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唐代文言小说在唐诗文化氛围中发展成熟,受到了诗歌多方面的渗透
。创作和接受小说的是一代诗人,他们用诗的精神和激情观照小说,提出
了新颖的小说观念,关注小说的审美愉悦特性。他们在小说中直接引入诗
赋韵语,并把人物刻划、情节设计、环境描写、氛围渲染与浓烈的情感抒
发融为一体,以营构圆融浑成的诗的意境,使小说洋溢着诗韵之美,培育
小说着意好奇、文辞华艳、叙述婉曲、情思热烈等审美特征,标志着中国
古代小说民族形式的发生发展。唐代小说记录了唐代文人丰富多彩的诗歌
活动,与唐诗一样反映了唐人昂扬向上、自信乐观的时代精神,表达了唐
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从而共同成为唐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成为唐代
气象的载体。
目录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资料综述
一 古代文人对这一论题的认识
二 现代学者对这一论题的考察
三 当代学者对这一论题的论析
第二节 本书的论析视野和研究思路
一 本书的论析视野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一 本书的研究方法
二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 唐代文言小说的诗意审美
第一节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之美(上)
一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之定量分析
二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之体类
三 唐人融诗入小说的历史发展
表一: 唐代文言小说单篇作品融入诗歌数量统计表
表二: 唐代文言小说集融入诗歌数量统计表
表三: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各体诗歌数量统计表
第二节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之美(下)
一 融入唐人小说中的优秀诗歌审美
二 与小说情节关联的诗歌
三 作为小说非情节性附缀的诗歌
四 融诗入小说的成因与美学评价
第三节 唐代文言小说的诗的意境之美(上)——单篇小说作品选析
一 李朝威《洞庭灵姻传》
二 许尧佐《柳氏传》
三 李景亮《李章武传》
四 沈亚之《湘中怨解》
第四节 唐代文言小说的诗的意境之美(下)——小说集作品选析
一 牛僧孺《玄怪录》
二 郑还古《博异志》
三 李玫《纂异记》
四 袁郊《甘泽谣》
小结
第二章 唐代诗人与文言小说的创作、接受和传播
第一节 唐代诗人与小说创作
一 一代科举士子写小说
二 唐代诗人的小说创作——诗人小说
三 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人意识
四 唐前唐后诗人的小说创作
表四: 唐代小说家存诗情况统计表
第二节 唐代诗人与小说接受
一 接受群体与“奇”——拥有与创作群体一样的诗心灵性
二 接受群体与小说创作——参与聚谈
三 接受群体与小说故事的再创作——配传而诗
第三节 唐人小说观念与诗歌理论
一 好“奇”、尚“异”的自我标榜——唐人小说观念的史学原则疏离与诗文精神回归
表五: 以“奇”、“异”、“怪”为名的唐代文言小说集
表六: 以“奇”、“异”、“怪”为名的唐代单篇文言小说
二 资“解颜”、“助谈笑”及“戏谑”——小说消遣娱乐功能的关注与诗教庇护
三 小说“奇味说”与诗歌“滋味说”和“韵味说”——小说理论与诗歌理论的呼应和共鸣
第四节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传播
一 文因诗作——诗歌作品的先期创作与流传为小说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 诗缘文起或诗随文起——诗歌创作本来就有着帮助小说传播的目的
三 小说故事用作诗歌典故——诗歌“携带”着小说故事传播
小结
第三章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文体特征的形成
第一节 唐代文言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 唐代文言小说文体特征概述
二 唐代文言小说文体特征形成的史传阻力
三 唐代文言小说文体特征形成的诗赋推力
第二节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虚构
一 诗歌的虚实形神观和浪漫主义传统与唐代文言小说之虚构
二 唐代小说故事的诗赋渊源
三 唐代小说的诗歌、诗人故事大都出于虚构
第三节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华艳之美
一 诗赋与唐代文言小说叙事语言的形成
