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为帮助企业解决上述问题而编写的。全书以税收政策法规为依据
,讲解了涉税零风险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归集了大量案例,全方位地讲述了
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所需掌握的合理避税技巧、税务稽查以及权益维护方面
的知识。希望本书对广大企业有所帮助、有所借鉴、有所启迪!
全书共分三篇,具体如下:
第一篇介绍了涉税零风险方面的知识,共有5章内容,分别讲述涉税零
风险的基础知识、合理避税的技术、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涉税零风险筹划、
各大典型行业涉税零风险的实例以及各税种的涉税零风险筹划。第二篇讲述
了税务稽查方面的知识,共有4章内容,分别讲述了税务稽查的系统知识、
税务稽查的程序与方法、各税种的税务稽查以及发票与税务登记的税务稽查
。第三篇为权益维护,共有4章内容,分别讲述了纳税人维权时应对税务稽
查的策略,纳税维权的专题解读、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技巧以及行政处罚和
行政赔偿技巧。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涉税零风险——合理避税终极追求目标
第1章 涉税零风险相关圈点
1.1 涉税零风险基础知识
1.1.1 涉税零风险的含义
1.1.2 企业常面临的涉税风险类型
1.1.3 企业涉税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1.4 企业涉税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1.1.5 纳税筹划追求的目标是涉税零风险
1.2 纳税人应具备的6种意识
1.2.1 价格筹划意识
1.2.2 优惠筹划意识
1.2.3 漏洞筹划意识
1.2.4 空白筹划意识
1.2.5 弹性筹划意识
1.2.6 规避筹划意识
1.3 纳税人应具备的5种素质
1.3.1 丰富的税收专业知识
1.3.2 把握税法、政策动向的能力
1.3.3 有效的沟通能力
1.3.4 良好的职业道德
1.3.5 对筹划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的评估能力
1.4 纳税人应培养的4种观念
1.4.1 合理避税不是偷、骗、抗、欠税
1.4.2 合理避税是企业的权利
1.4.3 建立内部纳税控制制度
1.4.4 有些观念是合理避税的误区
第2章 合理避税的8大切入平台和9大技术手段
2.1 合理避税筹划的8大切入平台
2.1.1 筹划税率
2.1.2 筹划税基
2.1.3 筹划税收优惠
2.1.4 筹划纳税人
2.1.5 筹划不同经济业务的税负结构
2.1.6 筹划国际税收管辖权
2.1.7 筹划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负状况
2.1.8 筹划会计政策方法
2.2 合理避税筹划的9大技术手段
2.2.1 免税技术
2.2.2 税收减征技术
2.2.3 税率差异技术
2.2.4 分离技术
2.2.5 扣除技术
2.2.6 抵免技术
2.2.7 缓税技术
2.2.8 退税技术
2.2.9 税收优惠技术
第3章 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涉税零风险筹划
3.1 企业创立阶段
3.1.1 设立公司税务登记
3.1.2 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的合理避税
3.1.3 实例分析
3.2 企业筹资阶段
3.2.1 企业资金来源
3.2.2 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比较
3.2.3 筹资活动中的合理避税
3.3 企业投资阶段
3.3.1 投资地点的选择
3.3.2 投资行业的选择
3.3.3 投资方式的选择
3.3.4 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避税
3.3.5 债权投资的合理避税
3.3.6 股票投资的合理避税
3.3.7 再投资退税的合理避税
3.4 企业采购阶段
3.4.1 购货规模与结构的筹划
3.4.2 购货单位的筹划
3.4.3 购货时间的筹划
3.4.4 采购结算方式的筹划
3.4.5 购货合同和运费的筹划
3.4.6 选择委托代购方式筹划
3.5 企业内部核算阶段
3.5.1 存货的合理避税
3.5.2 固定资产的合理避税
3.5.3 包装物的合理避税
3.5.4 委托加工的合理避税
3.5.5 税负转嫁的合理避税
3.5.6 租赁的合理避税
3.5.7 坏账转销的合理避税
3.5.8 费用分摊的合理避税
3.5.9 资本结构的合理避税
3.5.10 获利年度的合理避税
3.5.11 利润弥补亏损的合理避税
3.5.12 利润分配的合理避税
3.5.13 已纳税扣除的合理避税
3.5.14 税后利润的逆向避税
3.6 企业销售贸易阶段
3.6.1 代销方式的合理避税
