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次修订,除了增写《新版前言》提出“三文原则”,附录台湾版《中国历朝小说与文化》和《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的序言,以及《白话小说由口传走向书面》之外,对一些尚有可取的重要观点作了更严密的逻辑推衍和发挥,对一些不恰切之处,作了改动,增加了不少论证材料和注解。更大的变动是把此书变成图志本,按照前言所述的“三文原则”,使图与文成为意义互动互补的有机整体。图画都是当做专门学问,日积月累地多方搜集来的,一百六十二图,分别选自一百种左右的古籍、拓本和画册。图的来源相当广泛,地及中外,时及古今,艺及雅俗,于同类中选优胜,异样中见情趣,旨在发挥图志本“多维证据法”的优势。当然图志是个无底洞,个人能力有限,难免还有诸多遗珠之憾。
本书稿是杨义先生在其旧作《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基础上经过重新修订、增补的图志本。本书在原作基础上,强化了文化原我、文化生态、文化通观这“三文原则”,体现出更加充分的现代意识和世界视境。它以中国古典小说文本为中心,辅之以大量的图画,以图文互动的方式对内在于中国文化整体结构中的小说叙事进行“综观”,开拓了文学史解释的广阔视野,把文学史撰述方式推进到一个崭新境界。
目录
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代新版前言)
导言 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阐释和文体发生发展论
第一章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第二章 《穆天子传》的史诗价值
第三章 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
第四章 汉魏六朝志怪书的神秘主义幻想
第五章 汉魏六朝“世说体”小说的流变
第六章 唐人传奇的诗韵乐趣
第七章 郭煌变文的佛影俗趣
第八章 从《酉阳杂俎》到《夷坚志》
第九章 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
第十章 《三国演义》的悲剧结构和经典性叙事
第十一章 《水浒传》的整体生命和叙事神理
第十二章 “剪灯三话”的文化意识和叙事谋略
第十三章 《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
第十四章 《金瓶梅》:世情书与怪才奇书的双重品格
第十五章 李渔小说:程式化和个性化的审美张力
第十六章 《聊斋志异》充满灵性的幻想和叙事方式
第十七章 《儒林外史》的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
第十八章 《红楼梦》:人书与天书的诗意融合
.第十九章 《红楼梦》与五四小??
第二十章 《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
结论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对两千年小说叙事的综合考察
附录一 台湾版《右国历朝小说与文化》序言
附录二 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自序
附录三 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前言——白话小说由口传走向书面
后记
新版后记
导言 中国古典小说的本体阐释和文体发生发展论
第一章 《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第二章 《穆天子传》的史诗价值
第三章 汉魏六朝杂史小说的形态
第四章 汉魏六朝志怪书的神秘主义幻想
第五章 汉魏六朝“世说体”小说的流变
第六章 唐人传奇的诗韵乐趣
第七章 郭煌变文的佛影俗趣
第八章 从《酉阳杂俎》到《夷坚志》
第九章 文人与话本叙事典范化
第十章 《三国演义》的悲剧结构和经典性叙事
第十一章 《水浒传》的整体生命和叙事神理
第十二章 “剪灯三话”的文化意识和叙事谋略
第十三章 《西游记》:中国神话文化的大器晚成
第十四章 《金瓶梅》:世情书与怪才奇书的双重品格
第十五章 李渔小说:程式化和个性化的审美张力
第十六章 《聊斋志异》充满灵性的幻想和叙事方式
第十七章 《儒林外史》的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
第十八章 《红楼梦》:人书与天书的诗意融合
.第十九章 《红楼梦》与五四小??
第二十章 《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智慧
结论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对两千年小说叙事的综合考察
附录一 台湾版《右国历朝小说与文化》序言
附录二 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自序
附录三 台湾版《中国古典白话小说史论》前言——白话小说由口传走向书面
后记
新版后记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新版图志本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