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个学科的发展,物质条件保障固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软件设施。软件设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二是能洞悉学科前沿的优秀的师资队伍,三是作为知识载体和传播媒介的优秀教材。一本好的教材,能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成就,能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术方向步入所向往的科学殿堂。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工作外,另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总结自己钻研专业的心得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以不断了解学科发展动向,提高自己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正是从上述思路出发,武汉大学出版社准备组织一批教师在两三年内编写出一套《2l世纪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同时出版一批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并已和武汉大学商学院达成共识,签订了第一批出版合作协议,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
我相信,这一计划一定会圆满地实现。第一,合院以前的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已分别出版了不少优秀教材和专著,其中一些已由教育部通过专家评估确定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对如何编写教材和专著的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第二,近几年来,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已脱颖而出,他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勤奋刻苦地从事科研工作,已在全国重要出版社,包括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专著。第三,这套教材必将受到读者的欢迎。时下,不少国外教材陆续被翻译出版,在传播新知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如何联系中国实际,建立清晰体系,贴近我们习惯的思维逻辑,发扬传统的文风等方面,中国学者有自己的优势。
目录
目录
环境经济学总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经济系统
一、 环境的概念
二、 基本物理定律
三、 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
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浪潮”
二、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
三、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二、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一、 劳动价值论
二、 效用价值论
三、 存在价值论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
一、 外部性的概念和类型
二、 影响外部性的社会因素
三、 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四、 最优外部性的取得
第三节 物质平衡理论
一、 物质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 物质平衡理论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可持续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五、 可持续发展的度量
本章小结
微观环境经济学
第三章 环境供求与配置
第一节 环境需求与供给
一、 环境的经济物品性质
二、 环境需求
三、 环境供给
四、 市场均衡
第二节 环境产品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消费者均衡的一般分析
二、 环境产品的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环境生产理论
一、 生产理论
二、 考虑自然环境的生产理论
第四节 市场结构与环境资源配置
一、 市场结构
二、 环境资源配置
三、 环境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损益分析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基本经济分析
一、 环境污染费用概述
二、 环境保护成本与收益分析
三、 环境成本
第二节 费用—效益分析
一、 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
二、 费用—效益分析的产生及其经济学原理
三、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实施
四、 费用—效益分析指标
第三节 影子价格
一、 影子价格及其分析方法
二、 影子价格的应用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分摊
一、 “谁污染,谁治理”与“谁受益,谁分摊”原则
二、 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应承担的责任
三、 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最终承担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第一节 环境价值的计量理论
一、 消费者剩余方法
二、 补偿变化
三、 等价变化
四、 补偿剩余和等价剩余
第二节 环境价值的评估
一、 直接市场评价法
二、 显示偏好价值评估法
三、 意愿调查评估法
四、 评估方法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创新与环境经营
第一节 生态创新
一、 生态创新概念及课题提出的背景
二、 生态创新的内涵与目标
三、 生态创新的主要内容
四、 生态创新机制的构建
第二节 环境经营
一、 环境经营的内涵与特点
二、 环境经营的观念与实践
第三节 产业生态化与环境经营
一、 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化
二、 环境经营与产业生态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环境经济手段
第一节 环境经济手段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一、 环境经济手段的界定和分类
二、 环境经济手段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庇古手段
一、 庇古手段
二、 征税手段
三、 补贴手段
四、 押金—退款手段
第三节 科斯手段
一、 科斯手段
二、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
三、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
四、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效应
五、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特点
六、 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条件
第四节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比较
一、 庇古手段的利与弊
二、 科斯手段的利与弊
三、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比较
第五节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经济学分析
一、 有效使用环境经济手段的必要条件
二、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 中国环境经济手段中的运行机制经济学分析
本章小结
宏观环境经济学
第八章 环境经济核算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变革
一、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 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评价
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变革
第二节 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
一、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二、 主要发达国家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三、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
第三节 环境经济核算方法
一、 环境经济实物核算方法
二、 环境经济价值核算方法
三、 福利核算方法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节 资源、环境因素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
一、 经济—资源环境间的物质循环流
二、 资源部门与污染消除部门
第二节 投入—产出分析与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
一、 投入—产出分析
二、 投入—产出表
第三节 资源合理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 资源利用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二、 资源合理利用的线性规划模型
第四节 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 生产部分费用构成
二、 消除污染部门的费用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环境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关于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争论
一、 增长的极限
二、 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关系的四种观点
第二节 环境EKC假说
一、 EKC假说的概念
二、 EKC假说的实证研究
三、 EKC假说的理论研究
四、 对EKC假说的评论
第三节 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 环境与增长的相互作用
二、 环境外部成本对增长的影响
三、 环境削减成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双赢
一、 经济增长模式与环境质量
二、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环境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一、 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作用
二、 国际贸易的环境影响
三、 外国直接投资与环境
第二节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一、 国际环境问题
二、 酸雨
三、 平流层臭氧损耗
四、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五、 国际环境合作
六、 南北矛盾与环境公平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环境效益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节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缺陷性
一、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划分
二、 基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两种道路模式及其缺陷性
三、 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非持续性分析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
一、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
二、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 制度与经济增长方式
二、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制度创新
