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日)冈本博之等主编;刘焱等译

分类号:

ISBN:978720901370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图书介绍:据新日本出版社1980年版译:本书由21位日本经济学家集体编写,介绍和论述了《资本论》1-4卷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界的实际,对某些学派和个人有关《资本论》研究中的某些观点作了批判。

目录


目录
序言
第一篇《资本论》研究绪论
第一章《资本论》和现代
前言
一 政治经济学的革命
1 科学社会主义——人类知识的总和
2科学社会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3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改造
二 对作为历史的、特殊的社会结构的资本主义的分析
1 “社会的经济结构”的概念
2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解剖学的结梅”以及对这一社会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的研究
三 高度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
1《资本论》的阶级性和党性
2《资本论》的真理性是从哪里来的
3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1《资本论》的继续发展
《资本论》的直接的续篇
四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
2资本主义总危机
五 《资本论》是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出发点
六 《资本论》和共产主义的社会结构
1《资本论》和广义政治经济学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般特征
七 现代研究《资本论》的重要意义
1为了创造性地发展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分析
2现代意识形态的斗争
结束语
第二章《资本论》的形成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
1马克思的思想发展
2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
3恩格斯的思想发展
二 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历
1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理论活动
3唯物史观的确立
4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阐述
三 走向《资本论》的道路
1 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作准备
2 六十年代的经济学手稿
第三章《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历史唯物主义
二 狭义政治经济学和广义政治经济学
三 下降法和上升法
四 作为开篇的商品
五 资本和剩余价值
六《资本论》的结构
七 逻辑的和历史的之统一
八 分析的方法和发生论的方法
九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第二篇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四章关于《资本论》序言
第五章《资本论》第一卷的结构
一 关于《资本论》第一卷的课题
二 商品和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 资本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
四 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结束语
第六章商品理论
一 商品理论的课题
二 商品理论的结构
1分析的顺序
(b)使用价值
(c)价值
(a)分析的对象
2 商品的两个因素
(d)商品分析的完成
3劳动二重性
4价值形式
(a)价值形式理论的课题
(b)简单的价值形式
(c)价值形式的发展
5商品拜物教
1 围绕着“开篇商品”的性质展开的争论
三 关于商品理论的争论
2 商品的两个因素
(a)使用价值
(b)价值实体
(c)抽象人类劳动
3价值形式
第七章交换过程理论和货币理论
一 交换过程理论的课题和地位
及其媒介——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二 商品的矛盾在交换过程中的展开
三 交换过程中所包含的其他问题
四 货币理论的课题和地位
1货币理论的课题
2货币理论的地位
五 围绕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所提出的若干问题
1 价格的计量标准
2货币流通规律
3铸币。价值符号
4 纸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的基础理论
六 作为货币的货币
第八章剩余价值理论
一 剩余价值的课题和地位
1《资本论》第一卷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结构
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二 货币转化为资本
1 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地位、课题和基本内容
(a)第四章第一节《资本的总公式》
第三节《劳动力的买和卖》
(b)第四章第二节《总公式的矛盾》和
2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研究上的问题
(a)“货币转化为资本”问题
(b)劳动力范畴同劳动范畴的区别
(c)围绕劳动力的价值规定所展开的争论
三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 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地位、课题和基本内容
剩余价值的生产
(a)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和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第七章《剩余价值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a)第八章《工作日》(绝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工作日的界限,围绕正常工作日所展开的斗争)
(b)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2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研究上的问题
(a)围绕劳动过程理论和技术理论提出的问题
(b)关于资本延长劳动时间的内在倾向的问题
(c)正常工作日的制定和对社会政策的争论
四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地位、课题和基本内容
(a)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b)第十一章《协作》
(c)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d)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
2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研究上的问题
(a)关于对第十一章《协作》、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和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的概括性的理解
(b)关于机器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和反对“合理化”的斗争
五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地位、课题和基本内容
(a)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b)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和
第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a)围绕生产劳动的概念展开的讨论
