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思想论库

副标题:无

作   者:罗国杰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0800052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人道主义;第二部分:苏联东欧思想家论人道主义;第兰部分:西方思想家论人道主义;第四部分:中国思想家论人道主义;第五部分:东方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人道主义
前言
第一篇 马克思恩格斯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一 论人性
二 共产主义学说和人道主义
三 论异化
第二篇 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一 论把人与人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二 论社会主义与人性
三 论民主
四 论自由
五 论平等
第三篇 梅林、拉法格、卢森堡、普列汉诺夫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一 论人性与社会经济生活
二 论人性与艺术
三 论人性与道德
四 论人性与暴力
五 论正义、平等、自由、博爱、人权
六 论人道主义
第四篇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论人性和人道主义
一 论为人民服务
二 论人性与阶级性
三 论人性与文艺
四 论人性与暴力革命
五 论人民民主专政
六 论民主集中制
第二部分 苏联、东欧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前言
第一篇 人、人道主义
一 人和人学
二 人是实践动物
三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五 人道主义
六 人是最高的价值
七 人权
第二篇 个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 人性
二 个人
三 个性
四 人的全面发展
五 个人自由的历史性
六 共产主义是自由的真正实现
第三篇 全球性问题与新思维
一 全球性问题及其社会根源
二 全球性问题与人类生存
三 新人道主义
四 新思维
第四篇 科学技术的人道化
一 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二 社会制度与科学技术的人道主义意义
三 生物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
四 科学技术与人的全面发展
五 科学技术的人道化
第五篇 生命、死亡、人类未来
一 生命的意义
二 寿命
三 死亡与永生
四 人类未来
第六篇 异化
一 异化概念
二 异化的历史性与超历史性
三 资本主义与人的异化
四 异化范畴的价值论内容
五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六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的原因
七 异化问题是社会主义的中心之点
八 社会主义社会异化消除的一般条件
九 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克服与消灭私有制
十 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克服与劳动者自治
十一 社会主义社会异化的克服与科学技术革命
第七篇 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
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现实性
三 文明、文化、马克思主义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主义本质
五 人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向
第八篇 社会主义与人道主义
一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本质
二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道主义的实现
三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道主义的特点
四 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革命专政是实现人道主义的先决条件
五 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更新
第三部分 西方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前言
第一篇 古希腊罗马思想家有关人的认识以及人道主义思想的萌芽
赫拉克利特
人的幸福在于为正义而斗争
德谟克里特
人应当怎样活着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所关心的不是自然,而是人事
人应当知道自己无知
柏拉图
什么是真正完善的人
亚里士多德
善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
互善是行为的真正目的
美好的生活和善良的行为即是幸福
人的善就是灵魂符合德性的实现
人的德性的理性和非理性
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
伊壁鸠鲁
快乐是我们最高的和天生的善
斯多葛派
道德就是过顺应人的本性的生活
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是最伟大的
西塞罗
对人类生活最大的贡献是由人自身做出的,对人最大的危害根源也是人
作恶的不合人情性
第二篇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一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思想的论述
皮科
人凭自由意志决定自己生命形式
庞波那齐
论个体和全体
斐微斯
人有兽性,但更重要的是具有理性和上帝的不朽性
莫尔
私有财产是和人类幸福、人道相对立的
路德
内心的人如何成为自由的人
基督徒的仁爱
蒙田
论良心的自由
人是什么
恰如其分地生活
认识自己
遵循自然而行
二 16—17世纪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思想的论述
培根
论人的天性
论善与性善
论残疾
利人的品德就是善
人是自身幸福的设计师
笛卡尔
每个人都有完全的理性
“我”是什么
人是有理性的灵魂
格老秀斯
权利是什么
霍布斯
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
帕斯卡尔
把握住现在就是幸福
无神论者可怜炫耀宗教的人
人生脆弱而不确定
人心空洞又污秽
论人、人性和人道主义
斯宾诺莎
论人的本质
论人的奴役
遵循理性而生活
幸福就是德行自身
论人性和政治
论思想自由
洛克
论人类的自然状态
论奴役
休谟
人的科学是一切科学唯一稳固的基础
论仁善与慈善
三 18—19世纪英法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孟德斯鸠
人人极端自私,以致彼此之间没有丝毫公平和正义
论自由
伏尔秦
关于“第一个人”的寓言
人类一切种族都是始终生活在社会中的
人是生来邪恶的吗?
