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贤明(1944- ),台湾台北市人,日本贤志株式会会长、台湾贤志文教基金会、贤志出版社董事长、专栏作家

副标题:无

作   者:赵贤明著

分类号:

ISBN:978780100468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经营之神王永庆的白手创业过程,以及有关他的一些管理哲学、魅力、对台湾经济的影响等等。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白手创业过程
出身贫苦家庭
从米店开始自立
涉足塑胶世界
多角经营
岛外投资
插足电动机车、汽车
跨世纪六轻工程效益惊人
垃圾也要当产业来做
第二章 管理哲学
追根究柢
节约、效率
克服困难
为大企业把脉
王永庆眼中的人才
如何与王永庆合作
第三章 王永庆的魅力
信守诺言
坦率真诚
工作狂热
传授心得
保健有道
回馈社会
第四章 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塑造白手创业成功楷模
王永庆的中国式管理模式
台湾经验典范之一
前瞻性经济眼光
成功经验广被学习
第五章 出走的震撼
台湾丧失工业发展空间
台塑模式在美碰壁
与大陆打交道不顺利
第六章 海沧计划一波三折
看中海沧、退出海沧
外销变内销
长江计划
海沧改打世界牌
海沧成为外资新乐园
王永庆小心触法
厦门人不看好
海沧不成似早有迹象
台塑在海沧仍有小厂投资
第七章 漳州电厂案紧急煞车
漳州电厂三年还本
为台湾产业找财路
三年不完成就会赔钱
台湾当局各单位表态
外资纷纷上门
大陆顺利通过的原因
漳州政府的优惠
后石村建路迎贵人
山西电厂计划更诱人
备忘录预留退路
工地上动作不停
李登辉担心什么?
第八章 王永庆眼中的台湾政治
屈辱的历史
对国民党的失望
对耕者有其田的不满
痛恨贪污、围标
反对“劳动基准法”
交通工程品质低劣
营私谋利的特权工程单位
第九章 王永庆的两岸观
中国人情结
两岸心结
第十章 王永庆眼中的慈母
不寻常的丧礼
追念慈母生平
老夫人生前点滴
第十一章 家族历史
祖先自福建迁居来台
祖先风水庇佑
3位妻子、9个儿女
9个儿女的困惑
密切的兄弟关系
各界关注交棒问题
孤独巨人
王文洋的接班之路
附录: 王永庆箴言
社会就是学校
一勤天下无难事
追求合理化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
奢靡风气令人担心
勤劳美德逐渐消逝
管理必须追求根源
轻诺必定寡言
交谈必须言之有物
管理不能只了解皮毛
千万不要以亲为亲
战胜自己最重要
光喊口号无济于事
育人之前先育己
节俭乃度过困境之良策
经营企业不可投机
成败的关键在品质
主管的品质最重要
身处逆境焉知非福
追求管理的三个条件
刻苦耐劳的精神最重要
理论配合实务才能融会贯通
竞争带来了机会
吃不了苦就学不到功夫
不可重用没有经验的儿子
小心好景不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刻苦的人较有成就
重视品质必能成大业
必须主动去服务他人
做生意的道理
不可育目追求人才
经营者应留心细节问题
没有耕耘岂有收获
大厦须从一砖一石砌起
失败乃是最可贵的考验
观念领导企业发展
工业乃强国之道
温室工业基础不稳
节俭乃经营企业之根
贫困中才能产生力量
好好利用每个人的长处
人才靠磨练而来
企业竞争优胜劣败
不可满于一时之成就
规章必须经常修改
经营企业二大重点
人才必须从基层训练起
吃苦才能担当重任
岛内投资环境恶化
“戒急用忍”使三万多家台商忍不下去
资源回收再使用化弊为利
岛内充斥采购及工程围标
工程采购弊端带来恶质选举文化
大陆转为市场经济开始兴旺
台商在大陆的竞争优势逐渐消失
台湾产业面临新的挑战
台湾经济前景堪忧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赵贤明(1944- ),台湾台北市人,日本贤志株式会会长、台湾贤志文教基金会、贤志出版社董事长、专栏作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