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以《燕行录》资料为中心

副标题:无

作   者:(韩)黄普基 著

分类号:

ISBN:978730910953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明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以燕行录资料为中心》以《燕行录》为核心资料,以明清地方志和现代气象、水文资料为补充,对明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尝试进行包括地名、聚落、历史气候、环境变化、地理意象等方面的历史地理研究。  《燕行录》中有丰富的历史、地理、天文等各方面的资料。明清时期出使中国的朝鲜使者们大量地记载了其往返所经之地的山川风貌、地理形势、驿道里程等情况。加上这一文献具有史料记载的连续性,如果按整个明清时期的时间顺序来进行解读,可以从中了解地名、聚落、地理景观的变化过程。  朝鲜人从不同角度观察明清时期的一景一物,记载了许多中国文献缺载的史料,因此将《燕行录》与方志等中国文献进行比较分析,是探讨“他者”眼中的中国、“从周边看中国”的新的路径。

目录

导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学术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论点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空间范围
    五、《燕行录》的历史地理价值
第一章 地名研究
  第一节 驿路沿线地名景观及其变化——以明清时期东北方向驿路为中心
    一、辽东山地区间(九连城—凤凰城—通远堡一线)
    二、辽西走廊区间(锦州—宁远一线)
    三、冀东地区(丰润—玉田、通州—三河一线)
    四、地名通名与移民、驿路和聚落体系
    五、结论
  第二节 “八渡河”考——明清时期朝鲜人的中朝边境地名认识
    一、八渡河在哪里?
    二、八渡河地名来源
    三、八渡河的地名演变
    四、结论
第二章 聚落研究
  第一节 清前期辽宁、冀东地区驿路聚落研究
    一、绪论
    二、清前期辽宁、冀东地区的形势与人口
    三、聚落规模
    四、聚落分布
    五、聚落形状
    六、结语
  第二节 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聚落建筑材料与形式
    一、区域建筑材料景观
    二、建筑材料景观的变化过程
    三、房屋结构与建筑形式
    四、结论
第三章 历史气候研究
    《燕行录》资料反映的16—19世纪东北南部地区冬半年气温变化
    一、引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燕行录》中冰情资料的整理
    四、冬季温度序列的建立及初步分析
    五、结论
第四章 河流与区域环境变化研究
  第一节 “周流河”考
    一、朝鲜人与清朝人对周流河的认识
    二、对1712年周流河的文献与地理考察
    三、周流河1712年以后的演变情况
    四、周流河与巨流河混用问题的解释
    五、结论
  第二节 国境与地名境界、心理境界——明清时期鸭绿江下游河流名考辨与朝鲜人的领土意识
    一、鸭绿江下游河流名考辨
    二、鸭绿江下游一带地名变化的原因
    三、余论:朝鲜人的鸭绿江分界意识和领土意识
第五章 地理意象研究
  第一节 山海关:从“辽燕旧界”到“华夷大界”
    一、朝鲜人的山海关分界意识
    二、朝鲜人感受到的关内外的不同
    三、关内外的异中之同
    四、余论
  第二节 “心存即为乡”:清代朝鲜使者对“高丽铺”历史的构建
    一、“兹铺种落本吾鲜”:朝鲜移民建村说法的构建
    二、“东民俘虏成乡聚”:对朝鲜移民来源的构建
    三、“河且还乡我独不”:还乡河的变迁与高丽铺的兴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明清时期辽宁、冀东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以《燕行录》资料为中心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