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而奋斗的90年,是光辉的、胜利的90年,是创造伟业、改天换地的90年。9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这座中国近代史上最发达的城市光荣诞生。从此,吹响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号角,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画卷。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勇敢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八年抗日浴血奋战,进行解放战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谱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领导人民进行“一化三改造”,用赎买的办法改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用集体经济把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此后,我们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我们党带领人民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义无反顾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征程中锐意创新,开拓前进。
目录
总序
导论/1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的探索/1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治国理政实践及其特点/2
一、治国理政的探索与寻找革命出路问题交织在一起/2
二、局部治国理政的实践/9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10
一、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的分析/10
二、解决革命的对象、领导权和社会性质问题/11
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13
四、党与政权的关系及三个法宝思想/14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15
第一节 全面治国理政的初步实践及其特点/15
一、治国理政与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交织在一起/15
二、治国理政的实践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特点/20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22
一、国家治理中关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的认识/22
二、国家治理中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23
三、国家治理中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以及发展目标/25
四、关于工业化的道路/26
第三章 推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2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治国理政的进步/28
一、治国理政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相结合/28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治国理政的价值/32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34
一、在国家治理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4
二、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治国理政的判断标准/35
三、在治国策略上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36
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性的任务/36
五、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治理目标/37
六、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39
七、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0
八、党政职能分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的思想/40
第四章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42
第一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治国理政的发展/42
一、治国理政与新一轮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42
二、依法治国的实践对治国理政的特别价值/47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48
一、确立治国理政思想路线、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48
二、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50
三、改革和对外开放/51
四、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52
五、治国理政上的外交和国际战略/53
六、国家治理的依靠力量、保障力量和祖国统一/54
七、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55
八、改善治国理政的方式/56
第五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57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治国理政新特点/57
一、治国理政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实践相结合/57
二、科学发展观提升治国理政的境界/62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63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本质/63
二、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作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64
三、治国理政的旗帜和法宝/64
四、国情基础、战略目标和总体布局/65
五、治国理政的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66
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67
七、治国理政上的国家安全和领导核心/68
八、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想/69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渊源/7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71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理论/71
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的学说/76
第二节 西方民主的理想主义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81
一、西方民主的理想主义思想与现实主义思想/81
二、理想主义民主与现实主义民主的局限性/85
三、西方民主的两大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88
第三节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影响/89
一、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90
二、法家的法治思想/92
三、道家的“无为”思想/93
第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的理论体系/95
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论/95
一、治国理论:法治、服务型政府/95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与价值目标/100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103
四、正确处理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106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政理论/108
一、理政本质理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08
二、理政方式理论: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统一/111
三、理政方略理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116
四、理政基础理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122
第八章 具有中国特色治国理政制度建设的探索/12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些制度的建设/124
一、人大选举制度的建设/124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126
三、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128
四、党政关系制度建设/13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完善的思考/133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133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137
三、党政关系法治化的制度完善/142
四、权力制约相关制度的完善/14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148
一、把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有机结合起来/148
二、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151
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154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历史地位分析/15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157
一、三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157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158
三、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160
四、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16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162
一、从毛泽东与黄炎培先生一次深入的谈话说起/162
二、社会主义民主――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164
三、市场经济的建设解决了民主法治的基础问题/16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所具有的方法论启迪/167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者的概念辨析/167
二、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内涵的方法论价值/168
三、政党政治及其寻求规律性/169
附录 革命法制观到治国方略法治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法治思想发展的探索/173
后记/185
导论/1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的探索/1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治国理政实践及其特点/2
一、治国理政的探索与寻找革命出路问题交织在一起/2
二、局部治国理政的实践/9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10
一、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的分析/10
二、解决革命的对象、领导权和社会性质问题/11
三、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13
四、党与政权的关系及三个法宝思想/14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15
第一节 全面治国理政的初步实践及其特点/15
一、治国理政与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交织在一起/15
二、治国理政的实践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特点/20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22
一、国家治理中关于发展道路、发展阶段的认识/22
二、国家治理中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23
三、国家治理中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以及发展目标/25
四、关于工业化的道路/26
第三章 推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2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治国理政的进步/28
一、治国理政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相结合/28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治国理政的价值/32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34
一、在国家治理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4
二、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治国理政的判断标准/35
三、在治国策略上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36
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性的任务/36
五、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治理目标/37
六、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39
七、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0
八、党政职能分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的思想/40
第四章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42
第一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治国理政的发展/42
一、治国理政与新一轮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42
二、依法治国的实践对治国理政的特别价值/47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48
一、确立治国理政思想路线、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48
二、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50
三、改革和对外开放/51
四、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52
五、治国理政上的外交和国际战略/53
六、国家治理的依靠力量、保障力量和祖国统一/54
七、加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55
八、改善治国理政的方式/56
第五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57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治国理政新特点/57
一、治国理政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实践相结合/57
二、科学发展观提升治国理政的境界/62
第二节 治国理政的主要思想/63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本质/63
二、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顾作为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64
三、治国理政的旗帜和法宝/64
四、国情基础、战略目标和总体布局/65
五、治国理政的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66
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67
七、治国理政上的国家安全和领导核心/68
八、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思想/69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渊源/7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71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理论/71
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的学说/76
第二节 西方民主的理想主义理论与现实主义理论/81
一、西方民主的理想主义思想与现实主义思想/81
二、理想主义民主与现实主义民主的局限性/85
三、西方民主的两大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88
第三节 中国传统治国思想的影响/89
一、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90
二、法家的法治思想/92
三、道家的“无为”思想/93
第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治国理政的理论体系/95
第一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理论/95
一、治国理论:法治、服务型政府/95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与价值目标/100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103
四、正确处理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106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政理论/108
一、理政本质理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08
二、理政方式理论: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统一/111
三、理政方略理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有机统一/116
四、理政基础理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122
第八章 具有中国特色治国理政制度建设的探索/12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一些制度的建设/124
一、人大选举制度的建设/124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126
三、权力制约机制的建设/128
四、党政关系制度建设/13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完善的思考/133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133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137
三、党政关系法治化的制度完善/142
四、权力制约相关制度的完善/14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148
一、把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有机结合起来/148
二、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有机结合起来/151
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154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历史地位分析/15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157
一、三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157
二、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158
三、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特点/160
四、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16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162
一、从毛泽东与黄炎培先生一次深入的谈话说起/162
二、社会主义民主――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164
三、市场经济的建设解决了民主法治的基础问题/165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所具有的方法论启迪/167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者的概念辨析/167
二、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内涵的方法论价值/168
三、政党政治及其寻求规律性/169
附录 革命法制观到治国方略法治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法治思想发展的探索/173
后记/185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