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英文题名:China's modern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本书所收集史料的时限是1840~1965年,全书内容分为:专业组织机构、畜牧生产、畜牧经济及畜产品加工、畜种改良及人工受精等9章。
目录
目录
第二节 民国时期畜牧兽医组织机构概况(1912—1949)
五、 广西兽医工作简况
六、 山西兽医工作简况
七、 青海省兽疫防治工作概况
八、 中国牛肺疫的传染来源和传播概况
九、 中国消灭牛瘟简史
十、 广西省防治牛瘟概况
十一、 吉林省驱绦灭囊工作概况
第二节 检疫检验
一、 中国铁路兽医检疫
二、 中国肉品卫生检验工作的回顾
一、 中央政府所属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中兽医事业
一、 中兽医发展简况
二、 关于中兽医
第四节 兽医药械生产供应
一、 上海中国兽医药物供应社和成都中立药厂
二、 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
第五节 中国近代的装蹄业
第五章 教育
第一节 高等畜牧兽医院校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
二、 地方政府所属组织机构
二、 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三、 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四、 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
五、 苏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六、 浙江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七、 安徽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八、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九、 河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 四川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一、 广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第三节 解放区畜牧兽医机构及工作概况
十二、 浙江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
十三、 江西中正大学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四、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畜牧兽医系
十五、 铭贤学院—山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六、 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七、 西北畜牧兽医学院
十八、 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十九、 华北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兽医专修科
二十、 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一、 四川省教育学院农艺系畜牧组
一、 陕甘宁边区畜牧兽医机构及工作概况
二十二、 山东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三、 西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四、 延边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五、 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二十六、 湖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七、 新疆八一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八、 贵州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九、 长春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三十、 河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三十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畜牧兽医系
二、 晋察冀边区畜牧兽医机构及工作概况
三十二、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
三十三、 内蒙古农牧学院
三十四、 沈阳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三十五、 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三十六、 宁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第二节 畜牧兽医专科学校
一、 山西农业专科学校牧畜科
二、 上海兽医专科学校
三、 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畜牧系
四、 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
三、 晋冀鲁豫边区畜牧兽医工作概况
五、 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畜牧兽医科
六、 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
七、 佛山兽医专科学校
第三节 中等畜牧兽医学校
一、 蒙藏学校畜牧科
二、 山西牧畜职业学校
三、 金华农校畜牧兽医科
四、 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
五、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六、 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
四、 东北地区组织机构
七、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
