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有别于其他物流管理书籍的最大特点,在于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在立足于产、销、物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分析、研究、介绍了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试图从新的视野重新审视物流管理的本质,并通过及时追踪国际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动向,在结合对生产、流通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当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纵深化发展规律、特点和管理模式。
本书作为作者在国外作博士后研究期间的科研成果之一,力图突出著作的新思想、新理论与新方法,即以新思想为主导,系统分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新理论,全面介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新方法。
目录
目录
3、 现代物流管理组织的变革
(5) 商品供求不均衡运输模型
第八章 现代企业物流共同化
1、 物流共同化的背景
(1) 现有运输体系的制约因素
(2) 共同配送的产生与优势
2、 物流共同化的类型
(1) 横向共同配送
(2) 纵向共同配送
3、 物流共同化决策过程
(1) 发展共同物流应注意的问题
(1) 传统企业组织中物流部门的地位和问题
(2) 物流共同化体系的构筑
第九章 国际复合运输的形态与构造
1、 国际货物运输的问题
2、 国际海上、航空运输系统的发展
3、 国际复合运输与现代物流概念
4、 海空(Sea & Air)复合运输
5、 第三方物流与国际复合运输中的第三方
(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2) 国际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状况
(3) 国际复合运输中的第三方
(2) 企业物流总部或物流分公司的设立
6、 国际货物运输的展望
第十章 现代保管和装卸系统
1、 保管
(1) 保管的定义和功能
(2) 保管的原则
(3) 物流方式和保管作业
2、 仓库
(1) 仓库的功能和分类
(2) 新型仓库保管业务——箱柜委托租赁保管业务
(3) 仓库管理系统(WMS)技术
第二章 物流管理的演进与发展
3、 装卸
(1) 装卸的定义和分类
(2) 单位装载方式——托盘货物装卸方式和集装箱货物装载方式
(3) 装卸作业合理化和工业工程(IE)
第十一章 库存管理
1、 库存的定义和分类
2、 库存管理的作用
(1) 库存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2) 库存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3、 传统的库存管理技术——ABC分类法和EOQ法
1、 美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1) 库存的分类管理——ABC分类管理方法
(2) 订货方式的选择
(3) 订货数量的确定——经济批量模型(EOQ)
(4) 数量折扣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5) 延期购买(Back Ordering)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6) 价格上涨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7) 多品种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第十二章 现代生产库存管理技术——MRP、JIT和ERP
1、 材料需求计划(MRP)
(1) MRP的关键词汇
(1) 物流观念的启蒙与产生阶段(1901—1949年)
(2) MRP的基本结构
(3) 实施MRP系统的注意事项和MRP的进化
2、 及时生产方式(JIT)
(1) 及时管理方式的基本概念
(2) 及时管理方式(看板管理方式)的构成和实施及时管理方式的要求
(3) 及时管理方式成功的条件
(4) 及时管理方法与传统库存管理方式和MRP的比较
3、 企业资源计划(ERP)
(1) ERP核心思想
(2) ERP与MRP的关系
(2) 物流理论体系和形成与实践推广阶段(1950—1978年)
(3) ERP管理系统之一——SAP R/3
(4) SAP R/3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十三章 物流中心的设置与管理
1、 物流中心的作用与类型
(1) 物流中心的概念
(2) 物流中心的作用
(3) 物流中心的类型
2、 企业物流中心的设置与再建
(1) 企业物流中心再建的背景与特征
(2) 新型的物流中心
(3) 物流理论的成熟与物流管理现代化阶段(1978—1985年)
(3) 深九公司物流中心管理实践
3、 物流中心内的合理化
(1) 订货、发货的效率化
(2) 入货、发货时商品检验的效率化
(3) 物流中心内保管、装卸作业的效率化
(4) 场所管理
(5) 备货作业的效率化
(6) 分拣作业的效率化
