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病八大证治

副标题:无

作   者:王付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94647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疑难杂病八大证治》是一本很好的中医临床诊疗学参考书。作者针对基层医师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疑难杂病”而又缺乏治疗方法的实际情况,以西医八大系统即:消化、呼吸、神经及精神、循环及血液、运动、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分类法为“纲”,以中医的气、血、虚、寒、热、痰、湿、燥(风)八大证治辨别分型为“目”。在“目”中分设有:病因病理、辨别要点、辨证用方。在辨证用方中,详细地介绍了每一证型的辨证规则、治疗方案、代表方剂、方药组成、用药要点、随症加减等内容。本书坚持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开拓出一种新颖的辨证思路,启发读者怎样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如何正确地诊治临床上的疑难杂病,其内容丰富,提纲挈领,简明实用。适于各级中医、西学中临床医师及中医院校在校生、实习生参考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1)

第一节 从气论治 (2)
一、病因病理 (2)
二、辨别要点 (3)
三、辨证用方 (3)
(一)脾胃气虚证 (3)
(二)中气下陷证 (4)
(三)气虚气滞证 (5)
(四)肝气郁滞证 (6)
(五)肝气犯胃证 (7)
(六)肝郁脾虚证 (8)
(七)气郁湿阻证 (9)
第二节 从血论治 (10)
一、病因病理 (10)
二、辨证要点 (10)
三、辨证用方 (11)
(一)血瘀气滞证 (11)
(二)血瘀气虚证 (12)
(三)血瘀阴虚证 (13)
(四)瘀血内热证 (14)
(五)气血虚弱证 (15)
(六)血热出血证 (16)
第三节 从虚论治 (17)
一、病因病理 (17)
二、辨别要点 (18)
三、辨证用方 (19)
(一)气阴两虚证 (19)
(二)脾胃阴虚证 (20)
(三)脾虚夹湿证 (21)
(四)中虚湿热证 (22)
(五)脾胃虚寒证 (23)
(六)阳虚寒饮证 (24)
(七)脾肾虚寒证 (25)
(八)肝阴虚证 (26)
第四节 从寒论治 (27)
一、病因病理 (27)
二、辨别要点 (28)
三、辨证用方 (28)
(一)脾胃寒滞证 (28)
(二)脾胃寒饮证 (29)
(三)脾胃寒瘀证 (30)
(四)小肠虚寒证 (31)
(五)大肠虚寒证 (32)
第五节 从热论治 (33)
一、病因病理 (33)
二、辨别要点 (34)
三、辨证用方 (35)
(一)胃热气逆证 (35)
(二)胃热络瘀证 (36)
(三)胃热阴伤证 (37)
(四)肝胃郁热证 (38)
(五)胃热消中证 (39)
(六)脾胃湿热证 (40)
(七)肝胆湿热证 (41)
(八)太阴脾约证 (42)
(九)胆热气郁证 (43)
(十)大肠湿热证 (44)
第六节 从痰论治 (45)
一、病因病理 (45)
二、辨证要点 (46)
三、辨证用方 (47)
(一)脾胃寒痰证 (47)
(二)胃脘痰热证 (48)
(三)中虚痰蕴证 (49)
(四)痰阻气逆证 (50)
(五)痰阻气郁证 (51)
(六)痰阻血瘀证 (51)
(七)痰阻食滞证 (53)
(八)痰湿阻结证 (54)
(九)痰饮胶结证 (55)
(十)脘膈痰阻证 (56)
第七节 从湿论治 (57)
一、病因病理 (57)
二、辨别要点 (58)
三、辨证用方 (58)
(一)湿困脾胃证 (58)
(二)湿困气郁证 (59)
(三)脾胃水气证 (60)
(四)脾虚湿困证 (61)
(五)脾虚水泛证 (62)
第八节 从燥论治 (63)
一、病因病理 (63)
二、辨别要点 (63)
三、辨证用方 (63)
(一)胸膈燥结证 (63)
(二)大肠燥结证 (64)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 (66)

