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experience of quick development of the famous company in the world
副标题:无
作 者:王琪延,黄江明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41046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目录
总目录
第一册
绪论: 世界名牌公司的扩张方略
第一卷 计算机工业
1. 微软公司
2.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3. 英特尔公司
4. 苹果公司
5. 数字设备公司(DEC)
6. 惠普公司
7. 宏棋电脑公司
第二卷 化学工业
8. 杜邦公司
9. 京都制陶公司
10. 台塑集团
第三卷 飞机制造业
11. 波音公司
第二册
第四卷 金融业
12. 摩根财团
13. 柏克夏投资公司
第五卷 汽车工业
14. 通用汽车公司
15. 福特汽车公司
16. 丰田汽车公司
17. 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
第六卷 运输业
18. 联邦快递公司
19. 佐川捷运集团
20. 环球航运集团
第七卷 石油工业
21. 壳牌公司
22. 标准石油公司
23. 盖蒂石油公司
24. 西方石油公司
第三册
第八卷 旅馆业
25. 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
26. 郭氏兄弟有限公司
第九卷 房地产业
27. 奥林匹亚暨约克开发有限公司
28. 长江实业集团
29. 恒基兆业集团
30.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31. 立信置业公司
第十卷 服装业
32. 耐克公司
33. 皮尔·卡丹公司
34. 金利来公司
第十一卷 电气业
35. 松下电器公司
36. 索尼公司
37. 东京芝浦电气公司
38. 三洋电机公司
第四册
第十二卷 百货业
39. 沃马特公司
40. 八佰伴国际集团
41. 安利公司
第十三卷 饮料食品业
42. 雀巢公司
43. 可口可乐公司
44. 百事可乐公司
45. 麦当劳公司
第十四卷 传播业
46. 特纳传播公司
47. 纽斯股份有限公司
48. 《读者文摘》集团
49. 《福布斯》集团
50. 《花花公子》企业公司
第五册
第十五卷 造船业
51. 来岛集团
第十六卷 娱乐业
52. 迪斯尼公司
53. 川普集团
54. 任天堂公司
55. 时代华纳公司
56.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第十七卷 多元化经营企业
57. 三菱集团
58. 住友集团
59. 西武企业集团
60. 三星集团
61. 现代集团
62. 大宇集团
63. 塔塔工业集团
第一册目录
绪论: 世界名牌公司的扩张方略
1. 历史上企业扩张的几个黄金阶段
2. 企业超速成长的一般规律
3. 名牌企业扩张的八大方略
4. 世界名牌企业扩张史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第一卷 计算机工业
1. 微软公司(主要经营者:比尔·盖茨)
微软公司的成功依靠的是特殊的产品。它始终坚持为微电脑开发软件,并和大电脑制造公司合作,使自己的产品成为软件行业的标准。短短的20年,它就扩张成为世界电脑行业的巨头。
2.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主要经营者:小托马斯·沃森)
IBM公司致力于为政府效力,积极与政府合作,取得了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树立了客户对公司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大批订货,IBM公司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为进一步的扩张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 英特尔公司(主要经营者:葛洛夫)
英特尔公司的成功在于它不求个人一枝独秀,而是着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形成一个稳固的团体堡垒,这样公司任何一个小组和个人的流失,都不会对公司的整体利益造成致命伤,确保了公司的持续发展。
4. 苹果公司(主要经营者:史蒂夫·乔布斯)
苹果公司抓住市场空缺,率先进入把电脑由商业领域扩展到家用领域的研究,使其生产的电脑具备小巧轻便、操作简单等有利于家庭使用的特点,产品上市后畅销不衰,7年间公司的营业额增长了400倍。
5. 数字设备公司(DEC)(主要经营者:肯·奥尔森)
打败IBM是DEC刚刚成立时便树立的目标,但DEC并不盲目地和IBM正面冲突,选择IBM等大公司不愿涉足,但市场潜力极大的小型计算机领域,壮大实力。这种蔑视强敌,却又作风稳健的风格,正是DEC迅猛扩张的关键。
6. 惠普公司(主要经营者:比尔·休利特、戴夫·帕卡德)
惠普公司不涉足没有关联的领域,它在开发多种新产品时,始终注意新产品和公司已开发产品之间的关系,从而制造了一系列互为补充的产品。正确的企业理念带来了成功的企业扩张。1997年惠普已拥有10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429亿美元。
7. 宏棋电脑公司(主要经营者:施振荣)
宏棋电脑公司是第一个成功地把“快餐式”营销理念用于电脑行业的。它把在台湾总公司作为“中心厨房”,生产电脑部件,而散居于世界各地的“连锁店”──分公司则负责组装销售,迅捷有效的营销方式使宏棋公司迅速崛起为世界第7大个人电脑公司。
第二卷 化学工业
8. 杜邦公司(主要经营者:皮埃尔·S·杜邦)
杜邦公司选择化学工业,是因为化学工业可以方便快捷地转产为军火。二战期间,杜邦公司就曾成功地把它的化工帝国在短时间内改造为庞大的军工帝国,大发战争财。
