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看中医还是看西医?这是每一个面临健康问题困扰的中国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一个二难选择的必答问题,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在什么情况下看中医、在什么情况下看西医,亦或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这些对于患者及其家人极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作者在本书中将回答的问题。
作者在讨论看中医还是看西医的时候,注意到了事物存在的本质区别,并不是简单、机械或者全然凭借经验来做答。而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和医学乃至人文科学的脉络出发,对中医和西医进行理性的解剖,--指出他们的共同的不同,为提问者指出解决问题的坐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本在文明、历史和社会的维度内讨论中医学和医学医疗意义的人文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学术著作,同时它对于一般目标读者--关注健康问题、传统文化问题的人和有一定实际需要的患者和家人的实用价值也是不可忽略的。
目录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哈姆雷特的问题
2.歧路亡羊
3.庄生晓梦迷蝴蝶
4.科学史上的四大伟人
第二章 医学是什么
1.芭蕉不展丁香结
2.科学的定义
3.现代科学的起源
4.科学的特征
5.形而上者谓之道
6.李约瑟难题
7.玄学、伪科学和传统中医
8.第三类科学
第三章 什么是中医
1.传统中医在当代世界医学中的位置
2.斯人读三坟五典
3.对生命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4.不是整体论,更说天人观
5.天人合一
6.严格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
7.最古老的史载名医
8.中药和方剂
9.新中医
第四章 什么是西医
1.西医与现代医学
2.西医鼻祖——希伯克拉底
3.盖伦(Galen)统治欧洲医学1000多年
4.阿拉伯神灯
5.现代医学
6.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模式
7.现代医学的目的
第五章 急性病和慢性病
1.急症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的传说
2.扁鹊
3.华佗
4.葛洪和《肘后备急方》
5.“季德胜蛇药”——现代中医蛇伤急救
6.现代急症抢救用药之一——麝香保心丸
7.西医的慢性病治疗
8.两位长寿医学科学家的秘方
第六章 良性病与恶性病
1.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分别
2.拿破仑之死
3.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4.良性病与恶性病的界限
5.良性病与恶性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6.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7.乳房肿瘤
8.老慢支肺气肿
9.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第七章 手术与非手术
1.上古名医俞跗
2.传统中医的解剖观
3.当时其他国家医学解剖图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4.1 “肝生于左”的出处
4.2 何谓“肝生于左”和“肺藏于右”
5.三焦之谜
6.《黄帝内经》中的脏腑是实体解剖器官
6.1 《黄帝内经》中的脏腑与现代解剖学
6.2 脏腑说或藏象说
7.练精易形——最早的器官移植手术
8.华佗的手术
9.梁启超的手术
10.孙中山的手术
11.手术无中西医区别
第八章 生理与病理
1.内环境平衡与阴阳平衡
2.环腺苷酸和环鸟苷酸与阴阳
3.波尔—互补定律
4.莱布尼茨—二进制
5.五行源起
6.试探五行的科学演绎
6.1 光谱研究
6.2 声谱研究
7.振动、和谐与五行生克
8.六淫致病
第九章 性医学与房中术
1.中国最早的医案:性医学
2.《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观
3.中国最早的医书:以房中术为重要组成
4.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5.传统性医学的发展与衰弱
6.高罗佩智判狄公案
7.还精补脑
8.采阴补阳与明宫血案
9.分桃断袖