2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研究上的问题
(b)对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和“合理化”的分析
六 工资
1 第六篇《工资》的地位、课题和基本内容
(a)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b)第十八章《计时工资》和第十九章《计件工资》
(c)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
2第六篇《工资》研究上的问题
(a)战后日本对工资理论的探讨
(b)围绕建立现代工资理论所提出的若干论点
第九章资本积累理论
一 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的课题、地位、逻辑性和内部结构
二 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的课题和论点
三 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课题、论点和内部结构
四 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课题、论点和内部结构
五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和第二十五章《现代殖民理论》的课题、论点和内部结构
第三篇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十章《资本论》第二卷的结构
一《资本论》第二卷的地位和研究对象
1第一篇的分析
二 《资本论》第二卷各篇的结构
2第二篇的分析
3第三篇的分析
三 《资本论》第二卷的形成经过和问题
第十一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 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1货币资本的循环
2 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循环的三个公式
二 流通时间和流通费用
1流通时间
2流通费用
三 资本周转
1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的周期
四 劳动期间、生产时间、流通时间
五周转对价值增殖的影响
1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2年剩余价值率
3剩余价值的流通
第十二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 再生产公式理论的课题和方法
1 再生产公式理论的课题
2再生产公式理论的前提
3再生产公式理论和危机理论
二 简单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公式
2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
3货币材料的再生产
1扩大再生产公式
三扩大再生产
2平衡积累率
3 固定资本的再生产
第四篇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第十三章《资本论》第三卷的结构
一 《资本论》第三卷的地位
二 《资本论》第三卷的各篇的结构
1 对作为一般转化形式的利润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
2 对各分支形态的分析
3各种收入和各个阶级
第十四章利润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和利润理论、生产价格理论
1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和利润理论
2《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和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
3“总过程”和竞争
二 第一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三 第二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第二篇的结构和各章的地位、课题
2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
3所谓“不明确的地方”
四 第三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1 对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的论证
2 规律的内在矛盾的发展
第十五章商业资本理论
一 商业资本理论的现代意义
二 商业资本理论在《资本论》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考察的课题
1 商业资本理论在《资本论》体系中的地位
2 商业资本理论主要考察的课题
1 商业资本的本质
三 商业资本的独立化
2 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根据
3对日高普的观点的探讨
四 商业利润
1 商业利润的源泉
2商业利润的分配方法
3 商业利润和商业劳动
4商业资本的周转和商业利润、商业价格
5对宇野弘藏的观点的探讨
1第五篇的形成
第十六章信用理论
一有关信用理论这一篇的特点
2 这一篇的结构
二 关于若干主题
1生息资本
2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3信用制度
4信用的作用
三 对各种信用学说的批判要点
1 对通货学派的批判
2对银行学派的批判
3 汇兑理论
四 信用理论的现代意义
第十七章地租理论
一对象、结构和课题
1地租理论的对象
2结构
3课题
2两种形式
1一般规定
二级差地租
3 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变动
4虚假的社会价值
5 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
三绝对地租
1 规定
2形成的基础和界限
3否定的作用和国有化
1 建筑地租和矿山地租
四 建筑地租、矿山地租、垄断地租和土地价格
2垄断地租
3土地价格
五 资本主义地租的发生史
1提出问题的角度
2原始地租即封建地租
3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
一前言
总论
第十八章《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第四卷)的历史、内容和意义
第五篇剩余价值理论
二 关于“理论”和“学说”的用语
三 关于Theorien über den Mehrwert
(《剩余价值理论》)的日译书名的问题
四 考茨基版的根本缺陷和新的科学版的问世
1 考茨基版的根本缺陷
2新的“科学版”的问世
结构计划中的地位及其着眼点
1整个内容的地位
分论
一《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2整个内容的着眼点
二《剩余价值理论》各册中的若干问题
1《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的基本特点
2第一册的若干问题
3第二册的若干问题
4第三册的若干问题
三 结论
前言
第六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十九章《资本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一《资本论》和社会主义
二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不可避免性
三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四 社会主义和所有制
五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剩余劳动和劳动生产率
六 社会主义和人的自由个性
七社会主义和自由与民主
八 社会主义和科学技术
结束语
第二十章《资本论》中的统计
第二十一章《资本论》日文版的翻译和出版
一《资本论》日文版翻译简史
二 对翻译古典术语的重视和问题所在
1 《资本论》是一部辩证法逻辑学的书
2用语
3 文学的表现
三原文与评论
(2)关于配第引文的错抄问题
(3)关于支付手段的正比或反比的问题
(1)关于琼斯引文是否存在的问题
1 关于第一卷
(4)关于工人使用劳动条件的问题
(5)关于贫困同所受的劳动折磨
“成正比”或“成反比”的问题
2关于第二卷
(1)关于误删的部分问题
(2)关于农业中的耕地扩大问题
3关于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资本论》的诞生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