论处于纯粹自然状态中的人
真正的祸根不是不平等,而是从属
卢梭
人类天生是平等的、自由的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
驳霍布斯、孟德威尔的人性观点
拉美特里
人是机器
狄德罗
论人
政治上的人
人道
自然法
爱尔维修
自爱可使人人道,也可使人残忍
论社会性
自然人的正义和文明人的正义
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霍尔巴赫
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
利益是人类行动的唯一动机
人性、社会环境和教育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自然”是幸福和人道的来源
梅叶
基督教道德的三个主要谬误
摩莱里
论人和自然
自由和依赖的真正意义
慈善是我们的第一个道德观念
马布里
人类的特点是理性和自由
边沁
功利原则
圣西门
论人性倾向平等
论未来的社会
傅立叶
资产阶级的文明制度并未保障人的天赋权利和义务
欧文
正确的人性论
私有和公有、人为法和自然法比较
四 18—19世纪德国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赫尔达
人道的真正意义
康德
论人性
人自身是个目的
论在目的国内,人人有价值和尊严
论挽救自由
论道德和幸福、至善
费希特
论自在的人的使命
论社会的人的使命
黑格尔
人的本性是思想
人的本质表现在他的行为上
人是他自己的命运的主宰者
人性善恶、人和自然
人的规律和神的规律,男人和女人
异化了的精神世界
费尔巴哈
概论人的本质
幸福论
新哲学以人和自然为唯一的最高对象
第三篇 现当代西方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一 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唯意志论、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自然主义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孔德
人道是实证主义各个方面的中心
随着社会规律的发现,基于科学的综合已有可能,科学现正集中力量对人道进行研究
人道的静的方面和动的方面
穆勒
论人性和个性
论思想自由
论幸福和美德
叔本华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人格是影响人的幸福和快乐的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因素
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
尼采
最有害的一种人
消灭害人虫
基督教道德使人堕落
短论——重估一切价值
每个人最不了解自己
人优越于其它的动物
人还在继续走下坡路
自主的个体
人的本能反对人自己
不要弱化人种
人变成了动物
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卡西勒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
近代关于人的理论失去了它的理智中心,人类的自我认识陷入危机
人是符号的动物
克罗齐
历史的人性
培里
对人道主义的崇拜
内格尔
人性和人类命运
拉蒙特
人道主义的定义
社会幸福和个人幸福
二 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胡塞尔
“客观论的”理性主义与人性的危机
实证科学丧失生活意义
为人的意义而斗争的近代哲学史
雅斯贝尔斯
人是什么
新人道主义的条件与可能
现代人对人存在的理解
研究人的科学
人性的高贵
海德格尔
论人道主义
人的本质及其受到的威胁
怀尔德
人的概念
个人是人类生存的中心
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梅洛-庞蒂
人道主义的远景
布伯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情感和制度都不能铸成人生
蒂利希
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
一切存在主义哲学的共同目标是反对人的自我异化
乌纳穆诺
有血有肉的人
巴雷特
实证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看法的分歧所在
宾克莱
对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的评价
克尔凯戈尔的“人生三阶段”
尼采论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
上帝的灭亡和超人
狄尔泰
人类生活与世界观
伽达默尔
技术化与人的实践理性
当代人道主义的宽容思想
利科
哲学分析派关于人与人本主义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讨论
“欧陆”哲学中关于人本主义的讨论
阿尔都塞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
关于“真正人道主义”的补记
福柯
生命进入了历史
三 实用主义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詹姆斯
人本主义和真理
人本主义的本质
杜威
人的问题
席勒
人本主义不同意割裂和删改人的本性
人本主义和宗教
胡克
胡克对马利坦的“完整的人道主义”的诘难
莫里斯
人作为自己的创造者
人关于人的知识
四 人格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有关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佛留耶林