10.传宗接代: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第十章 心身疾病:诊断与治疗
1.伦敦轰炸与海湾战争
2.伤心桥下春波绿
3.巫术与祝由
4.精神分析
5.颅相学
6.Sheldon的形体理论
7.阴阳二十五人和阴阳五态之人
8.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第十一章 美颜、气质和年华
1.宋玉与登徒子的辩论
2.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3.传统中医的美颜观
4.七七八八和九九归一
5.斯芬克司的谜语
6.年龄与美
7.老年社会
第十二章 未病、将病和已病
1.治未病:《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
2.健康的定义
3.亚健康
4.欲病和未病的诊断
5.闻声辨病可能将是亚健康诊断的重要方法
6.五脏相音的研究
7.闻声辨病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7.1 人体发音器官
7.2 发音过程的最新研究
7.3 影响发音的器官
8.欲病和未病的治疗
8.1 辟谷与吸食空气
8.2 存思与冥想
8.3 打坐和运气
第十三章 梦境与现实
1.桑田巫和小臣之死
2.两位西方科学家之梦
3.古代东西方释梦
4.传统中医释梦
5.弗洛伊德的释梦
6.东西方释梦比较
7.现代科学对梦的研究
第十四章 药物与食物
1.药物和食物的区别
2.传统中药不是植物药
3.2006年英国中药事件
4.谷肉果菜与五运六气
5.阴历阳历之外的中国又一纪年历
6.陈独秀对传统中医“气”的挞伐
6.1 自然之气
6.2 食物之气
7.吃什么补什么与竹林七贤
8.食物的忌口
第十五章 生存与死亡
1.林类与孔子
2.老子与庄子
3.我命在我不在天
4.苏格拉底之死
5.奥西里斯与伊西斯
6.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7.印度教和佛教
8.中阴身
9.濒死状态的研究
10.延年益寿
附: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哈姆雷特的问题
2.歧路亡羊
3.庄生晓梦迷蝴蝶
4.科学史上的四大伟人
第二章 医学是什么
1.芭蕉不展丁香结
2.科学的定义
3.现代科学的起源
4.科学的特征
5.形而上者谓之道
6.李约瑟难题
7.玄学、伪科学和传统中医
8.第三类科学
第三章 什么是中医
1.传统中医在当代世界医学中的位置
2.斯人读三坟五典
3.对生命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4.不是整体论,更说天人观
5.天人合一
6.严格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
7.最古老的史载名医
8.中药和方剂
9.新中医
第四章 什么是西医
1.西医与现代医学
2.西医鼻祖——希伯克拉底
3.盖伦(Galen)统治欧洲医学1000多年
4.阿拉伯神灯
5.现代医学
6.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模式
7.现代医学的目的
第五章 急性病和慢性病
1.急症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的传说
2.扁鹊
3.华佗
4.葛洪和《肘后备急方》
5.“季德胜蛇药”——现代中医蛇伤急救
6.现代急症抢救用药之一——麝香保心丸
7.西医的慢性病治疗
8.两位长寿医学科学家的秘方
第六章 良性病与恶性病
1.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分别
2.拿破仑之死
3.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4.良性病与恶性病的界限
5.良性病与恶性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6.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7.乳房肿瘤
8.老慢支肺气肿
9.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第七章 手术与非手术
1.上古名医俞跗
2.传统中医的解剖观
3.当时其他国家医学解剖图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4.1 “肝生于左”的出处
4.2 何谓“肝生于左”和“肺藏于右”
5.三焦之谜
6.《黄帝内经》中的脏腑是实体解剖器官
6.1 《黄帝内经》中的脏腑与现代解剖学
6.2 脏腑说或藏象说
7.练精易形——最早的器官移植手术
8.华佗的手术
9.梁启超的手术
10.孙中山的手术
11.手术无中西医区别
第八章 生理与病理
1.内环境平衡与阴阳平衡
2.环腺苷酸和环鸟苷酸与阴阳
3.波尔—互补定律
4.莱布尼茨—二进制
5.五行源起
6.试探五行的科学演绎