3.6.2 兼营与混合销售的合理避税
3.6.3 让利促销的合理避税
3.6.4 补偿贸易的合理避税
3.6.5 出口退税的合理避税
3.7 企业股权变动或结构变化阶段
3.7.1 企业合并的合理避税
3.7.2 企业分立的合理避税
3.7.3 企业清算的合理避税
第4章 各大典型行业涉税零风险实操借鉴
4.1 金融保险业合理避税
4.2 高新技术企业合理避税
4.3 餐饮旅游服务业合理避税
4.4 文化和娱乐业合理避税
4.5 商场零售业合理避税
4.6 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合理避税
4.7 房地产业合理避税
4.8 酒类行业合理避税
4.9 化妆品美容行业合理避税
4.10 医药行业合理避税
4.11 钢铁企业合理避税
4.12 电信企业合理避税
4.13 对外贸易企业合理避税
第5章 各税种的涉税零风险筹划
5.1 增值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1.1 突破口之一——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选择
5.1.2 突破口之二——销售方式中的合理避税
5.1.3 突破口之三——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5.2 消费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2.1 突破口之一——混合销售中的消费税合理避税
5.2.2 突破口之二——组成计税价格中的消费税合理避税
5.2.3 突破口之三——消费税的优惠政策
5.2.4 突破口之四——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与自行加工的合理避税
5.3 营业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3.1 突破口之一——利用适用税率的差异合理避税
5.3.2 突破口之二——利用分运合理避税
5.3.3 突破口之三——利用兼营行为合理避税
5.3.4 突破口之四——利用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合理避税
5.4 企业所得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4.1 突破口之一——费用分摊进行合理避税
5.4.2 突破口之二——捐赠等支出的合理避税
5.4.3 突破口之三——境外已纳所得税额的合理避税
5.4.4 突破口之四——利用税收优惠进行合理避税
5.5 个人所得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5.1 突破口之一——工资、薪金巧妙合理避税
5.5.2 突破口之二——个体经营及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
5.5.3 突破口之三——劳务报酬合理避税
5.5.4 突破口之四——稿酬合理避税
5.5.5 突破口之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合理避税
5.5.6 突破口之六——如何利用个人理财工具进行合理避税
第二篇 税务稽查——征纳双方永久博弈
第6章 税务稽查系统扫描
6.1 税务稽查的概念和原则
6.1.1 税务稽查的概念
6.1.2 税务稽查的任务
6.1.3 税务稽查的原则
6.2 税务稽查的内容与职能
6.2.1 税务稽查内容
6.2.2 税务稽查的重点
6.2.3 税务稽查职能
6.3 税务稽查的权限
6.3.1 税务稽查执法主体
6.3.2 税务稽查的管辖
6.3.3 税务稽查的权限
6.4 税务稽查人员的心理策略
6.4.1 心理推测和对策选择
6.4.2 建立良好的心理接触
6.4.3 观察被查单位有关人员的反应
6.4.4 转化抵触心理
6.4.5 帮助回忆和陈述
6.4.6 稽查人员的自我反省
6.5 税务稽查体制的现状分析
6.5.1 现行税务稽查体制概述
6.5.2 现行税务稽查体制存在的问题
6.5.3 稽查体制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6.5.4 税务稽查体制改革创新的设想
第7章 税务稽查的程序与方法
7.1 税务稽查的方法
7.1.1 账务稽查方法
7.1.2 调查方法
7.1.3 分析方法
7.2 税务稽查的形式
7.2.1 日常业务稽查与联合稽查
7.2.2 专案稽查与并案稽查
7.2.3 到场稽查和调账稽查
7.3 税务稽查办案流程
7.3.1 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
7.3.2 税务稽查的实施
7.3.3 税务稽查审理
7.3.4 税案处理与执行
7.3.5 稽查文书送达
7.3.6 稽查档案管理
7.4 税务稽查的证据收集与收集方法
7.4.1 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
7.4.2 税务稽查证据的属性
7.4.3 税务稽查证据的分类
7.4.4 收集税案证据的方法
7.4.5 控制税款及赃款、赃物
7.4.6 税案调查终结
