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城市空间问题的理论著作,全书由三部分组成。上篇是关于各学科城市空间理论的系统综述与分析,基本勾画出国内外各种城市空间理论的基本脉络;中篇以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两种主要城市发展背景为对象,以人类的产业演变史为线索,探讨世界及中国城市化发展
目录
1城市空间
1.1人类对空间的认识过程
1.2建筑论中的空间
1.3城市空间的概念框架
1.3.1城市空间的缘起
1.3.2城市空间的概念框架
1.4城市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及意义
1.4.1城市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
1.4.2城市空间研究的意义
2城市空间的分析理论
2.1城市物质空间
2.1.1基于实体环境的城市空间研究
2.1.2基于环境知觉与人类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2.1.3基于地理意义的城市空间研究
2.2城市社会空间
2.2.1芝加哥学派“人文生态学”空间结构理论
2.2.2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社会过程——社区研究
2.2.3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
2.3城市空间分析的系统认识
2.3.1实体环境的空间分析
2.3.2环境知觉与人类行为的空间分析
2.3.3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分析
2.3.4城市社会空间的分析
3城市空间的解析理论
3.1德国“古典经济学”空间结构理论
3.1.1 V·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3.1.2 A·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3.1.3 W·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3.1.4 A·廖士的经济地景模型
3.2新古典主义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3.2.1理论概要
3.2.2对空间结构的重大意义
3.3交通、通讯技术与城市空间结构
3.3.1理论概要
3.3.2对空间结构的重大意义
3.4空间分析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3.4.1理论概要
3.4.2对空间结构的意义
3.5“政治经济学”之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3.5.1理论概要
3.5.2相关理论流派
3.5.3对空间结构的重大意义
3.6结构化历程学派的空间结构理论
3.6.1理论概要
3.6.2对空间结构的重大意义
3.7城市空间结构解析的基本理念
3.7.1各种空间结构解析理论的基本理念
3.7.2西方城市空间解析理论的发展趋势
4城市空间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关系
4.1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城市空间研究历程
4.1.1 1890~1920年
4.1.2 1920~1950年
4.1.3 1950~1990年
4.2各学科领域中城市空间研究的关系
4.2.1城市规划与各城市学科的关系
4.2.2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4.2.3各学科领域中城市空间研究的关系
4.3城市空间理论在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4.3.1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构
4.3.2城市空间理论在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5城市发展过程与城市空间变迁
5.1农业经济时代城市空间特征
5.1.1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
5.1.2古代城市形态的特征
5.2工业化时期城市空间的自发扩展
5.2.1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发展
5.2.2城市空间的蔓延式增长
5.2.3城市结构与形态的演替特征
5.3郊区化及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
5.3.1郊区化趋势
5.3.2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的改变
5.3.3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型
5.4逆城市化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5.4.1关于逆城市化的不同看法
5.4.2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变化
5.5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空间变化的趋势
5.5.1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若干发展趋势
5.5.2城市功能的变迁
5.5.3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
5.6关于城市发展过程与城市空间变迁的一般性结论
5.6.1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5.6.2工业化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发展及其过程转变的根本原因
5.6.3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引导与控制政策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5.6.4城市结构形态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5.6.5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空间的变化仍有某种不确定性
6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演变
6.1中国古代城市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
6.1.1古代城市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
6.1.2古代城市结构形态长期稳定的历史原因
6.2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
6.2.1近代城市的发展过程
6.2.2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6.3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6.3.1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
6.3.2现代城市空间增长的方式
6.3.3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
6.4世纪之交中国城市空间的变化趋势
6.4.1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工业化发展趋势与城市功能的转变
6.4.2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变化趋势
7城市功能的合理定位
7.1当代城市功能的变化趋势
7.1.1城市功能转变的基础
7.1.2城市功能变化的趋向
7.2城市功能的合理定位
7.2.1城市经济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
7.2.2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7.2.3提高城市文化品质的要求
7.2.4促进城市功能特殊化发展的要求
7.2.5城市功能作用的层次性
8城市功能要素的合理空间分布
8.1办公服务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1.1国外办公楼区位研究动态及办公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
8.1.2城市办公服务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2商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2.1国外城市商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
8.2.2城市商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3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3.1国外城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
8.3.2城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9城市地域功能优化组合