6.1 光谱研究
6.2 声谱研究
7.振动、和谐与五行生克
8.六淫致病
第九章 性医学与房中术
1.中国最早的医案:性医学
2.《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观
3.中国最早的医书:以房中术为重要组成
4.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5.传统性医学的发展与衰弱
6.高罗佩智判狄公案
7.还精补脑
8.采阴补阳与明宫血案
9.分桃断袖
10.传宗接代: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第十章 心身疾病:诊断与治疗
1.伦敦轰炸与海湾战争
2.伤心桥下春波绿
3.巫术与祝由
4.精神分析
5.颅相学
6.Sheldon的形体理论
7.阴阳二十五人和阴阳五态之人
8.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第十一章 美颜、气质和年华
1.宋玉与登徒子的辩论
2.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3.传统中医的美颜观
4.七七八八和九九归一
5.斯芬克司的谜语
6.年龄与美
7.老年社会
第十二章 未病、将病和已病
1.治未病:《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
2.健康的定义
3.亚健康
4.欲病和未病的诊断
5.闻声辨病可能将是亚健康诊断的重要方法
6.五脏相音的研究
7.闻声辨病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7.1 人体发音器官
7.2 发音过程的最新研究
7.3 影响发音的器官
8.欲病和未病的治疗
8.1 辟谷与吸食空气
8.2 存思与冥想
8.3 打坐和运气
第十三章 梦境与现实
1.桑田巫和小臣之死
2.两位西方科学家之梦
3.古代东西方释梦
4.传统中医释梦
5.弗洛伊德的释梦
6.东西方释梦比较
7.现代科学对梦的研究
第十四章 药物与食物
1.药物和食物的区别
2.传统中药不是植物药
3.2006年英国中药事件
4.谷肉果菜与五运六气
5.阴历阳历之外的中国又一纪年历
6.陈独秀对传统中医“气”的挞伐
6.1 自然之气
6.2 食物之气
7.吃什么补什么与竹林七贤
8.食物的忌口
第十五章 生存与死亡
1.林类与孔子
2.老子与庄子
3.我命在我不在天
4.苏格拉底之死
5.奥西里斯与伊西斯
6.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7.印度教和佛教
8.中阴身
9.濒死状态的研究
10.延年益寿
附: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
7.玄学、伪科学和传统中医
6.李约瑟难题
3.现代科学的起源
2.科学的定义
1.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分别
4.科学史上的四大伟人
3.庄生晓梦迷蝴蝶
6.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模式
5.“季德胜蛇药”——现代中医蛇伤急救
3.盖伦(Galen)统治欧洲医学1000多年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11.手术无中西医区别
6.试探五行的科学演绎
1.中国最早的医案:性医学
2.环腺苷酸和环鸟苷酸与阴阳
5.五行源起
6.1 光谱研究
2.歧路亡羊
7.现代医学的目的
1.哈姆雷特的问题
1.西医与现代医学
4.良性病与恶性病的界限
6.2 脏腑说或藏象说
3.对生命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1.芭蕉不展丁香结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9.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第七章 手术与非手术
3.当时其他国家医学解剖图
4.2 何谓“肝生于左”和“肺藏于右”
4.传统中医释梦
第四章 什么是西医
5.现代医学
1.急症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的传说
第六章 良性病与恶性病
2.《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观
1.伦敦轰炸与海湾战争
7.3 影响发音的器官
9.濒死状态的研究
第二章 医学是什么
4.科学的特征
2.斯人读三坟五典
8.中药和方剂
2.拿破仑之死
7.练精易形——最早的器官移植手术
3.波尔—互补定律
5.形而上者谓之道
第三章 什么是中医
7.西医的慢性病治疗
5.良性病与恶性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7.振动、和谐与五行生克
5.传统性医学的发展与衰弱
6.五脏相音的研究
8.第三类科学
