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副标题:无
作 者:(美)巫鸿著;李清泉,郑岩等译
分类号:
ISBN:978720808140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由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巫鸿教授撰写,一经出版即在西方汉学界和艺术史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与论战,被Art Forum列为1990年代最具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导论: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以下为正文五章:
第一章 礼制艺术的时代
第二章 宗庙、宫殿与墓葬
第三章 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第四章 丧葬纪念碑的声音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个时代的终结
“纪念碑性”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关于礼器的社会功能、宗教政治功能时所采用的核心概念。作者认为,中国艺术和建筑有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此三者所具有的重要宗教和政治内涵里的一种核心精神,即“纪念碑性”。此三者所体现的“纪念碑性”伴随着中国物质文化发展中材料、工具的变迁中,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关系。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出发,作者通过“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的特殊表现来确定中国艺术传统的某些基本特性。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出发,作者希望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古代美术内部的连续性和凝聚力。更多>>
目录
目录
导论 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
第一章 礼制艺术的时代
一 “礼器”的概念
二 礼仪美术的遗产
1 “昂贵”美术
2 “装饰”与“徽志”
3 从模仿到综合
4 装饰的变形
5 文字的胜利
三 中国青铜时代
第二章 宗庙、宫殿与墓葬
一 宗庙
二 从宗庙到宫殿
三 从宗庙到墓葬
四 中国人对石头的发现
第三章 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一 对长安的两种看法
二 高祖:长安的诞生
三 惠帝和长安城墙
四 武帝奇幻的苑囿
五 王莽的明堂
第四章 丧葬纪念碑的声音
一 家庭[一]
二 家庭[二]
三 友人与同僚
四 死者
五 建造者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 倒像与反视
二 “二元”图像与绘画空间的诞生
三 尾声:门阙
附录
插图与地图出处
引用文献目录
索引
译者后记
插图
Ⅰ.1 常见纪念碑举例
Ⅰ.2 奥登伯格《巨剪》,1965—1969年
Ⅰ.3 鼎,西周早期
Ⅰ.4 神鼎,东汉晚期
Ⅰ.5 神鼎,东汉晚期
Ⅰ.6 〓伯墓出土的五鼎四簋,西周中期
Ⅰ.7 秦始皇泗水升鼎,东汉晚期
1.1 石斧与玉铲,大汶口文化
1.2 玉饰品,大汶口文化
1.3 大汶口128、10号墓
1.4 陶觚形杯,大汶口文化
1.5 陶鬶,大汶口文化
1.6 吴大澂著录的良渚文化玉琮
1.7 寺墩3号墓,良渚文化
1.8 瑶山墓地,良渚文化
1.9 瑶山玉器的分类
1.10 玉饰品,良渚文化
1.11 刻纹陶盆,河姆渡文化
1.12 玉项饰,良渚文化
1.13 玉琮,良渚文化
1.14 良渚文化玉琮演变的三个主要阶段
1.15 玉琮,良渚文化
1.16 玉琮,良渚文化
1.17 玉钱,良渚文化