第十四章 现代物流信息管理
1、 物流信息的功能和特征
(4) 物流理论、实践的纵深化发展阶段(1985年迄今)
(1) 物流信息的内容及其功能
(2) 物流信息的特征
2、 物流信息技术
(1) 条形码(Barcode)
(2) 电子数据交换(EDI)
3、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
4、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系统)
(1) POS系统的运行步骤
(2) POS系统的特征
(3) 应用POS系统的效果
2、 日本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5、 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1) 货物跟踪系统
(2) 车辆运行管理系统
(3) 中小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交流网络
6、 社会物流基础设施关联信息系统
(1) 道路交通关联智能信息系统
(2) 通关信息管理系统
(3) 港口海运信息管理系统
7、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1) 建立新型的顾客关系
第一章 物流与物流管理
(1) 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期(1956—1964年)
(2) 了解消费者和市场需要的新途径
(3) 开发高效率的营销渠道
(4) 改变产品和服务的存在形式和流通方式
(5) 构筑企业间或跨行业的价值链
(6) 具有及时决策和模拟结果的能力
(7) 具有全球化管理能力和基于消费者要求的大量生产(Mass Customization)的能力
(8) 改变传统的供应链构成
(9) 不断学习和革新
第十五章 现代物流成本管理
1、 传统物流成本与现代物流(Logistics)成本
(2) 物流近代化时期(1965—1973年)
2、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1) 从流通全过程的视点来降低物流成本
(2) 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来削减成本
(3) 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降低物流成本
(4) 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5) 削减退货成本
(6) 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外委降低成本
3、 不同经济主体的物流成本控制
(1) 零售业进货成本的下降
(2) 生产商原材料调达与生产物流的效率化
(3) 物流合理化时期(1974—1983年)
(3) 运输业者提高产品配送的效率化
(4) 货主企业提高并改善输送方式
4、 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
(1) 形态别物流成本控制
(2) 机能别物流成本控制
(3) 适用范围别物流成本控制
第十六章 全球物流管理
1、 物流全球化的背景
2、 全球物流的功能和基本活动
3、 全球物流的特征
(4) 物流纵深发展时期(1985年迄今)
(1) 全球物流交纳周期长
(2) 多种运送方式的选择——集装(Consolidation)和撤装(Break Bulk)
(3) 多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和组合
(4) 当地增值的中间产品运输方式
4、 全球物流组织和管理
(1) 全球物流组织结构和控制
(2) 顾客服务管理
(3) 外部委托和合作伙伴
(4) 全球物流信息
第十七章 21世纪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三章 物流活动与市场营销
1、 服务化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主题
(1) 经济服务化中的物流特点
(2) 日本花王和雪印公司的服务化物流实践
(3) 服务化物流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
2、 互联网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方向
(1) 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
(2) GE公司和DELL公司的互联网物流实践
(3) 互联网物流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3、 绿色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焦点
(1) 地球环境问题与物流
1、 市场营销对物流的影响
(2) 物流革新对运输和环境的影响
(3) 绿色物流的政府规制与民间倡导
(4) 日本麒麟和西友公司的绿色物流实践
(5) 再循环与物流
参考文献
(1) 产品线政策的影响
(2) 产品线的扩大
(3) 市场营销顾客服务的要求对物流的影响
(4) 销售策略的影响
1、 物流机能与物流
(5) 市场预测的影响
(6) 市场营销渠道的影响
2、 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1) 物流系统分析的效果
