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哲学史教程

副标题:无

作   者:陈来著

分类号:

ISBN:978710803262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宋元明哲学史教程》内容简介:在中国哲学二千余年的历史中,在不同时期,思想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或形态取得发展。这使得我们常常用一个时期的主流哲学形态来概括该时期的哲学。比如,先秦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就习惯把先秦哲学称作“子学”。两汉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通过经学的形式发展的,我们就把两汉哲学称作“经学”。魏晋时期以玄学的发展为主流,我们就把魏晋哲学称作“玄学”。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特别繁盛的时期,我们就把隋唐哲学称作“佛学”。宋代和明代是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所以我们就把宋明哲学称作“理学”。当然,在每一时期,除了主流哲学思想以外,还有别的思想存在,但是该主导的哲学思潮,确实是该时代的代表。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史上有两个最繁荣的时代,一个是先秦时代,另一个是宋明时代。宋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想家出现最多、思想水平最高的时代。所以,学习宋明哲学对了解中国哲学的整体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宋代和明代的理学是儒家哲学,它是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故其英译为Neo-confucianism(新儒学)。

目录

  学习指南
  单元一 宋明理学概论
   绪言
   单元目标
   宋明理学的名称
   宋明理学的流派和代表人物
   理学的特点、课题和范畴
   韩愈的思想
   李翱的思想
   北宋前期的社会思潮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二 北宋理学(一):理学的发端
   绪言
   单元目标
   周敦颐思想的主要内容
   张载哲学的特色
   邵雍的学说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三 北宋理学(二):理学的建立
   绪言
   单元目标
   程颢的思想
   程颐的哲学
   二程门人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四 南宋理学(一)湖湘学派与朱熹的闽学
   绪言
   单元目标
   胡宏的思想
   朱熹哲学体系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五 南宋理学(二)江西陆学与浙东事功学派
   绪言
   单元目标
   陆九渊的哲学
   朱、陆异同
   陆学与禅学
   陈亮、叶适的事功思想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六 元代理学
   绪言
   单元目标
   元代初期的社会文化
   许衡的思想
   刘因的思想
   吴澄的思想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七 明代前期的理学:朱学的复兴
   绪言
   单元目标
   曹端的思想
   薛碹的思想
   吴与弼的思想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八 明代中期的理学(一)心学的运动
   绪言
   单元目标
   陈献章的思想
   湛若水的思想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九 明代中期的理学(二)心学之反动
   绪言
   单元目标
   胡居仁的思想
   罗钦顺的思想
   王廷相的思想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单元十 明代后期的理学
   绪言
   单元目标
   王门的分派
   王艮的思想
   罗汝芳的思想
   李贽的思想
   刘宗周的思想
   摘要
   活动题参考答案
   测试题参考答案
   参考书目
  “陈来学术论著集”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宋元明哲学史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