9. 京都制陶公司(主要经营者:稻盛和夫)
京陶公司充分利用制陶技术的优势,为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制造产品的零部件,扩大知名度和资本积累,同时着手研究开发以陶瓷技术为基础的新产品。有守有攻的发展策略,终于使它由一个不足30人的小厂扩张成为世界级大企业。
10. 台塑集团(主要经营者:王永庆)
在产品严重积压的情况下,台塑集团却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大量的生产导致了生产成本的降低。1995年,在亚洲最大的企业排行榜上,台塑集团已名列第12位。
第三卷 飞机制造业
11. 波音公司(主要经营者:比尔·阿伦)
波音公司不断自我更新,改进飞机的性能和质量,保持自己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1996年,其合并麦道公司后,每年销售额达480亿美元,占全球商用客机市场的70%。
第二册目录
第四卷 金融业
12. 摩根财团(主要经营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摩根财团的成功与摩根的冒险精神是分不开的,但摩根不是一般的冒险家,他善于把握可靠、及时的信息,并且具有超常的判断力,这种可贵的个人品质总能使摩根财团在冒险中避免风险,在投机中尽享利益。
13. 柏克夏投资公司(主要经营者:沃伦·巴菲特)
柏克夏投资公司总是选择在一些实力强大的公司遇到麻烦或股市下跌的时候,买进这些公司的股票,然后永久性地持有它。成功的投资策略,使这个仅有12名员工的公司,其市场价值已进入美国24家大公司的行列。
第五卷 汽车工业
14. 通用汽车公司(主要经营者:斯隆)
通用汽车公司通过大量兼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然后又根据消费者消费层次的不一,生产出相应的档次、价格不同的系列车辆。在今天,全世界公路上跑的汽车每四辆中就有一辆是通用汽车公司制造的。
15. 福特汽车公司(主要经营者:亨利·福特)
福特汽车公司一直坚持汽车大众化的方向,并首创了汽车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自己在汽车制造业中长期稳居第一的位置。90年代,福特公司作为全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每年的销售额近900亿美元。
16. 丰田汽车公司(主要经营者:丰田英二)
丰田汽车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时,采取曲线进攻的方略,即通过在国外投资建厂,谋求产品的本土化。此举有效地避开了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民族的排外心理。1990年,丰田汽车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9%。
17. 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主要经营者:本田宗一郎)
本田公司注重社会效益,在发展汽车生产的同时,针对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大力推进产品无公害的研究和开发,赢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也由此赢得了巨大的消费者市场。
第六卷 运输业
18. 联邦快递公司(主要经营者:弗雷德·史密斯)
联邦快递公司抓住契机,首创隔夜传递的服务方式。1983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不足10年,不靠收购与合并而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
19. 佐川捷运集团(主要经营者:佐川清)
佐川捷运集团对员工实行高薪制,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和职责感,从而使集团“迅速、准确、小心”的服务质量得以保证。不到30年,佐川捷运集团便垄断了日本的国内货运业。
20. 环球航运集团(主要经营者:包玉刚)
环球航运集团一贯坚持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风险的原则,稳健务实的作风保持了集团的良性发展。在它的全盛时期,其船队的总吨位超过了美国和前苏联两国所属的船队的总吨位。
第七卷 石油工业
21. 壳牌公司(主要经营者:小马科斯·萨缪尔)
石油业是风险性很强的行业,为了应付风险,壳牌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这样,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政治或经济变化时,公司的整个经营只需稍作调整,就可以不受影响了。
22. 标准石油公司(主要经营者:约翰·D·洛克菲勒)
标准石油公司通过控制石油的运输工具和全国的石油零售商,取得了石油行业的垄断地位。1991年,其主要继承者埃克森公司的营业额达1032.42亿美元,占全美国石油市场95%的份额。
23. 盖蒂石油公司(主要经营者:保罗·盖蒂)
以小博大是盖蒂石油公司的惯用手法,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它用现金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的其它石油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的价值在今天都上升了上百倍,有的甚至上升了4500倍。
24. 西方石油公司(主要经营者:哈默)