1.18 玉琮,良渚文化
1.19 玉圆柱,良渚文化
1.20 良渚文化玉璧上的鸟
1.21 陶尊,大汶口文化
1.22 陶尊上的符号,大汶口文化
1.23 带线刻符号的玉环,良渚文化
1.24 玉琮,良渚文化
1.25 玉琮,良渚文化
1.26 玉璧,良渚文化
1.27 玉璧,良渚文化
1.28 玉璧,良渚文化
1.29 良渚文化玉礼器上的符号
1.30 晚商青铜礼器上的鸟形铭文
1.31 陶高柄杯,龙山文化
1.32 玉刀,龙山文化
1.33 玉圭,龙山文化
1.34 青铜爵,夏代晚期
1.35 玉柄形器,夏代晚期
1.36 史前陶器和商代青铜器的类型关系
1.37 青铜方鼎,商代中期
1.38 罗樾所划分的五种青铜器装饰类型
1.39 装饰Ⅰ式和Ⅱ式纹样的商代中期青铜器
1.40 青铜卣,商代中期
1.41 装饰不同样式纹样的青铜器
1.42 郑州1号窖藏,商代中期
1.43 郑州1号窖藏出土的两件青铜方鼎,商代中期
1.44 郑州1号窑藏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商代中期
1.45 青铜方彝,商代晚期
1.46 青铜瓿,商代晚期
1.47 青铜觥,商代晚期
1.48 青铜卣,商代晚期
1.49 青铜罍,商代中期
1.50 殷墟5号墓青铜器上的铭文,商代晚期
1.51 母戊觥铭文,商代晚期
1.52 鱼盂,商代晚期
1.53 乙斝,商代晚期
1.54 戍嗣子鼎,商代晚期
1.55 作册班甗,商代晚期
1.56 犀牛尊,商代晚期
1.57 盠簋,商代晚期
1.58 青铜卣,商代晚期
1.59 青铜尊,商代晚期
1.60 青铜卣,商代晚期
1.61 青铜触,商代晚期
1.62 青铜卣,商代晚期
1.63 折觥,西周早期
1.64 燕侯盂,西周早期
1.65 庚嬴卣,西周中期
1.66 西周晚期青铜器的几种纹样
1.67 毛公鼎,西周晚期
1.68 矛与亚醜钺,商代晚期
1.69 带有青铜凿的卜骨,商代中晚期
1.70 青铜工具,商代晚期
1.71 装饰饕餮纹的青铜锛
1.72 带铭文的青铜工具,商代晚期至西周晚期
1.73 东周货币
1.74 石质农业工具,商代晚期
1.75 青铜觚,商代晚期
1.76 青铜方盉,商代晚期
1.77 鸟形青铜尊,东周
1.78 青铜尊盘,东周
1.79 装饰画像的青铜壶,东周
1.80 人形灯与虎子,东周
2.1 周王室宗庙的内部组织结构
2.2 周王室宗庙和侯庙
2.3 偃师和郑州商代城址
2.4 东周时期的曲阜城
2.5 二里头两座庙堂建筑台基,夏代晚期
2.6 三代宗庙平面图
2.7 凤雏庙堂建筑,西周早期
2.8 西周社会政治结构
2.9 周王庙中的册命仪式
2.10 庄白1号窖藏,西周
2.11 折尊,西周早期
2.12 史墙盘,西周中期
2.13 〓四年盨,西周中后期
2.14 〓十三年壶,西周中后期
2.15 〓三年壶,西周中后期
2.16 〓钟,西周中后期
2.17 〓钟,西周中后期
2.18 燕下都老姆台青铜铺首门环,东周晚期
2.19 东周齐国都城临淄平面图
2.20 周王都理想平面图
2.21 塔楼模型,东周晚期
2.22 冀阙宫,东周末至秦
2.23 冀阙宫印纹砖,东周末至秦
2.24 秦3号宫殿壁画,东周末至秦
2.25 内壁刻有画像的青铜器,东周中期
2.26 妇好墓,商代晚期
2.27 河南安阳西北岗晚商王室墓地平面图
2.28 中山王陵《兆域图》,战国
2.29 中山王陵复原图
2.30 秦始皇骊山陵
2.31 秦始皇骊山陵平面图
2.32 兵马俑坑,骊山陵1号坑
2.33 竖穴式墓,固围村3号墓,战国
2.34 横穴式墓,洛阳61号墓,西汉晚期
2.35 朱鲔墓及其祠堂,东汉晚期
2.36 《导引图》局部,西汉早期
2.37 儿童瓮棺,仰韶文化
2.38 曾侯乙内棺,战国早期
2.39 仙山:西汉熏炉和东汉摇钱树陶座
2.40 铜车饰上的御象图,西汉
2.41 装饰御象母题的银盘,2世纪,印度
2.42 霍去病墓,西汉
2.43 江苏徐州北洞山大型崖墓,西汉
2.44 刘胜墓[1号墓],西汉
2.45 刘胜墓中室
2.46 刘胜墓中室帷帐和后室石屋
2.47 刘胜墓横剖面图,印度巴雅塔庙窟剖面图与僧房、塔庙窟平面图
2.48 四川乐山麻壕1号崖墓,东汉晚期
2.49 拜“塔”,武氏祠左石室画像,东汉晚期
2.50 拜塔,2世纪,巴尔胡特
2.51 冢前祭拜死者,画像石,东汉晚期
2.52 仙人骑白象,和林格尔墓壁画,东汉晚期
2.53 六牙象,画像石,东汉晚期
2.54 拜莲图,武梁祠画像,东汉
