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勾勒了金圣叹小说的理论与戏剧理论的轮廓,介绍了他关于小说与戏剧艺术的理论和观点。
目录
目录前 言
第一编 小说理论第一章小说的地位、基本特征与作用一 “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小说的地位
二 “以文运事”与“因文生事”——小说与史的区别
三 “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小说的魅力在于人物性格
四 “天下无道”则“庶人议矣”——小说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作用
五 “令人读之油油然有好善之心”——小说的审美教育作用
第二章小说的人物性格塑造第一节人物性格的个性与典型性一 “人有其性情”、“气质”、“形状”、“声口”——人物性格的独特性
二 “任凭提起一个,都似旧时熟识”——人物性格的典型性
第二节 塑造人物性格的艺术辩证法一 “一百六人殆莫不胜于宋江”——人物体系的思想
二 “只是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相似性格之间的对比
三 “背面铺粉法”——不同性格之间的对比
四 “要写李逵朴至,便倒写其奸猾”——人物性格自身的对比
五 “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人物性格的真实性
第三节 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一 “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二 “活是老人声口”——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
三 “是家常语,是恩爱语……”——人物语言要表现特定情境中的情态、神态
四 “深赖晁盖夹在中间”,“以泯其迹也”——人物对话应自然
五 “不完句法”——增强“空间感”的一种尝试
第四节通过个性化动作展现人物性格一 “写鲁达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人物动作与人物个性的一致性
二 “纯是精细”与“纯是大胆”——动作对比有助于性格对比
三 “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人物动作的层次
第五节 通过人物内心活动刻画人物性格一 “必无一人心头无事”——要写出人物独特的内心活动
二 “望空咄咄以茸决其心”——写内心活动要写出性格来
三 “写出淫妇一腔心事”——通过外部动作与人物语言表现内心活动
四 “既怕林冲,又怕衙内”——要写出心理的复杂性与心理过程
第六节 塑造人物性格的其他方法一 “七个人须要逐个出色一写”——在冲突中刻画人物
二 “四边草木都须作劲势”——烘托与陪衬
三 “‘黑凛凛’三字,不惟画出李逵形状”——写状貌亦是写性格
第三章小说的情节、结构第一节小说情节的构思一 “有全书在胸而后下笔著书者”——小说的整体构思
二 “霹雳使乱丝丝丝相接”——性格力量与情节
三 “曹正贯索在手”——次要人物的设置与情节
四 “柴大官人欲敛足不往亦不可得也”——情节的合理性
五 “先将汤隆倒插前面”——情节的铺垫与准备
第二节 小说情节的艺术魅力一 “只一倒拔垂杨,凡用六层层折”——情节层次的丰富性
二 “做梦亦梦不到之奇文”——情节进展的意外性
三 “只为中间一段,变为前后三段”——情节演变的多样性
四 “一哭失声”、“怒发上指”与“慷慨悲歌”——情节与欣赏心理
第三节 情节结构的艺术辩证法一 “将欲避之,必先犯之”——情节的以犯求避
二 “写一样事”,“不使其间一笔相犯”——正犯法举例
三 “两刀接连,一字不犯”——略犯法举例
第四章叙述方法第一节叙述的手法与技巧一 “楔子”——小说的引子
二 “弄引法”与“獭尾法”——叙述的起与住
三 “茫茫大宋,斯人安在”——叙述中的交代
四 “两番使酒接连处,如何做个间架”——叙述中的衔接与过渡
五 “避实取虚之法”——叙述中的虚写与实写
第二节 叙述结构中的波澜、节奏与审美意境一 “是亦何以异于唱筹量米之法”——叙述切忌雷同
二 “以近为贵”与“以远为贵”——叙述中波澜的两种形式
三 “愈出愈奇,越转越妙”——叙述要保持新鲜感
四 从“微云淡汉”到“奔雷骇电”——叙述结构的节奏
五 “山摇地撼”后又“柳丝花朵”——叙述结构中审美意境的变换
第三节 叙述中的悬念一 “详之则不可得详,置之则不可得置”——悬念的形成与加剧
二 “节节生奇,层层追险”——悬念手段之一
三 “三番跌顿,直使读者眼光一闪一闪”——悬念手段之二
四 “烦文琐景”使“心头已极闷闷”——悬念手段之三
五 “写急事不肯少用笔”——悬念手段之四
六 “欲合处故意着实一纵,使读者心路俱断”——悬念手段之五
第四节叙述观点一 “从作者笔端写出”与“从武松眼中写出”——叙述中的“观点”问题
二 “叙述之法又何其诡谲变幻”——叙述的主观观点
三 “从船尾顺写至船头”——客观观点的选择
四 “作者眼睛”、“满教场眼睛”与“读者眼睛”——观点的妙用
第五章小说的背景与环境一 “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主要矛盾冲突的社会根源
二 “高俅来而王进去矣”——对小说所表现的重大社会矛盾的发掘
三 “于银子三致意焉”——社会风气的描写
四 “要读者认得武二房里如此铺设”——具体环境、气氛的描写