西方石油公司在国外投资时,积极参与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并和其国家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既保证了投资的顺利回收,又可因为当地政府的支持而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和经济利益。
第三册目录
第八卷 旅馆业
25. 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唐拉德·希尔顿)
一方面加强已有旅馆的管理,创造效益,积累资金;另一方面寻找时机购买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旅馆。希尔顿旅馆公司正是这样边巩固边发展,把自己的资产由起家时的5000美元增加到今天的几百亿美元。
26. 郭氏兄弟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郭鹤年)
郭氏公司不仅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化转换其经营项目,还根据政治气候的变化转换其商业基地,及时的转换,大大地促进了公司强劲的发展势头。90年代后,郭氏公司仅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就已达50亿美元。
第九卷 房地产业
27. 奥林匹亚暨约克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芮奇曼兄弟)
奥约公司意识到收购正在盖大楼的公司,比自己直接去盖大楼更能赚大钱,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收购,它在全盛时期的年营业额曾高达87亿美元。
28. 长江实业集团(主要经营者:李嘉诚)
“由小及大,循序渐进,抓住时机,果断发展”这是长江实业集团的经营方针,稳健而不失大胆的作风,使其资产由1.57亿港元在20年间增加到3250亿港元,翻了2000多倍。1997年,总资产高达4136.5亿港元。
29. 恒基兆业集团(主要经营者:李兆基)
恒基兆业集团经营房地产以适合市民需求的中小型楼宇为主,同时又涉足高档豪华的大型建筑,高低兼顾。1997年,其总资产达1490.88亿港元。
30.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郑裕彤)
政治的不稳定导致香港的地价大幅下跌时,新世界有限公司却人弃我取,大量买进地皮,长远的目光正是新世界公司在房地产业取得成功的基础。1997年,公司总资产达674.11亿港元。
31. 立信置业公司(主要经营者:霍英东)
立信置业公司十分重视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不仅能恰当地处理同各种政治势力的关系,而且能敏锐地把握政治动向,随之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十卷 服装业
32. 耐克公司(主要经营者:菲尔·耐特)
耐克公司没有自己的工厂,它在全世界选择了一些有实力的工厂生产自己设计的产品。1981年,其营业额达到5亿美元,占美国运动鞋市场的30%,成为全球运动鞋业的大哥大。
33. 皮尔·卡丹公司(主要经营者:皮尔·卡丹)
皮尔·卡丹自小就具有独创精神和超前意识,这些先天的因素奠定了他的成功基础。如今皮尔·卡丹公司的5000家零售店已遍布全球,皮尔·卡丹和戴高乐总统、埃菲尔铁塔一起,成为法国的三大象征。
34. 金利来公司(主要经营者:曾宪梓)
金利来公司优质高价的产品定位,“产品未到,广告先行”的宣传策略,有效地产生了名牌效应,一举抢占了市场中名牌领带的空缺,自己也由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迅速扩张成为现代化的大企业。
第十一卷 电气业
35. 松下电器公司(主要经营者: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以人为本,为人着想,与人为善”的经营思想,使松下电器公司以100日元起家,发展成为拥有10万亿日元资产的大财团。
36. 索尼公司(主要经营者:盛田昭夫)
索尼公司推出新产品是全世界最高效的,平均每日推出4种,每年推出1000多种,其中800多种为原产品改进型,其余则完全是创新的。
37. 东京芝浦电气公司(主要经营者:土光敏夫)
东芝公司在整顿内部机制,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积极向海外建厂和开拓海外市场。1995年,其销售额达到530亿美元,在世界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中名列第32位。
38. 三洋电机公司(主要经营者:井植岁男)
三洋公司坚持以技术为中心的经营方式 ,奉行荣誉取胜的信条。1979年以来,每年的销售额均达到1万亿日元以上。有人形象地解释:如果每秒赚1日元,1万亿日元需要31710年。
第四册目录
第十二卷 百货业
39. 沃马特公司(主要经营者:萨姆·沃尔顿)
沃马特公司建立的卫星通讯系统和计算机自动分销网,保证了商品信息的迅速反馈和分销渠道的畅通。1993年,其营业额达554亿美元,净收入20亿美元。
40. 八佰伴国际集团(主要经营者:和田一夫)
八佰伴国际集团致力于海外发展,在保持自己商业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注意尊重当地民众的思想感情,并主动沟通,获得了普遍的认同和接纳。1991年,它在海外开发的不动产已达几十万平方米。
41. 安利公司(主要经营者:温安格、狄维士)
安利公司通过直销商品把自己的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安利产品的同时又具备了成为安利直销商的资格。惊人的网络倍增效应由此产生。1996年,安利公司的直销人员达250万,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十三卷 饮料食品业
42. 雀巢公司(主要经营者:毛歇尔)
