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法

副标题:无

作   者:梁西著

分类号:

ISBN:978730702545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的基础是:为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国际法专业本科及研究生多年开课的讲义。经过进一步修改和提高,全书初稿完成于1981年,1984年正式出第一版,名《现代国际组织》,是国内有关国际组织法的第一部专著。10年后,经过大量增补,作为“七五”“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于1993年出第二版,更名为《国际组织未能》。1996年又以繁体字竖行在台湾出第三版。

目录

目录
一 国际组织的基本文件与国际法
第三节 其他机关的活动程序
一 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
二 国际法院
第十章 联合国与国际社会
第一节 非殖民化
一 委任统治与国际托管制度
二 联合国关于非殖民化的宣言
第二节 新国际经济秩序
一 联合国的经济及社会活动
二 走向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二 国际司法组织的判例与国际法
第三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与强制行动
一 概述
二 大会与安理会在和平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三 联合国的强制行动
第四节 集体安全制度
一 概述
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发展
三 《联合国宪章》中的集体安全制度及其实践
四 安全与裁军
五 若干规律性的认识
三 国际组织的决议与国际法
第五节 维持和平部队
一 概述
二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建立
三 维持和平部队的经费问题
第六节 国际法编纂
一 概述
二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组成与职能
三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编纂工作
第十一章 联合国半世纪综述
第一节 联合国的理念
四 国际组织的编篡工作与国际法
一 概述
二 最高理想
第二节 联合国的成就
一 和平与发展
二 国际法律秩序
第三节 联合国的困境与前景
一 概述
二 维和行动
三 南北关系
四 财政危机
五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与国际法
五 改革问题
第四编 区域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区域组织的性质与法律地位
第一节 区域组织的性质
第二节 区域组织的法律地位
第十三章 各洲区域组织
第一节 美洲的区域组织
第二节 亚洲与太平洋的区域组织
第三节 非洲的区域组织
第四节 欧洲的区域组织
第二章 国际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编 专门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兴起与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第一节 专门性国际组织的兴起
第二节 现代国际组织体系中的专门机构
一 国联关于国际事务机构的规定
二 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第十五章 专门机构的法律地位与基本体制
第一节 专门机构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 专门机构的基本体制
一 基本文件
第一节 从民间交往到政府间会议
二 成员资格
三 三级结构
四 表决制度
第十六章 专门机构的分类与职能
第一节 海陆空通讯运输方面的组织
一 国际电信联盟
二 万国邮政联盟
三 国际海事组织
四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第二节 文化科教卫生方面的组织
第二节 “欧洲协作”的影响
一 世界卫生组织
二 世界气象组织
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四 国际原子能机构
五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第三节 金融贸易方面的组织
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三 国际开发协会
四 国际金融公司
第三节 从国际行政联盟到联合国成立
五 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四节 工农业方面的组织
一 国际劳工组织
二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三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
四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第六编 人类的组织化趋势
第十七章 国际社会组织化对国际法律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组织化现象与“结构平衡论”
第二节 现代国际法的新动向
第四节 现代国际组织的类型
第三节 国际组织的准造法功能
第四节 理性的选择
附录一 部分参考书目
附录二 部分国际组织名称(英汉对照)
第一版说明
第五节 现代国际组织的发展趋势
第二编 全球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一)——国际联盟
第三章 国际联盟的结构和历史意义
第一节 巴黎和会与国际联盟的创立
第二节 《国际联盟盟约》简析
第三节 国际联盟的成员国
第四节 国际联盟的组织结构
一 国际联盟大会
二 行政院
三 秘书处
第四版付梓前言
四 国际常设法院
五 国际联盟的辅助机构
第五节 国际联盟的历史意义
第三编 全球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二)——联合国
第四章 联合国成立的背景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
第二节 敦巴顿橡树园建议案
第三节 联合国家关于国际组织的会议
第四节 《联合国宪章》与《国际联盟盟约》比较
第五节 《联合国宪章》的解释与修改问题
第一编 导论
一 宪章的解释
二 宪章的修改程序
第五章 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联合国的宗旨
第三节 联合国的原则
第六章 联合国的会员国
第一节 联合国会员资格的取得
一 创始会员国
二 纳入会员国
第一章 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法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联合国会员资格的丧失
一 会员国的开除
二 会员国权利的中止
三 会员国的退出
第三节 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和联合国会员国的普遍性
一 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
二 联合国的普遍性
第七章 联合国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会
第一节 国际组织和国际组织法的概念
第三节 安全理事会
一 安理会的组成
二 非常任理事国的竞选
第四节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与托管理事会
一 经社理事会
二 托管理事会
第五节 国际法院
第六节 秘书处
一 秘书处的组成及其纯国际性质
二 秘书长的推荐与委派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与“职能性原则”
第七节 联合国的法律地位
一 联合国的法律人格问题
二 联合国的特权与豁免制度
第八章 联合国的职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大会与安理会的职权划分
一 职权上的专属与平行关系
二 大会职权的演变
第三节 经社理事会与托管理事会的职权
一 经社理事会
第三节 国际组织法的渊源与体系
二 托管理事会
第四节 国际法院的职权
一 一般原则
二 诉讼管辖
三 咨询管辖
四 法律适用
第五节 秘书处的职权
第六节 联合国的经费问题
第九章 联合国的活动程序
第一节 大会的活动程序
第四节 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交互影响
一 会议制度与表决程序
二 议事过程
第二节 安理会的活动程序
一 会议制度与表决程序
二 否决权的概念
三 关于否决权的争论
四 《四国声明》关于否决权的解释
五 双重否决权问题
六 对否决权的限制
七 否决权的基础与行使情况
Y2x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国际组织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