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30001172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片断: 有事 实可以证明,有时,虽然某种事情强烈地发生,人们并没有 感到激动或恐惧,但有时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使人受到极 大刺激,身体变得和紧张、发怒时一样。以下的事例更加显 然:任何可怕的事情都没有发生,人们却有受惊的感觉。如 果是这样,那么很显然,说明灵魂的属性依存于质料。所以 它们的定义必定会与此吻合,例如,忿怒是某个身体的运 动,或者是某个部分的运动,或者是由于某种原因和目的所 造成的某种状态下的身体的功能。由于这个原因,研究灵 魂,无论是研究所有灵魂还是某一类灵魂,乃是自然哲学家 的事情。自然哲学家和辩证学家们所下的定义完全不同, 如,忿怒是什么,后者认为忿怒是对于报复的欲望抑或诸如 此类的事情,而前者则把忿怒看作是血液的沸腾,或心脏周 围温度的升高。一个回答的是质料,一个回答的是形式和原 理。如果事物存在着原理,那么它一定是存在于相应的质料 中,例如将房屋定义为免遭风吹雨淋日晒的掩体;而另一种 则将房屋说成是石头、砖块和木料;还有的用为了达到这些 目的并存在于这些质料中的形式来定义。自然哲学家属于哪 一种人呢?是只关心质料而忽略定义的人,还是只关心定义 的人?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呢?其他的又是什么人呢?的确并 不存在这样的人,只关心质料的属性的不可分离性,或把属 性看作是不能与质料分离的。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是这种躯 体或这类质料的所有功能和属性,其他属性,则是别人的研 究范围。有些是技师的对象,也许是木匠,也许是医生。有 一些属性本来是不可分离的,通过抽象而被当作不属于个别 物体了,这是数学家的领域,第一哲学则研究那些被完全当 作分离的属性。 但我们必须回到正题上来。我们说过,灵魂的属性和生 物的自然质料不能分离,它们的本性即存在于质料之中,如 忿怒和恐惧就是如此,就像直线和平面一样是不可分离的。 后记: 后记 通常的观点认为,亚里士多德常常是从无事实根据的 假定出发探讨宇宙万物的起源。这个事实与人们将亚里士 多德的思想仅仅局限于《形而上学》和《物理学》有着密 切关系。然而,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哲学的许多篇章中, 根源于实际的科学观点随处可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 卷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第三卷收入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 哲学方面的文章共十篇,集中讨论了生命本原及其现象。 除《论气息》为匿名者伪托外,其余均出自亚里士多德。 根据问题分类可归为三组。《论灵魂》、《论感觉及其对 象》、《论记忆》探讨灵魂的本质、功能以及灵与肉所分有 的生命能力。《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征兆》三篇 短文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论生命的长短》、《论 青年和老年论生和死》及《论呼吸》涉及的是生理学方 面的内容,讨论了生命在有机体内是如何得以维持以及导 致死亡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虽然这几篇短文存在着明显 的缺点和错误,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在观察条件极不完备 的情况下竟然作出了许多和科学事实极其相似的猜测。《论 气息》虽然是一伪作,但由于作者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 点十分熟悉,仍不失为研究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有用文献。 第三卷译稿初成于1990年4月,那时恩师苗力田教授 病恙在身,但先生不辞疾劳,对译稿纸缪处加以订正,疏 漏处予以增益。此外,本书的问世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的鼎力相助,李艳辉君为译稿加工润色,出力甚多,在 此谨致谢悃。 秦典华 1991年12月2日

目录

论灵魂
论感觉及其对象
论记忆
论睡眠
论梦
论睡眠中的征兆
论生命的长短
论青年和老年论生和死
论呼吸
论气息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