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7卷(1937~1938),全民抗战气壮山河

副标题:无

作   者:李新,陈铁健主编;李良志等卷主编;马振犊等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20803175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的第七卷,它上起1937年下至1938年止,依次记叙了这段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各次重大事件,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本来面貌。 该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考订扎实,可使读者从中厘清得失,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面对挑战。

目录

目录
三 增强国力 整军备战
第二节 徐州会战
一 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作战
二 临沂、滕县之战
三 血战台儿庄
四 徐州撤退
第三节 武汉会战与广州失守
一 武汉外围作战
二 保卫大武汉
三 广州失守
第四节 中国抗战的军事战略
第三节 战前国防计划的剖析
一 国民党的持久消耗战略
二 共产党的持久战思想
三 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第七章 抗战前期少数民族和台、港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
第二节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一 东北抗日联军中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二 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民众的抗日斗争
三 东北地区赫哲、鄂温克、鄂伦春族民众的抗日斗争
第三节 内蒙古人民的抗日斗争
一 关于1936年国防计划大纲
第四节 回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五节 新疆各族人民对抗战的贡献
第六节 云南、四川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七节 湘鄂西、广西、贵州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八节 海南岛、台湾、香港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后记
二 关于1937年国防作战计划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准备
第一节 积极扩充力量 争取国际援助
一 积极扩充力量 发展革命根据地
二 试图打通国际通道 争取苏联援助
第二节 政治备战工作
一 加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序言
二 中共中央确定新方针新任务
三 加强干部教育工作
四 陕甘宁边区建设
第三节 创办学校,大量培养干部
一 中共中央党校
二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第三章 全民族抗战的爆发
第一节 抗战爆发前的国际形势与中国政局
一 国际形势的演变
二 日本的侵华方针
第一章 国民政府的对日备战
第二节 卢沟桥事变
一 七七事变的爆发
二 日本的“不扩大”方针
三 国民政府及北平地方当局的对策
四 平津沦陷
五 国民政府战时机构的设立
第三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一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的谈判
二 中间党派的抗战主张和救亡活动
三 全国抗战热潮的高涨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日政略的变化
四 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的召开
五 红军改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第四节 世界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一 美、英等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与支援
二 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与支援
三 其他国家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态度与支援
四 海外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
第四章 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
第一节 淞沪会战
一 八一三事变
一 国民党内对日政策的分歧
二 会战经过
三 淞沪会战的经验与意义
第二节 平津沦陷后的华北战局
一 平汉、津浦路北段之战
二 平绥路作战
三 忻口会战与太原失守
第三节 八路军三大主力挺进敌后实行战略展开
一 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
二 与正面战场的配合作战
三 八路军四大战略支点的建立与在华北敌后的大发展
二 国民政府修正内外政策
第四节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与南京陷落
一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二 南京保卫战
三 国民政府确立西南为战略大后方
第五节 新四军奔赴大江南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与国民政府地方当局的停战谈判
二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的组建与集结
三 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挺进敌后的指示
四 新四军第一、二支队挺进江南敌后
五 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中、皖东和彭雪枫游击支队挺进豫东
第二节 国防建设与整军备战
第五章 抗战初期中国的内政外交
第一节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一 战争阴影下中苏关系的改善
二 中苏为加强合作进行谈判
三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陶德曼调停
一 国民政府对英美等国的外交努力及国联调停的失败
二 陶德曼调停的由来
三 南京沦陷前陶德曼的调停活动
四 南京失守后陶德曼的再次调停及其失败
一 国防建设的指导原则
第三节 沦陷区傀儡组织的出现
一 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出笼
二 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的开张
三 伪蒙疆联合委员会的成立
四 南北伪政权的合流
第四节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与首届国民参政会
一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二 《抗战建国纲领》的制定
三 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
四 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
二 选择国防基地
五 三青团的成立和发展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
第六章 抗战战略防御阶段的结束
第一节 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
一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二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初创
三 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四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五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六 陕甘宁边区的巩固
Q!B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7卷(1937~1938),全民抗战气壮山河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