(2) 作为市场营销手段的物流
3、 市场活动模式与物流管理
(1) 地理市场分析
(2) 产品品种的需求分布
(3) 顾客需求分布
(4) 订货分布类型
(1) 物流机能与流通
(5) 变动性的统计特征
第四章 企业物流革新与流通系统结构的转换
1、 物流系统的环境变化
(1)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2) 多品种、少量生产的转变和零售形式的多样化
(3) 无在库经营的倾向
(4) 信息技术的革新
(5) 新物流需求的产生
2、 不同业种企业物流的革新
(1) 厂商的物流系统
(2)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展开
(2) 批发业者的物流系统
(3) 零售业者的物流系统
3、 共生的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
(1) 物流管理中的权利博奕
(2) 供应链管理
(3) 供应链管理的构造
第五章 供应链管理方法——QR和ECR
1、 快速供应(QR)
(1) QR出现的背景和Wal-Mart公司的QR实践
(2) QR成功的条件和QR的效果
(3) 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
2、 效率型消费者对应(ECR)
(1) 效率型消费者对应(ECR)出现的背景
(2) ECR的定义和特征
(3) 应用ECR时必须遵守的5个基本规则
(4) ECR系统的构筑
第六章 现代物流与经营战略
1、 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
(1) 物流需求高度化发展要求有高质量的经营战略
(2) 物流企业间竞争加剧更加突显经营战略的重要性
(3)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需要物流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
2、 物流系统与物流管理现代化
2、 物流服务管理
(1) 物流服务的概念与意义
(2) 物流服务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3) 物流服务战略的设定
3、 产销物结合系统的构筑
(1) 产销物结合的概念与条件
(2) 产销物结合系统的构筑
4、 物流市场的经营战略
(1) 竞争企业的战略类型
(2) 先驱型企业的战略——综合物流
(1) 现代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化管理
(3) 机能结合型企业的战略——系统化物流
(4) 运送代理型企业的战略——柔软性物流
(5) 缝隙型企业的战略——差别化、低成本物流
第七章 现代运输系统与运输优化
1、 现代运输系统的特征
(1) 多样化的运输机能与形态
(2) 运输的特征
(3) 运输方式选择的要素
(4)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与运输结构
2、 复合一贯制与集装箱运输
(2) 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 复合一贯制运输的概念与特点
(2) 复合一贯制运输的形式
(3) 集装箱的概念与特点
(4)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与发展趋势
(5) 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特点
3、 商品运输的优化模型
(1) 商品运输模型
(2) 图表分析法
(3) 图上作业法
(4) 表上作业法
3、 现代物流管理组织的变革
(5) 商品供求不均衡运输模型
第八章 现代企业物流共同化
1、 物流共同化的背景
(1) 现有运输体系的制约因素
(2) 共同配送的产生与优势
2、 物流共同化的类型
(1) 横向共同配送
(2) 纵向共同配送
3、 物流共同化决策过程
(1) 发展共同物流应注意的问题
(1) 传统企业组织中物流部门的地位和问题
(2) 物流共同化体系的构筑
第九章 国际复合运输的形态与构造
1、 国际货物运输的问题
2、 国际海上、航空运输系统的发展
3、 国际复合运输与现代物流概念
4、 海空(Sea & Air)复合运输
5、 第三方物流与国际复合运输中的第三方
(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2) 国际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状况
(3) 国际复合运输中的第三方
(2) 企业物流总部或物流分公司的设立
6、 国际货物运输的展望
第十章 现代保管和装卸系统
1、 保管
(1) 保管的定义和功能
(2) 保管的原则
(3) 物流方式和保管作业
2、 仓库
(1) 仓库的功能和分类
(2) 新型仓库保管业务——箱柜委托租赁保管业务
(3) 仓库管理系统(WMS)技术
第二章 物流管理的演进与发展
3、 装卸
(1) 装卸的定义和分类
(2) 单位装载方式——托盘货物装卸方式和集装箱货物装载方式
(3) 装卸作业合理化和工业工程(IE)
第十一章 库存管理
1、 库存的定义和分类
2、 库存管理的作用
(1) 库存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2) 库存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3、 传统的库存管理技术——ABC分类法和EOQ法
