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市场结构

副标题:无

作   者:蒋殿春著

分类号:

ISBN:978710002553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近十多年来,正像理性预期假说在宏观经济学中掀起巨浪一样,博弈论的应用在微观经济学中兴起了一场革命。厂商理论是这场革命最大的受益者,分化出许多朝气蓬勃的理论分支,造就了新产业组织理论(现代厂商理论)的繁荣。不唯如此,这一理论思想和方法已经在贸易、金融等研究领域中开花结果,布兰德(J.A.Brander)和斯宾塞(B.J.Spencer)等人的战略性关税保护政策模型和罗斯(S.A.Ross)等人对非对称信息下的厂商金融结构的分析就分别是这两方面的典型代表。   比较起来,在汲取现代微观经济学中有益的思想、方法方面,跨国公司理论研究

目录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跨国公司与海外沉没成本
1.1 直接投资(厂商)与沉没成本
1.2 跨国公司的国外沉没资产和边际成本
1.3 成本函数
1.4 海外沉没资产的策略意义
1.4.1 沉没成本与“可信承诺”
1.4.2 静态竞争:库诺特均衡与贝特兰德均衡
1.5 沉没成本的增长
1.5.1 一般性的说明
1.5.`2 出口替代的对外直接投资:一个简化的模型
1.6 小结
第二章 行业进入壁垒
2.1 规模经济与行业进入壁垒
2.1.1 B-S-M限制定价模型
2.1.2 威胁的可信性
2.1.3 沉没成本与策略性限制定价
2.1.4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策略性进入壁垒
2.2 成本优势与进入壁垒
2.2.1 机会成本与垄断租
2.2.2 资产专用性和交易成本
2.3 异质产品生产与行业进入壁垒
2.3.1 跨国公司与异质产品
2.3.2 广告的壁垒效应
2.4 克服国外行业进入壁垒
2.5 小结
第三章 消除竞争
3.1 生产规模效应
3.2 分离市场效应
3.2.1 局部的竞争
3.2.2 跨市场的声誉
3.2.3 跨市场声誉与实在的竞争对手
3.3 跨国公司与掠夺性竞争手段
3.4 “寡占反应”和“交换威胁”
3.4.1 “寡占反应”和“交换威胁”
3.4.2 以对外直接投资缓解竞争强度
3.4.3 国内市场力量支持下的对外直接投资
3.4.4 一些实例
3.5 小结
附录: 非对称不完全信息下的跨市场声誉
第四章 串谋
4.1 基本模型
4.2 不对称的国内外市场
4.2.1 厂商数目不同
4.2.2 需求增长率不同
4.2.3 经济波动不完全正相关
4.3 成本差异厂商
4.3.1 单国竞争均衡
4.3.2 跨国竞争──对称成本优势
4.3.3 跨国竞争──非对称成本优势
4.4 小结
第五章 新技术的竞争
5.1 跨国公司与创新效率
5.1.1 跨国公司的海外新技术研究和开发
5.1.2 大小厂商的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效率
5.2 市场力量与技术创新的动机──熊彼特和阿罗
5.3 跨国公司与单国生产厂商的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竞争──基础模型
5.3.1 模型假设
5.3.2 纳什均衡
5.3.3 厂商业绩和行业技术进步格局
5.4 垂直一体化及水平一体化公司
5.5 核心技术的换代
5.6 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溢出效应的影响
5.7 技术转让方向
5.7.1 技术转让──产品竞争
5.7.2 技术转让──分隔的产品市场
5.8 经验实证
5.9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汉英人名对照表
后记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跨国公司与市场结构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