人的伟大在于以人格为目的
布莱特曼
人格与实在
穆尼埃
人和人格
伯托西
人的认识价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马利坦
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分歧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完整的人道主义
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卡里什
人是现实的一个特殊的存在阶段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部结构:自我、本我、超我
人的攻击性本能与文明社会的道德要求
幸福是每一个人如何利用里比多的经济学问题
荣格
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
人生的各阶段
马斯洛
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式:自我实现的人
人的价值和心理学的论据
人的动机理论
卡尔·罗杰斯、罗洛·梅
人性问题的心理学讨论
弗兰克
复兴人道主义的心理治疗法
再赋予人性的精神医学
加德纳
幸福、献身和意义
奥托
人类潜在能力的新启示
舒尔茨
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的健康人格模式:个体化的人
皮尔斯的健康人格模式:“此时此地”的人
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模式:成熟的人
罗杰斯的健康人格模式:充分起作用的人
弗兰克的健康人格模式:超越自我的人
五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卢卡奇
资本主义物化破坏了人的人类本性
物化和人道主义
捍卫人的完整性
异化及其克服
葛兰西
人是什么
对人性概念的考察
霍克海默
人在现实世界里的命运
现存的社会实践是非人性的
心灵是自由的
人类的未来依赖于现存的批判态度
马尔库塞
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自由的灾难
单向度的人
弗洛姆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作为一种全球性人的哲学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精神分析学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应用
人道主义的计划
人道主义伦理学
人道主义良心
让人压倒一切
塞夫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本学和科学的人道主义
哈贝马斯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危机
施密特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
迈尔斯
马克思主义对伦理人道主义的超越
阿格尔
东欧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
加劳迪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伊格那托夫
人道主义的自我解体
库尔兹
人道主义的未来
帕尔逊
现时代的人道主义要求
六 西方现当代其他思想家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述
库利
“人性”是什么
罗素
什么是我们所能够做的
技术与人性的冲突
科学、人性与人的幸福
赫胥黎
未来的人道主义新教
进化论的人道主义
进化论的人道主义的结构
汤因比
至高无上的人的价值
组织机构与人性
爱与人性
贝塔朗菲
变动世界中的人类价值
波普
人文主义和理性
萨顿
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信念
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
洛伦兹
人——这个动物
兰德曼
“人性”的发现
人类中心论
作为文化产物的人
费耶阿本德
民主判定高于“真理”和专家的意见
科学的优势威胁民主
威尔逊
人类摆脱困境的希望
斯金纳
控制的问题
墨菲
人类境况
埃伦费尔德
人道主义的僭妄
超越人道主义
史蒂文森
柏拉图的人性理论
基督教的人性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性理论
萨特的人性理论
斯金纳的人性理论
洛伦茨的人性理论
柯科
人道主义伦理学与理性
第四部分 中国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前言
第一篇 先秦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易》
一 体仁足以长人
二 敬义立而德不孤
《尚书》
一 惟人万物之灵
二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三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四 保惠庶民,不侮鳏寡
五 敬敷五教,宽行五刑
《诗》
一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二 人之为人
三 不愧于屋漏
四 亲亲
《春秋左传》
一 民本说
二 礼义论
三 务德而安民
四 救灾恤邻,国之道也
五 非殉葬残民
《春秋谷梁传》
一 论人伦礼义
二 辨人道与非人道
《春秋公羊传》