7.5 税务稽查案件复查办法与税务稽查业务公开制度
7.5.1 税务稽查案件复查的主要内容
7.5.2 税务稽查业务公开制度
第8章 各税种的税务稽查
8.1 增值税偷税行为的稽查
8.1.1 不如实申报销售额
8.1.2 虚报进项税额
8.1.3 增值税偷税稽查案例分析
8.2 消费税偷税行为的稽查
8.2.1 不如实申报应税消费品销售额
8.2.2 少报应税消费品销售量
8.2.3 委托加工材料少计(组成)计税价格
8.2.4 多列(或虚列)销货退回、销售折让
8.2.5 混淆应税消费品等级、材料
8.2.6 消费税偷税稽查案例分析
8.3 营业税偷税行为的稽查
8.3.1 金融保险业的手续收入等是否申报纳税
8.3.2 出租房收入、销售周转收入是否记入应税营业收入
8.3.3 饮食服务业有无少列应税项目、少计应税营业额
8.3.4 服务行业有无坐支营业收入
8.3.5 交通运输企业是否少列应税项目、少计应税金额
8.3.6 施工企业开工后收取的“预收工程”款是否足额申报纳税
8.3.7 施工企业分包、转包工程是否扣缴税款
8.3.8 邮电通信企业营业收入是否完整、准确、及时地入账
8.3.9 其他有无不报或少报计税营业额的
8.3.10 营业税稽查案例分析
8.4 企业所得税偷税行为的稽查
8.4.1 少报收入总额的检查
8.4.2 虚列成本费用的检查
8.4.3 少计投资净收益的检查
8.4.4 虚列(或多列)营业外净支出的检查
8.4.5 企业所得税偷税稽查案例分析
8.5 其他税种偷税行为的稽查
8.5.1 资源税
8.5.2 房产税
8.5.3 印花税
8.5.4 其他税种偷税稽查案例分析
第9章 发票使用与税务登记的稽查
9.1 发票使用的稽查
9.1.1 发票印制环节的稽查
9.1.2 发票领购环节的稽查
9.1.3 发票使用环节的稽查
9.1.4 发票审查的基本方法
9.2 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查
9.2.1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联次
9.2.2 专用发票领购登记制度
9.2.3 专用发票开具的范围
9.2.4 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查的基本工作程序
9.3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及处罚规定
9.3.1 对被盗,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
9.3.2 对代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
9.3.3 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
9.3.4 关于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发现涉嫌违规发票的处理
9.3.5 关于增值税计算机稽查系统发现涉嫌违规发票的处理
9.4 纳税人户籍管理稽查
9.4.1 办理税务登记稽查
9.4.2 变更税务登记稽查
9.4.3 注销税务登记稽查
9.4.4 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理及其他
9.5 发票稽查案例
9.5.1 一般纳税人认定稽查
9.5.2 发票领购与保管稽查
9.5.3 发票使用稽查
9.6 税务征管稽查案例
9.6.1 领取营业执照逾期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如何处理
9.6.2 申请办理税务登记手续不符合规定如何处理
9.6.3 企业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如何处理
9.6.4 企业未按规定申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如何处理
9.6.5 企业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如何处理
9.6.6 对未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的单位或个人如何处理
第三篇 权益维护——涉税纠纷必备武器
第10章 纳税人维权应对税务稽查的策略
10.1 明确稽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0.1.1 接受稽查时,被稽查企业享有哪些权利
10.1.2 接受稽查时,被稽查企业应履行的义务
10.2 端正接受稽查时的态度
10.2.1 尽量以温和的态度接待税务稽查人员
10.2.2 事前预告检查
10.2.3 税务稽查人员突然到来的迎接方式
10.2.4 想说的事情就要清楚地说出来
10.2.5 税务代理不在场,检查有没有问题
10.2.6 对待素质低的税务稽查人员
10.2.7 强行税务稽查的人来了怎样应付
10.2.8 要善于运用权利保护纳税者的利益
10.2.9 尽量避免核定纳税
10.3 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0.3.1 税务稽查法定原则