二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描叙性艺术手段的发生发展
三 唐代文言小说叙述婉曲和词藻华艳文体特征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主观抒情
一 唐代小说是唐人丰富情感的新载体
二 唐代小说家抒情意识的自觉
三 唐人小说以“情”为作品的结构方式之一
四 唐人小说多以“悲剧”为作品之结局
小结
第四章 唐代文言小说发展与唐诗演进之互动透视
第一节 初兴期小说与初盛唐诗歌
一 初唐的文学变革——从诗文到小说
二 初兴期小说的现实特征与艺术创新——超越与开启之功
三 初盛唐诗文巨匠参与小说创作——张〓、张说的意义
第二节 兴盛前期小说与中唐前期诗歌
一 从渊源关系看中西小说与叙事诗
二 中唐叙事诗的异军突起
三 中唐叙事诗的小说史意义
第三节 兴盛后期小说与中唐后期诗歌
一 骈文的复兴与小说叙事语言的进一步“对语”化
二 有诗才而无诗篇流传的一批小说家
三 小说结集的意义——诗歌时代的“准专业”小说创作
四 文人情趣的渲染与社会问题的关注
第四节 衰落期小说与晚唐五代诗歌
一 诗歌精神的疏离与史学原则和宗教意识的回归
二 粗陋的因袭与必然的衰落
三 诗话体小说的兴起
小结
第五章 唐代各类文言小说与同类诗歌之关系研究
第一节 唐代爱情小说与唐代爱情诗、游仙诗
一 唐代爱情小说和爱情诗的共同繁荣
二 唐代人神恋小说与唐代爱情诗之“艳情仙化”
三 唐代爱情小说与唐代爱情诗之向俗趋向
第二节 唐代历史小说与咏史诗
一 唐代诗歌中的咏史主题
二 唐代历史小说对咏史诗的依附之一——历史意识的追循
三 唐代历史小说对咏史诗的依附之二——咏史诗的融入
第三节 唐代精怪小说与咏物诗
一 唐代精怪小说概况
二 唐代精怪小说对唐代咏物诗的艺术链接
三 精怪小说——小说之游戏笔墨与咏物诗——诗歌之大宗强类
第四节 唐代豪侠小说与咏侠诗
一 唐代咏侠诗与豪侠小说共同铸就唐代侠文学的繁荣
二 咏侠诗为豪侠小说奠定的文学和文化基础
三 豪侠小说对咏侠诗的超越
小结
第六章 唐代文言小说与唐代文人的诗歌活动
第一节 唐代小说中的诗人群像
一 风流浪漫的前代和当代诗人
二 以歌妓婢妾为代表的女性诗人
三 吟诗作赋的仙道鬼魂
四 能诗善文的灵异精怪
第二节 唐代文言小说反映的唐代诗人生活的侧面之一——诗与唐代文人的科考
一 以诗行卷干谒的小说故事
二 诗歌是唐人的竞争方式——以诗争夺科名的小说故事
三 以诗寄寓科考况味的小说故事
第三节 唐代文言小说反映的唐代诗人生活的侧面之二——诗与唐代文人的情爱艳遇
一 唐代小说中的情爱故事多是“诗人之恋”
二 诗歌是唐人爱情婚姻的媒妁
三 品题歌妓竞风流
第四节 唐代文言小说反映的唐代诗人生活的侧面之三——诗与唐代文人的聚谈
一 良宵佳会宜有诗——诗人结社之雏形
二 品文论诗是唐人聚谈的主要内容
三 诗人聚谈离不开歌舞演唱——唐人诗多“传乎乐章”
小结
结语 唐代文言小说与唐诗精神
一 以“盛唐之音”为标识的唐诗精神
二 “小说亦如诗”——都是唐代气象的载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英文目录
3'&x
序言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资料综述
一 古代文人对这一论题的认识
二 现代学者对这一论题的考察
三 当代学者对这一论题的论析
第二节 本书的论析视野和研究思路
一 本书的论析视野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一 本书的研究方法
二 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 唐代文言小说的诗意审美
第一节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之美(上)
一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之定量分析
二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之体类
三 唐人融诗入小说的历史发展
表一: 唐代文言小说单篇作品融入诗歌数量统计表
表二: 唐代文言小说集融入诗歌数量统计表
表三: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各体诗歌数量统计表
第二节 融入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之美(下)
一 融入唐人小说中的优秀诗歌审美
二 与小说情节关联的诗歌
三 作为小说非情节性附缀的诗歌
四 融诗入小说的成因与美学评价
第三节 唐代文言小说的诗的意境之美(上)——单篇小说作品选析
一 李朝威《洞庭灵姻传》
二 许尧佐《柳氏传》
三 李景亮《李章武传》
四 沈亚之《湘中怨解》
第四节 唐代文言小说的诗的意境之美(下)——小说集作品选析
一 牛僧孺《玄怪录》
二 郑还古《博异志》
三 李玫《纂异记》
四 袁郊《甘泽谣》
小结
第二章 唐代诗人与文言小说的创作、接受和传播
第一节 唐代诗人与小说创作
一 一代科举士子写小说
二 唐代诗人的小说创作——诗人小说
三 唐代文言小说中的诗人意识
四 唐前唐后诗人的小说创作