2.55 西王母画像,东汉晚期
2.56 佛于鹿野苑初转法轮,2世纪晚期,贵霜王朝
2.57 沂南汉墓中室石柱画像,东汉晚期
2.58 四川乐山麻壕1号崖墓前室,东汉
2.59 饰有佛像的青铜摇钱树残片,东汉
2.60 饰有佛像、西王母和象车的摇钱树陶座
3.1 杨守敬对西汉长安的复原
3.2 毕沅对西汉长安的复原
3.3 李好文对西汉长安的复原
3.4 王仲殊对西汉长安的复原
3.5 未央宫,西汉
3.6 西汉长安的北斗、南斗布局
3.7 基于理想化的栅格系统而复原的西汉长安
3.8 彩陶俑,西汉
3.9 彩陶俑,西汉
3.10 车饰,西汉晚期
3.11 牛郎和织女,石雕,西汉
3.12 仙人承甘露,青铜像,清代
3.13 博山炉,西汉
3.14 “凤”阙,陶画像砖,东汉
3.15 明堂辟雍遗址平面图,新
3.16 明堂辟雍复原图
3.17 《淮南子》所表现的中国概念化的地理
3.18 四神瓦当,新
3.19 明堂十二宫和皇帝十二个月所在的位置
3.20 王莽朝代更替理论的图示
3.21 五行
3.22 刻有王莽关于新朝建立诏令的铜牌,新
4.1 理想的东汉墓地平面图
4.2 高颐阙,东汉晚期
4.3 石兽,东汉晚期
4.4 孝堂山祠堂,东汉早期
4.5 高颐碑,东汉晚期
4.6 安国祠堂题记,东汉晚期
4.7 “食斋祠园”画像与题记,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4.8 路公祠堂画像与题记,新
4.9 阳三老祠堂题记,东汉中期
4.10 戴氏享堂画像与题记,东汉中期
4.11 泱氏祠堂画像与题记,东汉晚期
4.12 芗他君祠堂画像与题记,东汉晚期
4.13 武氏阙画像与题记,东汉晚期
4.14 洪适著录的孔耽碑碑文
4.15 许阿瞿祠堂画像与题记,东汉晚期
4.16 闵损故事,东汉晚期
4.17 齐义继母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18 鲁义姑姊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19 梁节姑姊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0 李善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1 梁高行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2 老莱子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3 伯榆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4 项橐与孔子、老子,东汉晚期
4.25 赵循故事,东汉晚期
4.26 原毂故事,东汉晚期
4.27 乐舞百戏画像,东汉晚期
4.28 孔宙碑,东汉晚期
4.29 县功曹拜见处士,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0 武梁祠中有榜题的44幅画像,东汉晚期
4.31 武梁祠顶部的祥瑞图,东汉晚期
4.32 三皇,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3 五帝,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4 禹与桀,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5 列女,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6 画像屏风,北魏
4.37 《列女仁智图》局部鲁漆室女
4.38 曾子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9 嘉祥地区楼阁画像,东汉晚期
4.40 蔺相如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41 荆轲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42 要离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43 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44 苍山墓平、剖面图,东汉晚期
