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生态环境安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特点进行了研究,指出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状态,具有影响的全球性、地位的基础性、危害的隐蔽性、维护的艰巨性、发展的需求性等特点。通过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调研,指出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是山东省未来发展所面临诸多问题中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是山东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建设平安山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山东省生态环境安全为主线,分析了当前包括能源环境安全、水环境安全、大气环境安全、生物安全、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危险废物安全等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发展趋势,提出了保障山东省未来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书可供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员,环境管理、科研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所有关注生态环境安全的读者参考。
[前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生态环境安全是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状态。围绕生态环境与安全的相互关系,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以及北约、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对生态环境安全也很重视。1996年,江泽民同志作出了“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指示,指出环境保护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问题,要作为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来抓。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安全,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施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选择。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提倡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山东省努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实施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在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污染增加、资源浪费”,生态环境“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一些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公众健康和对外形象。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推动山东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建设“平安山东”的决策,力争用三年时间,把山东省建设成为全国最稳定最安全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安全是建设平安山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生态省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既要建设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体系,又要建设人居环境体系、安全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全面建设生态文明。2003年9月,我们结合生态省建设的实际需要,通过对山东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如何保证生态环境安全的问题,并将其作为山东省环保科技项目进行了研究,成立了课题组。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剖析了生态环境安全的内涵和特点,并着重从保障山东省生态环境安全战略层面分析了当前包括能源环境安全、水环境安全、大气环境安全、生物安全、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危险废物安全、室内环境安全等面临的主要问题,预测了发展趋势,提出了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该成果完成后,我们以报告的形式于2004年12月分别呈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委高新亭副书记作了批示:“‘报告’很好,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很有参考价值。生态环境安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和平安山东建设意义相应,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请省平安办进一步总结研究,并纳入平安山东建设内容,一并提出要求。请省委‘和谐社会调研组’将此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省委、省府总体要求之中,具体作出安排。”赵克志副省长也作了批示:“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是生态文明。目前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抓好生态环境安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突出加快生态省建设的必然要求。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很有意义。‘报告’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明确了生态环境安全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我省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建议,针对性强,有指导意义。希望有关部门在生态省建设中作为借鉴和利用。”该成果对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体健康,加快山东生态省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课题研究和本书编著过程中,得到了省直有关单位和任建兰、朱孔来、季明川、许景伟、宫崇楠等许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指正。张凯2005年10月
目录
目录
第1章 概述
1 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背景
1.1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安全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环境安全
1.3 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的提出
2 生态环境安全的内涵及特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3.3 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4 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1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
4.2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4.3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4.4 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第2章 山东省能源安全战略研究
1 能源安全现状分析
1.1 能源现状
1.2 不安全因素分析
2 能源安全趋势分析
2.1 能源生产预测
2.2 能源需求预测
2.3 能源供需分析
3 保障能源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倡导节能降耗
3.2 加强能源引进
3.3 注重能源储备
3.4 优化能源结构
3.5 改革城乡能源政策
3.6 设立能源开发环保基金
3.7 制定化石能源可持续开采规划
3.8 制定能源安全战略
3.9 建立能源安全性评估体系
第3章 山东省水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水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1.1 水环境安全研究的进展
1.2 水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2 水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2.1 水资源供需预测和分析
2.2 水环境质量预测和分析
3 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保障水环境安全的战略对策
3.2 解决水环境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
第4章 山东省大气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概述
1.1 大气污染来源
1.2 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1.3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4 大气污染形势分析
2 大气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2.1 大气污染现状及特点
2.2 不安全因素分析
3 大气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3.1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
3.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
4 保障大气环境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4.1 抓好资源、能源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工业布局
4.2 继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4.3 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整治力度
4.4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强化执法和监督能力
第5章 山东省生物安全战略研究
1 生物安全现状分析
1.1 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系统结构单一
1.2 农业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受到威胁
1.3 湿地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1.4 近岸海域遭到污染,海洋生态受到影响
1.5 有害生物入侵形势严峻,对生态环境影响加剧
1.6 影响区域生物安全的生态问题
2 生物安全趋势分析
2.1 森林覆盖率提高,植被生态功能退化现象犹存
2.2 农业面源污染有所控制,仍难以满足社会期望
2.3 湿地萎缩趋势减缓,生物资源破坏威胁依然存在
2.4 生物入侵问题愈加突出,转基因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3 保障生物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实行分类规划,全面实施保护优先战略
3.2 采取生态系统方式,加强对自然资源统一监管
3.3 科学实施绿化工程,提高森林生态功能
3.4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措施,防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3.5 加强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区域的保护和建设
3.6 制定维护生物安全的相关政策,提高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3.7 强化生物安全的立法和执法,保障监管能力
第6章 山东省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1.1 核安全及其现状分析
1.2 辐射环境安全及其现状分析
2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2.1 核电是未来发展趋势,伴随的潜在风险增加
2.2 核技术应用更加广泛,放射源安全监管面临严峻挑战
2.3 电磁辐射污染有加重趋势
3 保障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对废放射源的控制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3.2 加强法规建设,完善辐射环境安全法规体系
3.3 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增加投入
3.4 制定与完善辐射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3.5 加强公众辐射环境安全教育与交流
第7章 山东省危险废物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1.1 危险废物基本情况