表四: 唐代小说家存诗情况统计表
第二节 唐代诗人与小说接受
一 接受群体与“奇”——拥有与创作群体一样的诗心灵性
二 接受群体与小说创作——参与聚谈
三 接受群体与小说故事的再创作——配传而诗
第三节 唐人小说观念与诗歌理论
一 好“奇”、尚“异”的自我标榜——唐人小说观念的史学原则疏离与诗文精神回归
表五: 以“奇”、“异”、“怪”为名的唐代文言小说集
表六: 以“奇”、“异”、“怪”为名的唐代单篇文言小说
二 资“解颜”、“助谈笑”及“戏谑”——小说消遣娱乐功能的关注与诗教庇护
三 小说“奇味说”与诗歌“滋味说”和“韵味说”——小说理论与诗歌理论的呼应和共鸣
第四节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传播
一 文因诗作——诗歌作品的先期创作与流传为小说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 诗缘文起或诗随文起——诗歌创作本来就有着帮助小说传播的目的
三 小说故事用作诗歌典故——诗歌“携带”着小说故事传播
小结
第三章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文体特征的形成
第一节 唐代文言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 唐代文言小说文体特征概述
二 唐代文言小说文体特征形成的史传阻力
三 唐代文言小说文体特征形成的诗赋推力
第二节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虚构
一 诗歌的虚实形神观和浪漫主义传统与唐代文言小说之虚构
二 唐代小说故事的诗赋渊源
三 唐代小说的诗歌、诗人故事大都出于虚构
第三节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华艳之美
一 诗赋与唐代文言小说叙事语言的形成
二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描叙性艺术手段的发生发展
三 唐代文言小说叙述婉曲和词藻华艳文体特征的最终形成
第四节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的主观抒情
一 唐代小说是唐人丰富情感的新载体
二 唐代小说家抒情意识的自觉
三 唐人小说以“情”为作品的结构方式之一
四 唐人小说多以“悲剧”为作品之结局
小结
第四章 唐代文言小说发展与唐诗演进之互动透视
第一节 初兴期小说与初盛唐诗歌
一 初唐的文学变革——从诗文到小说
二 初兴期小说的现实特征与艺术创新——超越与开启之功
三 初盛唐诗文巨匠参与小说创作——张〓、张说的意义
第二节 兴盛前期小说与中唐前期诗歌
一 从渊源关系看中西小说与叙事诗
二 中唐叙事诗的异军突起
三 中唐叙事诗的小说史意义
第三节 兴盛后期小说与中唐后期诗歌
一 骈文的复兴与小说叙事语言的进一步“对语”化
二 有诗才而无诗篇流传的一批小说家
三 小说结集的意义——诗歌时代的“准专业”小说创作
四 文人情趣的渲染与社会问题的关注
第四节 衰落期小说与晚唐五代诗歌
一 诗歌精神的疏离与史学原则和宗教意识的回归
二 粗陋的因袭与必然的衰落
三 诗话体小说的兴起
小结
第五章 唐代各类文言小说与同类诗歌之关系研究
第一节 唐代爱情小说与唐代爱情诗、游仙诗
一 唐代爱情小说和爱情诗的共同繁荣
二 唐代人神恋小说与唐代爱情诗之“艳情仙化”
三 唐代爱情小说与唐代爱情诗之向俗趋向
第二节 唐代历史小说与咏史诗
一 唐代诗歌中的咏史主题
二 唐代历史小说对咏史诗的依附之一——历史意识的追循
三 唐代历史小说对咏史诗的依附之二——咏史诗的融入
第三节 唐代精怪小说与咏物诗
一 唐代精怪小说概况
二 唐代精怪小说对唐代咏物诗的艺术链接
三 精怪小说——小说之游戏笔墨与咏物诗——诗歌之大宗强类
第四节 唐代豪侠小说与咏侠诗
一 唐代咏侠诗与豪侠小说共同铸就唐代侠文学的繁荣
二 咏侠诗为豪侠小说奠定的文学和文化基础
三 豪侠小说对咏侠诗的超越
小结
第六章 唐代文言小说与唐代文人的诗歌活动
第一节 唐代小说中的诗人群像
一 风流浪漫的前代和当代诗人
二 以歌妓婢妾为代表的女性诗人
三 吟诗作赋的仙道鬼魂
四 能诗善文的灵异精怪
第二节 唐代文言小说反映的唐代诗人生活的侧面之一——诗与唐代文人的科考
一 以诗行卷干谒的小说故事
二 诗歌是唐人的竞争方式——以诗争夺科名的小说故事
三 以诗寄寓科考况味的小说故事
第三节 唐代文言小说反映的唐代诗人生活的侧面之二——诗与唐代文人的情爱艳遇
一 唐代小说中的情爱故事多是“诗人之恋”
二 诗歌是唐人爱情婚姻的媒妁
三 品题歌妓竞风流
第四节 唐代文言小说反映的唐代诗人生活的侧面之三——诗与唐代文人的聚谈
一 良宵佳会宜有诗——诗人结社之雏形
二 品文论诗是唐人聚谈的主要内容
三 诗人聚谈离不开歌舞演唱——唐人诗多“传乎乐章”
小结
结语 唐代文言小说与唐诗精神
一 以“盛唐之音”为标识的唐诗精神
二 “小说亦如诗”——都是唐代气象的载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英文目录
3'&x
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