4.45 苍山墓题记,东汉晚期
4.46 瑞鸟、白虎、仙人,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47 交龙,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48 青龙与白虎,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49 上渭桥,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0 迎接送葬车马,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1 死者肖像,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2 车马行列,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3 乐舞百戏,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4 仙人、交龙、死者后人,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5 雷公与其他神异动物,东汉晚期
4.56 “瓜叶”图案,东汉晚期
4.57 带有“亭长”题记的墓门画像细部,东汉
4.58 乐安太守麃君亭长石人,东汉
4.59 石棺画像,东汉
5.1 梁朝陵墓的标准布局
5.2 武帝安陵石麒麟,齐
5.3 萧绩墓,梁
5.4 麒麟头部,齐
5.5 文帝建陵前左右石柱上的镜像铭文,梁
5.6 图解:倒像
5.7 图解:反视
5.8 一人跪于双阙之间向坟丘礼拜,画像石,北魏
5.9 前挡饰有阙门的石棺,东汉
5.10 阙门与门吏,东汉
5.11 半启门,王晖石棺画像,东汉晚期
5.12 半启门,墓葬壁画,北宋
5.13 图解:阈界视点
5.14 图解:双向视线
5.15 萧景墓倒书铭文,梁
5.16 萧景墓铭文
5.17 萧绩墓铭文,梁
5.18 宁懋石室,北魏
5.19 宁懋石室后壁画像
5.20 宁懋墓志,北魏
5.21 石棺,北魏
5.22 图解:单点透视
5.23 图解:二元透视
5.24 王琳,石棺画像,北魏
5.25 北魏屏风和《女史箴图》中的班婕好故事
5.26 宫女,《女史箴图》局部
5.27 图解:图5.26的画面结构
5.28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拼镶砖画,西晋
5.29 石棺,北魏
5.30 石棺画像局部,北魏
5.31 石棺画像,北魏
5.32 萧景墓石柱,梁
5.33 坐狮石柱,前243年,印度
5.34 萧宏墓碑边侧的异兽画像,梁
5.35 王慈书法,齐
地图
地图Ⅰ.1 夏商周三代大致范围及其沿革
地图1.1 东部沿海史前文化分布图
地图2.1 关中地区周都
地图2.2 [a]春秋时期形势图[江河地区][b]战国时期形势图[黄淮地区]
地图2.3 秦宫分布图
地图2.4 汉帝国与丝绸之路
地图2.5 河北满城汉墓地理位置图
地图2.6 汉代石质丧葬建筑分布图
地图3.1 高祖时期的长安
地图3.2 惠帝时期的长安
地图3.3 高祖长陵及其现存的陪葬墓
地图3.4 武帝茂陵及其现存的陪葬墓
地图3.5 宣帝杜陵及其现存的陪葬墓
地图3.6 武帝时期的长安
地图3.7 王莽时期的长安
导论 九鼎传说与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
第一章 礼制艺术的时代
一 “礼器”的概念
二 礼仪美术的遗产
1 “昂贵”美术
2 “装饰”与“徽志”
3 从模仿到综合
4 装饰的变形
5 文字的胜利
三 中国青铜时代
第二章 宗庙、宫殿与墓葬
一 宗庙
二 从宗庙到宫殿
三 从宗庙到墓葬
四 中国人对石头的发现
第三章 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一 对长安的两种看法
二 高祖:长安的诞生
三 惠帝和长安城墙
四 武帝奇幻的苑囿
五 王莽的明堂
第四章 丧葬纪念碑的声音
一 家庭[一]
二 家庭[二]
三 友人与同僚
四 死者
五 建造者
第五章 透明之石: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 倒像与反视