雀巢公司在国外建厂时,大力选用当地人士,并把赚得的钱和税金继续投入该地,以争取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良好的社会基础保证了雀巢产品的热销不衰。
43. 可口可乐公司(主要经营者:罗伯特)
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饮料采用瓶装的公司,这使饮料在较长的时间内能保持原味并易于运输。新的包装方式使其夺取更大的市场成为可能。100多年来,公司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分支机构,比联合国的成员还要多。
44. 百事可乐公司(主要经营者:迈克)
百事可乐公司敢于挑战强敌,并以青年一代为突破口,采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投入巨资做广告,塑造自己充满活力,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形象,终于能和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平起平坐。
45. 麦当劳公司(主要经营者:克罗克)
麦当劳公司在连锁店的外观,食品的制作方法、工作人员的服务方式等方面都规定了统一的、详尽的标准,它所传播的饮食文化,改变了全世界亿万人的饮食习惯。
第十四卷 传播业
46. 特纳传播公司(主要经营者:特德·特纳)
在积极开拓网络等传播硬件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传播内容等软件的投入,“软硬兼施”的方略是特纳公司成功的关键。1989年,其收入突破10亿美元,比最早时期增加了100倍。
47. 纽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默多克)
纽斯公司擅长融资,善于用别人的钱来扩张自己的事业。1989年,纽斯公司的债务由1983年的2.37亿美元增加到70亿美元,而它的资产却增加到120亿美元,是1983年的12倍。
48. 《读者文摘》集团(主要经营者:德威特·华莱士)
《读者文摘》总是挑选有实用价值,能得到读者认同的文章作为刊登的内容。1922年,它创刊时仅仅印刷了5000册,而70年后,它每期的发行量达到2000万册,翻了4000倍。
49. 《福布斯》集团(主要经营者:柏地·福布斯)
《福布斯》充满火药味、攻击性极强的报导,深受读者的喜爱。1972年,它的销售量就高达62.5万份,年收入为1750万美元。
50. 《花花公子》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者:休·曼·赫夫纳)
《花花公子》企业公司在《花花公子》杂志赢得广大男性青年的欢迎后,又以“花花公子”为品牌,投资娱乐、服装等多种行业,实力骤增,迅速成为一个跨国的大型公司。
第五册目录
第十五卷 造船业
51. 来岛集团(主要经营者:坪内寿夫)
收购濒临倒闭的企业,然后利用自己的人才和资本优势加以重建,来岛集团成功地吸收了180家这样的企业,涉及到十几个不同的行业。
第十六卷 娱乐业
52. 迪斯尼公司(主要经营者:沃尔特·迪斯尼)
迪斯尼公司的成功:一是由于其创始人沃尔特创作卡通形象的天才,一是因为公司善于创造那些受人喜爱的卡通形象的附加值。到90年代初,公司的年营业额已逾百亿美元,成为全球娱乐业的魁首。
53. 川普集团(主要经营者:唐纳·川普)
过分的追求形式上规模的庞大,导致了川普集团的崩溃,如今,它正以一年亏损1亿美元,一个月亏损800万美元,一天亏损28万美元的速度衰败。
54. 任天堂公司(主要经营者:山内溥)
制造特殊的产品迎合市场的需求,任天堂公司创下了员工每年纯利润80万美元的世界记录。
55. 时代华纳公司(主要经营者:戈莱德·雷文)
成功的兼并组合,是时代华纳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娱乐公司的关键,它不但增强了公司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使合并各单位的人才资源、经营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互补,从而迸发更大的威力。
56.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邵逸夫)
邵氏公司拍摄电影追求大众化,并以票房价值的高低来衡量影片的好坏,它拍摄的1000多部电影,绝大多数受到观众的欢迎,创造了巨大的票房价值。
第十七卷 多元化经营企业
57. 三菱集团(主要经营者:岩崎弥太郎)
结交政府权要,设法取得当权者的欢心。一方面可以通过承担政府操办的项目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通过政府的干预手段,达到垄断经营的目的,这是三菱成为日本海上运输业霸主的秘诀。
58. 住友集团(主要经营者:吉左卫门)
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多业并举是住友的商业特征。但它在选择项目时,宁可起步晚点,也得先调查好项目的可行性,战则必胜。1991年全球500家大企业中,住友属下的企业占了7家。
59. 西武企业集团(主要经营者:堤义明)
西武企业集团在采取大攻势前,总是先在企业内部逐一扫除阻碍。由内而外的攻取之术,使西武成为日本的三大企业集团之一。
60. 三星集团(主要经营者:李秉哲)
抓住关键时刻,就能获得超常的发展。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三星集团的资产由3亿元扩充到60亿元,增长了20倍。
61. 现代集团(主要经营者:郑周永)
现代集团打出国产化的旗帜,得到政府的支持,又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多业并举,积极参予国际竞争。1991年,其自有的资产额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公司第2位。
62. 大宇集团(主要经营者:金宇中)
