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文化研究(第15辑2013年夏)》编著者陶东风、周宪。
本辑组织了“记忆与文化”和“空间政治与城市身份”两个专题。第一个专题通过聚焦于叙事策略、曝光历史记忆的生产机制,揭示了记忆建构性及建构过程背后的权力运行机制。第二个专题集中关注空间政治、城市记忆、城市文化认同等问题。从文化角度思考城市,就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文化-意义的空间而不是物理的空间加以把握。
目录
主编的话
专题一 记忆与文化
主持人语
记忆危机的伦理学阐释和社会学分析
“科学家的悲剧”:周行功故事的生产、传播与记忆
战争创伤及其艺术再现问题——论奥布莱恩的小说《他们背负着的东西》
记忆的消费与政治——《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的变奏
民族创伤记忆的影像重建与价值反观——以近年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创作为例
性别叙事与历史记忆的建构——以高满堂的年代剧作品为例
专题二 空间政治与城市身份
主持人语
从禁苑到公园——民初北京公共空间的开辟
城市失忆:以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消失为例
当代北京的城市“游逛者”与艺术产业发展三十年
重读上海的怀旧政治:记忆、现代性与都市空间
中华路26号——南京城的空间记忆与遗忘
文化研究访谈
洪恩美教授谈文化研究
其他
“非真实”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自然指涉
网络海量信息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欲望的编码、身体奇观与审美的解放——当代视觉文化之情色批判
专题一 记忆与文化
主持人语
记忆危机的伦理学阐释和社会学分析
“科学家的悲剧”:周行功故事的生产、传播与记忆
战争创伤及其艺术再现问题——论奥布莱恩的小说《他们背负着的东西》
记忆的消费与政治——《南京!南京!》与《金陵十三钗》的变奏
民族创伤记忆的影像重建与价值反观——以近年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创作为例
性别叙事与历史记忆的建构——以高满堂的年代剧作品为例
专题二 空间政治与城市身份
主持人语
从禁苑到公园——民初北京公共空间的开辟
城市失忆:以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消失为例
当代北京的城市“游逛者”与艺术产业发展三十年
重读上海的怀旧政治:记忆、现代性与都市空间
中华路26号——南京城的空间记忆与遗忘
文化研究访谈
洪恩美教授谈文化研究
其他
“非真实”的自然——生态批评的自然指涉
网络海量信息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欲望的编码、身体奇观与审美的解放——当代视觉文化之情色批判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