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一是注重历史描述,而于结论则较为谨慎,力避武断轻率。如第一章,鉴于通俗小说迄今尚无公认的定义,作者采取从历史发展的客观叙述中,引出通俗小说“与世俗沟通”、“浅显易懂”、“娱乐消遣性”三个特征,这就比较容易为学术界所认同。
二是善于面对繁杂宏大的文学材料做出理论概括,显示出驾驭材料而不被材料所驾驭的出色才能。如借助大量史实,指出抗战时期通俗小说与高雅小说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一条新的道路已被探索出来”的结论;又如,指出雅俗文学的“结合部地带”,常常体现“一个民族总体文学水平的提高”;再如,提出“小说的审美品级、艺术水平与雅俗无关”,并非通俗小说注定低级,严肃小说一定高级;这些论点都很中肯。第六章论述抗战时期通俗小说不同类型(言情、武侠、侦探、滑稽等)之间的相互渗透与错综发展(即作者所说的“综合与深化”),尤其富有创造性,读来令人甚感兴趣。
三是艺术感受能力与体悟能力很强,能以生动明快的语言提出一针见血的精彩论断。如第五章从雅俗互动的角度分析了赵树理、徐訏、张爱玲等各自小说的特点,指出赵树理小说是“外俗内雅”,徐訏无名氏“是以小雅掩大俗”,张爱玲小说则是“大雅大俗”,她的“雅和俗如同薪与火、刀与锋、形与影那般难以简单剥离”,可谓十分精辟。
目录
目 录
序
第一章 通俗小说的流变与界定
一 通俗小说概念阐释
二 古代通俗小说流变
三 近现代通俗小说流变
四 如何界定通俗小说
第二章 战前通俗小说扫描
一 现代通俗小说四阶段
二 民初五年的繁荣
三 调整期概况
四 中兴期概况
第三章 抗战与通俗小说的勃兴
一 勃兴的必然性
二 沦陷区通俗小说
三 国统区通俗小说
四 解放区通俗小说
第四章 理论建设的自觉
一 理论建设的基础及特点
二 解放区作为理论中心
三 国统区的探讨
四 沦陷区的几场论争
第五章 雅俗文学的互动
一 十二类考察对象
二 新文学小说的求雅与随俗
三 通俗小说的雅化
四 新类型的诞生
第六章 类型的深化与综合
一 通俗小说作为消费类型
二 社会言情小说
三 武侠小说
四 侦探等其他类型
结束语
附录 抗战时期重要通俗小说作家小传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
第一章 通俗小说的流变与界定
一 通俗小说概念阐释
二 古代通俗小说流变
三 近现代通俗小说流变
四 如何界定通俗小说
第二章 战前通俗小说扫描
一 现代通俗小说四阶段
二 民初五年的繁荣
三 调整期概况
四 中兴期概况
第三章 抗战与通俗小说的勃兴
一 勃兴的必然性
二 沦陷区通俗小说
三 国统区通俗小说
四 解放区通俗小说
第四章 理论建设的自觉
一 理论建设的基础及特点
二 解放区作为理论中心
三 国统区的探讨
四 沦陷区的几场论争
第五章 雅俗文学的互动
一 十二类考察对象
二 新文学小说的求雅与随俗
三 通俗小说的雅化
四 新类型的诞生
第六章 类型的深化与综合
一 通俗小说作为消费类型
二 社会言情小说
三 武侠小说
四 侦探等其他类型
结束语
附录 抗战时期重要通俗小说作家小传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