1.2 危险废物不安全因素分析
2 危险废物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2.1 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加大
2.2 电子废物逐年增加
3 保障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全过程监管
3.2 建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市场化运营机制
3.3 提高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水平
3.4 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专业化水平
3.5 加强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的宣传教育
第8章 室内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概述
1.1 室内环境污染特征
1.2 室内环境污染类型
1.3 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
1.4 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室内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2.1 国外室内环境安全研究现状
2.2 国内室内环境安全研究现状
2.3 室内环境不安全因素分析
3 室内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3.1 生态建筑业发展趋势
3.2 绿色建材与环保装饰材料的发展
4 保障室内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健全室内环境安全监督管理体制
4.2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
4.3 建立室内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科学评判模式
4.4 建设生态小区和健康住宅
4.5 提高对室内环境安全的认识
第9章 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概述
2 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趋势分析
2.1 工业化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依旧突出
2.2 城市化给生态环境安全带来更大压力
2.3 国际化对生态环境安全带来巨大冲击
2.4 新技术对生态环境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3 保障发展中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3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3.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环境安全意识
附录
附录1 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附录2 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
附录3 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决定
附录4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
附录5 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附录6 山东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
附录7 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B
第1章 概述
1 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背景
1.1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安全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环境安全
1.3 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的提出
2 生态环境安全的内涵及特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3.3 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4 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1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
4.2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4.3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4.4 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第2章 山东省能源安全战略研究
1 能源安全现状分析
1.1 能源现状
1.2 不安全因素分析
2 能源安全趋势分析
2.1 能源生产预测
2.2 能源需求预测
2.3 能源供需分析
3 保障能源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倡导节能降耗
3.2 加强能源引进
3.3 注重能源储备
3.4 优化能源结构
3.5 改革城乡能源政策
3.6 设立能源开发环保基金
3.7 制定化石能源可持续开采规划
3.8 制定能源安全战略
3.9 建立能源安全性评估体系
第3章 山东省水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水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1.1 水环境安全研究的进展
1.2 水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2 水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2.1 水资源供需预测和分析
2.2 水环境质量预测和分析
3 保障水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保障水环境安全的战略对策
3.2 解决水环境安全问题的具体对策
第4章 山东省大气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概述
1.1 大气污染来源
1.2 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1.3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1.4 大气污染形势分析
2 大气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2.1 大气污染现状及特点
2.2 不安全因素分析
3 大气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3.1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测
3.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
4 保障大气环境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4.1 抓好资源、能源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工业布局
4.2 继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4.3 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整治力度
4.4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强化执法和监督能力
第5章 山东省生物安全战略研究
1 生物安全现状分析
1.1 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系统结构单一
1.2 农业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质量受到威胁
1.3 湿地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1.4 近岸海域遭到污染,海洋生态受到影响
1.5 有害生物入侵形势严峻,对生态环境影响加剧
1.6 影响区域生物安全的生态问题
2 生物安全趋势分析
2.1 森林覆盖率提高,植被生态功能退化现象犹存
2.2 农业面源污染有所控制,仍难以满足社会期望
2.3 湿地萎缩趋势减缓,生物资源破坏威胁依然存在
2.4 生物入侵问题愈加突出,转基因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3 保障生物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实行分类规划,全面实施保护优先战略
3.2 采取生态系统方式,加强对自然资源统一监管
3.3 科学实施绿化工程,提高森林生态功能
3.4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措施,防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3.5 加强自然保护区等特殊生态区域的保护和建设
3.6 制定维护生物安全的相关政策,提高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3.7 强化生物安全的立法和执法,保障监管能力
第6章 山东省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1.1 核安全及其现状分析
1.2 辐射环境安全及其现状分析
2 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2.1 核电是未来发展趋势,伴随的潜在风险增加
2.2 核技术应用更加广泛,放射源安全监管面临严峻挑战
2.3 电磁辐射污染有加重趋势
3 保障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对废放射源的控制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
3.2 加强法规建设,完善辐射环境安全法规体系
3.3 加强辐射环境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增加投入
3.4 制定与完善辐射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3.5 加强公众辐射环境安全教育与交流
第7章 山东省危险废物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1.1 危险废物基本情况
1.2 危险废物不安全因素分析
2 危险废物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2.1 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加大
2.2 电子废物逐年增加
3 保障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全过程监管
3.2 建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市场化运营机制
3.3 提高危险废物安全管理水平
3.4 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专业化水平
3.5 加强危险废物环境安全的宣传教育
第8章 室内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概述
1.1 室内环境污染特征
1.2 室内环境污染类型
1.3 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
1.4 室内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室内环境安全现状分析
2.1 国外室内环境安全研究现状
2.2 国内室内环境安全研究现状
2.3 室内环境不安全因素分析
3 室内环境安全趋势分析
3.1 生态建筑业发展趋势
3.2 绿色建材与环保装饰材料的发展
4 保障室内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4.1 建立健全室内环境安全监督管理体制
4.2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
4.3 建立室内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科学评判模式
4.4 建设生态小区和健康住宅
4.5 提高对室内环境安全的认识
第9章 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战略研究
1 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概述
2 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趋势分析
2.1 工业化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依旧突出
2.2 城市化给生态环境安全带来更大压力
2.3 国际化对生态环境安全带来巨大冲击
2.4 新技术对生态环境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3 保障发展中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3.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3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3.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环境安全意识
附录
附录1 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附录2 关于加快生态省建设的意见
附录3 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的决定
附录4 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
附录5 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附录6 山东省辐射环境管理办法
附录7 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B
山东省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