一 人伦辨
二 君子必行人道
三 晋灵公惨无人道
《国语》
一 王天下者必先诸民
二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三 论礼义道德
孔子
一 性相近,习相远
二 匹夫不可夺志
三 君子喻于义
四 仁者爱人
五 孝弟为仁之本
六 修己以安人
七 君子之于人
八 为政以德
孟子
一 性善论
二 人伦
三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四 明善诚身
五 求放心
六 大丈夫
七 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
荀子
一 性恶论
二 人之所以为人
三 制天命而用之
四 礼者,人道之极也
五 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
六 以善修身,以诚养心
七 平政爱民,王者之道
《礼记》
一 人与人情
二 五达道,三达德
三 礼者,所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四 为人子之礼
五 待人处世之礼
六 仁人而爱物
七 格致诚正,择善固执
八 礼治与德政
九 大同理想
《孝经》
一 以孝事亲
二 以孝治天下
老子
一 人为“四大”之一
二 不道早已
三 以道守身
四 清静寡欲
五 复归于婴儿
六 善利万物而不争
七 无为而治
庄子
一 顺任自然之性
二 尊生保身之道
三 真人
四 恃兵则亡
五 以无为之道临莅天下
《尹文子》
一 仁君之德与治世八术
《晏子春秋》
一 治国必以仁义之理,使民安乐
二 恤民救困
三 重人轻物
墨子
一 万事莫贵于义
二 兼相爱交相利
三 非攻
四 节用而爱民
五 善政必尚贤
六 君子之道
管子
一 水地与人性
二 论仁义忠信、礼义廉耻
三 自治之道
四 善政在法天合德,务本、废私,顺教、布惠
五 不競于兵
六 生不良者,死必不终
商鞅
一 论民情之好恶
二 强国利民之道
韩非
一 好利恶害乃人之情
二 明赏严刑与人道
三 论仁爱
孙武
一 用兵之害与用兵之利
二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三 为将之德
孙膑
一 义兵必强
二 五不胜
《六韬》
一 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二 仁君爱民之道
《司马法》
一 仁战
二 战之道
三 天子之义
吴起
一 为政必抚民以仁
二 攻战进退之道
尉缭
一 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
二 治军,战胜之道
《战国策》
一 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二 仁君爱民以心
三 宽以待人
四 抨击非人道
屈原
一 哀民生之多艰
二 谨厚以为丰
三 人何以丧德
《鬻子》
一 仁信和道,帝王之器
二 圣人在上,民富且寿
《吕氏春秋》
一 论人之性情
二 全生与治身
三 知人
四 知道
五 论忠孝
六 怜人之困,哀人之穷
七 爱民行德,以公求平
八 论义兵
第二篇 汉唐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黄帝内经》
一 安心全德以养性
二 顺时从道以养生
陆贾
一 人道治五常
二 法令所以诛恶,德化所以劝善
贾谊
一 神气集会之谓性
二 论人伦
三 德以安利
四 忧民之忧,乐民之乐
五 秦之所以亡
《淮南子》
一 天人一本
二 不以人易天
三 利民为治国之本
四 莅政施教必用参五
五 世俗之贫富悬殊
董仲舒
一 为人者天
二 性三品说
三 唯人道可以参天
四 任德不任刑
五 至治之道在于奉天法古,使民安乐
六 非人道之辨
七 循天之道以养生
司马迁
一 趋利为人之本性
二 礼为人道之极
三 善政在于因民趋利之性以为治
四 讨暴救危乃兵之道
刘向
一 天之生人,非以为君
二 王者之政不使一人不得其所
三 治狱处罚非憎人
四 人道之要
五 为人下之道
六 为身之道
扬雄
一 人之性也善恶混
二 由于礼义,入自入门
三 以礼乐治天下
王充
一 人之性命系于形体
二 顺性以养生
三 道德因衣食而立
四 治国之道在养德与养力
五 乱伦理则失人道
六 人与鬼神
班固
一 礼乐与人道
二 狱刑与人道
三 阴阳五行与社会治乱
《白虎通义》
一 五性六情说
二 三纲六纪
马融
一 人之道莫大乎忠
二 忠之则
王符
一 人之特性
二 天以民为心,善政必普覆兼爱
三 为国以富为本,民富乃可教
四 以诛止杀,以刑御残
五 人际相接之道
荀悦
一 君为元首,民为手足
二 中和以养性,恕正以处世
徐干
一 三教备而人道毕
二 人君之所当务
仲长统
一 以道得财,以义处世
二 官人无私则政平民安
《太平经》
一 人之生本于阴阳二气
二 反人道之六大罪
三 三名中和与太平世界
阮籍
一 顺自然之理,弃残贼之术
二 乐者所以顺天地万物之性
三 刑教一体
王弼
一 性其情说
二 任物之性,无为而治
三 知仁之为不仁而复守其母
四 民不畏威,不可以威制民
《列子》
一 人与禽兽之辨
二 因顺自然之道而不为私
三 保身重己
四 愚公移山
鲍敬言
一 有君而后有非人道
葛洪
一 道为天地人所共由
二 求仙必先博爱积善
三 养生长生之道
颜之推
一 亲九族,笃人伦
二 爱儿女当均
三 爱生去杀
四 论名教
《弘明集》
一 论忠孝与礼
二 修善戒恶
三 善恶报应
《广弘明集》
一 众生之知与佛之知不异
二 善恶因缘
三 善恶报应
四 爱生
《注维摩诘经》
一 论佛性与佛
《妙法莲华经疏》
一 众生皆具佛性
《大般涅槃经集解》
一 论佛性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 持戒禁欲以洗罪孽
《佛说父母恩重经》
一 父母恩重与孝悌
《金刚錍》
一 无情有性论
《佛性义》
一 佛性论
《华严五十要问答》
一 论佛性
《法苑珠林》
一 忠孝论
二 救厄爱生
《念佛镜》
一 念佛生净土
《大华严经略策》