八、 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
九、 安徽凤阳农业学校
十、 江苏省句容农校畜牧兽医专业
十一、 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
十二、 甘肃省畜牧学校
十三、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十四、 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
十五、 伊犁畜牧学校
十六、 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兽医组织机构概况(1949—1965)
十七、 河北中兽医学校
十八、 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
十九、 神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第四节 专业培训
一、 山西畜牧兽医训练班
二、 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兽疫防治人员训练班
三、 解放区的大学和中兽医班
四、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培训班
第五节 畜牧兽医留学生
第六章 科学研究
一、 农业部畜牧兽医机构
第一节 科研机构
一、 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畜牧兽医系
二、 农林部中央畜牧实验所
三、 中畜所北平工作站和农林部华北兽疫防治处
四、 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畜牧兽医系
五、 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畜牧兽医机构
六、 地方畜牧兽医科研机构
七、 军事系统畜牧研究机构
第二节 科学实验
一、 十年来畜牧科学研究概述
序
二、 地方畜牧兽医机构
二、 科学技术成果
三、 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育种简史
四、 家畜人工授精研究
五、 兽医科学实验
六、 牧草研究
第七章 学术团体与专业书刊
第一节 学术团体
一、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二、 地方畜牧兽医学会
三、 国际交往
三、 兽医药品的生产与监察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专业书刊
一、 1949年以前出版的畜牧兽医书刊
二、 1949年以后出版的畜牧兽医书刊
第八章 畜牧兽医科学界人物志
第一节 畜牧兽医人物志
一、 畜牧人物志
二、 兽医人物志
第二节 畜牧兽医人物表
一、 畜牧人物表
二、 兽医人物表
四、 10省(区)畜牧兽医机构设置简况
第九章 综合史料
第一节 各省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概况
一、 浙江省畜牧兽医事业
二、 四川省畜牧兽医工作概况
三、 四川省北碚三峡实验区畜牧兽医工作
四、 中国之畜牧业
五、 西康省畜牧事业现状
六、 广东垦区的畜牧兽医工作
七、 西藏和平解放后的畜牧兽医概况
八、 十年来中国畜牧业的成就(1949—1958)
第二章 畜牧生产
第二节 中国养蜂史料
第三节 动物园史料
一、 北京动物园
二、 谈万牲园之今昔
三、 旧上海的动物园
附录
一、 伪满时期东北马政与畜牧概要
二、 伪满时期的畜牧兽医教育与技术培训机构
三、 奉天兽医养成所史料
四、 1931—1945年东北地区畜牧兽医史料
第一节 畜牧生产概况
五、 满蒙之畜产业
六、 华北及内蒙之畜牧
七、 日伪1945年华北政务委员会施政纪要(畜牧兽医部分)
八、 日伪华北农事试验场畜牧兽医工作概况
九、 华北农事试验场农业技术人员养成所
十、 日伪时期的养羊业
十一、 伪满时期马匹改良
十二、 伪满时期东北地区马匹人工授精简况
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大事记
一、 中国北方六省畜产物统计
二、 1947、1948、1950年中国牲畜数量及畜产品产量
三、 内蒙古之畜牧业
四、 东三省之畜牧业
五、 察哈尔省之农牧近况
前言
六、 1933年上海市畜牧业
七、 西北畜牧业概况
八、 西北牧地草原概况
九、 青海之畜牧业
十、 民国时期新疆畜牧业概况
十一、 西康的畜牧事业
十二、 滇西边区畜牧业
十三、 山西养马业
十四、 山西养猪业的发展
十五、 台湾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
第一章 专业组织机构
十六、 台湾禽畜生产统计表
十七、 1946年台湾之养猪业
十八、 民国时期养羊业
十九、 北京鸭的发展
二十、 中国毛皮兽的饲养概况
二十一、 关于中国骆驼之研究
第二节 城市乳业
一、 城市乳业概述
二、 北京市奶牛发展简史
三、 上海市牛乳业简史
第一节 清末时期畜牧兽医组织机构(1840—1911)
四、 40年代重庆农民代养奶牛的回顾
五、 重庆牛奶场历年奶牛数量、产奶量及售价
六、 重庆奶牛场江北分场
七、 山西省城市奶牛事业
八、 温州水牛乳业史
第三节 畜牧经济及畜产品加工
一、 新中国成立前畜牧经济的衰落
二、 新中国成立后畜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 1868—1949年中国畜产品输出和畜禽数量概况
四、 民国时期畜产品出口概况(1934—1936)
一、 清代宫廷有关畜牧的组织机构
五、 东省畜产品之输出
六、 1949—1959年北京市畜产品生产及加工
七、 乳品加工业史略
八、 中国山羊产品加工
九、 经营猪鬃20余年
第三章 畜种改良及人工授精
第一节 畜种改良
一、 中国近代畜种的引进和改良
二、 中国马种改良
三、 东北马区杂交改良
二、 清代中央国家机关中有关畜牧的组织机构
四、 牛种改良概况
五、 中国牦牛资源与选育改良
六、 山羊改良
七、 山西绵羊的改良
八、 猪种改良
九、 家禽改良
第二节 家畜人工授精
一、 中国家畜人工授精的开创
二、 新中国家畜人工授精的发展和推广
三、 新疆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
三、 清末时期地方政府有关组织机构
四、 新疆绵羊人工授精发展概况
五、 黑龙江省马匹人工授精发展简况
六、 山西省马人工授精发展情况
七、 青海省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概况
八、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人工授精发展过程
九、 西北地区家畜人工授精
十、 西北地区绵羊人工授精
十一、 四川省黄牛人工授精开展情况
十二、 四川省牦牛的杂交繁育及人工授精
十三、 四川省简阳县猪的人工授精
四、 清代之养息牧制度
十四、 广西水牛人工授精