1.传统中医在当代世界医学中的位置
4.不是整体论,更说天人观
5.天人合一
7.最古老的史载名医
7.乳房肿瘤
1.上古名医俞跗
6.严格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
1.内环境平衡与阴阳平衡
2.两位西方科学家之梦
9.新中医
2.西医鼻祖——希伯克拉底
4.阿拉伯神灯
2.扁鹊
3.华佗
3.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8.六淫致病
第五章 急性病和慢性病
4.葛洪和《肘后备急方》
6.1 《黄帝内经》中的脏腑与现代解剖学
9.梁启超的手术
第十章 心身疾病:诊断与治疗
4.七七八八和九九归一
4.欲病和未病的诊断
6.现代急症抢救用药之一——麝香保心丸
6.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8.老慢支肺气肿
第九章 性医学与房中术
3.中国最早的医书:以房中术为重要组成
7.老年社会
8.两位长寿医学科学家的秘方
2.传统中医的解剖观
10.孙中山的手术
第八章 生理与病理
4.莱布尼茨—二进制
第十二章 未病、将病和已病
第十四章 药物与食物
4.1 “肝生于左”的出处
5.三焦之谜
6.《黄帝内经》中的脏腑是实体解剖器官
4.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6.Sheldon的形体理论
2.健康的定义
7.闻声辨病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8.华佗的手术
6.2 声谱研究
2.伤心桥下春波绿
2.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6.年龄与美
7.1 人体发音器官
8.2 存思与冥想
6.高罗佩智判狄公案
3.传统中医的美颜观
3.古代东西方释梦
6.东西方释梦比较
7.印度教和佛教
7.还精补脑
5.斯芬克司的谜语
1.治未病:《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
8.欲病和未病的治疗
8.1 辟谷与吸食空气
8.采阴补阳与明宫血案
4.精神分析
5.弗洛伊德的释梦
1.林类与孔子
9.分桃断袖
5.颅相学
1.宋玉与登徒子的辩论
7.吃什么补什么与竹林七贤
10.传宗接代: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3.巫术与祝由
7.阴阳二十五人和阴阳五态之人
第十一章 美颜、气质和年华
3.亚健康
8.中阴身
10.延年益寿
8.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7.现代科学对梦的研究
1.药物和食物的区别
3.我命在我不在天
5.闻声辨病可能将是亚健康诊断的重要方法
8.3 打坐和运气
4.谷肉果菜与五运六气
8.食物的忌口
4.苏格拉底之死
7.2 发音过程的最新研究
2.传统中药不是植物药
6.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第十三章 梦境与现实
5.奥西里斯与伊西斯
1.桑田巫和小臣之死
6.1 自然之气
第十五章 生存与死亡
3.2006年英国中药事件
5.阴历阳历之外的中国又一纪年历
6.2 食物之气
附: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
6.陈独秀对传统中医“气”的挞伐
2.老子与庄子
1.哈姆雷特的问题
2.歧路亡羊
3.庄生晓梦迷蝴蝶
4.科学史上的四大伟人
第二章 医学是什么
1.芭蕉不展丁香结
2.科学的定义
3.现代科学的起源
4.科学的特征
5.形而上者谓之道
6.李约瑟难题
7.玄学、伪科学和传统中医
8.第三类科学
第三章 什么是中医
1.传统中医在当代世界医学中的位置
2.斯人读三坟五典
3.对生命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4.不是整体论,更说天人观
5.天人合一
6.严格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
7.最古老的史载名医
8.中药和方剂
9.新中医
第四章 什么是西医
1.西医与现代医学
2.西医鼻祖——希伯克拉底
3.盖伦(Galen)统治欧洲医学1000多年
4.阿拉伯神灯
5.现代医学
6.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模式
7.现代医学的目的
第五章 急性病和慢性病
1.急症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的传说
2.扁鹊
3.华佗
4.葛洪和《肘后备急方》
5.“季德胜蛇药”——现代中医蛇伤急救
6.现代急症抢救用药之一——麝香保心丸
7.西医的慢性病治疗
8.两位长寿医学科学家的秘方
第六章 良性病与恶性病
1.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分别
2.拿破仑之死