二 “二元”图像与绘画空间的诞生
三 尾声:门阙
附录
插图与地图出处
引用文献目录
索引
译者后记
插图
Ⅰ.1 常见纪念碑举例
Ⅰ.2 奥登伯格《巨剪》,1965—1969年
Ⅰ.3 鼎,西周早期
Ⅰ.4 神鼎,东汉晚期
Ⅰ.5 神鼎,东汉晚期
Ⅰ.6 〓伯墓出土的五鼎四簋,西周中期
Ⅰ.7 秦始皇泗水升鼎,东汉晚期
1.1 石斧与玉铲,大汶口文化
1.2 玉饰品,大汶口文化
1.3 大汶口128、10号墓
1.4 陶觚形杯,大汶口文化
1.5 陶鬶,大汶口文化
1.6 吴大澂著录的良渚文化玉琮
1.7 寺墩3号墓,良渚文化
1.8 瑶山墓地,良渚文化
1.9 瑶山玉器的分类
1.10 玉饰品,良渚文化
1.11 刻纹陶盆,河姆渡文化
1.12 玉项饰,良渚文化
1.13 玉琮,良渚文化
1.14 良渚文化玉琮演变的三个主要阶段
1.15 玉琮,良渚文化
1.16 玉琮,良渚文化
1.17 玉钱,良渚文化
1.18 玉琮,良渚文化
1.19 玉圆柱,良渚文化
1.20 良渚文化玉璧上的鸟
1.21 陶尊,大汶口文化
1.22 陶尊上的符号,大汶口文化
1.23 带线刻符号的玉环,良渚文化
1.24 玉琮,良渚文化
1.25 玉琮,良渚文化
1.26 玉璧,良渚文化
1.27 玉璧,良渚文化
1.28 玉璧,良渚文化
1.29 良渚文化玉礼器上的符号
1.30 晚商青铜礼器上的鸟形铭文
1.31 陶高柄杯,龙山文化
1.32 玉刀,龙山文化
1.33 玉圭,龙山文化
1.34 青铜爵,夏代晚期
1.35 玉柄形器,夏代晚期
1.36 史前陶器和商代青铜器的类型关系
1.37 青铜方鼎,商代中期
1.38 罗樾所划分的五种青铜器装饰类型
1.39 装饰Ⅰ式和Ⅱ式纹样的商代中期青铜器
1.40 青铜卣,商代中期
1.41 装饰不同样式纹样的青铜器
1.42 郑州1号窖藏,商代中期
1.43 郑州1号窖藏出土的两件青铜方鼎,商代中期
1.44 郑州1号窑藏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商代中期
1.45 青铜方彝,商代晚期
1.46 青铜瓿,商代晚期
1.47 青铜觥,商代晚期
1.48 青铜卣,商代晚期
1.49 青铜罍,商代中期
1.50 殷墟5号墓青铜器上的铭文,商代晚期
1.51 母戊觥铭文,商代晚期
1.52 鱼盂,商代晚期
1.53 乙斝,商代晚期
1.54 戍嗣子鼎,商代晚期
1.55 作册班甗,商代晚期
1.56 犀牛尊,商代晚期
1.57 盠簋,商代晚期
1.58 青铜卣,商代晚期
1.59 青铜尊,商代晚期
1.60 青铜卣,商代晚期
1.61 青铜触,商代晚期
1.62 青铜卣,商代晚期
1.63 折觥,西周早期
1.64 燕侯盂,西周早期
1.65 庚嬴卣,西周中期
1.66 西周晚期青铜器的几种纹样
1.67 毛公鼎,西周晚期
1.68 矛与亚醜钺,商代晚期
1.69 带有青铜凿的卜骨,商代中晚期
1.70 青铜工具,商代晚期
1.71 装饰饕餮纹的青铜锛
1.72 带铭文的青铜工具,商代晚期至西周晚期
1.73 东周货币
1.74 石质农业工具,商代晚期
1.75 青铜觚,商代晚期
1.76 青铜方盉,商代晚期
1.77 鸟形青铜尊,东周
1.78 青铜尊盘,东周
1.79 装饰画像的青铜壶,东周
1.80 人形灯与虎子,东周
2.1 周王室宗庙的内部组织结构
2.2 周王室宗庙和侯庙
2.3 偃师和郑州商代城址
2.4 东周时期的曲阜城
2.5 二里头两座庙堂建筑台基,夏代晚期
2.6 三代宗庙平面图
2.7 凤雏庙堂建筑,西周早期
2.8 西周社会政治结构
2.9 周王庙中的册命仪式
2.10 庄白1号窖藏,西周
2.11 折尊,西周早期
2.12 史墙盘,西周中期
2.13 〓四年盨,西周中后期
2.14 〓十三年壶,西周中后期
2.15 〓三年壶,西周中后期
2.16 〓钟,西周中后期
2.17 〓钟,西周中后期
2.18 燕下都老姆台青铜铺首门环,东周晚期
2.19 东周齐国都城临淄平面图
2.20 周王都理想平面图
2.21 塔楼模型,东周晚期
2.22 冀阙宫,东周末至秦
2.23 冀阙宫印纹砖,东周末至秦
2.24 秦3号宫殿壁画,东周末至秦
2.25 内壁刻有画像的青铜器,东周中期
2.26 妇好墓,商代晚期
2.27 河南安阳西北岗晚商王室墓地平面图
2.28 中山王陵《兆域图》,战国
2.29 中山王陵复原图
2.30 秦始皇骊山陵
2.31 秦始皇骊山陵平面图