十五、 广西猪人工授精
十六、 江苏省猪人工授精
十七、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法规(提要)
第四章 兽疫防治
第一节 疫病防治
一、 国民政府实业部上海商品检验局上海血清制造所及合办兽疫防治所
二、 1933—1949年中国兽疫防治概况
三、 1949—1965年中国兽疫防治概况
四、 国民政府农林部东南兽疫防治处的工作
UBx
第二节 民国时期畜牧兽医组织机构概况(1912—1949)
五、 广西兽医工作简况
六、 山西兽医工作简况
七、 青海省兽疫防治工作概况
八、 中国牛肺疫的传染来源和传播概况
九、 中国消灭牛瘟简史
十、 广西省防治牛瘟概况
十一、 吉林省驱绦灭囊工作概况
第二节 检疫检验
一、 中国铁路兽医检疫
二、 中国肉品卫生检验工作的回顾
一、 中央政府所属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中兽医事业
一、 中兽医发展简况
二、 关于中兽医
第四节 兽医药械生产供应
一、 上海中国兽医药物供应社和成都中立药厂
二、 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
第五节 中国近代的装蹄业
第五章 教育
第一节 高等畜牧兽医院校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
二、 地方政府所属组织机构
二、 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三、 华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四、 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
五、 苏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六、 浙江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七、 安徽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八、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
九、 河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 四川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一、 广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第三节 解放区畜牧兽医机构及工作概况
十二、 浙江英士大学畜牧兽医系
十三、 江西中正大学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四、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畜牧兽医系
十五、 铭贤学院—山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六、 福建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十七、 西北畜牧兽医学院
十八、 甘肃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十九、 华北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和兽医专修科
二十、 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一、 四川省教育学院农艺系畜牧组
一、 陕甘宁边区畜牧兽医机构及工作概况
二十二、 山东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三、 西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四、 延边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五、 云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
二十六、 湖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七、 新疆八一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八、 贵州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二十九、 长春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三十、 河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三十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畜牧兽医系
二、 晋察冀边区畜牧兽医机构及工作概况
三十二、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
三十三、 内蒙古农牧学院
三十四、 沈阳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三十五、 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三十六、 宁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
第二节 畜牧兽医专科学校
一、 山西农业专科学校牧畜科
二、 上海兽医专科学校
三、 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畜牧系
四、 江西省立兽医专科学校
三、 晋冀鲁豫边区畜牧兽医工作概况
五、 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畜牧兽医科
六、 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
七、 佛山兽医专科学校
第三节 中等畜牧兽医学校
一、 蒙藏学校畜牧科
二、 山西牧畜职业学校
三、 金华农校畜牧兽医科
四、 四川省荣昌畜牧兽医学校
五、 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
六、 青海省湟源畜牧学校
四、 东北地区组织机构
七、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
八、 辽宁省锦州畜牧兽医学校
九、 安徽凤阳农业学校
十、 江苏省句容农校畜牧兽医专业
十一、 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
十二、 甘肃省畜牧学校
十三、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