3.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4.良性病与恶性病的界限
5.良性病与恶性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6.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7.乳房肿瘤
8.老慢支肺气肿
9.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第七章 手术与非手术
1.上古名医俞跗
2.传统中医的解剖观
3.当时其他国家医学解剖图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4.1 “肝生于左”的出处
4.2 何谓“肝生于左”和“肺藏于右”
5.三焦之谜
6.《黄帝内经》中的脏腑是实体解剖器官
6.1 《黄帝内经》中的脏腑与现代解剖学
6.2 脏腑说或藏象说
7.练精易形——最早的器官移植手术
8.华佗的手术
9.梁启超的手术
10.孙中山的手术
11.手术无中西医区别
第八章 生理与病理
1.内环境平衡与阴阳平衡
2.环腺苷酸和环鸟苷酸与阴阳
3.波尔—互补定律
4.莱布尼茨—二进制
5.五行源起
6.试探五行的科学演绎
6.1 光谱研究
6.2 声谱研究
7.振动、和谐与五行生克
8.六淫致病
第九章 性医学与房中术
1.中国最早的医案:性医学
2.《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观
3.中国最早的医书:以房中术为重要组成
4.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5.传统性医学的发展与衰弱
6.高罗佩智判狄公案
7.还精补脑
8.采阴补阳与明宫血案
9.分桃断袖
10.传宗接代: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第十章 心身疾病:诊断与治疗
1.伦敦轰炸与海湾战争
2.伤心桥下春波绿
3.巫术与祝由
4.精神分析
5.颅相学
6.Sheldon的形体理论
7.阴阳二十五人和阴阳五态之人
8.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第十一章 美颜、气质和年华
1.宋玉与登徒子的辩论
2.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3.传统中医的美颜观
4.七七八八和九九归一
5.斯芬克司的谜语
6.年龄与美
7.老年社会
第十二章 未病、将病和已病
1.治未病:《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
2.健康的定义
3.亚健康
4.欲病和未病的诊断
5.闻声辨病可能将是亚健康诊断的重要方法
6.五脏相音的研究
7.闻声辨病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7.1 人体发音器官
7.2 发音过程的最新研究
7.3 影响发音的器官
8.欲病和未病的治疗
8.1 辟谷与吸食空气
8.2 存思与冥想
8.3 打坐和运气
第十三章 梦境与现实
1.桑田巫和小臣之死
2.两位西方科学家之梦
3.古代东西方释梦
4.传统中医释梦
5.弗洛伊德的释梦
6.东西方释梦比较
7.现代科学对梦的研究
第十四章 药物与食物
1.药物和食物的区别
2.传统中药不是植物药
3.2006年英国中药事件
4.谷肉果菜与五运六气
5.阴历阳历之外的中国又一纪年历
6.陈独秀对传统中医“气”的挞伐
6.1 自然之气
6.2 食物之气
7.吃什么补什么与竹林七贤
8.食物的忌口
第十五章 生存与死亡
1.林类与孔子
2.老子与庄子
3.我命在我不在天
4.苏格拉底之死
5.奥西里斯与伊西斯
6.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7.印度教和佛教
8.中阴身
9.濒死状态的研究
10.延年益寿
附: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哈姆雷特的问题
2.歧路亡羊
3.庄生晓梦迷蝴蝶
4.科学史上的四大伟人
第二章 医学是什么
1.芭蕉不展丁香结
2.科学的定义
3.现代科学的起源
4.科学的特征
5.形而上者谓之道
6.李约瑟难题
7.玄学、伪科学和传统中医
8.第三类科学
第三章 什么是中医
1.传统中医在当代世界医学中的位置
2.斯人读三坟五典
3.对生命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4.不是整体论,更说天人观
5.天人合一
6.严格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
7.最古老的史载名医
8.中药和方剂
9.新中医
第四章 什么是西医
1.西医与现代医学
2.西医鼻祖——希伯克拉底
3.盖伦(Galen)统治欧洲医学1000多年
4.阿拉伯神灯
5.现代医学
6.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模式
7.现代医学的目的