第一节 从气论治 (67)
一、病因病理 (67)
二、辨别要点 (68)
三、辨证用方 (68)
(一)肺卫气虚证 (68)
(二)肺气虚弱证 (69)
(三)肺肾气虚证 (70)
(四)肺气郁闭证 (72)
(五)气虚感冒证 (72)
第二节 从血论治 (74)
一、病因病理 (259)
二、辨别要点 (259)
三、辨证用方 (260)
(一)血热淋证 (260)
(二)瘀血淋证 (260)
第三节 从虚论治 (262)
一、病因病理 (262)
二、辨别要点 (262)
三、辨证用方 (262)
(一)肾阳虚淋证 (262)
(二)肾阴虚淋证 (264)
(三)脾虚淋证 (264)
第四节 从寒论治 (266)
一、病因病理 (266)
二、辨别要点 (266)
三、辨证用方 (266)
寒凝闭阻证 (266)
第五节 从热论治 (267)
一、病因病理 (267)
二、辨别要点 (267)
三、辨证用方 (268)
(一)肺热淋证 (268)
(二)肝热淋证 (269)
第六节 从痰论治 (270)
一、病因病理 (270)
二、辨别要点 (270)
三、辨证用方 (270)
痰浊淋证 (270)
第七节 从湿论治 (271)
一、病因病理 (271)
二、辨别要点 (272)
三、辨证用方 (272)
湿热淋证 (272)
第八节 从燥论治 (273)
一、病因病理 (273)
二、辨别要点 (273)
三、辨证用方 (273)
燥热淋证 (273)

第七章 生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 (275)

第一节 从气论治 (276)
一、病因病理 (276)
二、辨别要点 (276)
三、辨证用方 (277)
(一)气不固血证 (277)
(Y-)中气下陷证 (278)
(三)肝气郁滞证 (279)
(四)冲气上逆证 (280)
第二节 从血论治 (281)
一、病因病理 (281)
二、辨别要点 (282)
三、辨证用方 (282)
(一)血虚证 (282)
(二)血瘀证 (283)
(三)血瘕证 (284)
(四)血寒证 (285)
(五)血热证 (286)
第三节 从虚论治 (288)
一、病因病理 (288)
二、辨别要点 (289)
三、辨证用方 (289)
(一)肾气虚弱证 (289)
(二)肾阴虚证 (290)
(三)肾阳虚证 (292)
(四)肾阴阳俱虚证 (293)
(五)肝血不足证 (294)
(六)肝阴虚证 (295)
(七)心脾两虚证 (296)
第四节 从寒论治 (297)
一、病因病理 (297)
二、辨别要点 (297)
三、辨证用方 (298)
(一)寒从外袭证 (298)
(二)阳虚生寒证 (299)
第五节 从热论治 (300)
一、病因病理 (300)
二、辨别要点 (300)
三、辨证用方 (300)
(一)肝郁化火证 (300)
(二)热扰冲任证 (301)
(三)热入血室证 (302)
第六节 从痰论治 (303)
一、病因病理 (303)
二、辨别要点 (303)
三、辨证用方 (304)
痰湿停滞证 (304)
第七节 从湿论治 (305)
一、病因病理 (305)
二、辨别要点 (305)
三、辨证用方 (306)
(一)脾湿肝郁证 (306)
(二)脾虚湿盛证 (307)
(三)阳虚湿浊证 (308)
(四)湿毒下注证 (309)
(五)热毒下注证 (3Io)
第八节 从燥论治 (311)
一、病因病理 (311)
二、辨别要点 (311)
三、辨证用方 (312)
(一)胃燥瘀热证 (312)
(二)脏躁证 (313)
男科疾病 (314)
第九节 从气论治 (314)
一、病因病理 (314)
二、辨别要点 (315)
三、辨证用方 (315)
(一)肝气郁滞证 (315)
(二)脾胃气虚证 (316)
(三)肺气虚弱证 (317)
(四)心气虚弱证 (318)
第十节 从血论治 (319)
一、病因病理 (319)
二、辨别要点 (319)
三、辨证用方 (320)
(一)血瘀肝郁证 (320)
(二)血瘀肾虚证 (321)
(三)心血虚证 (322)
第十一节 从虚论治 (323)
一、病因病理 (323)
二、辨别要点 (324)
三、辨证用方 (324)
(一)肝阴虚证 (324)
(二)肾虚肝郁证 (325)
(三)肾阳虚证 (326)
(四)肾阴阳虚证 (327)
(五)心肾不交证 (328)
(六)心肾阴虚证 (329)
第十二节 从寒论治 (330)
一、病因病理 (330)
二、辨别要点 (330)
三、辨证用方 (330)
(一)寒滞肝脉证 (330)
(二)寒凝肾虚证 (331)
(三)肝肾寒滞证 (332)
第十三节 从热论治 (333)
一、病因病理 (333)
二、辨别要点 (334)
三、辨证用方 (334)
(一)热灼肝阴证 (334)
(二)酒毒伤肾证 (335)
(三)心脾郁热证 (336)
第十四节 从痰论治 (337)
一、病因病理 (337)
二、辨别要点 (338)
三、辨证用方 (338)
(一)痰阻肝脉证 (338)
(二)痰蒙肾阳证 (339)
(三)痰滞心脾证 (340)
第十五节 从湿论治 (341)
一、病因病理 (341)
二、辨别要点 (342)
三、辨证用方 (342)
(一)湿热下注证 (342)
(二)寒湿下注证 (343)
第十六节 从风论治 (344)
一、病因病理 (344)
二、辨别要点 (344)
三、辨证用方 (344)
风动筋脉证 (344)

