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将编者多年来收集到的30余篇中日两国学者关于律学研究的论文汇集(编译)在一起,对中国律学的基本内涵、特征、发展演变以及与中国古法学、吏学、献学和讼学的关系,秦汉、魏晋、隋唐以及宋明清各个朝代律学之诞生和发展的进程,先秦名学对秦汉之后律学的诞生与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比较系统、深人的考证与研究。
本书的编辑出版,填补了中国学术界在古代律学研究方面的空白。不仅适合法学专业的教师、硕士生和博士生阅读,也可以作为哲学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片断:
中国传统律学述要/怀效锋
律学在中国古代法文化苑中一枝独秀,律学发展的形态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是衡量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重要尺度。
律学实质上就是中国古代的法学,它发动于商鞅变法,兴起于汉。繁荣于魏晋、成熟于唐、衰微于宋元、复兴于明,至清而终结。律学每一发展阶段所取得的成果,都将古代法制文明向前推进一步。律学的发展是以先驱者留给后人的文化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的,这中间的继受关系便是律学发展的真实过程。
商鞅改法为律,为律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载体。他改法为律的目的是强调法律的统一适用,以调整急遂变动的社会关系,确认新建立的制度,为此需要准确地解释法律。律学一发端就建立了官方解释之制。《商君书·定分》中说:“诸官吏及民有问法令之所谓也于主法令之吏,皆各以其故所欲问之法令明告之。”这不仅表明了法律的解释权由官府垄断,而且还表明了律学所讲求的就是“法令之所谓”,即律学以解释法条为根本特征。秦朝以吏为师,《云梦秦简·法律答问》就是官吏解释法律的物证。《法律答问》先引秦律原文,然后就律文中的术语概念,定罪量刑原则与具体内容作出解释,其目的在于法律的准确适用。《法律答问》反映了律学依附于官府的状况。
两汉律学适应大一统的需要,以引经注律为重要特征。通过引经注律,为引礼人法开辟了捷径。西汉硕儒董仲舒引经决狱,以《春秋》微言大义进行有效的司法解释,其结果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三纲成为立法的基石和司法的准绳,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法制的正统指导思想。至东汉,研究儒家经典的章句之学也运用于注律。诸儒章句十有余家,有的世代注律,传为佳话,如杜周、杜延年的《大杜律》与《小杜律》。有的博通儒家经典,各承师法,跨越以具体案件讲经说法的藩篱,直接以经注律,如叔孙通、郭令卿、马融、郑玄,各为章句,律学成为经学的分支而得以发展。因“言数益繁,览者益难”,因此“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这种经国家指定某一私家注律为共同遵守的范本的做法,也为后世树立了效法的模式。用章句注释律条,使经律相互认同,推动了礼法的结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传统律学的重要发展阶段,先后出现了陈群、刘邵、钟鳐、傅干、丁义、曹义、王朗等一批著名的律学家。这一时期,律学得到空前的发展,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更集中于对现行律文注释,成为名副其实的注释律学。如张斐著《汉晋律序注》、《律解》;杜预著《律本》;贾充、杜预合著《刑法律本》等。其中张、杜的注释文本,被国家推崇为权威之作,颁行全国。
第二,律学逐渐摆脱对经学的附庸地位,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学科,注释内容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其重心不再是引经解律,而是着重研究立法技术、法律运用、刑名原理、科罪量刑原则以及法律概念与术语的规范化解释。杜预在《律本》中说,注释法律要“纲罗法意”,即务求符合立法意图;“格之以名分”,即严格审查尊卑贵贱身份,“使用法者执名例以审趣舍”,体现了法与礼相统一的原则。张斐在《律解》中对一系列法律术语作出了明晰的解释,如“故意”、“过失”、“斗杀”、“戏杀”、“造意”、“谋”、“群”、“强盗”等等。对这些术语的规范性解释长久地为后世注律者所沿用。
第三,立法者直接参与法律注释,律学研究与立法活动同步进行。这一时期的注律大家如陈群、贾充、刘颂、张斐、杜预等,在身份上都是国家重臣,他们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由他们来注释法律,不仅具有权威性,而且深得要领,洞悉渊源,既针对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容易博得国家的认可与推崇,使律学由私家注律复归于官方解释。
第四,设置律博士,教授法律,保管法令,使律学立于官府,使研究后继有人。对此,清代律学家沈家本评论说,律博士之设,“上自曹魏,下迄赵宋,盖越千余年,此律学之所以不绝于世也。”
以《永徽律疏》为代表的唐代律学,标志着中国传统律学进人成熟阶段。贞观初年,在长孙无忌等主持下,众多律学家参与,历经十年,以《开皇律》、《武德律》为基础修订出一部“一准乎礼,得古今之平”的完备律典《贞观律》。
永徽初年,长孙无忌等广召解律专家,编制《永徽律》十二篇,于永徽二年颁行全国。为了阐明《永徽律》的立法原则与精神实质,并对律文进行统一的解释,长孙无忌等人本着“纲罗训法,研核丘坟”的精神,对《永徽律》逐条逐句作出诠释和疏释,并设置问答,辨异析疑,申明其深义,补充其不周不达,经皇帝批准,于永徽四年颁行,称为《永徽律疏》,疏文附于律文之下,与律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自是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永徽律疏》以疏附于律文后,是唐人在总结魏晋注释律学的基础上的新发展,它更便于执法者领略律意,避免在实施中出现偏差。《永徽律疏》既有对于法律精神、法律原则与名词术语的规范性解释,也有对实际操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的预见和处理,表明律学达到...
