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例举大量古今史实,从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闻事业,阐述了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包括: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等内容。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早期的广播事业(1923—1928)
第一节 早期外商在华的广播实验
第二节 国人自办广播的发端
第二章 抗战前的广播事业(1928—1937)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广播
一、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宣传
二、国民党广播事业网在全国的建立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变迁
三、西安事变中的“广播战”
第二节 多向发展的民间广播
一、上海民营广播渐趋繁荣
二、其他地区民营台的发展
第三节 禁而不止的外商广播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1937—1945)
第一节 国统区的广播事业
一、国民党中央台的抗日宣传
二、国民党政府其他电台情况
三、民营电台的抗日宣传
第二节 日伪沦陷区广播
一、东北的伪满广播事业
二、华北的日伪广播事业
三、华东汪伪广播事业和其他地区的日伪广播事业
四、沦陷区民营台广播
第三节 “苏联呼声”和美国军用广播
一、苏联呼声广播电台
二、美军在华广播电台
第四节 人民广播的诞生
一、人民广播事业溯源
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
三、延安之声传四方
第四章 解放战时期的广播事业(1945一1949)
第一节 从膨胀到崩溃的国民党广播事业
第二节 从复苏到衰落的民营电台
第三节 经历挫折、日渐壮大的人民广播
一、延安台的恢复和发展
二、延安(陕北)台的三次转移
三、日益壮大的解放区广播
四、解放战争中的广播宣传
五、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人民广播
第五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广播事业(1949—1956)
第一节 建立集中统一的国营广播事业体制
一、统一领导和建设人民台
二、接管原国民党广播电台
三、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发展广播收音网
第二节 广播宣传初学“自己走路”
一、对国内广播
二、对国外广播
三、改进广播宣传工作
第六章 初步探素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56—1966)
第一节 一波三折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一、广播基础建设的“跃进”式发展
二、中国电视诞生
三、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规模调整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再发展
第二节 瑕瑜互见的广播电视宣传
一、扩大化了的反右派斗争宣传
二、“大跃进”宣传的严重失误
三、广播电视宣传的调整和改进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和广播电视报刊的出现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一1976)
第一节 动乱时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一、“文革”初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二、“文革”中、后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三、对外广播与对外合作交流
第二节 服从政治需要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一、有线广播的鼎盛时代
二、彩色电视开播
三、电视传输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逆境中的抗争
一、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极“左”宣传的抵制
二、广播电视界的抗争
第八章 改革开放前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976—1983)
第一节 两年徘徊期间的广播电视
一、从理论节目开始拨乱反正
二、广播电视宣传初步改观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视
一、确立新时期广播电视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二、重申“自己走路”方针,努力办好各类节目
第九章 全面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83—1992)
第一节 以新闻改革为重点的广播电视宣传改革
一、以新闻改革作为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突破口
二、增办多种形式的综合性信息节目
三、文艺节目的改革
四、纪录片和电视剧特色凸显
五、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与对台湾广播的加强
六、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
第二节 事业建设和发展方针的调整
一、“四级办”事业建设方针的确立
二、事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三、广播电视技术政策的调整
第十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92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一、广播电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广播电视集团化的探索
第二节 广播电视宣传的综合创新
一、节目栏目的板块化、频道(率)化和对象化设置
二、新闻改革多头并举
三、经济宣传持续强化
四、社教类和文艺类节目日趋繁荣
五、对边远地区和对港澳台宣传的质量明显提高
六、对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节 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起步
一、广播电视立法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播电视执法和普法工作进展顺利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一、广播电视教育蓬勃开
二、广播电视社团的建立和发展
三、广播电视研究成果丰硕
第五节 步入广播电视大国行列
第十一章 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第一节 香港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