第八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概述 (346)

第一节 从气论治 (347)
一、病因病理 (347)
二、辨别要点 (347)
三、辨证用方 (348)
(一)气虚神厥证 (348)
(二)气虚水气证 (349)
(三)肺脾气虚证 (350)
(四)气郁痰阻证 (351)
(五)气血两虚证 (352)
第二节 从血论治 (353)
一、病因病理 (353)
二、辨别要点 (353)
三、辨证用方 (353)
(一)瘀血内热证 (353)
(二)心脾血虚证 (354)
第三节 从虚论治 (355)
一、病因病理 (355)
二、辨别要点 (356)
三、辨证用方 (357)
(一)心肝阴墟证 (357)
(二)脾肾阳虚证 (358)
(三)肾阴虚证 (359)
(四)阴虚火旺证 (360)
(五)阴阳两虚证 (361)
(六)肾阳虚微证 (362)
第四节 从寒论治 (363)
一、病因病理 (363)
二、辨别要点 (363)
三、辨证用方 (363)
肺寒气虚证 (363)
第五节 从热论治 (364)
一、病因病理 (364)
二、辨别要点 (365)
三、辨证用方 (366)
(一)湿热郁蒸证 (366)
(二)肺热消渴证 (366)
(三)胃热炽盛证 (367)
(四)脾胃瘀热证 (368)
(五)肝热气逆证 (369)
(六)肝火郁结证 (370)
第六节 从痰论治 (371)
一、病因病理 (371)
二、辨别要点 (372)
三、辨证用方 (372)
(一)痰阻血瘀证 (372)
(二)痰浊内盛证 (373)
(三)痰气瘀阻证 (374)
第七节 从湿论治 (375)
一、病因病理 (375)
二、辨别要点 (376)
三、辨证用方 (376)
(一)湿毒浸淫证 (376)
(二)水湿浸溃证 (377)
(三)湿热水气证 (378)
第八节 从燥论治 (379)
一、病因病理 (379)
二、辨别要点 (380)
三、辨证用方 (380)
(一)肺燥胃热肾虚证 (380)
(二)血燥阴虚证 (381)
(三)水气致燥证 (382)