五 “写得雪天精神,便令索超精神”——景物与人物
六 “写雪便其寒彻骨,写火便其热照面” …——景物描写中的通感
第六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一“小善必为”,“小恶必避”——小说要讲究细节描写
二 “生于斯者习于斯”——细节真实与生活真实
三“小七天性”“却在琐屑处写出”——细节描写与性格刻画
四 “挑酒人唱歌”,三首各有“妙处”——细节描写也要同中见异
第五节“要出色写其人,因出色写其刀”——关于细节的审美功能
第七章小说的文学语言第一节“字有字法,句有句法”——小说语言的审美表现力
第二节“一齐凑发,众妙毕备”——语言艺术要追求空间效果
第三节“合成妙语,以发一笑”——词的组合效果
第四节“此句有三妙在内”——文学语言的层次与容量
第二编戏剧理论第一章戏剧的地位与定义第一节“《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戏剧的地位
第二节“此其最大之章法也”——关于戏剧的定义
第二章戏剧的人物塑造第一节“《西厢记》亦止为写得一个人”——戏剧艺术的对象是人
第二节“张生是病,双文是药,红娘是药之炮制”——戏剧的人物关系结构
第三节“烘云托月之法”——人物的陪衬关系
第四节“相其通体自内至外,并无半点轻狂,一毫奸诈——要善于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第五节“将一时神理都写出来”——把握人物内在精神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戏剧动作第一节“此方是活双文,非死双文也”——戏剧的特征在于动作
第二节“此时张生千思万算,心痒难挠”——戏剧应表现人物的内心动作
第三节“慧眼一时觑破,便慧心彻底猜破”——沉默中的内心动作
第四节“忽然于极无情处生扭出情来”——内心动作与情节发展
第五节“不快活即不疑猜,不疑猜亦不快活”——人物动作与特定情境
第六节“写张生惊见双文,目定魂摄,不能遽语”——用动作表现美的效果
第四章戏剧冲突第一节“必至之情”与“先王制礼”——关于戏剧冲突
第二节“下文无数借厢附斋,皆以此一节为根也”——自觉意志和意志冲突
第三节“文章之妙,无过曲折”——人物的内心冲突、性格冲突
第四节“阿红则独以为有至难至难者焉”——人物关系与内心冲突
第五节“此篇写红娘凡有四段,每段皆作当面斗然变换”——内心冲突的节奏
第五章戏剧悬念第一节“今《西厢记》方将自此而起”——关于戏剧悬念
第二节“唬吓死人,快活死人也”——局部悬念结构及悬念的审美效果 ,
第三节“然此节,亦既伏飞虎风闻之根矣”——悬念的连贯与衔接
第四节“照定后篇赖婚,作此满心满愿之语”——突转的准备
第五节“危哉莺莺,真有何法得出红娘圈}哉”——设置局部或微小悬念的手段与技巧
第六章戏剧结构第一节“骇目惊心之事,固不必定至于洞天福地而后有”——关于结构的整体观念
第二节“生”和“扫”、“此来”和“彼来”、“渐”、“近”、“纵”、“不得不然”、“实写”和“空写”——关于戏剧结构
第三节“狮子之所以如此滚、如彼滚,实都为毬也”——结构的统一性
第四节“文章有羯鼓解秽之法”——结构要讲究情绪基调的变化
第七章戏剧语言第一节“发言之人之心”、“之体”、“之地”“乃实有其不同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第二节“并不费笔费墨,一何如花似锦”——唱词与宾白的戏剧性
第三节“有用笔而其笔之前、笔之后、不用笔处无不到者”——戏剧语言的容量与表现力(之一)
第四节“此二节之妙,都在字句之外”——戏剧语言的容量与表现力(之二)
第八章 戏剧文学对古典戏曲审美特征的体现第一节“莺莺在声音中”、“衣着中”、“月明中”“出现”——人物动作的美化
第二节“每曲一句,是游一处”——时间与空间的虚拟性
第三节“字字写景,字字是人”——以人物动作为核心的意境美
第三编论一般文艺理论问题第一章文学创作的本质第一节“吾则不知其胸中有何等冤苦而为如此设言”——文学的本质在于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节“世间妙文,原是天下万世人人心里公共之宝”——文学要表现人类共同、永恒的思想感情
第三节“巧借古之人之事以自传道其胸中之委折”——关于艺术真实
第四节“天下莫易于说鬼而莫难于说虎”——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第二章艺术加工与创作才能第一节“文料之说”——创作素材与艺术加工
第二节“才之为言,材也”;“才之为言,裁也”——文学创作的才能
第三节“有才与用才”——创作才能与创作的严肃性
第三章作家的世界观与思想方法第一节“娑婆世界,大至无量由廷,其故乃起子极微”——作家的世界观应是唯物的
第二节“那辗之法”——一种朴素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第三节“褒贬固在笔墨之外”——思想倾向与审美评价的隐蔽性
第四章创作方法与创作过程第一节“因缘生法”与“格物之法”——关于创作的方法
第二节“作文最争落笔”——写作中的起点
第三节“灵眼觑见”,“灵手捉住”——创作中的灵感现象
第四节“任意挥洒”——创作的即兴性质
后记
郭 瑞(1945~ ),黑龙江宾县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教宣传司任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