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亮话

副标题:无

作   者:吴茂华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43579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王蒙说:“中国的一批作家(包括王蒙——原注)都会全面地保养自己,都不那么执着痛苦……几乎越年轻的作家,生活越快活,痛苦这词,越来越古典了。”文人或清或浊,从来取决于人格的有无、文格品位之高低,而不在其他。“士大夫之无耻乃国耻。”(顾亭林语)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强烈的人世精神。关注社会是一种人世;实用主义的追逐功利又是一种人世。李辉先生这本探索文化人思想灵魂的《人生扫描》,推崇张扬的是前者,可也 为后者提供了一面镜子。 车辐及其《采访人生》 早年一位师友教我阅世读人,有一句话我认为很精当:“要了解一个人,先观其友属何等人物,就明白此君秉性之大半了。”用这种背景烘托法看主角,果然相当准确。不信你翻开车辐刚出版的这本《采访人生》,先看目录,便觉得不简单。冯玉祥、张大干、谢无量、刘开渠、方成、白杨、俞振飞、吴茵、新凤霞……哎呀呀,一串串如雷贯耳的大名!这车老,分明是一个老牌追星族嘛。再看书中,从二十贬纪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半个多世纪成都文化界和与成都有关的人物,皆是车辐的采访对象,且在他笔下略加点染便活脱鲜灵。抗战时期“中华抗敌文协”在成都的救亡活动,刘开渠塑“无名英雄”铜像和孙中山铜像的轶事,吴祖光和丁聪在成都五世同堂街今二中校园内写剧本、画漫画,以及车辐带他俩化装访红灯区见闻,李劼人不当教授开馆子,关山月住督院街川:画展,种种文化旧事,今人多不知悉。此外,代表蜀文化一侧面的川剧、扬琴、金钱板,乃至成都社会的风俗民情,车老皆烂熟于心,并用生花笔墨娓娓道来。 我说这本《采访人生》不仅有可读性,且也有文化历史资料价值,可作《成都掌故》一书现当代部分之补遗。车辐是杂家,杂就杂在熟稔社会、遍交天下三教九流,因而性情豁达丰满,作风倜傥潇洒。难怪吴祖光称他为“成都土地爷”,黄宗江声言:“我爱四川,我爱车辐。” 《采访人生》下半部分便是听这位杂家侃食经。从荣乐园、姑姑筵、努力餐等大餐厅的当家菜说起,直到成都街头的锅盔凉粉,还有成都人熟悉的“鬼饮食”、小吃、怪吃,真乃苏东坡《老饕赋》的现代版。其中有《杂谈美食》引当代三湘才子钟叔河之言:“谈吃也好,听谈吃也好,重要不在吃,而在谈吃亦即对现实生活的那种气质和风度。”此正好是车老的风度,美食家的风度:津津有味地吃,兴致勃勃地谈。一次,我有幸奉陪车老享宴,桌上一盘凉排骨,我怕他老人家牙碜,哪知他谈笑间下箸甚快,且语我云:“除了钉子,都嚼得动!”说得满座粲然。文化与美食,常人一般也喜欢,然二者兼得且达审美之境就不容易了。车老的美食不仅在厅堂桌上,剩下的用袋装回家,晚上一顿再慢慢“享用”,口福之好,名士之大不拘,就太令人羡煞也哉! 蓉城初夏,蜀都大道旁梧桐树下,车辐鹤发童颜像南极仙翁,凸肚摇摆像企鹅踱步而来。银发脑袋里装的是几十年文化野史,大肚里装的是佳肴美食。承他赠我一本《采访人生》,翻 开封面,题款下一方闲章赫然惊目:不可救药的老天真。落款日期居然是六一儿童节。 饮食菩萨文化高 林语堂先生认为中国人好感官享乐,注重生活的艺术,特别体现于饮食方面,他说:“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情要我们认真对待,那么这样的事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学识,而是‘吃’。”又说:“中国人领受食物像领受性、女人和生活一样。”的确,民以食为天,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头上的天。此话印证于四川美食大家、谈吃杂文家车辐身上,尤为贴切。车辐先生今年八十有八,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吃遍四川,吃遍全国,中国的南北几大菜系他无所不尝,无所不知。当然,他最爱的还是这家乡川味。至今牙口尚好,几盘佳肴下肚,随后笔下侃侃而谈。赏美食到这种境界,可谓知味真人了。这本《吃在四川》,便是他老人家几十年吃出来的成果。 美食美酒谁人都爱,可仅仅会吃,只能算个饕餮之徒,而车老先生在书中侃“吃”经就不同了。他说一味“白油苦笋”,从原料、烹调到咂嘴品尝,再扯到怀素的《苦笋帖》、黄庭坚的《苦味,胃口牙齿宝刀不老,鹤发童颜风韵犹存。改不了的,是“十处打锣九处有他”的脾气。近年来四川餐饮业红火大发展,车爷处更是门庭若市,几乎每个星期,都是本地大小餐馆老板、名厨有请。车爷出山到谁家,谁家餐馆就有脸面,有品牌效应。岂不伟哉!你看这车爷,亮闪闪的白发稀疏,头戴一顶红色贝雷帽,大腹便便坐在轮椅上,被人前呼后拥抬上抬下,出入灯红酒绿的大小餐馆觥筹交错间,于美味酒席中指点江山,摆出一副饮食菩萨权威人士的器度,你说这吉人天相怎不叫人羡煞也么哥! 承他老人家看得起,有一次他点名要吃两样家常菜,我精心策划制作了一碗味道鲜辣的小笼蒸牛肉、一盘清淡的苦瓜鸡蛋献上,饮食菩萨吃完后赏了我一句“好吃不过家常味”。听后 我如聆法音,简直是受宠若惊了。 米兰·昆德拉的《玩笑》 常人说一句常有的笑话,在捷克过去僵化的环境里,无意之间触犯了神圣的教条,由此遭来横祸,这便是《玩笑》一书中主人公卢德维克倒霉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我们简直是再熟悉 不过了。回想我们过去几十年里,特別是十年浩劫中,类似的“犯科”者何止万千。所以我们读昆德拉的《玩笑》时,含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似曾相识之感。 微不足道的个人,身不由己地被强大的社会环境支配着,无辜地被碾为齑粉。及至岁月蹉跎,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一生都缠在一长串荒唐可笑的连环套里。个人在悲喜剧的循环中,骇然发现自己活得毫无意义,剩下的只有莫可名状的荒诞之感。自我主体人格的丧失和异化,失去精神凭借的惶惑,正是书中主人公卢德维克的悲哀,一个小人物深重的悲哀。米兰·昆德拉怀着强烈的悲剧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主人公一生的遭遇,道出了个人命运与历史命运的不可分割,强权政治对人性的桎梏和剥夺。正如作者在序里所说:“历史的悖论与个人命运具有相同的基本特性。” 卢德维克和露西是一对备受蹂躏的青年男女,一个遭到政治强暴,一个遭到性的强暴。相似的经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命运,本该使他们在萍水相逢中相濡以沫来获得爱的支撑,然而被剥夺的命运却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对方。爱情、信仰、名誉、人生种种有意义的东西以及生活的基本价值,莫不——失去。 ……