10.3.2 几种不当的税务稽查行为
10.3.3 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
10.4 涉税风险内控制度
10.4.1 建立风险控制环境
10.4.2 评估涉税风险
10.4.3 制定涉税风险控制策略与措施
10.4.4 信息交流和沟通
10.4.5 监控实施效果
第11章 纳税维权专题解读
11.1 什么人有资格回答税务检查的质问
11.2 对于税务检查有没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
11.3 税务稽查人员的税务检查证应该给谁看
11.4 如何区分税务稽查人员的职务行为和非职务行为
11.5 受罚时未被告知有依法诉讼的权利怎么办
11.6 公安机关和税务机关的稽查权限有何不同
11.7 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都有哪些
11.8 挨罚时纳税人有没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11.9 滞纳金制度在税务稽查中如何运用
11.10 税务局查封纳税人货物有没有限制
11.11 怎样界定逃避缴欠税行为
第12章 纳税人权益维护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技巧
12.1 纳税人税务行政复议技巧
12.1.1 税务行政复议的定义
12.1.2 税务行政复议的特点
12.1.3 税务行政复议的条件
12.1.4 税务行政复议的期限
12.1.5 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12.1.6 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
12.1.7 纳税人税务行政复议的基本技巧
12.1.8 税务行政复议的案例解析
12.2 纳税人税务行政诉讼技巧
12.2.1 税务行政诉讼的定义
12.2.2 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
12.2.3 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2.2.4 税务行政诉讼的管辖
12.2.5 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技巧
12.3 丧失复议权和诉讼权后如何寻求救济途径
12.3.1 纳税争议
12.3.2 一般自救途径
12.3.3 通过法律手段自救
第13章 纳税人权益维护之行政处罚和行政赔偿技巧
13.1 纳税人税务行政处罚技巧
13.1.1 税务行政处罚的定义
13.1.2 税务行政处罚的基本特征
13.1.3 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
13.1.4 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与管辖
13.1.5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
13.1.6 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
13.2 纳税人税务行政赔偿技巧
13.2.1 税务行政赔偿的定义
13.2.2 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
13.2.3 税务行政赔偿程序
13.2.4 税务行政赔偿方式
13.2.5 税务行政赔偿费用标准
附录 2005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
参考书目
第一篇 涉税零风险——合理避税终极追求目标
第1章 涉税零风险相关圈点
1.1 涉税零风险基础知识
1.1.1 涉税零风险的含义
1.1.2 企业常面临的涉税风险类型
1.1.3 企业涉税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1.1.4 企业涉税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1.1.5 纳税筹划追求的目标是涉税零风险
1.2 纳税人应具备的6种意识
1.2.1 价格筹划意识
1.2.2 优惠筹划意识
1.2.3 漏洞筹划意识
1.2.4 空白筹划意识
1.2.5 弹性筹划意识
1.2.6 规避筹划意识
1.3 纳税人应具备的5种素质
1.3.1 丰富的税收专业知识
1.3.2 把握税法、政策动向的能力
1.3.3 有效的沟通能力
1.3.4 良好的职业道德
1.3.5 对筹划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的评估能力
1.4 纳税人应培养的4种观念
1.4.1 合理避税不是偷、骗、抗、欠税
1.4.2 合理避税是企业的权利
1.4.3 建立内部纳税控制制度
1.4.4 有些观念是合理避税的误区
第2章 合理避税的8大切入平台和9大技术手段
2.1 合理避税筹划的8大切入平台
2.1.1 筹划税率
2.1.2 筹划税基
2.1.3 筹划税收优惠
2.1.4 筹划纳税人
