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采用“四位一体”的结构模式,融理论讲解、真题评析、全真模拟、热点专题为一体,各部分具体特色与优势如下:
1、申论考试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要点——本部分的编写融会了刘旭涛教授、邱霈恩副教授的最新辅导讲稿,从理论的高度对申论考试知识和申论考试方法与技能改善作了详尽地分析讲解,可使考生真正把握住申论考试的内涵、形式变化与应试方法。
2、历年申论考试真题评析——本部分大量选用历年中央与地方公务录用考试申论科目的真题,“答卷及其评析”栏目对不同的参考答案作了详细和富有针对性的评析,对历年申论命题趋势与规律、答案技巧与方法进行了权威准确的讲解。
3、申论全真模拟试题——本部分10套试题根据历年尤其是2007年中央与地方申论考试特点与模式,并结合当前宏观、中观层次的社会热点问题精心命制而成,体现了最新的题型和难度变化。
4、申论考试热点专题集锦——本部分选用了当前最新的社会热点与理论热点问题,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目的是拓宽考生的社会视野和提高其理论认识水平,考生也可以专题材料为对象进行申论考试所要求的能力训练。
目录
第一部分 申论考试分析与备考策略
第一章 申论理论知识
第一节 申论的含义与功能/3
一、申论的含义/3
二、申论的渊源/3
三、申论科目的设置缘由/4
四、申论的测评功能/5
第二节 申论的测评要素与特点/6
一、申论的测评要素/6
二、申论的特点/7
第三节 申论的试卷结构与写作文体/8
一、申论的试卷结构/8
二、申论的写作文体/9
第四节 申论的阅卷与评分/10
一、申论的命题与阅卷/10
二、申论的评分标准与扣分因素/11
第二章 申论命题基本模式与规律透析
第一节 申论命题基本模式/13
一、两论式/13
二、三论式/13
三、多论式/14
第二节 申论命题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15
一、“注意事项”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15
二、给定资料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16
三、申论题型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17
第三节 申论命题角度/20
一、中央2005~2008年申论命题角度/20
二、精选地方申论命题角度/23
第三章 申论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
第一节 申论的备考策略/25
一、备考规划法/25
二、时事热点追踪法/25
三、应试心态调整法/26
四、基础训练与强化训练法/27
五、借助外力法/27
第二节 申论的应试技巧/28
一、认真审题/28
二、切忌脱离材料/28
三、注意限制要求/28
四、符合角色定位/28
五、对策要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29
六、避免申论考试认识上的两个“误区”/29
七、注意申论考试中的“四忌”/29
八、把握阅卷人心理/30
第三节 申论常见问题答疑/31
第二部分 申论过关分步精讲
第一章 阅读理解
第一节 阅读理解综述/35
一、阅读理解的实质和重要性/35
二、阅读理解常见问题/35
三、阅读理解的原则/37
第二节 阅读资料取材透析/38
一、给定材料的主要表现形式/38
二、给定材料的主要来源/39
三、给定材料的归类/40
第三节 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42
一、问题优先,兼顾材料/42
二、分段总结,归纳材料/43
三、精泛结合,主次分明/47
四、抓住重点,把握主旨/48
第四节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49
一、认读能力及其培养/49
二、理解能力及其培养/49
三、评论能力及其培养/50
第二章 归纳概括
第一节 归纳概括综述/51
一、归纳概括的基本含义/51
二、归纳概括常见问题/51
三、归纳概括的原则/52
四、归纳概括的要求/56
第二节 归纳概括的考评点/57
一、归纳概括的传统考评点/57
二、归纳概括的创新考评点/58
第三节 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60
一、删减要素法/60
二、关键句分析法/60
三、关键词分析法/60
第四节 归纳概括的进阶步骤/62
一、归纳概括的基本答题步骤/62
二、归纳概括的答题模式/62
第五节 地方优秀真题探究性测试/67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67
第三章 提出对策
第一节 提出对策综述/73