目录

第一辑 百尺楼台读书灯
 读书二题
 放弃思考,便放弃道德
 灵魂是一笔财富
 独立苍茫自咏诗——《流沙河短文》编后
 恶俗面面观
 书本外的史迹
 与皇帝有关的话题
 一个人的百年大梦——读《世纪挥手》
 龚明德“做工”
 拒绝现代神话
 独裁者与浪漫主义——读《希特勒与艺术》
 文人的有品与无行——读《人生扫描》有感
 车辐及其《采访人生》
 饮食菩萨文化高
 米兰·昆德拉的《玩笑》
 青春的理想与浪漫的革命
 谋杀无动机——论《为了告別的聚会》中的雅库布
 读《攻击与人性》
 真理会白说吗?——读《异端的权利》
. 轻浮形式下的严肃内容——张贤亮的《习惯死亡》
 雅俗共赏《龙门阵》
 《心香泪酒祭吴宓》真伪之我见
 我观《心香泪酒祭吴宓》一书之争议
 兽行与神性——《卒德勒名单》观后
 百尺楼台读书灯
 诗人兴会
 流沙河家居二三事
 千唐志斋纪行
 从听故事到读《聊斋》
第二辑 无花的蔷薇
第三辑 雅女人与俗女人
第四辑 《老屋》之思
跋:读书学文也有致(龚明徳)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明窗亮话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