2.1.5 筹划不同经济业务的税负结构
2.1.6 筹划国际税收管辖权
2.1.7 筹划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税负状况
2.1.8 筹划会计政策方法
2.2 合理避税筹划的9大技术手段
2.2.1 免税技术
2.2.2 税收减征技术
2.2.3 税率差异技术
2.2.4 分离技术
2.2.5 扣除技术
2.2.6 抵免技术
2.2.7 缓税技术
2.2.8 退税技术
2.2.9 税收优惠技术
第3章 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涉税零风险筹划
3.1 企业创立阶段
3.1.1 设立公司税务登记
3.1.2 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的合理避税
3.1.3 实例分析
3.2 企业筹资阶段
3.2.1 企业资金来源
3.2.2 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比较
3.2.3 筹资活动中的合理避税
3.3 企业投资阶段
3.3.1 投资地点的选择
3.3.2 投资行业的选择
3.3.3 投资方式的选择
3.3.4 固定资产投资的合理避税
3.3.5 债权投资的合理避税
3.3.6 股票投资的合理避税
3.3.7 再投资退税的合理避税
3.4 企业采购阶段
3.4.1 购货规模与结构的筹划
3.4.2 购货单位的筹划
3.4.3 购货时间的筹划
3.4.4 采购结算方式的筹划
3.4.5 购货合同和运费的筹划
3.4.6 选择委托代购方式筹划
3.5 企业内部核算阶段
3.5.1 存货的合理避税
3.5.2 固定资产的合理避税
3.5.3 包装物的合理避税
3.5.4 委托加工的合理避税
3.5.5 税负转嫁的合理避税
3.5.6 租赁的合理避税
3.5.7 坏账转销的合理避税
3.5.8 费用分摊的合理避税
3.5.9 资本结构的合理避税
3.5.10 获利年度的合理避税
3.5.11 利润弥补亏损的合理避税
3.5.12 利润分配的合理避税
3.5.13 已纳税扣除的合理避税
3.5.14 税后利润的逆向避税
3.6 企业销售贸易阶段
3.6.1 代销方式的合理避税
3.6.2 兼营与混合销售的合理避税
3.6.3 让利促销的合理避税
3.6.4 补偿贸易的合理避税
3.6.5 出口退税的合理避税
3.7 企业股权变动或结构变化阶段
3.7.1 企业合并的合理避税
3.7.2 企业分立的合理避税
3.7.3 企业清算的合理避税
第4章 各大典型行业涉税零风险实操借鉴
4.1 金融保险业合理避税
4.2 高新技术企业合理避税
4.3 餐饮旅游服务业合理避税
4.4 文化和娱乐业合理避税
4.5 商场零售业合理避税
4.6 物流业、交通运输业合理避税
4.7 房地产业合理避税
4.8 酒类行业合理避税
4.9 化妆品美容行业合理避税
4.10 医药行业合理避税
4.11 钢铁企业合理避税
4.12 电信企业合理避税
4.13 对外贸易企业合理避税
第5章 各税种的涉税零风险筹划
5.1 增值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1.1 突破口之一——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选择
5.1.2 突破口之二——销售方式中的合理避税
5.1.3 突破口之三——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5.2 消费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2.1 突破口之一——混合销售中的消费税合理避税
5.2.2 突破口之二——组成计税价格中的消费税合理避税
5.2.3 突破口之三——消费税的优惠政策
5.2.4 突破口之四——应税消费品委托加工与自行加工的合理避税
5.3 营业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3.1 突破口之一——利用适用税率的差异合理避税
5.3.2 突破口之二——利用分运合理避税
5.3.3 突破口之三——利用兼营行为合理避税
5.3.4 突破口之四——利用营业税的优惠政策合理避税
5.4 企业所得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4.1 突破口之一——费用分摊进行合理避税
5.4.2 突破口之二——捐赠等支出的合理避税
5.4.3 突破口之三——境外已纳所得税额的合理避税
5.4.4 突破口之四——利用税收优惠进行合理避税
5.5 个人所得税涉税零风险筹划的突破口
5.5.1 突破口之一——工资、薪金巧妙合理避税
5.5.2 突破口之二——个体经营及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
5.5.3 突破口之三——劳务报酬合理避税
5.5.4 突破口之四——稿酬合理避税
5.5.5 突破口之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合理避税
5.5.6 突破口之六——如何利用个人理财工具进行合理避税
第二篇 税务稽查——征纳双方永久博弈
第6章 税务稽查系统扫描