十四、 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
十五、 伊犁畜牧学校
十六、 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兽医组织机构概况(1949—1965)
十七、 河北中兽医学校
十八、 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
十九、 神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第四节 专业培训
一、 山西畜牧兽医训练班
二、 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兽疫防治人员训练班
三、 解放区的大学和中兽医班
四、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培训班
第五节 畜牧兽医留学生
第六章 科学研究
一、 农业部畜牧兽医机构
第一节 科研机构
一、 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畜牧兽医系
二、 农林部中央畜牧实验所
三、 中畜所北平工作站和农林部华北兽疫防治处
四、 贵州省农业改进所畜牧兽医系
五、 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畜牧兽医机构
六、 地方畜牧兽医科研机构
七、 军事系统畜牧研究机构
第二节 科学实验
一、 十年来畜牧科学研究概述
序
二、 地方畜牧兽医机构
二、 科学技术成果
三、 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育种简史
四、 家畜人工授精研究
五、 兽医科学实验
六、 牧草研究
第七章 学术团体与专业书刊
第一节 学术团体
一、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二、 地方畜牧兽医学会
三、 国际交往
三、 兽医药品的生产与监察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专业书刊
一、 1949年以前出版的畜牧兽医书刊
二、 1949年以后出版的畜牧兽医书刊
第八章 畜牧兽医科学界人物志
第一节 畜牧兽医人物志
一、 畜牧人物志
二、 兽医人物志
第二节 畜牧兽医人物表
一、 畜牧人物表
二、 兽医人物表
四、 10省(区)畜牧兽医机构设置简况
第九章 综合史料
第一节 各省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概况
一、 浙江省畜牧兽医事业
二、 四川省畜牧兽医工作概况
三、 四川省北碚三峡实验区畜牧兽医工作
四、 中国之畜牧业
五、 西康省畜牧事业现状
六、 广东垦区的畜牧兽医工作
七、 西藏和平解放后的畜牧兽医概况
八、 十年来中国畜牧业的成就(1949—1958)
第二章 畜牧生产
第二节 中国养蜂史料
第三节 动物园史料
一、 北京动物园
二、 谈万牲园之今昔
三、 旧上海的动物园
附录
一、 伪满时期东北马政与畜牧概要
二、 伪满时期的畜牧兽医教育与技术培训机构
三、 奉天兽医养成所史料
四、 1931—1945年东北地区畜牧兽医史料
第一节 畜牧生产概况
五、 满蒙之畜产业
六、 华北及内蒙之畜牧
七、 日伪1945年华北政务委员会施政纪要(畜牧兽医部分)
八、 日伪华北农事试验场畜牧兽医工作概况
九、 华北农事试验场农业技术人员养成所
十、 日伪时期的养羊业
十一、 伪满时期马匹改良
十二、 伪满时期东北地区马匹人工授精简况
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大事记
一、 中国北方六省畜产物统计
二、 1947、1948、1950年中国牲畜数量及畜产品产量
三、 内蒙古之畜牧业
四、 东三省之畜牧业
五、 察哈尔省之农牧近况
前言
六、 1933年上海市畜牧业
七、 西北畜牧业概况
八、 西北牧地草原概况
九、 青海之畜牧业
十、 民国时期新疆畜牧业概况
十一、 西康的畜牧事业
十二、 滇西边区畜牧业
十三、 山西养马业
十四、 山西养猪业的发展
十五、 台湾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
第一章 专业组织机构
十六、 台湾禽畜生产统计表
十七、 1946年台湾之养猪业
十八、 民国时期养羊业
十九、 北京鸭的发展
二十、 中国毛皮兽的饲养概况
二十一、 关于中国骆驼之研究
第二节 城市乳业
一、 城市乳业概述
二、 北京市奶牛发展简史
三、 上海市牛乳业简史
第一节 清末时期畜牧兽医组织机构(1840—1911)
四、 40年代重庆农民代养奶牛的回顾
五、 重庆牛奶场历年奶牛数量、产奶量及售价
六、 重庆奶牛场江北分场
七、 山西省城市奶牛事业
八、 温州水牛乳业史
第三节 畜牧经济及畜产品加工
一、 新中国成立前畜牧经济的衰落
二、 新中国成立后畜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 1868—1949年中国畜产品输出和畜禽数量概况
四、 民国时期畜产品出口概况(1934—1936)
一、 清代宫廷有关畜牧的组织机构
五、 东省畜产品之输出
六、 1949—1959年北京市畜产品生产及加工
七、 乳品加工业史略
八、 中国山羊产品加工
九、 经营猪鬃20余年
第三章 畜种改良及人工授精
第一节 畜种改良
一、 中国近代畜种的引进和改良
二、 中国马种改良
三、 东北马区杂交改良
二、 清代中央国家机关中有关畜牧的组织机构
四、 牛种改良概况
五、 中国牦牛资源与选育改良
六、 山羊改良
七、 山西绵羊的改良
八、 猪种改良
九、 家禽改良
第二节 家畜人工授精
一、 中国家畜人工授精的开创
二、 新中国家畜人工授精的发展和推广
三、 新疆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
三、 清末时期地方政府有关组织机构
四、 新疆绵羊人工授精发展概况
五、 黑龙江省马匹人工授精发展简况
六、 山西省马人工授精发展情况
七、 青海省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概况
八、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人工授精发展过程
九、 西北地区家畜人工授精
十、 西北地区绵羊人工授精
十一、 四川省黄牛人工授精开展情况
十二、 四川省牦牛的杂交繁育及人工授精
十三、 四川省简阳县猪的人工授精
四、 清代之养息牧制度
十四、 广西水牛人工授精
十五、 广西猪人工授精
十六、 江苏省猪人工授精
十七、 家畜人工授精技术法规(提要)
第四章 兽疫防治
第一节 疫病防治
一、 国民政府实业部上海商品检验局上海血清制造所及合办兽疫防治所
二、 1933—1949年中国兽疫防治概况
三、 1949—1965年中国兽疫防治概况
四、 国民政府农林部东南兽疫防治处的工作
UBx
中国近代畜牧兽医史料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