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数学化的演进与批判

副标题:无

作   者:任瑞敏

分类号:

ISBN:978720813655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基于经济哲学的视野探讨经济学数学化的形成机理,主要从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两个维度分析经济学数学化的演变。认为数学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经济学的过度数学化倾向也会将经济学引向另一个极端。作者认为,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经济规律,需要站在一定的历史高度,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进行综合研究,这需要哲学思想与经济学思想的联合与互动。立足于现实基础的经济哲学,弥补了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上的局限性,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因此,充分发挥经济哲学对经济学在把握经济规律方面的指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目录

博士文库(第二辑)序言 / 1
前言 / 1

导论    经济学系统中的“外来物种”——数学 / 1
第一节  数学对经济学系统的“侵入” / 1
第二节  经济学被数学化了吗?——数理经济学 / 7
第三节  研究经济学数学化的意义 / 151

第一章  从意识、方法到世界观的演变:经济学数学化的历史溯源 / 20
第一节  前古典与古典经济学派的分歧:经济学的宗旨与
数学方法的运用 / 21
第二节  微积分的运用:高等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 27
第三节  线性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 37
第四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 45
第五节  “经济混沌现象”:非线性数学的应用 / 54

第二章  经济学在何种意义上离不开数学 / 61
第一节  数学“严谨”的学科特质 / 62
第二节  数学“抽象”的方法论优势 / 70
第三节  经济学“理性”的学科特质 / 76
第四节  “理性”经济学的“严谨”表达:经济学应用数学的
必然性 / 85

第三章  数学在经济学科学理论建构上的意义 / 97
第一节  有利于实现经济学的科学化 / 98
第二节  经济学概念的可计量性及其重要意义 / 109
第三节  有利于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116
第四节  促进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 121

第四章  经济学数学化的忧思之一:忘记了历史特性 / 133
第一节  经济学的历史性 / 134
第二节  “经济学是如何忘记历史的” / 140
第三节  经济金融化对经济学的挑战 / 1521

第五章  经济学数学化的忧思之二:哲学反思与批判意识的弱化 / 164
第一节  被证明了的哲学与经济学互渗的积极意义 / 165
第二节  经济学过分注重哲学的理性逻辑弱化了其反思与
批判功能 / 181
第三节  经济学数学化忽视了局部与整体的联系 / 191

第六章  经济学数学化的忧思之三:不重视价值分析与道德伦理 / 199
第一节  经济学学科的性质和意义 / 201
第二节  从相融到排除:价值判断在主流经济学中的
地位变迁 / 207
第三节  经济学数学化弱化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 / 218
第四节  道德伦理对于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 230

结束语  探索经济发展规律呼唤经济哲学思想的在场 / 246
第一节  经济学的发展趋势与经济哲学出场的存在论根基 / 246
第二节  经济哲学对经济学思想的指导意义 / 253

参考文献 / 258
后记 / 268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经济学数学化的演进与批判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