一 悲心与智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一 利益众生
《坛经》
一 众生自性常清静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一 一切有情之佛性及其成佛之途径
《禅宗永嘉集》
一 持戒守善
二 伤生以资己身,虽出家亦无功德
三 慈爱善行
《大珠禅师语录》
一 论佛性
《筠州黄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一 论佛及众生心
《镡津文集》
一 持戒守善
二 以孝道报父母之恩
韩愈
一 性情三品说
二 仁义之道即人之道
李翱
一 复性说
柳宗元
一 人禀天之刚键纯粹之气而立仁义忠信之道
二 人之道在法制,与天可交相胜
三 为刑罚者,所以惩恶劝善也
四 赋敛之毒胜于蛇蝎
第三篇 宋元明清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李觏
一 人性有上中下三品
二 礼为人道之准
三 非礼即反人道
四 合人道之政
五 财利为行人道之本
王安石
一 论人性
二 人之别于禽兽者在仁义礼乐
周敦颐
一 性命之源与性五品说
二 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
三 圣王之政
邵雍
一 人何以能灵于万物
二 天下之正莫如利民
张载
一 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
二 诚以成性
三 民胞物与
四 中正仁义之道
五 善政当合众人之心、人民之利
程颢 程颐
一 天以生为道
二 人与禽兽之别
三 气质与人性
四 居敬穷理,以知性天
五 义利公私辨
六 人伦与人情
七 毁人伦、去四大则非人之道
八 善政必体行人道,以顺民之性,厚民之生
朱熹
一 人禽之辨
二 性即理
三 心性含具四德
四 气禀与人性
五 道心为主,人心听命
六 论人伦道德
七 治国临民当推忠恕絜矩之道
八 义利、理欲之辨
陆九渊
一 心具万理,非由外铄
二 人道为人所共由
三 人不尽人道,不足与天地并
四 政以为民为本
陈亮
一 赏罚刀锯非人君之私有当公之以复人性
二 礼制与人道
三 济世必用事功,人道不离日用
四 正人心,活民命
叶适
一 仁乃人之所以为人之实
二 治民之要
三 官吏先自养而后能养民
四 为民理财
王守仁
一 心即理,性即理
二 人道乃心之所发
三 致良知
四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五 丢弃天理即为禽兽
王廷相
一 太虚是性命之本原
二 人性待名教而善
王艮
一 明哲保身论
二 人身为天地万物之本
三 勉仁方
四 王道论
吴廷翰
一 心性论
二 以中正仁义定五性
三 亲民亦是明明德
李贽
一 趋利避害,人人同心
二 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当求庇于人
三 自爱而后能爱人,自敬而后能敬人
四 人道不离穿衣吃饭
五 至人之治因乎人而恒顺于民
朱之瑜
一 中国致虏之由
二 虏之残无人道
三 人生当尽其所以生之礼
四 政治与人道
黄宗羲
一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自利
二 为天下大害者唯君
三 仕者为万民非为一姓
四 崇本抑末,唯民用是重
顾炎武
一 人道之事在于以救民于水火之心而行当世之务
二 辨亡国与亡天下
王夫之
一 天人之异
二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三 人性日生日成
四 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
五 人道之实
六 学习以尽性弘道
七 不以天下私一人
八 推恩以安众
九 背人道不可以人论
唐甄
一 人皆有仁心良知,五常皆由性出
二 心性乃事之本,尽心尽性则尽人道
三 心悦则人和
四 人伦贵平等
五 善治必达民情,达情必抑君王之尊
六 养民之善政
七 当今天下之大害
八 世之多难,人不得独贤
颜元
一 人为万物之秀、天之肖子
二 非气质无以见性
三 人伦与人道
四 习善自新便为君子
五 正其谊以谋其利
六 圣教与圣治
七 佛教入天朝,人道尽息
八 宇宙内事,皆吾份内事
戴震
一 人物之生本乎天地之气化而成性各殊
二 人之血气心知即性之实体
三 归于人道之必然,适完人性之自然
四 人道存于人伦日用
五 情之不爽失为理
六 善政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
第四篇 近现代中国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龚自珍
一 论人性
二 论自尊与个性
魏源
一 人性与才情
二 学以全人之道
三 为政当重国计民生
洪秀全
一 天下一家,勿相欺凌残杀
二 人伦即正道
三 弃恶行善
四 万物之中人为灵
洪仁玕
一 政法之要
二 禁毒革谬,以益民生实事
三 禁以人为奴
四 善待轻犯,以冀其改过自新
五 善义乐助,拯困扶危
康有为
一 中国社会之弊及祸患
二 论民政与变法
三 以农立国,爱民恤穷
四 湿热之气与干冷之道
五 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
六 大同太平世
谭嗣同
一 论人性
二 中国政治之腐败及社会之不合理
三 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
四 民主之社会
五 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
梁启超
一 论文明
二 论生死
三 论英雄
四 人之私德
五 群与独
六 自信与自助
七 个性之发展与政治之改良
孙中山
一 论人的天性
二 满清政府的非人道统治
三 国家之本在民,富强之大经在四事
四 国民革命与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
五 三民主义