附录 方剂歌诀 (384)
方剂索引 (394)
参考文献 (399)
一、病因病理 (74)
二、辨别要点 (75)
三、辨证用方 (75)
(一)热伤肺络证 (75)
(二)肝火犯肺证 (76)
(三)阴虚咯血证 (77)
(四)气不摄血证 (78)
(五)肺热咯血证 (79)
(六)瘀阻肺络证 (80)
第三节 从虚论治 (81)
一、病因病理 (81)
二、辨别要点 (83)
三、辨证用方 (84)
(一)肺脾气虚证 (84)
(二)肺热津伤证 (85)
(三)肺气虚寒证 (86)
(四)肺气虚热证 (87)
(五)肺虚瘀阻证 (88)
(六)肺肾阴虚证 (89)
(七)肺热血虚证 (90)
(八)气阴两虚证 (91)
(九)肺肾虚弱证 (92)
(十)阳虚血瘀证 (93)
(十一)阴阳两虚证 (94)
(十二)阳气虚脱证 (95)
(十三)阳虚水泛证 (96)
第四节 从寒论治 (97)
一、病因病理 (97)
二、辨别要点 (98)
三、辨证用方 (99)
(一)风寒犯肺证 (99)
(二)寒饮哮喘证 (100)
(三)寒饮郁肺证 (101)
(四)肺肾寒水证 (102)
(五)寒痰内闭证 (103)
(六)肺寒夹热证 (104)
第五节 从热论治 (105)
一、病因病理 (105)
二、辨别要点 (106)
三、辨证用方 (106)
(一)肺热卫闭证 (106)
(二)风热犯肺证 (107)
(三)肺热哮喘证 (108)
(四)肺胃积热证 (109)
(五)心肺瘀热证 (110)
(六)肺热支饮证 (111)
第六节 从痰论治 (112)
一、病因病理 (112)
二、辨别要点 (113)
三、辨证用方 (114)
(一)痰湿蕴肺证 (114)
(二)痰浊壅肺证 (115)
(三)肺实肾虚证 (116)
(四)痰热蕴肺证 (117)
(五)痰热内闭证 (118)
(六)痰热中阻证 (119)
(七)痰热动风证 (120)
(八)痰热气虚证 (121)
第七节 从湿论治 (122)
一、病因病理 (122)
二、辨别要点 (123)
三、辨证用方 (123)
(一)暑湿伤肺证 (123)
(二)风水犯肺证 (124)
(三)水结胸胁证 (125)
第八节 从燥论治 (126)
一、病因病理 (126)
二、辨别要点 (126)
三、辨证用方 (127)
(一)凉燥伤肺证 (127)
(二)温燥伤肺证 (128)

第三章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概述 (129)

第一节 从气论治 (130)
一、病因病理 (130)
二、辨别要点 (131)
三、辨证用方 (131)
(一)心气虚弱证 (131)
(二)心肺气虚证 (132)
(三)气虚络瘀证 (133)
(四)脾气虚弱证 (134)
(五)肝气郁滞证 (135)
(六)气逆动风证 (136)
(七)气闭心窍证 (137)
第二节 从血论治 (138)
一、病因病理 (138)
二、辨别要点 (139)
三、辨证用方 (140)
(一)血瘀气滞证 (140)
(二)血瘀精亏证 (141)
(三)血瘀风痰证 (142)
(四)瘀阻经窍证 (143)
(五)血热动血证 (144)
(六)血虚动风证 (144)
第三节 从虚论治 (146)
一、病因病理 (146)
二、辨别要点 (148)
三、辨证用方 (150)
(一)心阴血虚证 (150)
(二)心肾虚热证 (151)
(三)肾精不足证 (151)
(四)肾阳虚弱证 (152)
(五)气血虚弱证 (153)
(六)心脾两虚证 (154)
(七)脾胃虚弱证 (155)
(八)脾肾阳虚证 (156)
(九)肝阴血虚证 (157)
(十)肝肾阴虚证 (158)
(十一)阴虚动风证 (159)
(十二)阴虚火旺证 (160)
(十三)阳虚寒凝证 (161)
(十四)阳虚痰阻证 (162)
(十五)心胆气虚证 (163)
第四节 从寒论治 (164)
一、病因病理 (164)
二、辨别要点 (165)
三、辨证用方 (165)
(一)寒袭筋脉证 (165)
(二)寒饮泛溢证 (166)
(三)寒湿痹阻证 (167)
(四)寒湿下注证 (168)
(五)寒凝血瘀证 (169)
第五节 从热论治 (170)
一、病因病理 (170)
二、辨别要点 (171)
三、辨证用方 (172)
(一)心火内扰证 (172)
(二)风热肆虐证 (173)
(三)肺热焦痿证 (174)
(四)肝火内扰证 (175)
(五)肝阳上亢证 (175)
(六)肝胆郁热证 (176)
(七)胃热上攻证 (177)
(八)热毒壅盛证 (178)
第六节 从痰论治 (179)
一、病因病理 (179)
二、辨别要点 (181)
三、辨证用方 (181)
(一)痰浊中阻证 (181)
(二)痰阻经络证 (182)
(三)痰蒙清窍证 (183)
(四)痰阻血瘀证 (184)
(五)痰热内扰证 (185)
(六)痰热风虐证 (186)
(七)心脾痰风证 (187)
第七节 从湿论治 (189)
一、病因病理 (189)
二、辨别要点 (189)
三、辨证用方 (189)
(一)湿浊蕴结证 (189)
(二)湿热浸淫证 (190)
第八节 从燥论治 (191)
一、病因病理 (191)
二、辨别要点 (192)
三、辨证用方 (192)
燥热蕴结证 (192)