9.1城市功能的空间扩展范围及都市区的界定
9.1.1城市功能的空间扩展范围
9.1.2都市区的界定
9.2城市整体地域功能优化组合
9.2.1相关的研究背景
9.2.2城市整体地域功能分布结构的优化
9.2.3.城市整体地域空间结构与形态的优化
9.3城市局部地域功能优化组合
9.3.1城市中心区(都市区核心圈)
9.3.2主城区(都市区内圈)
9.3.3外部地域新区(都市区外圈)
主要参考文献
1.1人类对空间的认识过程
1.2建筑论中的空间
1.3城市空间的概念框架
1.3.1城市空间的缘起
1.3.2城市空间的概念框架
1.4城市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及意义
1.4.1城市空间研究的基本范畴
1.4.2城市空间研究的意义
2城市空间的分析理论
2.1城市物质空间
2.1.1基于实体环境的城市空间研究
2.1.2基于环境知觉与人类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2.1.3基于地理意义的城市空间研究
2.2城市社会空间
2.2.1芝加哥学派“人文生态学”空间结构理论
2.2.2城市空间环境中的社会过程——社区研究
2.2.3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研究
2.3城市空间分析的系统认识
2.3.1实体环境的空间分析
2.3.2环境知觉与人类行为的空间分析
2.3.3地理意义上的空间分析
2.3.4城市社会空间的分析
3城市空间的解析理论
3.1德国“古典经济学”空间结构理论
3.1.1 V·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3.1.2 A·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3.1.3 W·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3.1.4 A·廖士的经济地景模型
3.2新古典主义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3.2.1理论概要
3.2.2对空间结构的重大意义
3.3交通、通讯技术与城市空间结构
3.3.1理论概要
3.3.2对空间结构的重大意义
3.4空间分析学派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3.4.1理论概要
3.4.2对空间结构的意义
3.5“政治经济学”之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3.5.1理论概要
3.5.2相关理论流派
3.5.3对空间结构的重大意义
3.6结构化历程学派的空间结构理论
3.6.1理论概要
3.6.2对空间结构的重大意义
3.7城市空间结构解析的基本理念
3.7.1各种空间结构解析理论的基本理念
3.7.2西方城市空间解析理论的发展趋势
4城市空间理论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关系
4.1西方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城市空间研究历程
4.1.1 1890~1920年
4.1.2 1920~1950年
4.1.3 1950~1990年
4.2各学科领域中城市空间研究的关系
4.2.1城市规划与各城市学科的关系
4.2.2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4.2.3各学科领域中城市空间研究的关系
4.3城市空间理论在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4.3.1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建构
4.3.2城市空间理论在城市规划理论体系中的定位
5城市发展过程与城市空间变迁
5.1农业经济时代城市空间特征
5.1.1古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
5.1.2古代城市形态的特征
5.2工业化时期城市空间的自发扩展
5.2.1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发展
5.2.2城市空间的蔓延式增长
5.2.3城市结构与形态的演替特征
5.3郊区化及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
5.3.1郊区化趋势
5.3.2城市空间增长模式的改变
5.3.3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型
5.4逆城市化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5.4.1关于逆城市化的不同看法
5.4.2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变化
5.5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空间变化的趋势
5.5.1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若干发展趋势
5.5.2城市功能的变迁
5.5.3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
5.6关于城市发展过程与城市空间变迁的一般性结论
5.6.1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5.6.2工业化及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发展及其过程转变的根本原因
5.6.3城市空间增长及其引导与控制政策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5.6.4城市结构形态的演变与城市发展的过程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5.6.5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空间的变化仍有某种不确定性
6中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演变
6.1中国古代城市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
6.1.1古代城市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
6.1.2古代城市结构形态长期稳定的历史原因
6.2中国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
6.2.1近代城市的发展过程
6.2.2近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6.3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6.3.1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
6.3.2现代城市空间增长的方式
6.3.3现代城市空间结构演替特征
6.4世纪之交中国城市空间的变化趋势
6.4.1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工业化发展趋势与城市功能的转变
6.4.2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变化趋势
7城市功能的合理定位
7.1当代城市功能的变化趋势
7.1.1城市功能转变的基础
7.1.2城市功能变化的趋向
7.2城市功能的合理定位
7.2.1城市经济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
7.2.2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7.2.3提高城市文化品质的要求
7.2.4促进城市功能特殊化发展的要求
7.2.5城市功能作用的层次性
8城市功能要素的合理空间分布
8.1办公服务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1.1国外办公楼区位研究动态及办公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
8.1.2城市办公服务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2商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2.1国外城市商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
8.2.2城市商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3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8.3.1国外城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空间分布特征
8.3.2城市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空间分布
9城市地域功能优化组合
9.1城市功能的空间扩展范围及都市区的界定
9.1.1城市功能的空间扩展范围
9.1.2都市区的界定
9.2城市整体地域功能优化组合
9.2.1相关的研究背景
9.2.2城市整体地域功能分布结构的优化
9.2.3.城市整体地域空间结构与形态的优化
9.3城市局部地域功能优化组合
9.3.1城市中心区(都市区核心圈)
9.3.2主城区(都市区内圈)
9.3.3外部地域新区(都市区外圈)
主要参考文献
Urban Space Theory and Space Analysi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