1、 美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1) 库存的分类管理——ABC分类管理方法
(2) 订货方式的选择
(3) 订货数量的确定——经济批量模型(EOQ)
(4) 数量折扣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5) 延期购买(Back Ordering)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6) 价格上涨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7) 多品种条件下的经济批量模型
第十二章 现代生产库存管理技术——MRP、JIT和ERP
1、 材料需求计划(MRP)
(1) MRP的关键词汇
(1) 物流观念的启蒙与产生阶段(1901—1949年)
(2) MRP的基本结构
(3) 实施MRP系统的注意事项和MRP的进化
2、 及时生产方式(JIT)
(1) 及时管理方式的基本概念
(2) 及时管理方式(看板管理方式)的构成和实施及时管理方式的要求
(3) 及时管理方式成功的条件
(4) 及时管理方法与传统库存管理方式和MRP的比较
3、 企业资源计划(ERP)
(1) ERP核心思想
(2) ERP与MRP的关系
(2) 物流理论体系和形成与实践推广阶段(1950—1978年)
(3) ERP管理系统之一——SAP R/3
(4) SAP R/3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十三章 物流中心的设置与管理
1、 物流中心的作用与类型
(1) 物流中心的概念
(2) 物流中心的作用
(3) 物流中心的类型
2、 企业物流中心的设置与再建
(1) 企业物流中心再建的背景与特征
(2) 新型的物流中心
(3) 物流理论的成熟与物流管理现代化阶段(1978—1985年)
(3) 深九公司物流中心管理实践
3、 物流中心内的合理化
(1) 订货、发货的效率化
(2) 入货、发货时商品检验的效率化
(3) 物流中心内保管、装卸作业的效率化
(4) 场所管理
(5) 备货作业的效率化
(6) 分拣作业的效率化
第十四章 现代物流信息管理
1、 物流信息的功能和特征
(4) 物流理论、实践的纵深化发展阶段(1985年迄今)
(1) 物流信息的内容及其功能
(2) 物流信息的特征
2、 物流信息技术
(1) 条形码(Barcode)
(2) 电子数据交换(EDI)
3、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
4、 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系统)
(1) POS系统的运行步骤
(2) POS系统的特征
(3) 应用POS系统的效果
2、 日本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5、 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1) 货物跟踪系统
(2) 车辆运行管理系统
(3) 中小物流运输企业的信息交流网络
6、 社会物流基础设施关联信息系统
(1) 道路交通关联智能信息系统
(2) 通关信息管理系统
(3) 港口海运信息管理系统
7、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1) 建立新型的顾客关系
第一章 物流与物流管理
(1) 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期(1956—1964年)
(2) 了解消费者和市场需要的新途径
(3) 开发高效率的营销渠道
(4) 改变产品和服务的存在形式和流通方式
(5) 构筑企业间或跨行业的价值链
(6) 具有及时决策和模拟结果的能力
(7) 具有全球化管理能力和基于消费者要求的大量生产(Mass Customization)的能力
(8) 改变传统的供应链构成
(9) 不断学习和革新
第十五章 现代物流成本管理
1、 传统物流成本与现代物流(Logistics)成本
(2) 物流近代化时期(1965—1973年)
2、 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1) 从流通全过程的视点来降低物流成本
(2) 通过实现供应链管理、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来削减成本
(3) 借助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降低物流成本
(4) 通过效率化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5) 削减退货成本
(6) 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外委降低成本
3、 不同经济主体的物流成本控制
(1) 零售业进货成本的下降
(2) 生产商原材料调达与生产物流的效率化
(3) 物流合理化时期(1974—1983年)
(3) 运输业者提高产品配送的效率化
(4) 货主企业提高并改善输送方式
4、 物流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法
(1) 形态别物流成本控制
(2) 机能别物流成本控制
(3) 适用范围别物流成本控制
第十六章 全球物流管理
1、 物流全球化的背景