大宇集团积极与世界大型金融机构合作,成功地使其经济势力渗透到金融部门,把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为一体。强大的金融后盾使大宇集团成为闻名于世的“速成财阀”。
63. 塔塔工业集团(主要经营者:詹姆谢特·塔塔)
十九世纪末,塔塔公司便注意投入大笔资金,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这在当时的印度是不可思议的。正是这些举措,使塔塔公司迅速扩张为印度第一大民营企业集团。
Ex
总目录
第一册
绪论: 世界名牌公司的扩张方略
第一卷 计算机工业
1. 微软公司
2.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3. 英特尔公司
4. 苹果公司
5. 数字设备公司(DEC)
6. 惠普公司
7. 宏棋电脑公司
第二卷 化学工业
8. 杜邦公司
9. 京都制陶公司
10. 台塑集团
第三卷 飞机制造业
11. 波音公司
第二册
第四卷 金融业
12. 摩根财团
13. 柏克夏投资公司
第五卷 汽车工业
14. 通用汽车公司
15. 福特汽车公司
16. 丰田汽车公司
17. 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
第六卷 运输业
18. 联邦快递公司
19. 佐川捷运集团
20. 环球航运集团
第七卷 石油工业
21. 壳牌公司
22. 标准石油公司
23. 盖蒂石油公司
24. 西方石油公司
第三册
第八卷 旅馆业
25. 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
26. 郭氏兄弟有限公司
第九卷 房地产业
27. 奥林匹亚暨约克开发有限公司
28. 长江实业集团
29. 恒基兆业集团
30.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31. 立信置业公司
第十卷 服装业
32. 耐克公司
33. 皮尔·卡丹公司
34. 金利来公司
第十一卷 电气业
35. 松下电器公司
36. 索尼公司
37. 东京芝浦电气公司
38. 三洋电机公司
第四册
第十二卷 百货业
39. 沃马特公司
40. 八佰伴国际集团
41. 安利公司
第十三卷 饮料食品业
42. 雀巢公司
43. 可口可乐公司
44. 百事可乐公司
45. 麦当劳公司
第十四卷 传播业
46. 特纳传播公司
47. 纽斯股份有限公司
48. 《读者文摘》集团
49. 《福布斯》集团
50. 《花花公子》企业公司
第五册
第十五卷 造船业
51. 来岛集团
第十六卷 娱乐业
52. 迪斯尼公司
53. 川普集团
54. 任天堂公司
55. 时代华纳公司
56.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第十七卷 多元化经营企业
57. 三菱集团
58. 住友集团
59. 西武企业集团
60. 三星集团
61. 现代集团
62. 大宇集团
63. 塔塔工业集团
第一册目录
绪论: 世界名牌公司的扩张方略
1. 历史上企业扩张的几个黄金阶段
2. 企业超速成长的一般规律
3. 名牌企业扩张的八大方略
4. 世界名牌企业扩张史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第一卷 计算机工业
1. 微软公司(主要经营者:比尔·盖茨)
微软公司的成功依靠的是特殊的产品。它始终坚持为微电脑开发软件,并和大电脑制造公司合作,使自己的产品成为软件行业的标准。短短的20年,它就扩张成为世界电脑行业的巨头。
2.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主要经营者:小托马斯·沃森)
IBM公司致力于为政府效力,积极与政府合作,取得了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树立了客户对公司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大批订货,IBM公司获得了巨额的利润,为进一步的扩张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 英特尔公司(主要经营者:葛洛夫)
英特尔公司的成功在于它不求个人一枝独秀,而是着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形成一个稳固的团体堡垒,这样公司任何一个小组和个人的流失,都不会对公司的整体利益造成致命伤,确保了公司的持续发展。
4. 苹果公司(主要经营者:史蒂夫·乔布斯)
苹果公司抓住市场空缺,率先进入把电脑由商业领域扩展到家用领域的研究,使其生产的电脑具备小巧轻便、操作简单等有利于家庭使用的特点,产品上市后畅销不衰,7年间公司的营业额增长了400倍。
5. 数字设备公司(DEC)(主要经营者:肯·奥尔森)
打败IBM是DEC刚刚成立时便树立的目标,但DEC并不盲目地和IBM正面冲突,选择IBM等大公司不愿涉足,但市场潜力极大的小型计算机领域,壮大实力。这种蔑视强敌,却又作风稳健的风格,正是DEC迅猛扩张的关键。
6. 惠普公司(主要经营者:比尔·休利特、戴夫·帕卡德)
惠普公司不涉足没有关联的领域,它在开发多种新产品时,始终注意新产品和公司已开发产品之间的关系,从而制造了一系列互为补充的产品。正确的企业理念带来了成功的企业扩张。1997年惠普已拥有10万名员工,年销售额达429亿美元。
7. 宏棋电脑公司(主要经营者:施振荣)
宏棋电脑公司是第一个成功地把“快餐式”营销理念用于电脑行业的。它把在台湾总公司作为“中心厨房”,生产电脑部件,而散居于世界各地的“连锁店”──分公司则负责组装销售,迅捷有效的营销方式使宏棋公司迅速崛起为世界第7大个人电脑公司。
第二卷 化学工业
8. 杜邦公司(主要经营者:皮埃尔·S·杜邦)
杜邦公司选择化学工业,是因为化学工业可以方便快捷地转产为军火。二战期间,杜邦公司就曾成功地把它的化工帝国在短时间内改造为庞大的军工帝国,大发战争财。
9. 京都制陶公司(主要经营者:稻盛和夫)
