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传播和发展

副标题:无

作   者:黄楠森等主编;林利等卷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20003171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内 容 提 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5卷,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和 评论了1917年至1953年期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社 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发展,其中包 括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哲学思考,斯大林 哲学思想的功过是非,布哈林、德波林以及其他马克思主 义哲学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运用和争论。本卷 对若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争议较大的问题,努力从翔 实的材料出发,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回答。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社会历史概况和哲学发展线索(1917―1953年)
第一节 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一 十月革命开辟了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二 十月革命是帝国主义时代历史辩证法的胜利
三 十月革命开辟的历史道路是永存的
第二节 十月革命后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 社会历史状况及其对哲学提出的要求
二 新时期哲学发展的分期和基本特征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论
一 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 研究的方法论
简短的结论
第二章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时期列宁的哲学思想(1917年11月―1920年12月)
第一节 列宁总结历史新经验 对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发展
一 列宁从实际出发对过渡时期学说的发展
二 列宁对过渡时期政治和经济的科学分析
三 批判考茨基 捍卫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四 指出对抗和矛盾不是一回事 开拓社会主义运动辩证法研究的新篇章
第二节 列宁从哲学高度对“左倾”错误的批判
一 围绕布列斯特和约争论中列宁阐述的哲学思想
二 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设想
三 提出两种制度和平相处的思想
四 反对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
第三节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的哲学思想
一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二 列宁对“军事反对派”、“民主集中派”和“工人反对派”的哲学批判
三 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第四节 由战争向和平转折时期列宁的哲学思想
一 实现转折的客观依据
二 批判“无产阶级文化派”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理论
三 工会问题的争议中列宁的哲学思想
简短的结论
第三章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哲学思想(19211922年底)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的思想轨迹
一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社会历史发展的状况
二 这一时期列宁的思想轨迹
第二节 列宁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
一 恢复和发展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的根本意义
二 过渡时期所有制的复杂结构
三 国家资本主义问题
四 小农经济及其改造问题
第三节 列宁论社会主义经济计划与商品 市场的关系
一 从《哥达纲领批判》到“战时共产主义”
二 伟大的转折:列宁论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联系
三 列宁论社会主义计划与商品 市场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列宁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
一 资本主义包围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努力争取自身生存的条件
二 要善于将苏维埃政权和资本主义的先进事物结合起来
三 新经济政策所包含的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和斗争
第五节 列宁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辩证法
一 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 生活的公式高于书本的公式
二 探索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创造性
三 前进与后退直接与间接革命与改良的辩证法
简短的结论
第四章 列宁晚期著作中的哲学思想(1922―1924年1月)
第一节 列宁的哲学遗嘱:在经济转轨时期战斗唯物主义的迫切意义
一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一文的历史背景
二 战斗唯物主义必须与共产党外的唯物主义者结成联盟
三 战斗唯物主义必须与现代自然科学家结成联盟
四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科学地进行无神论的宣传
五 注意概括当代科学成就和新的历史经验深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研究
六 重视新道德的建设培养造就一代新人
第二节 列宁病中口授文章和书信中的哲学思想
一 对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反思
二 反思的主题和指导思想
第三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一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构想的思想轨迹
二 列宁新构想的基本特征
三 经济建设的构想
四 文化建设的构想
五 政治建设的构想
六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简短的结论
第五章 二三十年代苏联哲学战线的论争(1924―1936年)
第一节 苏联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概况
一 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宣传和普及
二 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
三 对黑格尔 斯宾诺莎等哲学思想的研究
四 这一时期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的问题
第二节 关于列宁主义的争论
一 围绕列宁主义的定义 思想来源 基本原则的争论
二 围绕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的争论
第三节 布哈林哲学思想及对其平衡论的批判
一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 苏联哲学界对布哈林平衡论的批判
三 关于斯大林对布哈林的几个理论观点的批判
第四节 苏联20年代机械论者与辩证论者的论争
一 机械论者学派及其哲学观点
二 辩证论者和机械论者的争论
三 批判机械论者对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第五节 30年代米丁尤金等与德波林学派的论争
一 德波林及其哲学思想
二 米丁尤金等与德波林学派的论战
三 30年代批判德波林学派的积极意义及消极后果
简短的结论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
苏联哲学 (1936―1945年)
第一节 联共(布)中央对哲学研究的不适当干预
一 批判德波林学派一再升级
二 下令改写《哲学史》第3卷
第二节 斯大林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的撰写发表和反映
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的历史地位
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问世前后的苏联哲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哲学问题
一 关于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学说在新时期的方法论意义
二 关于苏联社会发展动力
三 关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总思路
四 从思想理论上反对法西斯主义
简短的结论
第七章 战后时期的苏联哲学
第一节 1945 1953年苏联哲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1947年苏联哲学讨论会
一 哲学讨论会的概况
二 关于哲学史的对象
三 关于哲学的党性原则
四 关于批判与继承问题
五 哲学讨论会的影响及其后果
第三节 1950年语言学问题讨论和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
一 关于语言学问题讨论的一般情况
二 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二者的相互关系问题
三 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四 关于质变的两种形式
第四节 1951年经济学问题的讨论和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 关于经济学问题讨论的一般情况
二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问题
三 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
四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简短的结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传播和发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