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探讨了诗歌与绘画的共同起源、理论建构与表现形态;并细致描述出诗人和书画家们因性格特质、人文情趣、生命取向而使之面临着政治理想与艺术气质的冲突,不得不于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中进行抉择。凡此等等,皆交织作一幅斑斓缤纷的长卷,无不引发人们对艺术与人生的深沉思考。
目录
引言
一 诗画同源
史前绘画:文明之光的点燃
上古诗画:向艺术自觉进发
中古诗画:人文觉醒与艺术自觉
二 诗画一律
写意性:中国诗画的表现模式
笔墨观:中国诗画的造型意识,
气韵说:中国诗画的审美追求
修养论:中国诗画的主体要求
三 诗情画意
诗中的画
画中的意
诗画交融
四 诗画家的人生境遇
旷达与潇洒
坎坷与激愤
隐居与远遁
轻佻与轻狂
五 诗画家的人文情怀
政治理想与艺术气质:在得与失中浮沉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在进与退中抉择
爱情追求与情欲沉湎:在苦与乐中挣扎
寄托情致与解除郁积:在醉与醒中游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一 诗画同源
史前绘画:文明之光的点燃
上古诗画:向艺术自觉进发
中古诗画:人文觉醒与艺术自觉
二 诗画一律
写意性:中国诗画的表现模式
笔墨观:中国诗画的造型意识,
气韵说:中国诗画的审美追求
修养论:中国诗画的主体要求
三 诗情画意
诗中的画
画中的意
诗画交融
四 诗画家的人生境遇
旷达与潇洒
坎坷与激愤
隐居与远遁
轻佻与轻狂
五 诗画家的人文情怀
政治理想与艺术气质:在得与失中浮沉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在进与退中抉择
爱情追求与情欲沉湎:在苦与乐中挣扎
寄托情致与解除郁积:在醉与醒中游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从王维到郑板桥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