二、电视事业的创办和发展
三、广播电视政策的变迁
第二节 澳门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
二、电视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戒严”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
二、解除“戒严”后的广播电视事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节 早期外商在华的广播实验
第二节 国人自办广播的发端
第二章 抗战前的广播事业(1928—1937)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国民党广播
一、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宣传
二、国民党广播事业网在全国的建立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变迁
三、西安事变中的“广播战”
第二节 多向发展的民间广播
一、上海民营广播渐趋繁荣
二、其他地区民营台的发展
第三节 禁而不止的外商广播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播事业(1937—1945)
第一节 国统区的广播事业
一、国民党中央台的抗日宣传
二、国民党政府其他电台情况
三、民营电台的抗日宣传
第二节 日伪沦陷区广播
一、东北的伪满广播事业
二、华北的日伪广播事业
三、华东汪伪广播事业和其他地区的日伪广播事业
四、沦陷区民营台广播
第三节 “苏联呼声”和美国军用广播
一、苏联呼声广播电台
二、美军在华广播电台
第四节 人民广播的诞生
一、人民广播事业溯源
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
三、延安之声传四方
第四章 解放战时期的广播事业(1945一1949)
第一节 从膨胀到崩溃的国民党广播事业
第二节 从复苏到衰落的民营电台
第三节 经历挫折、日渐壮大的人民广播
一、延安台的恢复和发展
二、延安(陕北)台的三次转移
三、日益壮大的解放区广播
四、解放战争中的广播宣传
五、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人民广播
第五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广播事业(1949—1956)
第一节 建立集中统一的国营广播事业体制
一、统一领导和建设人民台
二、接管原国民党广播电台
三、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改造
四、发展广播收音网
第二节 广播宣传初学“自己走路”
一、对国内广播
二、对国外广播
三、改进广播宣传工作
第六章 初步探素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56—1966)
第一节 一波三折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一、广播基础建设的“跃进”式发展
二、中国电视诞生
三、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规模调整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再发展
第二节 瑕瑜互见的广播电视宣传
一、扩大化了的反右派斗争宣传
二、“大跃进”宣传的严重失误
三、广播电视宣传的调整和改进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的兴起和广播电视报刊的出现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66-一1976)
第一节 动乱时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一、“文革”初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二、“文革”中、后期的广播电视宣传
三、对外广播与对外合作交流
第二节 服从政治需要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
一、有线广播的鼎盛时代
二、彩色电视开播
三、电视传输技术的进步
第三节 逆境中的抗争
一、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极“左”宣传的抵制
二、广播电视界的抗争
第八章 改革开放前后的广播电视事业(1976—1983)
第一节 两年徘徊期间的广播电视
一、从理论节目开始拨乱反正
二、广播电视宣传初步改观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播电视
一、确立新时期广播电视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二、重申“自己走路”方针,努力办好各类节目
第九章 全面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83—1992)
第一节 以新闻改革为重点的广播电视宣传改革
一、以新闻改革作为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的突破口
二、增办多种形式的综合性信息节目
三、文艺节目的改革
四、纪录片和电视剧特色凸显
五、少数民族广播电视与对台湾广播的加强
六、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
第二节 事业建设和发展方针的调整
一、“四级办”事业建设方针的确立
二、事业发展方式的变革
三、广播电视技术政策的调整
第十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1992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一、广播电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广播电视集团化的探索
第二节 广播电视宣传的综合创新
一、节目栏目的板块化、频道(率)化和对象化设置
二、新闻改革多头并举
三、经济宣传持续强化
四、社教类和文艺类节目日趋繁荣
五、对边远地区和对港澳台宣传的质量明显提高
六、对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第三节 广播电视法制建设的起步
一、广播电视立法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播电视执法和普法工作进展顺利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一、广播电视教育蓬勃开
二、广播电视社团的建立和发展
三、广播电视研究成果丰硕
第五节 步入广播电视大国行列
第十一章 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第一节 香港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
二、电视事业的创办和发展
三、广播电视政策的变迁
第二节 澳门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广播事业的发展
二、电视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戒严”时期的广播电视事业
二、解除“戒严”后的广播电视事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