京陶公司充分利用制陶技术的优势,为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制造产品的零部件,扩大知名度和资本积累,同时着手研究开发以陶瓷技术为基础的新产品。有守有攻的发展策略,终于使它由一个不足30人的小厂扩张成为世界级大企业。
10. 台塑集团(主要经营者:王永庆)
在产品严重积压的情况下,台塑集团却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大量的生产导致了生产成本的降低。1995年,在亚洲最大的企业排行榜上,台塑集团已名列第12位。
第三卷 飞机制造业
11. 波音公司(主要经营者:比尔·阿伦)
波音公司不断自我更新,改进飞机的性能和质量,保持自己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1996年,其合并麦道公司后,每年销售额达480亿美元,占全球商用客机市场的70%。
第二册目录
第四卷 金融业
12. 摩根财团(主要经营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摩根财团的成功与摩根的冒险精神是分不开的,但摩根不是一般的冒险家,他善于把握可靠、及时的信息,并且具有超常的判断力,这种可贵的个人品质总能使摩根财团在冒险中避免风险,在投机中尽享利益。
13. 柏克夏投资公司(主要经营者:沃伦·巴菲特)
柏克夏投资公司总是选择在一些实力强大的公司遇到麻烦或股市下跌的时候,买进这些公司的股票,然后永久性地持有它。成功的投资策略,使这个仅有12名员工的公司,其市场价值已进入美国24家大公司的行列。
第五卷 汽车工业
14. 通用汽车公司(主要经营者:斯隆)
通用汽车公司通过大量兼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然后又根据消费者消费层次的不一,生产出相应的档次、价格不同的系列车辆。在今天,全世界公路上跑的汽车每四辆中就有一辆是通用汽车公司制造的。
15. 福特汽车公司(主要经营者:亨利·福特)
福特汽车公司一直坚持汽车大众化的方向,并首创了汽车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自己在汽车制造业中长期稳居第一的位置。90年代,福特公司作为全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每年的销售额近900亿美元。
16. 丰田汽车公司(主要经营者:丰田英二)
丰田汽车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时,采取曲线进攻的方略,即通过在国外投资建厂,谋求产品的本土化。此举有效地避开了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民族的排外心理。1990年,丰田汽车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已高达9%。
17. 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主要经营者:本田宗一郎)
本田公司注重社会效益,在发展汽车生产的同时,针对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大力推进产品无公害的研究和开发,赢得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也由此赢得了巨大的消费者市场。
第六卷 运输业
18. 联邦快递公司(主要经营者:弗雷德·史密斯)
联邦快递公司抓住契机,首创隔夜传递的服务方式。1983年,它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不足10年,不靠收购与合并而营业额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
19. 佐川捷运集团(主要经营者:佐川清)
佐川捷运集团对员工实行高薪制,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和职责感,从而使集团“迅速、准确、小心”的服务质量得以保证。不到30年,佐川捷运集团便垄断了日本的国内货运业。
20. 环球航运集团(主要经营者:包玉刚)
环球航运集团一贯坚持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风险的原则,稳健务实的作风保持了集团的良性发展。在它的全盛时期,其船队的总吨位超过了美国和前苏联两国所属的船队的总吨位。
第七卷 石油工业
21. 壳牌公司(主要经营者:小马科斯·萨缪尔)
石油业是风险性很强的行业,为了应付风险,壳牌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生产和销售网络。这样,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政治或经济变化时,公司的整个经营只需稍作调整,就可以不受影响了。
22. 标准石油公司(主要经营者:约翰·D·洛克菲勒)
标准石油公司通过控制石油的运输工具和全国的石油零售商,取得了石油行业的垄断地位。1991年,其主要继承者埃克森公司的营业额达1032.42亿美元,占全美国石油市场95%的份额。
23. 盖蒂石油公司(主要经营者:保罗·盖蒂)
以小博大是盖蒂石油公司的惯用手法,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它用现金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大量的其它石油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的价值在今天都上升了上百倍,有的甚至上升了4500倍。
24. 西方石油公司(主要经营者:哈默)
西方石油公司在国外投资时,积极参与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并和其国家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既保证了投资的顺利回收,又可因为当地政府的支持而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和经济利益。