六 中华民族精神与世界主义精神
七 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八 世界三大问题与人道主义
蔡元培
一 人道与公义
二 人道与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 夫妇公约与女权
四 人道主义教育
五 最良政治以最大多数人之最大幸福为鹄的
邹容
一 无国性无种性之同胞
二 求自由平等、独立自主
三 文明革命之大义
朱执信
一 剥削阶级对民众的压迫
二 侵害主权与人道主义
三 战争与人道主义
四 论革命和解放
五 民意战胜金钱武力
六 论共和开明政治
七 爱国与爱人类
八 论公理
九 人生问题
吴虞
一 天下之二大患
二 旧伦理的反人道本质
三 开民之知
胡适
一 封建制度与女子的权利
二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三 学校应是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场所
四 好政府与人道主义
五 如何保障人权
陶行知
一 平民教育的宗旨和任务
二 消灭伪知识和伪教育
三 培养有自治能力的新公民
四 教育要以实际生活为中心
五 在劳力上劳心的一元论
六 尊重儿童的人权、需要和幸福
七 知识分子的使命
陈独秀
一 摆脱蒙昧以适应现实生活
二 英勇奋斗,追求解放与独立
三 消灭强权政治
四 合乎平等自由就是公理
五 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鲁迅
一 中国社会中的非人道现象
二 中国人的性格
三 文化与政治
李大钊
一 人的道德心
二 民众何以受倒悬之苦
三 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欺辱
四 奋斗之文明,解放之运动
五 人道主义的胜利
六 战争与人口问题
七 妇人问题
八 人类精神的改造与经济组织的改造
九 唯民主义乃立宪之本
十 大……主义与非人道
十一 新亚细亚主义
蔡和森
一 论人性
二 中国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
三 革命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出发点
四 以民主集中制和纪律改造组织
五 怎样达到世界和平
恽代英
一 旧社会旧文化的罪孽
二 自竞争中来的文明乃罪恶之渊薮
三 反抗法西斯
四 人的联合
五 教育的改造
六 怎样才是好人
七 社会的改造
瞿秋白
一 中国不改造就不能生存
二 社会运动的牺牲者
三 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
四 中国人权派的真面目
李立三
一 消灭反人道现象的根源
二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欺压
熊十力
一 天人有分而不二
二 仁体乃人之为人的大宝藏
三 心性生生不息新新不已
四 本心与习心
五 人生价值的崇高
六 大同世界的人道理想
梁漱溟
一 中国文化及民族品性之优劣
二 不可行与民族固有精神优良传统相悖之事
三 合理的人生态度
贺麟
一 人性和意志自由
二 人性和道德
三 人伦和人道
四 理想的男女关系
五 儒家式的法治和民治
唐君毅
一 人的存在及其特性
二 论自我
三 论恶
四 中国文化与科学、民主、自由精神
五 东西文化的相互借鉴与交融
六 圆成之道
七 真正的道德生活
八 自尊自重,自信自守
牟宗三
一 人与人性
二 民族文化本位主义
三 科学民主与新外王
方东美
一 高贵的人性及其保持
二 人与自然
三 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
四 人本主义
五 独立的教育
六 论政治
刘述先
一 从民本到民主
二 真正开敞的生命观
第五篇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大陆思想家论人性、人道主义
一 论“人道主义”的含义和实质
二 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三 论人性和人的价值
四 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第五部分 东方思想家论人道主义
前言
第一篇 朝鲜
一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二 尊重人
三 主体思想
四 领导与群众关系
五 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第二篇 韩国
一 王道与人道
二 人性及修养
三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四 建立民主国家
第三篇 日本
一 人性
二 人道与人道主义
三 惜生
四 人的价值
五 人的能动性
六 人情
七 人伦
八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九 人与人的关系
十 人的修养
十一 人的工作之意义
十二 提倡人政(或仁政)
十三 文明开化与社会进步
十四 人与自然(或机器)
十五 反对非人道主义
第四篇 印度
一 人的本性
二 生命的尊严
三 人的内在性
四 人生意义
五 人的修养
六 人际关系
七 人伦
八 仁政和正义
九 科学与人
十 人与自然
十一 非暴力思想
第五篇 阿拉伯
一 人性观
二 提倡人道
三 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四 劝人为善
五 人生使命
六 主张公道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人道主义思想论库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