第四节 环境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 发展生态农业
二、 发展生态工业
三、 发展环境产业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政策与环境管理体制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
一、 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二、 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三、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 环境管理的手段
五、 环境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一、 环境检测
二、 环境预测
三、 环境标准
四、 环境会计
五、 环境审计
第三节 中国环境政策
一、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二、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三、 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
四、 其他相关政策
五、 环境管理制度
第四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一、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及存在的问题
二、 建立新型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
本章小结
后记
环境经济学总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经济系统
一、 环境的概念
二、 基本物理定律
三、 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
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浪潮”
二、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
三、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二、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一、 劳动价值论
二、 效用价值论
三、 存在价值论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
一、 外部性的概念和类型
二、 影响外部性的社会因素
三、 外部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四、 最优外部性的取得
第三节 物质平衡理论
一、 物质平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二、 物质平衡理论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可持续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三、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五、 可持续发展的度量
本章小结
微观环境经济学
第三章 环境供求与配置
第一节 环境需求与供给
一、 环境的经济物品性质
二、 环境需求
三、 环境供给
四、 市场均衡
第二节 环境产品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 消费者均衡的一般分析
二、 环境产品的消费者均衡
第三节 环境生产理论
一、 生产理论
二、 考虑自然环境的生产理论
第四节 市场结构与环境资源配置
一、 市场结构
二、 环境资源配置
三、 环境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损益分析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基本经济分析
一、 环境污染费用概述
二、 环境保护成本与收益分析
三、 环境成本
第二节 费用—效益分析
一、 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
二、 费用—效益分析的产生及其经济学原理
三、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实施
四、 费用—效益分析指标
第三节 影子价格
一、 影子价格及其分析方法
二、 影子价格的应用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分摊
一、 “谁污染,谁治理”与“谁受益,谁分摊”原则
二、 政府在环境治理中应承担的责任
三、 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最终承担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
第一节 环境价值的计量理论
一、 消费者剩余方法
二、 补偿变化
三、 等价变化
四、 补偿剩余和等价剩余
第二节 环境价值的评估
一、 直接市场评价法
二、 显示偏好价值评估法
三、 意愿调查评估法
四、 评估方法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创新与环境经营
第一节 生态创新
一、 生态创新概念及课题提出的背景
二、 生态创新的内涵与目标
三、 生态创新的主要内容
四、 生态创新机制的构建
第二节 环境经营
一、 环境经营的内涵与特点
二、 环境经营的观念与实践
第三节 产业生态化与环境经营
一、 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化
二、 环境经营与产业生态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环境经济手段
第一节 环境经济手段的分类与评价标准
一、 环境经济手段的界定和分类
二、 环境经济手段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庇古手段
一、 庇古手段
二、 征税手段
三、 补贴手段
四、 押金—退款手段
第三节 科斯手段
一、 科斯手段
二、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
三、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
四、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效应
五、 排污权交易的主要特点
六、 排污权交易的实施条件
第四节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比较
一、 庇古手段的利与弊
二、 科斯手段的利与弊
三、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的比较
第五节 环境管理运行机制经济学分析
一、 有效使用环境经济手段的必要条件
二、 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
三、 中国环境经济手段中的运行机制经济学分析
本章小结
宏观环境经济学
第八章 环境经济核算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变革
一、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二、 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评价
三、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变革
第二节 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
一、 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二、 主要发达国家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简介
三、 中国环境经济核算
第三节 环境经济核算方法
一、 环境经济实物核算方法
二、 环境经济价值核算方法
三、 福利核算方法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第一节 资源、环境因素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
一、 经济—资源环境间的物质循环流
二、 资源部门与污染消除部门
第二节 投入—产出分析与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原理
一、 投入—产出分析
二、 投入—产出表
第三节 资源合理利用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 资源利用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二、 资源合理利用的线性规划模型
第四节 环境保护的投入—产出分析
一、 生产部分费用构成
二、 消除污染部门的费用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环境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关于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争论
一、 增长的极限
二、 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关系的四种观点
第二节 环境EKC假说
一、 EKC假说的概念
二、 EKC假说的实证研究
三、 EKC假说的理论研究
四、 对EKC假说的评论
第三节 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 环境与增长的相互作用
二、 环境外部成本对增长的影响
三、 环境削减成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双赢
一、 经济增长模式与环境质量
二、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与环境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影响
一、 经济全球化对环境的作用
二、 国际贸易的环境影响
三、 外国直接投资与环境
第二节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一、 国际环境问题
二、 酸雨
三、 平流层臭氧损耗
四、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五、 国际环境合作
六、 南北矛盾与环境公平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环境效益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一节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缺陷性
一、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划分
二、 基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两种道路模式及其缺陷性
三、 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方式的非持续性分析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
一、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
二、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制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 制度与经济增长方式
二、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制度创新
第四节 环境产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 发展生态农业
二、 发展生态工业
三、 发展环境产业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政策与环境管理体制
第一节 环境管理概述
一、 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二、 环境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三、 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 环境管理的手段
五、 环境管理的内容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
一、 环境检测
二、 环境预测
三、 环境标准
四、 环境会计
五、 环境审计
第三节 中国环境政策
一、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二、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三、 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
四、 其他相关政策
五、 环境管理制度
第四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
一、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及存在的问题
二、 建立新型的中国环境管理体制
本章小结
后记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