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的写法,杂糅作者的生平和创作,不独采用文字材料,兼取与作者的对话、访谈。是所谓知人论世,物我齐一,取其切近也。文字也力求浅白随和,不作高头讲章式的论评,重在作者的阅读感受,故日“我读”,取其平易也。总之,都是为读者着想,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这套丛书,在结识这些文学“新秀”的同时,庶几也增加一点对于中国文学的感情和信心。
本书作者试图用一种新的批评方式,即倚重于作者本人对张执浩的生活与写作的长时间的了解,以“知情人”的身份进入张执浩的诗歌和小说之中,揭示“这一个”诗人小说家的写作之于时代、之于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目录
引子:迎面遭遇诗人小说家
上篇 诗歌中的实在
一 《糖纸》:背对生活偷享的甜蜜
二 《内心的工地》:直面生活的痛苦磨折
三 《美声》:“还原常识”与“回到内心”
四 《美声》之后:“在人群中如入无人之境”
五 余论:张执浩与当代诗歌写作中的几个问题
1.诗与生活
2.诗与个人
3.诗与隐喻
访谈:心中有美,苦于赞美(李以亮)
下篇 小说中的虚幻
一 “新知青”:城市蟹居者的变态生活
1.“知识改变命运”:完美主义/理想主义者的悲喜剧
2.“没有生活”:都市丛林中的惊弓之鸟
3.“替我生活”:虚无主义者的自虐和虐人
二 似水年华:成长的诗意与残酷
1.诗意:在飘逸与沉重之间
2.残酷:在欲望与死亡之间
3.“毛病”:在束缚与自我解脱之间
三 都市人群:爱的虚无与婚姻的虚与委蛇
1.当真爱不存在
2.当婚姻成为“智齿”
3.当家庭沦为苦难的渊薮
四 追问时光:历史与现实的交错闪现
1.历史:“在时光中装聋作哑”
2.现实:“一路抖下去”
五 长篇小说:摇摆不定的叙事
1.《试图与生活和解》:试图与小说“规范”和解
2.《天堂施工队》:与傻瓜携手的诗人
3.《水穷处》:都市+悬疑+情感=“迷人的小说”?
六 余论:不可比较的比较:诗歌与小说
1.“诗意小说”与“观念写作”
2.现代小说的隐喻性与寓言性
3.“故事情结”与“有限写作”
访谈:“写作是抵抗心灵钝化的武器”
结语:“撞身取暖”与“玉石俱焚”
后记
上篇 诗歌中的实在
一 《糖纸》:背对生活偷享的甜蜜
二 《内心的工地》:直面生活的痛苦磨折
三 《美声》:“还原常识”与“回到内心”
四 《美声》之后:“在人群中如入无人之境”
五 余论:张执浩与当代诗歌写作中的几个问题
1.诗与生活
2.诗与个人
3.诗与隐喻
访谈:心中有美,苦于赞美(李以亮)
下篇 小说中的虚幻
一 “新知青”:城市蟹居者的变态生活
1.“知识改变命运”:完美主义/理想主义者的悲喜剧
2.“没有生活”:都市丛林中的惊弓之鸟
3.“替我生活”:虚无主义者的自虐和虐人
二 似水年华:成长的诗意与残酷
1.诗意:在飘逸与沉重之间
2.残酷:在欲望与死亡之间
3.“毛病”:在束缚与自我解脱之间
三 都市人群:爱的虚无与婚姻的虚与委蛇
1.当真爱不存在
2.当婚姻成为“智齿”
3.当家庭沦为苦难的渊薮
四 追问时光:历史与现实的交错闪现
1.历史:“在时光中装聋作哑”
2.现实:“一路抖下去”
五 长篇小说:摇摆不定的叙事
1.《试图与生活和解》:试图与小说“规范”和解
2.《天堂施工队》:与傻瓜携手的诗人
3.《水穷处》:都市+悬疑+情感=“迷人的小说”?
六 余论:不可比较的比较:诗歌与小说
1.“诗意小说”与“观念写作”
2.现代小说的隐喻性与寓言性
3.“故事情结”与“有限写作”
访谈:“写作是抵抗心灵钝化的武器”
结语:“撞身取暖”与“玉石俱焚”
后记
我读张执浩:叙事的诗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