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ieving without identifying:the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spirtual beliefs in contemporary China

副标题:无

作   者:李向平著

分类号:

ISBN:978750971352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作者生动而有趣地回答了中国人有信仰吗?中国人在信仰什么?中国人的信仰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如何以信仰为纽带获得社会的信仰认同、进行信仰的社会实践?本书从宗教—信仰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入手,着重讨论和分析了这些中国社会、中国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本书对中国信仰的社会特征、宗教信仰与其他信仰的复杂关系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实践等情况,进行了宗教—信仰社会学的深度诠释,进而讨论了信仰社会学理论的建构问题。本书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现状,从知识介绍到问题分析,写作上注意了可读性与知识性、专业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结合。

目录

  序1 从宗教理解到信仰理解
  序2 游荡的信仰,空灵的社会
  序3 宗教是一个有用的跨文化概念吗?
  1 中国信仰的时代变迁
   1.天命·圣王·神灵
   2. 60年中国人的信仰变迁
   3.从“信仰危机”到“宗教危机”
   4.“臣民宗教”与“公民宗教”
   5.宗教与灾后社会重建
   6.宗教与金融危机的联想
   7.个人信仰与身体政治
   8.信仰与身份的冲突
   9.宗教信仰属于谁
   10.儒教复兴,谁来埋单?
   11.我们都被信仰了!?
   12.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重建
  2 信仰与中国现代性的兴起
   13.国家认同与私人信仰的互动
   14.民主与“迷信”的新冲突
   15.大寨造大庙,信仰大转型
   16.国家在场的文化再生产
   17.后改革时代的正当性冲动
   18.国家祭圣祖:政治认同的象征性建构
   19.毛泽东与现代中国的全能型革命模式
   20.传统信仰的现代复制
   21.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难题
  3 信仰认同与信仰区隔
   22.儒教宗教论的再讨论
   23.中国人的信仰认同模式
   24.信仰认同与宗教模式
   25.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
   26.中国佛教的后信仰时代
   27.缘分·功德·共同体
   28.伦理·身份·认同
   29.当代中国“老板”的信仰与信仰实践
   30.新教伦理与社会信任的中国建构
   31.合法与非法:基于信仰—关系的权力实践
  4 信仰社会学的基本建构
   32.信仰与宗教的空间分割
   33.“公民信仰”如何可能?
   34.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35.中国人的“关系—信仰”模式
   36.中国信仰的关系主义模式及其重建之路
   37.私人信仰与中国宪政建设
   38.从信仰到宗教的“实践逻辑”
   39.信仰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信仰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Believing without identifying:the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spirtual beliefs in contemporary China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