2、 全球物流的功能和基本活动
3、 全球物流的特征
(4) 物流纵深发展时期(1985年迄今)
(1) 全球物流交纳周期长
(2) 多种运送方式的选择——集装(Consolidation)和撤装(Break Bulk)
(3) 多种运输方式的选择和组合
(4) 当地增值的中间产品运输方式
4、 全球物流组织和管理
(1) 全球物流组织结构和控制
(2) 顾客服务管理
(3) 外部委托和合作伙伴
(4) 全球物流信息
第十七章 21世纪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三章 物流活动与市场营销
1、 服务化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主题
(1) 经济服务化中的物流特点
(2) 日本花王和雪印公司的服务化物流实践
(3) 服务化物流对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
2、 互联网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方向
(1) 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
(2) GE公司和DELL公司的互联网物流实践
(3) 互联网物流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3、 绿色物流——21世纪物流管理的焦点
(1) 地球环境问题与物流
1、 市场营销对物流的影响
(2) 物流革新对运输和环境的影响
(3) 绿色物流的政府规制与民间倡导
(4) 日本麒麟和西友公司的绿色物流实践
(5) 再循环与物流
参考文献
(1) 产品线政策的影响
(2) 产品线的扩大
(3) 市场营销顾客服务的要求对物流的影响
(4) 销售策略的影响
1、 物流机能与物流
(5) 市场预测的影响
(6) 市场营销渠道的影响
2、 物流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1) 物流系统分析的效果
(2) 作为市场营销手段的物流
3、 市场活动模式与物流管理
(1) 地理市场分析
(2) 产品品种的需求分布
(3) 顾客需求分布
(4) 订货分布类型
(1) 物流机能与流通
(5) 变动性的统计特征
第四章 企业物流革新与流通系统结构的转换
1、 物流系统的环境变化
(1) 消费者行为的变化
(2) 多品种、少量生产的转变和零售形式的多样化
(3) 无在库经营的倾向
(4) 信息技术的革新
(5) 新物流需求的产生
2、 不同业种企业物流的革新
(1) 厂商的物流系统
(2)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展开
(2) 批发业者的物流系统
(3) 零售业者的物流系统
3、 共生的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
(1) 物流管理中的权利博奕
(2) 供应链管理
(3) 供应链管理的构造
第五章 供应链管理方法——QR和ECR
1、 快速供应(QR)
(1) QR出现的背景和Wal-Mart公司的QR实践
(2) QR成功的条件和QR的效果
(3) 物流活动的构成要素
2、 效率型消费者对应(ECR)
(1) 效率型消费者对应(ECR)出现的背景
(2) ECR的定义和特征
(3) 应用ECR时必须遵守的5个基本规则
(4) ECR系统的构筑
第六章 现代物流与经营战略
1、 经营环境与经营战略
(1) 物流需求高度化发展要求有高质量的经营战略
(2) 物流企业间竞争加剧更加突显经营战略的重要性
(3)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需要物流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战略
2、 物流系统与物流管理现代化
2、 物流服务管理
(1) 物流服务的概念与意义
(2) 物流服务管理的目的与原则
(3) 物流服务战略的设定
3、 产销物结合系统的构筑
(1) 产销物结合的概念与条件
(2) 产销物结合系统的构筑
4、 物流市场的经营战略
(1) 竞争企业的战略类型
(2) 先驱型企业的战略——综合物流
(1) 现代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化管理
(3) 机能结合型企业的战略——系统化物流
(4) 运送代理型企业的战略——柔软性物流
(5) 缝隙型企业的战略——差别化、低成本物流
第七章 现代运输系统与运输优化
1、 现代运输系统的特征
(1) 多样化的运输机能与形态
(2) 运输的特征
(3) 运输方式选择的要素
(4) 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与运输结构
2、 复合一贯制与集装箱运输
(2) 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1) 复合一贯制运输的概念与特点
(2) 复合一贯制运输的形式
(3) 集装箱的概念与特点
(4)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与发展趋势
(5) 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特点
3、 商品运输的优化模型
(1) 商品运输模型
(2) 图表分析法
(3) 图上作业法
(4) 表上作业法
Moder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