第五章 急性病和慢性病
1.急症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的传说
2.扁鹊
3.华佗
4.葛洪和《肘后备急方》
5.“季德胜蛇药”——现代中医蛇伤急救
6.现代急症抢救用药之一——麝香保心丸
7.西医的慢性病治疗
8.两位长寿医学科学家的秘方
第六章 良性病与恶性病
1.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分别
2.拿破仑之死
3.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4.良性病与恶性病的界限
5.良性病与恶性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6.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7.乳房肿瘤
8.老慢支肺气肿
9.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第七章 手术与非手术
1.上古名医俞跗
2.传统中医的解剖观
3.当时其他国家医学解剖图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4.1 “肝生于左”的出处
4.2 何谓“肝生于左”和“肺藏于右”
5.三焦之谜
6.《黄帝内经》中的脏腑是实体解剖器官
6.1 《黄帝内经》中的脏腑与现代解剖学
6.2 脏腑说或藏象说
7.练精易形——最早的器官移植手术
8.华佗的手术
9.梁启超的手术
10.孙中山的手术
11.手术无中西医区别
第八章 生理与病理
1.内环境平衡与阴阳平衡
2.环腺苷酸和环鸟苷酸与阴阳
3.波尔—互补定律
4.莱布尼茨—二进制
5.五行源起
6.试探五行的科学演绎
6.1 光谱研究
6.2 声谱研究
7.振动、和谐与五行生克
8.六淫致病
第九章 性医学与房中术
1.中国最早的医案:性医学
2.《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观
3.中国最早的医书:以房中术为重要组成
4.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5.传统性医学的发展与衰弱
6.高罗佩智判狄公案
7.还精补脑
8.采阴补阳与明宫血案
9.分桃断袖
10.传宗接代: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第十章 心身疾病:诊断与治疗
1.伦敦轰炸与海湾战争
2.伤心桥下春波绿
3.巫术与祝由
4.精神分析
5.颅相学
6.Sheldon的形体理论
7.阴阳二十五人和阴阳五态之人
8.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第十一章 美颜、气质和年华
1.宋玉与登徒子的辩论
2.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3.传统中医的美颜观
4.七七八八和九九归一
5.斯芬克司的谜语
6.年龄与美
7.老年社会
第十二章 未病、将病和已病
1.治未病:《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
2.健康的定义
3.亚健康
4.欲病和未病的诊断
5.闻声辨病可能将是亚健康诊断的重要方法
6.五脏相音的研究
7.闻声辨病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7.1 人体发音器官
7.2 发音过程的最新研究
7.3 影响发音的器官
8.欲病和未病的治疗
8.1 辟谷与吸食空气
8.2 存思与冥想
8.3 打坐和运气
第十三章 梦境与现实
1.桑田巫和小臣之死
2.两位西方科学家之梦
3.古代东西方释梦
4.传统中医释梦
5.弗洛伊德的释梦
6.东西方释梦比较
7.现代科学对梦的研究
第十四章 药物与食物
1.药物和食物的区别
2.传统中药不是植物药
3.2006年英国中药事件
4.谷肉果菜与五运六气
5.阴历阳历之外的中国又一纪年历
6.陈独秀对传统中医“气”的挞伐
6.1 自然之气
6.2 食物之气
7.吃什么补什么与竹林七贤
8.食物的忌口
第十五章 生存与死亡
1.林类与孔子
2.老子与庄子
3.我命在我不在天
4.苏格拉底之死
5.奥西里斯与伊西斯
6.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7.印度教和佛教
8.中阴身
9.濒死状态的研究
10.延年益寿
附: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
7.玄学、伪科学和传统中医
6.李约瑟难题
3.现代科学的起源
2.科学的定义
1.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分别
4.科学史上的四大伟人
3.庄生晓梦迷蝴蝶
6.现代医学教育和医学模式
5.“季德胜蛇药”——现代中医蛇伤急救
3.盖伦(Galen)统治欧洲医学1000多年
4.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11.手术无中西医区别
