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诊疗新技术

副标题:无

作   者:周先志,赵敏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194467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作者在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权威杂志发表的新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工作经验,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关爱与护理、预防与控制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HIV和AIDS防治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最新成果。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对引领艾滋病科研人员发展和提高艾滋病防治技术很有帮助,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艾滋病防治技能。适合于从事HIV和AIDS防治研究的防疫工作者以及临床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参阅。

目录

第1章 概述
第2章 病原学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生物学特征
一、HIV的发现
二、HIV的分类及其亚型
三、HIV的生物学特性
四、HIV的基因组
五、HIV的感染
六、HIV的致病机制
七、HIV-1感染者病毒粒子和CD^+_4T淋巴细胞动力学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分子流行病学
一、HIV-1与HIV-2
二、HIV-1基因变异与亚型分布
三、HIV型及其亚型在AIDS预防与控制中的意义
第三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自然史
一、HIV感染病程的实验指标
二、HIV感染的自然史和分期
三、影响疾病进展的因素
第四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基因易感性
一、人体HIV-1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特点
二、人体基因突变参与AIDS的发病过程
三、基因多态性和AIDS病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3章 流行病学
第一节 流行概况与流行趋势
一、地区分布
二、我国的流行概况
第二节 流行环节与特征
一、流行方式
二、流行环节
三、影响因素
第4章 发病机制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地侵犯CD^+_4T淋巴细胞
一、HIV的靶细胞
二、细胞的相互作用与病毒进入细胞的步骤
三、HIV的易感细胞
四、HIV感染的细胞病变特点
五、HIV的异质性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一、HIV对宿主各种组织及器官系统的影响
二、HIV感染的体液免疫反应
三、HIV感染的细胞免疫反应
四、HIV感染与肿瘤发生
第三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致病机制的总体特征
一、HIV感染和疾病进展的辅助因子
二、HIV的致病特征
三、HIV感染的预后
第5章 病理学变化
一、淋巴及造血系统
二、呼吸系统
三、消化系统
四、泌尿系统
五、中枢神经系统
六、生殖系统
七、皮肤黏膜的继发性病变
八、肿瘤
第6章 临床表现
第一节 原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疾病
一、急性HIV感染
二、亚急性HIV脑炎(HIV痴呆症)
三、造血功能障碍
四、HIV肾病
五、HIV 肠病
第二节 机会性感染
一、原虫感染
二、真菌感染
三、分枝杆菌感染
四、病毒感染
五、梅毒螺旋体感染
六、细菌感染
第三节 恶性肿瘤
一、卡波西肉瘤(KS)
二、淋巴瘤
三、肛门癌
四、宫颈癌
第四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临床分期
一、急性HIV感染
二、无症状HIV感染
三、艾滋病(AIDS)
第五节 特殊人群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一、妇女HIV感染
二、儿童HIV感染
三、老年人HIV感染
第7章 实验室检查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抗体检测
一、HIV-1血清抗体检测
二、HIV-(1+2)抗体ELISA检测
三、抗HIV-(1+2)胶体金快速检测
四、HIV抗体测定的方式及结果的判定
五、HIV感染的非传统方式检测
第二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的检测
一、检测流程
二、HIV-P24抗原测定的判断标准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检查
一、传统PCR检测法
二、核酸杂交法
三、定量PCR(HIV病毒载量)
四、HIV变异株的检测及其他
第四节 免疫学检查
一、T淋巴细胞亚群
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常用方法
三、影响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因素
四、应用CD^+_4T淋巴细胞计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一、全血细胞计数
二、肝肾功能检测
第六节 机会性感染的病原学检查
一、细菌感染的检查
二、分枝杆菌感染的检查
三、病毒感染的检查
四、真菌感染的检查
五、原虫感染的检查
六、螺旋体感染的检查
七、衣原体感染的检查
八、支原体感染的检查
第七节 实验室安全设备和安全措施
一、实验室安全设备
二、安全操作措施
第8章 治疗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病毒化学药物治疗
一、抗病毒药物的分类
二、抗病毒治疗的实施
三、阻断母婴传播的治疗
四、抗HIV药物的耐药性
第二节 免疫治疗
一、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药物
二、治疗性疫苗
三、细胞因子
四、集落刺激因子
五、重组人生长激素
六、计划性中断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第三节 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一、原虫感染的治疗
二、真菌感染的治疗
三、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四、病毒感染的治疗
五、细菌感染的治疗
第四节 恶性肿瘤的治疗
一、手术治疗
二、介入治疗
三、热疗和冷冻治疗
四、放疗和化疗
五、生物治疗
六、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第五节 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对AIDS的认识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施治
四、对症治疗
五、治疗进展
第六节 基因治疗
一、基因治疗概述
二、艾滋病(AIDS)的基因治疗策略
第9章 关爱与护理
第一节 关爱艾滋病(AIDS)患者
一、提升全民关爱意识
二、人人参与关爱行动
第二节 艾滋病(AIDS)的护理
一、提供支持
二、对症护理
第10章 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
一、HIV的蛋白疫苗
二、HIV的基因疫苗
三、HIV基因疫苗的临床研究
第二节 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
一、我国遏制与防治AIDS行动计划
二、6个成功经验
三、主要预防措施
第三节 预防意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一、隔离要求
二、各种医疗操作时的防护
三、应急处理
第四节 消毒
一、血液、性分泌物和炎性分泌物
二、血液污染物品
三、环境
四、衣服、被褥等
五、毛衣、毛毯、化纤尼龙制品
六、餐具
七、家用物品、家具及玩具等
八、手和皮肤
九、医疗器械
十、血液及血液制品
附录
附录A HIV/AIDS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附录B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附录C 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
附录D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附录E 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
附录F 历年艾滋病日/运动主题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艾滋病诊疗新技术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