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郑坚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47878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鉴于中国文学中“小资”问题的突出性、复杂性和历史延续性,本书作者试图对此做一个整体性、专题性的梳理,将其纳入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视野,考察中国文学中小资形象谱系的特征和嬗变、“小资情调”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由此,该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反思新文学的内在演变,阐释中国知识分子的小资化、“小资”与中国现代性的关系等具学术创建的问题,并探讨与“小资”紧密相关的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现代(后现代)文化传播、都市文化空间建构等中国现代性进程在文学中的表征。

目录

序/陈思和


绪论 小资产阶级:阶级群体、政治符号与文化想像


第一节 国外对小资产阶级的理论阐述之简述


第二节 中国对小资产阶级的理论阐述之简述


第三节 20世纪中国的小资产阶级文化场域与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


第一章 “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新青年”形象


第一节 “五四”:小资产阶级的起源及其知识资源


第二节 伤感——新青年形塑与小资产阶级的文化区隔


第三节 “五四”后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形象


第二章 “女性现代性”书写:以茅盾的“时代女性”塑造为例


. 第一节 “五四”以来小资产阶级新女性塑造情境中的茅盾


第二节 从“肉的享宴”到“灵之颤动”——“时代女性”的身体寓言


第三节 被革命的女性身体与革命女神的生成及其消解


第三章 左翼文艺中的小资产阶级革命者形象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叙事中的小资产阶级


第二节 文学中小资产阶级革命者的革命焦虑与情欲饥渴


第三节 布尔什维克化小资产阶级革命者形象的成型及消解


第四章 工农兵新文艺中的小资产阶级批判和小资产阶级形象


第一节 革命政权与小资产阶级规训


第二节 工农兵文艺中“新人”形象塑造与小资产阶级批判


第三节 延安文学以来的“小资情调”和小资产阶级新人形象


余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剧场中的“小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