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20th Centu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副标题:无
作 者:汪洪章著
分类号:
ISBN:978730904448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试图在《文心雕龙》与西方二十世纪主要文论流派间建立一种“互证互释”的比较研究框架。第一部分就文学史观、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文学形式批评法,对比研究了刘勰和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的有关批评思想;第二部分就作品的意义阐释,比较研究了刘勰的儒、道、释批评现与英加顿、布莱、赫施、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等人的现象学解释学理论。
★
目 录
追求比较诗学的“有效性”(代序) 夏仲翼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内容提要
导论
第一节 本项研究的性质及任
目录
追求比较诗学的“有效性”(代序)夏仲翼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内容提要
导论
第一节 本项研究的性质及任务
第二节 中西诗学传统的分野
第三节 中西诗学在近代的融汇
第一部分 细致入微话“雕龙”——作品形式的突显
第一章 “陌生化”与“奇”
第一节 崭新的文学史观
第二节 “互文”源始
第三节 奇崛的语言形式
第二章 比兴与意象
第一节 比兴的语言
第二节 “客观关联物”与“拟容取心”所暗含的诗学命题
第三节 文学意象的含混
第三章 作品的形式批评法
第一节 作为一种解读模式的“六观”说
第二节 新批评诸概念与《文心雕龙》中类似概念的对应关系
第三节 “有机形式”的统合作用
第二部分 幽深玄远说“文心”——作品意义的探寻
第四章 《文心雕龙》与现象学批评
第一节 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字音层”与“观宫商”的形上学追求
第五章 《文心雕龙》与日内瓦学派的主体意识批评
第一节 主体意识批评与“以意逆志”
第二节 空灵的“神秘交互关系”
第六章 《文心雕龙》与阐释学及读者反应批评
第一节 刘勰“味”说的阐释学合理性
第二节 “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结论
参考书目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内容提要
导论
第一节 本项研究的性质及任务
第二节 中西诗学传统的分野
第三节 中西诗学在近代的融汇
第一部分 细致入微话“雕龙”——作品形式的突显
第一章 “陌生化”与“奇”
第一节 崭新的文学史观
第二节 “互文”源始
第三节 奇崛的语言形式
第二章 比兴与意象
第一节 比兴的语言
第二节 “客观关联物”与“拟容取心”所暗含的诗学命题
第三节 文学意象的含混
第三章 作品的形式批评法
第一节 作为一种解读模式的“六观”说
第二节 新批评诸概念与《文心雕龙》中类似概念的对应关系
第三节 “有机形式”的统合作用
第二部分 幽深玄远说“文心”——作品意义的探寻
第四章 《文心雕龙》与现象学批评
第一节 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字音层”与“观宫商”的形上学追求
第五章 《文心雕龙》与日内瓦学派的主体意识批评
第一节 主体意识批评与“以意逆志”
第二节 空灵的“神秘交互关系”
第六章 《文心雕龙》与阐释学及读者反应批评
第一节 刘勰“味”说的阐释学合理性
第二节 “知多偏好,人莫圆该”
结论
参考书目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and 20th Century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