2.32 兵马俑坑,骊山陵1号坑
2.33 竖穴式墓,固围村3号墓,战国
2.34 横穴式墓,洛阳61号墓,西汉晚期
2.35 朱鲔墓及其祠堂,东汉晚期
2.36 《导引图》局部,西汉早期
2.37 儿童瓮棺,仰韶文化
2.38 曾侯乙内棺,战国早期
2.39 仙山:西汉熏炉和东汉摇钱树陶座
2.40 铜车饰上的御象图,西汉
2.41 装饰御象母题的银盘,2世纪,印度
2.42 霍去病墓,西汉
2.43 江苏徐州北洞山大型崖墓,西汉
2.44 刘胜墓[1号墓],西汉
2.45 刘胜墓中室
2.46 刘胜墓中室帷帐和后室石屋
2.47 刘胜墓横剖面图,印度巴雅塔庙窟剖面图与僧房、塔庙窟平面图
2.48 四川乐山麻壕1号崖墓,东汉晚期
2.49 拜“塔”,武氏祠左石室画像,东汉晚期
2.50 拜塔,2世纪,巴尔胡特
2.51 冢前祭拜死者,画像石,东汉晚期
2.52 仙人骑白象,和林格尔墓壁画,东汉晚期
2.53 六牙象,画像石,东汉晚期
2.54 拜莲图,武梁祠画像,东汉
2.55 西王母画像,东汉晚期
2.56 佛于鹿野苑初转法轮,2世纪晚期,贵霜王朝
2.57 沂南汉墓中室石柱画像,东汉晚期
2.58 四川乐山麻壕1号崖墓前室,东汉
2.59 饰有佛像的青铜摇钱树残片,东汉
2.60 饰有佛像、西王母和象车的摇钱树陶座
3.1 杨守敬对西汉长安的复原
3.2 毕沅对西汉长安的复原
3.3 李好文对西汉长安的复原
3.4 王仲殊对西汉长安的复原
3.5 未央宫,西汉
3.6 西汉长安的北斗、南斗布局
3.7 基于理想化的栅格系统而复原的西汉长安
3.8 彩陶俑,西汉
3.9 彩陶俑,西汉
3.10 车饰,西汉晚期
3.11 牛郎和织女,石雕,西汉
3.12 仙人承甘露,青铜像,清代
3.13 博山炉,西汉
3.14 “凤”阙,陶画像砖,东汉
3.15 明堂辟雍遗址平面图,新
3.16 明堂辟雍复原图
3.17 《淮南子》所表现的中国概念化的地理
3.18 四神瓦当,新
3.19 明堂十二宫和皇帝十二个月所在的位置
3.20 王莽朝代更替理论的图示
3.21 五行
3.22 刻有王莽关于新朝建立诏令的铜牌,新
4.1 理想的东汉墓地平面图
4.2 高颐阙,东汉晚期
4.3 石兽,东汉晚期
4.4 孝堂山祠堂,东汉早期
4.5 高颐碑,东汉晚期
4.6 安国祠堂题记,东汉晚期
4.7 “食斋祠园”画像与题记,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4.8 路公祠堂画像与题记,新
4.9 阳三老祠堂题记,东汉中期
4.10 戴氏享堂画像与题记,东汉中期
4.11 泱氏祠堂画像与题记,东汉晚期
4.12 芗他君祠堂画像与题记,东汉晚期
4.13 武氏阙画像与题记,东汉晚期
4.14 洪适著录的孔耽碑碑文
4.15 许阿瞿祠堂画像与题记,东汉晚期
4.16 闵损故事,东汉晚期
4.17 齐义继母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18 鲁义姑姊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19 梁节姑姊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0 李善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1 梁高行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2 老莱子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3 伯榆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24 项橐与孔子、老子,东汉晚期
4.25 赵循故事,东汉晚期
4.26 原毂故事,东汉晚期
4.27 乐舞百戏画像,东汉晚期
4.28 孔宙碑,东汉晚期
4.29 县功曹拜见处士,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0 武梁祠中有榜题的44幅画像,东汉晚期
4.31 武梁祠顶部的祥瑞图,东汉晚期