目录
目录:
总序……………………………………………………………何勤华
中国传统律学述要……………………………………………怀效锋(1)
中国古代的法学、律学、吏学和谳学…………………………武树臣(9)
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律家律学律治而无法家法学法治说…钱剑夫(21)
秦汉律学考…………………………………………………何勤华(33)
两汉律学考…………………………(清)张鹏一著 何勤华点校(59)
论支那律令法系的发达——兼论汉唐间的律学…………………
……………………………………[日]中田薰著 何勤华译(76)
设律博士议……………………………………………(清)沈家本(84)
中国古代魏晋律学研究……………………………………蒋集耀(87)
论张斐的法律思想——兼及魏晋律学与玄学的关系……刘笃才(100)
张斐的《律注要略》及其法律思想…………………………高 恒(117)
张斐法律思想述评…………………………………………穆 宇(141)
唐代律学的创新及其文化价值……………………………何勤华(155)
《故唐律疏议》研究………………[日]八重津洋平著 郑显文译(173)
奈良时代的大学寮明法科………[日]利光三津夫著 曲 阳译(199)
日本律令的注释书…………………[日]井上光贞著 尹 琳译(244)
北京图书馆藏宋刻律十二卷音义一卷的研究……………………
………………………………[日]冈野诚著 崔瞳、冷霞译(272)
.东京大学法学部所藏的明律注释书——《大明律例谚解》《大明
律例译义》《大明律例详解》………[曰]高盐博著 孟祥沛译(346)
《法缀》——一份可贵的明代法律文献目录………………刘笃才(362)
陆柬《读律管见》辑考………………………………………张伯元(370)
《大明律集解附例》“集解”考………………………………张伯元(385)
清代律学及其终结…………………………………………吴建燔(398)
清代律学及其转型…………………………………………张晋藩(413)
清代私家注律的解析………………………………………张晋藩(452)
清代注释律学特点…………………………………………何敏(478)
清代私家释律及其方法……………………………………何敏(493)
沈家本与中国古代律学……………………………………高 恒(506)
律学衰因及其传统评价……………………………………师 棠(523)
律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何勤华(529)
附 录
先秦名家学派法律观阐释——以理论逻辑的分析为主体………
…………………………………………………………胡旭晟(532)
论中国古代法学与名学的关系…………………………高 恒(559)
20世纪初中国法学转型的两点思考……………………王立民(575)
后记………………………………………………………………(595)
总计604页
总序……………………………………………………………何勤华
中国传统律学述要……………………………………………怀效锋(1)
中国古代的法学、律学、吏学和谳学…………………………武树臣(9)
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律家律学律治而无法家法学法治说…钱剑夫(21)
秦汉律学考…………………………………………………何勤华(33)
两汉律学考…………………………(清)张鹏一著 何勤华点校(59)
论支那律令法系的发达——兼论汉唐间的律学…………………
……………………………………[日]中田薰著 何勤华译(76)
设律博士议……………………………………………(清)沈家本(84)
中国古代魏晋律学研究……………………………………蒋集耀(87)
论张斐的法律思想——兼及魏晋律学与玄学的关系……刘笃才(100)
张斐的《律注要略》及其法律思想…………………………高 恒(117)
张斐法律思想述评…………………………………………穆 宇(141)
唐代律学的创新及其文化价值……………………………何勤华(155)
《故唐律疏议》研究………………[日]八重津洋平著 郑显文译(173)
奈良时代的大学寮明法科………[日]利光三津夫著 曲 阳译(199)
日本律令的注释书…………………[日]井上光贞著 尹 琳译(244)
北京图书馆藏宋刻律十二卷音义一卷的研究……………………
………………………………[日]冈野诚著 崔瞳、冷霞译(272)
.东京大学法学部所藏的明律注释书——《大明律例谚解》《大明
律例译义》《大明律例详解》………[曰]高盐博著 孟祥沛译(346)
《法缀》——一份可贵的明代法律文献目录………………刘笃才(362)
陆柬《读律管见》辑考………………………………………张伯元(370)
《大明律集解附例》“集解”考………………………………张伯元(385)
清代律学及其终结…………………………………………吴建燔(398)
清代律学及其转型…………………………………………张晋藩(413)
清代私家注律的解析………………………………………张晋藩(452)
清代注释律学特点…………………………………………何敏(478)
清代私家释律及其方法……………………………………何敏(493)
沈家本与中国古代律学……………………………………高 恒(506)
律学衰因及其传统评价……………………………………师 棠(523)
律学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何勤华(529)
附 录
先秦名家学派法律观阐释——以理论逻辑的分析为主体………
…………………………………………………………胡旭晟(532)
论中国古代法学与名学的关系…………………………高 恒(559)
20世纪初中国法学转型的两点思考……………………王立民(575)
后记………………………………………………………………(595)
总计604页
Study of Lv Xue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