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权

副标题:无

作   者:张世平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53041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   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还有索马里海盗对中国商船的袭击,   又从另一个方面对如何保障国家利益的海上安全提出了新要求。本书以职业   军人的激情、敏感和冷静的战略思考,从以往海洋带给我们的辉煌过去和近   代劫难开始,从地缘政治、民族生存和资源困境等多方因素阐述了海疆、海   洋、海权对于我们这个十一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全球化加速发展及国际军事格局深刻变化的今天,国家利益超越有   形的领土边界向浩瀚的海上延伸,国家海上安全的保障骤然显得如此紧迫的   情况下,本书对唤醒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构建海洋大国梦想,无疑能起到   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引言:从《点击未来战争》一书说起
  一 中国版图不是雄鸡:海疆告急
   中华版图·蓝色国土
   ·中国的“三海”主权和权益都面临严重威胁
   ·“三海”中的钓鱼岛、黄岩岛、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被严重侵犯
   海疆告急·呼唤海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海疆频频告急
   ·中国海上维权执法队伍的力量远无法满足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二 全球化催生了中国的海权问题
   全球化、国家利益·海权
   ·全球性工业化大生产是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是一个十分突出的角色
   “走出去”·呼唤海权
   ·国家利益分布广泛
   ·“两洋”通道安全境况严峻
   ·海外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海外人员安全面临的威胁日益严重
   黄海、东海、南海一国家主权权益·需要海权
   南极、北极——“两极事业”·离不开海权
   ·俄罗斯的“一杆旗”让“两极”问题热闹起来
   ·“两极”事业时不我待
  三 大国兴衰和海权更迭
   生存、发展·海战·海权
   ·人类战争史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部经济发展史
   ·历史上的帝国、大国、强国无不在海洋上有过辉煌和痛苦
   ·掩卷而思,明史鉴远
   马汉《海权论》·美国·超级大国
   ·马汉是美国走向辉煌的指导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强大的海上力量至今仍然是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骨干力量
   ·美国海军正在为未来世纪的国家利益而大力发展新的海上“杀手锏”
   海洋国家·海军·海权
   ·谁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谁就拥有海上权益的“发言权”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海军
   ·美国是当今世界海军实力最强、海上军事网络最大的国家
  四 中华民族海洋之路:辉煌与耻辱并存
   文明·帆影·海洋
   ·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期中华民族迈出了走向海洋的第一步
   ·唐以前的中国无论是分是合都没有停止走向海洋的步伐
   ·隋唐至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事业繁荣发展并一度进入全盛期
   ·郑和“七下西洋”标志着明朝初期中国航海事业进入顶峰
   ·明中叶至清末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海洋事业衰败至极,海上外侮接踵而来
   ·历史上的中国面对海洋长期存在四大问题
   晚清·蒙耻·海权丧尽
   ·鸦片战争开了中国“国耻”若干个“之最”的先河
   ·清朝曾经计划建立一支现代海军
   ·从福州船政局到马尾惨败
   ·腐败透顶的清朝政府葬送了强大的北洋水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惨败
   ·终清之世仍未摆脱“坐地看海”、“不争大洋冲突只专海口设防”的海防观
   ·“国耻”与“居安思危”的联想
   历史·今天·几多辉煌
   ·历史上的辉煌
   ·世纪年代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两件海上大事
   ·中国军队大规模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演习取得成功
   ·中国海军自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许许多多的“首次”
   ·中国海军诞生周年海上阅兵
   今天·中国·海权何在
   ·蒋介石一句“西沙战事紧哪”使中国海军免去台湾战火
   ·“银河号”事件使美国声望大损但也多少让中国人感到苦涩
   ·钓鱼岛事件表明中国海上力量力不从心
   ·中国在南海争议中的处境颇似《伊索寓言》中的“农夫”
   ·美国海军频繁出现在中国沿海附近让中国一点儿没脾气
  五 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必须走向海洋
   生存·发展·综合国力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意义
   ·资源是综合国力中相对稳定而又影响深远的因素
   ·工农业生产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发展前景是否乐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海洋资源、国际市场的开发
   海洋·未来·空间·资源
   ·中国虽有大片“蓝色国土”但却是一个“海洋小国”
   ·海洋是人类生存空间的延伸,
   ·海洋所给予人类的不仅仅是生存的物理空间,还有更为丰富的
   物质资源
   ·中国人应当具有积极主动拓展生存空间的观念
   ·人类早已开始了对海洋的分割,中国既是迟到者又是受害者
   ·中国人要拥有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海洋权益还要靠自己
   “海上丝绸之路”·经贸·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千万条,条条是坦途
   ·“海上丝绸之路”有咽喉,处处皆重要
   ·海运能力、港口码头、造船业是产生强大海上力量的基础
   海洋·未来·市场·劳动力就业
   ·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市场不足”+“需求紧缩”+“生产过剩”,
   ·人口多、资源少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矛盾
   ·总量高、人均量低标志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艰难
   ·劳动力过剩加之结构调整必然导致就业困难
   ·知识经济、虚拟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向南、向海、向全球”是解决市场不足、劳动力就业的有效措施
   ·对现有的一些“游戏规则”应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知彼知己·“向南、向海、向全球”·“让开大路走两厢”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必须保持自己的重点方向
   ·亚洲南部属于“城镇郊区”+“农村”的“两掺和”地区
   ·大洋洲既有“城市”或者“准城市”但更多的是“农村”
   ·非洲属于典型的“贫困农村”
   ·南美洲在资源、产品市场、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欧洲属于典型的“白区”,但欧洲并非欧洲人所独有
   ·北美洲属于“大城市”,但也有发展中国家可钻的“空子”
  六 走向未来的中国必须拥有海权
   地缘政治·中国·地缘意识
   ·“地缘政治”到底是什么?