6.试探五行的科学演绎
1.中国最早的医案:性医学
2.环腺苷酸和环鸟苷酸与阴阳
5.五行源起
6.1 光谱研究
2.歧路亡羊
7.现代医学的目的
1.哈姆雷特的问题
1.西医与现代医学
4.良性病与恶性病的界限
6.2 脏腑说或藏象说
3.对生命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
1.芭蕉不展丁香结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9.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
第七章 手术与非手术
3.当时其他国家医学解剖图
4.2 何谓“肝生于左”和“肺藏于右”
4.传统中医释梦
第四章 什么是西医
5.现代医学
1.急症看西医,慢性病看中医的传说
第六章 良性病与恶性病
2.《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观
1.伦敦轰炸与海湾战争
7.3 影响发音的器官
9.濒死状态的研究
第二章 医学是什么
4.科学的特征
2.斯人读三坟五典
8.中药和方剂
2.拿破仑之死
7.练精易形——最早的器官移植手术
3.波尔—互补定律
5.形而上者谓之道
第三章 什么是中医
7.西医的慢性病治疗
5.良性病与恶性病的流行病学意义
7.振动、和谐与五行生克
5.传统性医学的发展与衰弱
6.五脏相音的研究
8.第三类科学
1.传统中医在当代世界医学中的位置
4.不是整体论,更说天人观
5.天人合一
7.最古老的史载名医
7.乳房肿瘤
1.上古名医俞跗
6.严格的医疗行政管理体制
1.内环境平衡与阴阳平衡
2.两位西方科学家之梦
9.新中医
2.西医鼻祖——希伯克拉底
4.阿拉伯神灯
2.扁鹊
3.华佗
3.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
8.六淫致病
第五章 急性病和慢性病
4.葛洪和《肘后备急方》
6.1 《黄帝内经》中的脏腑与现代解剖学
9.梁启超的手术
第十章 心身疾病:诊断与治疗
4.七七八八和九九归一
4.欲病和未病的诊断
6.现代急症抢救用药之一——麝香保心丸
6.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8.老慢支肺气肿
第九章 性医学与房中术
3.中国最早的医书:以房中术为重要组成
7.老年社会
8.两位长寿医学科学家的秘方
2.传统中医的解剖观
10.孙中山的手术
第八章 生理与病理
4.莱布尼茨—二进制
第十二章 未病、将病和已病
第十四章 药物与食物
4.1 “肝生于左”的出处
5.三焦之谜
6.《黄帝内经》中的脏腑是实体解剖器官
4.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6.Sheldon的形体理论
2.健康的定义
7.闻声辨病的生理和病理基础
8.华佗的手术
6.2 声谱研究
2.伤心桥下春波绿
2.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
6.年龄与美
7.1 人体发音器官
8.2 存思与冥想
6.高罗佩智判狄公案
3.传统中医的美颜观
3.古代东西方释梦
6.东西方释梦比较
7.印度教和佛教
7.还精补脑
5.斯芬克司的谜语
1.治未病:《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
8.欲病和未病的治疗
8.1 辟谷与吸食空气
8.采阴补阳与明宫血案
4.精神分析
5.弗洛伊德的释梦
1.林类与孔子
9.分桃断袖
5.颅相学
1.宋玉与登徒子的辩论
7.吃什么补什么与竹林七贤
10.传宗接代: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3.巫术与祝由
7.阴阳二十五人和阴阳五态之人
第十一章 美颜、气质和年华
3.亚健康
8.中阴身
10.延年益寿
8.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
7.现代科学对梦的研究
1.药物和食物的区别
3.我命在我不在天
5.闻声辨病可能将是亚健康诊断的重要方法
8.3 打坐和运气
4.谷肉果菜与五运六气
8.食物的忌口
4.苏格拉底之死
7.2 发音过程的最新研究
2.传统中药不是植物药
6.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第十三章 梦境与现实
5.奥西里斯与伊西斯
1.桑田巫和小臣之死
6.1 自然之气
第十五章 生存与死亡
3.2006年英国中药事件
5.阴历阳历之外的中国又一纪年历
6.2 食物之气
附:论《黄帝内经》中三焦的实体解剖结构
6.陈独秀对传统中医“气”的挞伐
2.老子与庄子
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loading icon](/img/book/loading_solarSystem.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