第四章 循环系统及血液疾病概述 (194)

第一节 从气论治 (195)
一、病因病机 (195)
二、辨别要点 (195)
三、辨证用方 (196)
(一)心气虚弱证 (196)
(二)心脾气虚证 (197)
(三)气阴两虚证 (197)
(四)气滞血瘀证 (198)
第二节 从血论治 (199)
一、病因病理 (199)
二、辨别要点 (200)
三、辨证用方 (201)
(一)心血不足证 (201)
(二)气血两虚证 (201)
(三)心脉瘀阻证 (202)
(四)寒瘀水气证 (203)
(五)瘀热阻脉证 (204)
第三节 从虚论治 (205)
一、病因病理 (205)
二、辨别要点 (206)
三、辨证用方 (206)
(一)心阳虚证 (206)
(二)心阴虚证 (207)
(三)心阳暴脱证 (208)
(四)肝肾阴虚证 (209)
(五)阳虚寒凝证 (210)
(六)阳虚血瘀证 (211)
第四节 从热论治
一、病因病理 (212)
二、辨别要点 (212)
三、辨证用方 (213)
寒凝脉阻证 (213)
第五节 从热论治 (214)
一、病因病理 (214)
二、辨别要点 (214)
三、辨证用方 (214)
(一)心火内盛证 (214)
(二)肝热阴虚证 (215)
(三)血热妄行证 (216)
第六节 从痰论治 (217)
一、病因病理 (217)
二、辨别要点 (218)
三、辨证用方 (218)
(一)痰阻心脉证 (218)
(二)痰火扰心证 (219)
(三)痰迷心窍证 (220)
第七节 从湿论治 (221)
一、病因病理 (221)
二、辨别要点 (222)
三、辨证用方 (222)
水湿凌心证 (222)
第八节 从风论治 (223)
一、病因病理 (223)
二、辨别要点 (223)
三、辨证用方 (223)
风夹虚瘀证 (223)

第五章 运动(风湿及结缔组织)系统疾病概述 (225)

第一节 从气论治 (226)
一、病因病理 (226)
二、辨别要点 (226)
三、辨证用方 (226)
(一)气血虚痿证 (226)
(二)气郁脉阻证 (227)
(三)气血虚痈疽证 (228)
第二节 从血论治 (229)
一、病因病理 (229)
二、辨别要点 (230)
三、辨证用方 (230)
(一)瘀血阻络证 (230)
(二)阳郁瘀血证 (231)
(三)外伤瘀血证 (232)
第三节 从虚论治 (233)
一、病因病理 (233)
二、辨别要点 (233)
三、辨证用方 (234)
(一)肝肾虚弱证 (234)
(二)阳虚痹证 (235)
(三)阳虚热郁痹证 (235)
第四节 从寒论治 (236)
一、病因病理 (236)
二、辨别要点 (237)
三、辨证用方 (237)
(一)寒湿气虚证 (237)
(二)寒湿表实痹证 (238)
(三)阴疽证 (239)
第五节 从热论治 (240)
一、病因病理 (240)
二、辨别要点 (240)
三、辨证用方 (241)
(一)热郁痹证 (241)
(二)热毒血证 (242)
(三)营卫瘀热证 (243)
(四)阳痈证 (244)
第六节 从痰论治 (245)
一、病因病理 (245)
二、辨别要点 (245)
三、辨证用方 (245)
痰阻脉络证 (245)
第七节 从湿论治 (246)
一、病因病理 (246)
二、辨别要点 (247)
三、辨证用方 (247)
(一)湿着筋脉证 (247)
(二)湿热痿证 (248)
(三)湿毒脚气证 (249)
第八节 从风论治 (250)
一、病因病理 (250)
二、辨别要点 (250)
三、辨证用方 (251)
(一)风中于头证 (251)
(二)风中于面证 (252)
(三)风寒湿痹证 (252)
(四)风中肌肤证 (253)

第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概述 (255)

第一节 从气论治 (255)
一、病因病理 (255)
二、辨别要点 (256)
三、辨证用方 (256)
(一)气虚淋证 (256)
(二)气郁淋证 (257)
(三)气虚遗尿证 (258)
第二节 从血论治 (259)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疑难杂病八大证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