   ·“地缘政治”仍然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
   ·中国的“老祖宗”早已把“地缘政治”作为一种社会问题研究的方法
   ·走向全球的中国应当善于从地缘政治角度认识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海洋空间·自由·中国海权
   ·海权是什么
   ·狭义海权
   ·广义海权
   ·海权“四要素”
   ·意欲崛起的中国应当以经略海洋、营造海权为突破口
   ·海权是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
   东海、南海·向南、向海、向全球·两扇大门
   ·东海是中国东出太平洋的咽喉要道
   ·南海是中国走向“两洋”的枢纽部
   ·今天的东海和南海是“谈不拢,打不得,拖不起”,需要力量也需要智慧
   印度洋·“向南、向海、向全球”·生命线
   ·印度洋天生就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之地
   ·郑和当年所下的“西洋”今天早已被美英印等国所控制
   ·美国人说“印度洋成世纪全球竞争中心舞台”
  七 崛起的中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实现崛起·走向海洋·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以后“三次思想解放”使中国有了经济腾飞的今天
   ·今天的中国需要再一次“思想解放”
   ·“不差钱”的中国差的是海洋意识
   孙中山、新中国历代领导人·海洋思想·观念
   ·孙中山:中国欲富强非“兴船政以扩海军使民国海军与列强并驱齐驾”不可
   ·毛泽东:要“保障海道运输的安全”、建立“海上铁路”
   ·邓小平:“进军海洋,造福人民”,“发展海洋事业,振兴国家经济”
   ·江泽民:“开发和利用海洋,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要高度重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和发展海洋利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观念·当务之急
   ·“海权”动机与“海防”观念
   ·向往和平、讨厌战争与惧怕战争、回避战争
   ·强兵与安邦兴国
   ·军队的价值与战争责任
   ·外交斗争与军事后盾
   ·“积极防御”与“先发制人”
   ·“海洋意识”与“三海”突破
   ·国家安全的“.投入”与“产出”
   ·“走出去”与“海外武装力量使用”
   富国强兵·中国威胁·妒嫉是万恶之源
   ·“中国威胁论”永远不会消停
   ·“中国威胁论”根本站不住脚
   ·关键在于中国自己如何看待“中国威胁论”
  八 “向南、向海、向全球"的中国必须拥有锋利的剑
   航空母舰·海权利剑
   ·航空母舰是综合国力象征、现代海上力量的核心
   ·航空母舰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威风不减当年
   ·航空母舰仍将是世纪的“海上掌门人”
   航空母舰·中国崛起·有力支撑
   ·崛起的中国应当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
   ·今天的中国海上作战力量很难担负起艰巨的“保驾护航”任务
   ·国家安全的规律性显示出航母的当代价值
   海外武装力量使用·中国责任·海军视野
   ·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权益是中国海军的首要任务
   ·海上武装力量的触角应当到达国家利益拓展的所有范围
   ·拥有航母的中国应当同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
   中国海权·不是“海上霸权”
   ·中国没有打仗的文化传统
   ·中国没有打仗的时间和动因
   ·中国崛起不需要战争手段
   ·中国的军力发展具有新的基点
  九 中国崛起路漫漫,海权建设任重道远
   金融危机·国际格局·发展困境
   ·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一定影响
   ·中国尚不具备世界经济“领头羊”的实力
   ·中国崛起——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新问题的根源
   中国·美国、日本、印度·走向“向海洋”
   ·美国、日本、印度是制约中国走向海洋的三大因素
   ·中美关系—根本利益决定总的形势趋好但矛盾依存
   ·中日关系——历史旧账、现实矛盾并存
   ·中印关系——喜马拉雅山没有阻隔矛盾、印度洋连接新的问题
   和平崛起·远大抱负·投棋布子
   ·“向南、向海、向全球”的中国需有远大的抱负
   ·“和平崛起”是美好的理想但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保障
   ·中国应当努力实践毛泽东的宏愿——“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海权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