第三册目录
第八卷 旅馆业
25. 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唐拉德·希尔顿)
一方面加强已有旅馆的管理,创造效益,积累资金;另一方面寻找时机购买规模更大、档次更高的旅馆。希尔顿旅馆公司正是这样边巩固边发展,把自己的资产由起家时的5000美元增加到今天的几百亿美元。
26. 郭氏兄弟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郭鹤年)
郭氏公司不仅根据经济状况的变化转换其经营项目,还根据政治气候的变化转换其商业基地,及时的转换,大大地促进了公司强劲的发展势头。90年代后,郭氏公司仅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就已达50亿美元。
第九卷 房地产业
27. 奥林匹亚暨约克开发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芮奇曼兄弟)
奥约公司意识到收购正在盖大楼的公司,比自己直接去盖大楼更能赚大钱,通过一系列成功的收购,它在全盛时期的年营业额曾高达87亿美元。
28. 长江实业集团(主要经营者:李嘉诚)
“由小及大,循序渐进,抓住时机,果断发展”这是长江实业集团的经营方针,稳健而不失大胆的作风,使其资产由1.57亿港元在20年间增加到3250亿港元,翻了2000多倍。1997年,总资产高达4136.5亿港元。
29. 恒基兆业集团(主要经营者:李兆基)
恒基兆业集团经营房地产以适合市民需求的中小型楼宇为主,同时又涉足高档豪华的大型建筑,高低兼顾。1997年,其总资产达1490.88亿港元。
30.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郑裕彤)
政治的不稳定导致香港的地价大幅下跌时,新世界有限公司却人弃我取,大量买进地皮,长远的目光正是新世界公司在房地产业取得成功的基础。1997年,公司总资产达674.11亿港元。
31. 立信置业公司(主要经营者:霍英东)
立信置业公司十分重视政治和经济的互动关系,不仅能恰当地处理同各种政治势力的关系,而且能敏锐地把握政治动向,随之调整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十卷 服装业
32. 耐克公司(主要经营者:菲尔·耐特)
耐克公司没有自己的工厂,它在全世界选择了一些有实力的工厂生产自己设计的产品。1981年,其营业额达到5亿美元,占美国运动鞋市场的30%,成为全球运动鞋业的大哥大。
33. 皮尔·卡丹公司(主要经营者:皮尔·卡丹)
皮尔·卡丹自小就具有独创精神和超前意识,这些先天的因素奠定了他的成功基础。如今皮尔·卡丹公司的5000家零售店已遍布全球,皮尔·卡丹和戴高乐总统、埃菲尔铁塔一起,成为法国的三大象征。
34. 金利来公司(主要经营者:曾宪梓)
金利来公司优质高价的产品定位,“产品未到,广告先行”的宣传策略,有效地产生了名牌效应,一举抢占了市场中名牌领带的空缺,自己也由一个作坊式的小企业迅速扩张成为现代化的大企业。
第十一卷 电气业
35. 松下电器公司(主要经营者: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以人为本,为人着想,与人为善”的经营思想,使松下电器公司以100日元起家,发展成为拥有10万亿日元资产的大财团。
36. 索尼公司(主要经营者:盛田昭夫)
索尼公司推出新产品是全世界最高效的,平均每日推出4种,每年推出1000多种,其中800多种为原产品改进型,其余则完全是创新的。
37. 东京芝浦电气公司(主要经营者:土光敏夫)
东芝公司在整顿内部机制,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积极向海外建厂和开拓海外市场。1995年,其销售额达到530亿美元,在世界1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中名列第32位。
38. 三洋电机公司(主要经营者:井植岁男)
三洋公司坚持以技术为中心的经营方式 ,奉行荣誉取胜的信条。1979年以来,每年的销售额均达到1万亿日元以上。有人形象地解释:如果每秒赚1日元,1万亿日元需要31710年。
第四册目录
第十二卷 百货业
39. 沃马特公司(主要经营者:萨姆·沃尔顿)
沃马特公司建立的卫星通讯系统和计算机自动分销网,保证了商品信息的迅速反馈和分销渠道的畅通。1993年,其营业额达554亿美元,净收入20亿美元。
40. 八佰伴国际集团(主要经营者:和田一夫)
八佰伴国际集团致力于海外发展,在保持自己商业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注意尊重当地民众的思想感情,并主动沟通,获得了普遍的认同和接纳。1991年,它在海外开发的不动产已达几十万平方米。
41. 安利公司(主要经营者:温安格、狄维士)
安利公司通过直销商品把自己的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在购买安利产品的同时又具备了成为安利直销商的资格。惊人的网络倍增效应由此产生。1996年,安利公司的直销人员达250万,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十三卷 饮料食品业
42. 雀巢公司(主要经营者:毛歇尔)
雀巢公司在国外建厂时,大力选用当地人士,并把赚得的钱和税金继续投入该地,以争取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良好的社会基础保证了雀巢产品的热销不衰。
43. 可口可乐公司(主要经营者:罗伯特)
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饮料采用瓶装的公司,这使饮料在较长的时间内能保持原味并易于运输。新的包装方式使其夺取更大的市场成为可能。100多年来,公司在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分支机构,比联合国的成员还要多。
