
第三节 人的价值的实现与扩展
1.在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协调发展中实现人的价值
2.教育是扩展人的价值的直接手段
3.自我认识是扩展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十二章 建设正确而开放的价值观
第一节 价值观倾斜与纠正
第二节 对中、西传统价值的态度
第三节 从社会生活中吸取营养
第四节 对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念变革的评估
1.价值观念变革的主导方面是积极、健康的
2.价值观念变革的负面或可调控或属无奈
3.对价值观念变革的褒贬不要走极端
后记
An introduction to axiology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