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汇集了著名民间文化学者刘锡诚先生多年来在“非遗”的保护、考察、咨询和理论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应邀在 一些省市的“非遗”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等专业机构的授课、讲演稿,所遴选的文章均具有应“非遗 ”保护工作的需要而撰的特点。对“非遗”的保护、普查、建档、数据库建设、传承人认定、干部培训、项目论证、评审申报等工作 均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目录
全球化与文化研究
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文化的保护
原点:多样性与多样化
文化圈与文化“飞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西部为例)
抢救性保护和生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古村落
传承与传承人论
转变理念正当时
对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问题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文学普查
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与保护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理念与方法
原始艺术及其观念在民间文化中的遗留与影响
整体研究要义
“活态”保护的一种模式
留住我们的文化根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大关键
基于实践的学理探索
政府主导与专家参与
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
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脉
春节:慎终追远生生不息
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黄石与《端午礼俗史》
民间传说及其保护问题
牛郎织女传说的时代命运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
关于“梁祝义(宜)兴说”
略谈白蛇传传说
湮没的文化有待出发
湘西:什么最重要?
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蓝夹缬与昆曲的葛藤
大地震后的文化担当
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文化的保护
原点:多样性与多样化
文化圈与文化“飞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西部为例)
抢救性保护和生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古村落
传承与传承人论
转变理念正当时
对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问题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文学普查
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与保护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理念与方法
原始艺术及其观念在民间文化中的遗留与影响
整体研究要义
“活态”保护的一种模式
留住我们的文化根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大关键
基于实践的学理探索
政府主导与专家参与
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
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脉
春节:慎终追远生生不息
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黄石与《端午礼俗史》
民间传说及其保护问题
牛郎织女传说的时代命运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
关于“梁祝义(宜)兴说”
略谈白蛇传传说
湮没的文化有待出发
湘西:什么最重要?
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蓝夹缬与昆曲的葛藤
大地震后的文化担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