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本手册共12章,按四大部分划分,其中佛教在印度的创立、传播及其基本教义为第一部分;我国汉、藏、巴三大语系佛教各宗及其派系渊源为第二部分;佛教常识、佛事仪规、丛林组织等为第三部分;全国重点寺院、佛教胜迹、石窟造像、中国佛教协会历届会议、佛教院校、港台佛教以及和各国佛教的友好交往等为第四部分;宗教政策和有关文件如宪法、刑法中有关宗教政策的条款及有关文件、讲话等作为《佛教手册》的附录,供读者检索参考。书中所收资料,有的参考了前贤近哲的研究成果,限于篇幅,书中未能一一注明资料来源,尚希读者见谅。
《佛教手册》是中国佛教协会1988年编写计划之一。在编写过程中,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周绍良先生、净慧法师、郑立新先生等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中国文史出版社的总编和编辑先生对《佛教手册》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并对《佛教手册》的编纂和文字的斟酌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付梓之前,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呈送国务院宗教事务局通审了全文,并蒙批复;最后又由赵朴初会长题写书名,更为《佛教手册》增色不少。在此一并致以由衷的感谢!笔者力图使这本手册具有实用性、知识性,但由于知识浅薄、水平有限,且编写时间仓促、资料不足,粗疏陋劣之处在所不免。亟盼得到读者和专家们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目录
第一章 佛教在印度
第一节 佛教的创立与定义
第二节 二乘佛教的定义和分类
一、小乘佛教
二、大乘佛教
三、小乘与大乘的差异
第三节 三期佛教的分类
一、原始佛教
二、部派佛教
三、大乘佛教
第四节 经律论的结集
一、阿含经的成立
二、律藏的成立
三、论藏的成立
第五节 九分教与十二分教(十二部经)
一、九分教
二、十二分教
第二章 佛教的基本教理
第一节 三宝
第二节 三科
一、五蕴
二、十二处
三、十八界
第三节 缘起和十二缘起
一、缘起
二、十二缘起
第四节 三法印(或四法印)
一、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
三、涅槃寂静
第五节 三学
一、戒学
二、定学
三、慧学
第六节 四圣谛
一、苦谛
二、集谛
三、灭谛
四、道谛
第七节 八正道
一、正见
二、正思维
三、正语
四、正业
五、正命
六、正精进
七、正念
八、正定
第三章 佛教的传播
第一节 斯里兰卡
第二节 缅甸
第三节 马来半岛
第四节 泰国
第五节 柬埔寨
第六节 越南
第七节 印度尼西亚
第八节 朝鲜
第九节 日本
第四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汉语系佛教
一、三论宗
二、天台宗
三、贤首宗
四、慈恩宗
五、律宗
六、净土宗
七、禅宗
八、密宗
第二节 中国藏语系佛教
一、噶当派
二、噶举派
三、萨迦派
四、觉曩派
五、希结派
六、觉宇派
七、廓札派
八、响巴迦举派
九、夏鲁派
十、宁玛派
十一、格鲁派
十二、历世达赖、班禅简历
第三节 中国巴利语系佛教
一、派别
二、寺院和僧阶
第五章 怎样辨别佛、菩萨像
第一节 如来十种名号
第二节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第三节 佛像有哪些种类
第四节 佛菩萨像的姿势和形象
第五节 释迦佛的十大弟子
第六节 释迦佛弟子中的杰出比丘尼
第七节 佛菩萨手中所持物件
第八节 佛菩萨座台的种类
一、座台种类
二、佛部像常见的几种座台
三、诸尊像的几种背光
第九节 怎样辨别手印
第十节 观世音
一、三十三体观音
二、大白衣观音
……
第六章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
第七章 佛教胜迹
第八章 汉族地区佛教国家重点寺院简介
第九章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佛教寺院
第十章 佛教组织
第十一章 港台佛教简况
第十二章 我国与世界各国佛教关系
附录
第一节 佛教的创立与定义
第二节 二乘佛教的定义和分类
一、小乘佛教
二、大乘佛教
三、小乘与大乘的差异
第三节 三期佛教的分类
一、原始佛教
二、部派佛教
三、大乘佛教
第四节 经律论的结集
一、阿含经的成立
二、律藏的成立
三、论藏的成立
第五节 九分教与十二分教(十二部经)
一、九分教
二、十二分教
第二章 佛教的基本教理
第一节 三宝
第二节 三科
一、五蕴
二、十二处
三、十八界
第三节 缘起和十二缘起
一、缘起
二、十二缘起
第四节 三法印(或四法印)
一、诸行无常
二、诸法无我
三、涅槃寂静
第五节 三学
一、戒学
二、定学
三、慧学
第六节 四圣谛
一、苦谛
二、集谛
三、灭谛
四、道谛
第七节 八正道
一、正见
二、正思维
三、正语
四、正业
五、正命
六、正精进
七、正念
八、正定
第三章 佛教的传播
第一节 斯里兰卡
第二节 缅甸
第三节 马来半岛
第四节 泰国
第五节 柬埔寨
第六节 越南
第七节 印度尼西亚
第八节 朝鲜
第九节 日本
第四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汉语系佛教
一、三论宗
二、天台宗
三、贤首宗
四、慈恩宗
五、律宗
六、净土宗
七、禅宗
八、密宗
第二节 中国藏语系佛教
一、噶当派
二、噶举派
三、萨迦派
四、觉曩派
五、希结派
六、觉宇派
七、廓札派
八、响巴迦举派
九、夏鲁派
十、宁玛派
十一、格鲁派
十二、历世达赖、班禅简历
第三节 中国巴利语系佛教
一、派别
二、寺院和僧阶
第五章 怎样辨别佛、菩萨像
第一节 如来十种名号
第二节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第三节 佛像有哪些种类
第四节 佛菩萨像的姿势和形象
第五节 释迦佛的十大弟子
第六节 释迦佛弟子中的杰出比丘尼
第七节 佛菩萨手中所持物件
第八节 佛菩萨座台的种类
一、座台种类
二、佛部像常见的几种座台
三、诸尊像的几种背光
第九节 怎样辨别手印
第十节 观世音
一、三十三体观音
二、大白衣观音
……
第六章 丛林的组织和常识
第七章 佛教胜迹
第八章 汉族地区佛教国家重点寺院简介
第九章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佛教寺院
第十章 佛教组织
第十一章 港台佛教简况
第十二章 我国与世界各国佛教关系
附录
佛教手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