一、提出对策是申论应试的关键环节/73
二、提出对策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73
三、提出对策的原则/75
四、提出对策的要求/77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考评点/78
一、身份限定型/78
二、角度限定型/79
三、未限定型/79
四、对策有效性分析/80
五、文案策划型/81
第三节 申论常用的对策手段/81
一、法律手段/81
二、行政手段/82
三、经济手段/82
四、管理手段/83
五、教育手段/83
六、监督手段/83
七、协调手段/83
八、自律手段/83
第四节 提出对策的进阶方法/83
一、传统题型的进阶方法/83
二、对策有效性分析的进阶方法/88
……
第一章 申论理论知识
第一节 申论的含义与功能/3
一、申论的含义/3
二、申论的渊源/3
三、申论科目的设置缘由/4
四、申论的测评功能/5
第二节 申论的测评要素与特点/6
一、申论的测评要素/6
二、申论的特点/7
第三节 申论的试卷结构与写作文体/8
一、申论的试卷结构/8
二、申论的写作文体/9
第四节 申论的阅卷与评分/10
一、申论的命题与阅卷/10
二、申论的评分标准与扣分因素/11
第二章 申论命题基本模式与规律透析
第一节 申论命题基本模式/13
一、两论式/13
二、三论式/13
三、多论式/14
第二节 申论命题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15
一、“注意事项”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15
二、给定资料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16
三、申论题型的变化趋势与规律透析/17
第三节 申论命题角度/20
一、中央2005~2008年申论命题角度/20
二、精选地方申论命题角度/23
第三章 申论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
第一节 申论的备考策略/25
一、备考规划法/25
二、时事热点追踪法/25
三、应试心态调整法/26
四、基础训练与强化训练法/27
五、借助外力法/27
第二节 申论的应试技巧/28
一、认真审题/28
二、切忌脱离材料/28
三、注意限制要求/28
四、符合角色定位/28
五、对策要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29
六、避免申论考试认识上的两个“误区”/29
七、注意申论考试中的“四忌”/29
八、把握阅卷人心理/30
第三节 申论常见问题答疑/31
第二部分 申论过关分步精讲
第一章 阅读理解
第一节 阅读理解综述/35
一、阅读理解的实质和重要性/35
二、阅读理解常见问题/35
三、阅读理解的原则/37
第二节 阅读资料取材透析/38
一、给定材料的主要表现形式/38
二、给定材料的主要来源/39
三、给定材料的归类/40
第三节 阅读理解的方法与技巧/42
一、问题优先,兼顾材料/42
二、分段总结,归纳材料/43
三、精泛结合,主次分明/47
四、抓住重点,把握主旨/48
第四节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49
一、认读能力及其培养/49
二、理解能力及其培养/49
三、评论能力及其培养/50
第二章 归纳概括
第一节 归纳概括综述/51
一、归纳概括的基本含义/51
二、归纳概括常见问题/51
三、归纳概括的原则/52
四、归纳概括的要求/56
第二节 归纳概括的考评点/57
一、归纳概括的传统考评点/57
二、归纳概括的创新考评点/58
第三节 归纳概括的基本方法/60
一、删减要素法/60
二、关键句分析法/60
三、关键词分析法/60
第四节 归纳概括的进阶步骤/62
一、归纳概括的基本答题步骤/62
二、归纳概括的答题模式/62
第五节 地方优秀真题探究性测试/67
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67
第三章 提出对策
第一节 提出对策综述/73
一、提出对策是申论应试的关键环节/73
二、提出对策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73
三、提出对策的原则/75
四、提出对策的要求/77
第二节 提出对策的考评点/78
一、身份限定型/78
二、角度限定型/79
三、未限定型/79
四、对策有效性分析/80
五、文案策划型/81
第三节 申论常用的对策手段/81
一、法律手段/81
二、行政手段/82
三、经济手段/82
四、管理手段/83
五、教育手段/83
六、监督手段/83
七、协调手段/83
八、自律手段/83
第四节 提出对策的进阶方法/83
一、传统题型的进阶方法/83
二、对策有效性分析的进阶方法/88
……
申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