4.32 三皇,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3 五帝,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4 禹与桀,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5 列女,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6 画像屏风,北魏
4.37 《列女仁智图》局部鲁漆室女
4.38 曾子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39 嘉祥地区楼阁画像,东汉晚期
4.40 蔺相如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41 荆轲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42 要离故事,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43 武梁祠画像,东汉晚期
4.44 苍山墓平、剖面图,东汉晚期
4.45 苍山墓题记,东汉晚期
4.46 瑞鸟、白虎、仙人,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47 交龙,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48 青龙与白虎,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49 上渭桥,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0 迎接送葬车马,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1 死者肖像,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2 车马行列,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3 乐舞百戏,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4 仙人、交龙、死者后人,苍山墓画像,东汉晚期
4.55 雷公与其他神异动物,东汉晚期
4.56 “瓜叶”图案,东汉晚期
4.57 带有“亭长”题记的墓门画像细部,东汉
4.58 乐安太守麃君亭长石人,东汉
4.59 石棺画像,东汉
5.1 梁朝陵墓的标准布局
5.2 武帝安陵石麒麟,齐
5.3 萧绩墓,梁
5.4 麒麟头部,齐
5.5 文帝建陵前左右石柱上的镜像铭文,梁
5.6 图解:倒像
5.7 图解:反视
5.8 一人跪于双阙之间向坟丘礼拜,画像石,北魏
5.9 前挡饰有阙门的石棺,东汉
5.10 阙门与门吏,东汉
5.11 半启门,王晖石棺画像,东汉晚期
5.12 半启门,墓葬壁画,北宋
5.13 图解:阈界视点
5.14 图解:双向视线
5.15 萧景墓倒书铭文,梁
5.16 萧景墓铭文
5.17 萧绩墓铭文,梁
5.18 宁懋石室,北魏
5.19 宁懋石室后壁画像
5.20 宁懋墓志,北魏
5.21 石棺,北魏
5.22 图解:单点透视
5.23 图解:二元透视
5.24 王琳,石棺画像,北魏
5.25 北魏屏风和《女史箴图》中的班婕好故事
5.26 宫女,《女史箴图》局部
5.27 图解:图5.26的画面结构
5.28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拼镶砖画,西晋
5.29 石棺,北魏
5.30 石棺画像局部,北魏
5.31 石棺画像,北魏
5.32 萧景墓石柱,梁
5.33 坐狮石柱,前243年,印度
5.34 萧宏墓碑边侧的异兽画像,梁
5.35 王慈书法,齐
地图
地图Ⅰ.1 夏商周三代大致范围及其沿革
地图1.1 东部沿海史前文化分布图
地图2.1 关中地区周都
地图2.2 [a]春秋时期形势图[江河地区][b]战国时期形势图[黄淮地区]
地图2.3 秦宫分布图
地图2.4 汉帝国与丝绸之路
地图2.5 河北满城汉墓地理位置图
地图2.6 汉代石质丧葬建筑分布图
地图3.1 高祖时期的长安
地图3.2 惠帝时期的长安
地图3.3 高祖长陵及其现存的陪葬墓
地图3.4 武帝茂陵及其现存的陪葬墓
地图3.5 宣帝杜陵及其现存的陪葬墓
地图3.6 武帝时期的长安
地图3.7 王莽时期的长安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