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指出心灵化批评是文艺批评思维的特殊性。作者首先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与西方传统文学批评的差异,接着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心灵化批评的发生渊源。同时,作者把文学批评的思维系统放在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系统中考察,着重分析了社会思潮演变、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以及文学批评的主体对心灵化批评的影响结果。全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这套丛书的选题及其个人化展开,究竟是否触摸到了文艺学前沿,甚或积极推进了学术前沿的有效延伸,最终可能并不在于作者的初衷,也不会取决于主编的表白,而只能由睿
目录
序言一 王岳川
序言二 欧阳友权
绪论
第一章 心灵化批评形成的渊源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的发生学渊源
一 原始思维的泛联系性
二 中国初民的语言文字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凝定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社会学渊源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审美的而不是对立的观照方式
二 家国同构的社会联系观
——同类比附的批评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哲学渊源
一 《易经》中反映出的中国哲学渊源
二 万物感应的泛联系观
第四节 心灵化批评的创作学渊源
一 比兴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 楚辞中的寄托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 音乐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第二章 心灵化批评的思维特征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的接受方式——体悟型思维
一 泛联系哲学观下的体悟型思维
二 体悟型思维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分析方式——系统型思维
一 系统型思维的网络式层次观
二 横向联系路径与文本解读
三 纵向联系路径与文本解读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言说方式——比类型思维
一 比类型思维的特征
二 比类型话语的具体表现
三 比类型话语的优长与缺陷
第三章 心灵化批评的流变
第一节 发展期(先秦一两汉)
一 泛联系的文学接受观
二 感应论下的文学接受者的主观读入
三 理性主义萌芽对主观意志读入的修正
第二节 成熟期(魏晋一隋唐)
一 “言意之辨”与“象”的提出
二 人物品鉴与言语独断
三 “物一心志一物象”主体融入模式
四 “取境”思维与意象批评的成熟
第三节 凝定期(两宋~明清)
一 理性主义思潮的崛起
二 心学反叛与感性思维的回归
三 禅宗思维的抵抗
四 士大夫的边缘化与批评话语的心灵化
五 心灵化批评的凝定
第四节 批评主体的生存状态与私人话语的形成
一 士大夫生存状态的二重性
二 士大夫性格的二重性
三 集体话语的丧失
第四章 心灵化批评的运用
第一节 有意误读
一 有意误读的形成
二 有意误读的特征
第二节 比较定位
一 比较定位方法的特点
二 比较定位方法的运用
第三节 通感批评
一 “滋味说”的确立
二 其他通感式文学批评范畴
第四节 诗意的形式
一 批评文体的诗化
二 批评话语的诗意化
第五节 知音赏鉴
一 追求心灵契合的批评目的
二 趣味性的文本解读
三 见仁见智的阅读体悟
结语 文学转型与心灵化批评的前途
一 市民感性的崛起与文学的边缘化
二 文学批评话语的民间取向与个性取向
三 心灵化批评是文学转型的硕果仅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二 欧阳友权
绪论
第一章 心灵化批评形成的渊源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的发生学渊源
一 原始思维的泛联系性
二 中国初民的语言文字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凝定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社会学渊源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审美的而不是对立的观照方式
二 家国同构的社会联系观
——同类比附的批评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哲学渊源
一 《易经》中反映出的中国哲学渊源
二 万物感应的泛联系观
第四节 心灵化批评的创作学渊源
一 比兴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 楚辞中的寄托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 音乐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第二章 心灵化批评的思维特征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的接受方式——体悟型思维
一 泛联系哲学观下的体悟型思维
二 体悟型思维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分析方式——系统型思维
一 系统型思维的网络式层次观
二 横向联系路径与文本解读
三 纵向联系路径与文本解读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言说方式——比类型思维
一 比类型思维的特征
二 比类型话语的具体表现
三 比类型话语的优长与缺陷
第三章 心灵化批评的流变
第一节 发展期(先秦一两汉)
一 泛联系的文学接受观
二 感应论下的文学接受者的主观读入
三 理性主义萌芽对主观意志读入的修正
第二节 成熟期(魏晋一隋唐)
一 “言意之辨”与“象”的提出
二 人物品鉴与言语独断
三 “物一心志一物象”主体融入模式
四 “取境”思维与意象批评的成熟
第三节 凝定期(两宋~明清)
一 理性主义思潮的崛起
二 心学反叛与感性思维的回归
三 禅宗思维的抵抗
四 士大夫的边缘化与批评话语的心灵化
五 心灵化批评的凝定
第四节 批评主体的生存状态与私人话语的形成
一 士大夫生存状态的二重性
二 士大夫性格的二重性
三 集体话语的丧失
第四章 心灵化批评的运用
第一节 有意误读
一 有意误读的形成
二 有意误读的特征
第二节 比较定位
一 比较定位方法的特点
二 比较定位方法的运用
第三节 通感批评
一 “滋味说”的确立
二 其他通感式文学批评范畴
第四节 诗意的形式
一 批评文体的诗化
二 批评话语的诗意化
第五节 知音赏鉴
一 追求心灵契合的批评目的
二 趣味性的文本解读
三 见仁见智的阅读体悟
结语 文学转型与心灵化批评的前途
一 市民感性的崛起与文学的边缘化
二 文学批评话语的民间取向与个性取向
三 心灵化批评是文学转型的硕果仅存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