44. 百事可乐公司(主要经营者:迈克)
百事可乐公司敢于挑战强敌,并以青年一代为突破口,采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投入巨资做广告,塑造自己充满活力,富有时代气息的企业形象,终于能和世界最大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平起平坐。
45. 麦当劳公司(主要经营者:克罗克)
麦当劳公司在连锁店的外观,食品的制作方法、工作人员的服务方式等方面都规定了统一的、详尽的标准,它所传播的饮食文化,改变了全世界亿万人的饮食习惯。
第十四卷 传播业
46. 特纳传播公司(主要经营者:特德·特纳)
在积极开拓网络等传播硬件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传播内容等软件的投入,“软硬兼施”的方略是特纳公司成功的关键。1989年,其收入突破10亿美元,比最早时期增加了100倍。
47. 纽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默多克)
纽斯公司擅长融资,善于用别人的钱来扩张自己的事业。1989年,纽斯公司的债务由1983年的2.37亿美元增加到70亿美元,而它的资产却增加到120亿美元,是1983年的12倍。
48. 《读者文摘》集团(主要经营者:德威特·华莱士)
《读者文摘》总是挑选有实用价值,能得到读者认同的文章作为刊登的内容。1922年,它创刊时仅仅印刷了5000册,而70年后,它每期的发行量达到2000万册,翻了4000倍。
49. 《福布斯》集团(主要经营者:柏地·福布斯)
《福布斯》充满火药味、攻击性极强的报导,深受读者的喜爱。1972年,它的销售量就高达62.5万份,年收入为1750万美元。
50. 《花花公子》企业公司(主要经营者:休·曼·赫夫纳)
《花花公子》企业公司在《花花公子》杂志赢得广大男性青年的欢迎后,又以“花花公子”为品牌,投资娱乐、服装等多种行业,实力骤增,迅速成为一个跨国的大型公司。
第五册目录
第十五卷 造船业
51. 来岛集团(主要经营者:坪内寿夫)
收购濒临倒闭的企业,然后利用自己的人才和资本优势加以重建,来岛集团成功地吸收了180家这样的企业,涉及到十几个不同的行业。
第十六卷 娱乐业
52. 迪斯尼公司(主要经营者:沃尔特·迪斯尼)
迪斯尼公司的成功:一是由于其创始人沃尔特创作卡通形象的天才,一是因为公司善于创造那些受人喜爱的卡通形象的附加值。到90年代初,公司的年营业额已逾百亿美元,成为全球娱乐业的魁首。
53. 川普集团(主要经营者:唐纳·川普)
过分的追求形式上规模的庞大,导致了川普集团的崩溃,如今,它正以一年亏损1亿美元,一个月亏损800万美元,一天亏损28万美元的速度衰败。
54. 任天堂公司(主要经营者:山内溥)
制造特殊的产品迎合市场的需求,任天堂公司创下了员工每年纯利润80万美元的世界记录。
55. 时代华纳公司(主要经营者:戈莱德·雷文)
成功的兼并组合,是时代华纳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娱乐公司的关键,它不但增强了公司的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使合并各单位的人才资源、经营项目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互补,从而迸发更大的威力。
56.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者:邵逸夫)
邵氏公司拍摄电影追求大众化,并以票房价值的高低来衡量影片的好坏,它拍摄的1000多部电影,绝大多数受到观众的欢迎,创造了巨大的票房价值。
第十七卷 多元化经营企业
57. 三菱集团(主要经营者:岩崎弥太郎)
结交政府权要,设法取得当权者的欢心。一方面可以通过承担政府操办的项目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通过政府的干预手段,达到垄断经营的目的,这是三菱成为日本海上运输业霸主的秘诀。
58. 住友集团(主要经营者:吉左卫门)
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多业并举是住友的商业特征。但它在选择项目时,宁可起步晚点,也得先调查好项目的可行性,战则必胜。1991年全球500家大企业中,住友属下的企业占了7家。
59. 西武企业集团(主要经营者:堤义明)
西武企业集团在采取大攻势前,总是先在企业内部逐一扫除阻碍。由内而外的攻取之术,使西武成为日本的三大企业集团之一。
60. 三星集团(主要经营者:李秉哲)
抓住关键时刻,就能获得超常的发展。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三星集团的资产由3亿元扩充到60亿元,增长了20倍。
61. 现代集团(主要经营者:郑周永)
现代集团打出国产化的旗帜,得到政府的支持,又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多业并举,积极参予国际竞争。1991年,其自有的资产额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公司第2位。
62. 大宇集团(主要经营者:金宇中)
大宇集团积极与世界大型金融机构合作,成功地使其经济势力渗透到金融部门,把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为一体。强大的金融后盾使大宇集团成为闻名于世的“速成财阀”。
63. 塔塔工业集团(主要经营者:詹姆谢特·塔塔)
十九世纪末,塔塔公司便注意投入大笔资金,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这在当时的印度是不可思议的。正是这些举措,使塔塔公司迅速扩张为印度第一大民营企业集团。
Ex
The experience of quick development of the famous company in the world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