6.1 税务稽查的概念和原则
6.1.1 税务稽查的概念
6.1.2 税务稽查的任务
6.1.3 税务稽查的原则
6.2 税务稽查的内容与职能
6.2.1 税务稽查内容
6.2.2 税务稽查的重点
6.2.3 税务稽查职能
6.3 税务稽查的权限
6.3.1 税务稽查执法主体
6.3.2 税务稽查的管辖
6.3.3 税务稽查的权限
6.4 税务稽查人员的心理策略
6.4.1 心理推测和对策选择
6.4.2 建立良好的心理接触
6.4.3 观察被查单位有关人员的反应
6.4.4 转化抵触心理
6.4.5 帮助回忆和陈述
6.4.6 稽查人员的自我反省
6.5 税务稽查体制的现状分析
6.5.1 现行税务稽查体制概述
6.5.2 现行税务稽查体制存在的问题
6.5.3 稽查体制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6.5.4 税务稽查体制改革创新的设想
第7章 税务稽查的程序与方法
7.1 税务稽查的方法
7.1.1 账务稽查方法
7.1.2 调查方法
7.1.3 分析方法
7.2 税务稽查的形式
7.2.1 日常业务稽查与联合稽查
7.2.2 专案稽查与并案稽查
7.2.3 到场稽查和调账稽查
7.3 税务稽查办案流程
7.3.1 税务稽查对象的确定
7.3.2 税务稽查的实施
7.3.3 税务稽查审理
7.3.4 税案处理与执行
7.3.5 稽查文书送达
7.3.6 稽查档案管理
7.4 税务稽查的证据收集与收集方法
7.4.1 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
7.4.2 税务稽查证据的属性
7.4.3 税务稽查证据的分类
7.4.4 收集税案证据的方法
7.4.5 控制税款及赃款、赃物
7.4.6 税案调查终结
7.5 税务稽查案件复查办法与税务稽查业务公开制度
7.5.1 税务稽查案件复查的主要内容
7.5.2 税务稽查业务公开制度
第8章 各税种的税务稽查
8.1 增值税偷税行为的稽查
8.1.1 不如实申报销售额
8.1.2 虚报进项税额
8.1.3 增值税偷税稽查案例分析
8.2 消费税偷税行为的稽查
8.2.1 不如实申报应税消费品销售额
8.2.2 少报应税消费品销售量
8.2.3 委托加工材料少计(组成)计税价格
8.2.4 多列(或虚列)销货退回、销售折让
8.2.5 混淆应税消费品等级、材料
8.2.6 消费税偷税稽查案例分析
8.3 营业税偷税行为的稽查
8.3.1 金融保险业的手续收入等是否申报纳税
8.3.2 出租房收入、销售周转收入是否记入应税营业收入
8.3.3 饮食服务业有无少列应税项目、少计应税营业额
8.3.4 服务行业有无坐支营业收入
8.3.5 交通运输企业是否少列应税项目、少计应税金额
8.3.6 施工企业开工后收取的“预收工程”款是否足额申报纳税
8.3.7 施工企业分包、转包工程是否扣缴税款
8.3.8 邮电通信企业营业收入是否完整、准确、及时地入账
8.3.9 其他有无不报或少报计税营业额的
8.3.10 营业税稽查案例分析
8.4 企业所得税偷税行为的稽查
8.4.1 少报收入总额的检查
8.4.2 虚列成本费用的检查
8.4.3 少计投资净收益的检查
8.4.4 虚列(或多列)营业外净支出的检查
8.4.5 企业所得税偷税稽查案例分析
8.5 其他税种偷税行为的稽查
8.5.1 资源税
8.5.2 房产税
8.5.3 印花税
8.5.4 其他税种偷税稽查案例分析
第9章 发票使用与税务登记的稽查
9.1 发票使用的稽查
9.1.1 发票印制环节的稽查
9.1.2 发票领购环节的稽查
9.1.3 发票使用环节的稽查
9.1.4 发票审查的基本方法
9.2 增值税专用发票稽查
9.2.1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联次
9.2.2 专用发票领购登记制度
9.2.3 专用发票开具的范围
9.2.4 专用发票计算机稽查的基本工作程序
9.3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及处罚规定
9.3.1 对被盗,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
9.3.2 对代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
9.3.3 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
9.3.4 关于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发现涉嫌违规发票的处理
9.3.5 关于增值税计算机稽查系统发现涉嫌违规发票的处理
9.4 纳税人户籍管理稽查
9.4.1 办理税务登记稽查
9.4.2 变更税务登记稽查
9.4.3 注销税务登记稽查
9.4.4 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理及其他
9.5 发票稽查案例
9.5.1 一般纳税人认定稽查
9.5.2 发票领购与保管稽查
9.5.3 发票使用稽查
9.6 税务征管稽查案例
9.6.1 领取营业执照逾期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如何处理
9.6.2 申请办理税务登记手续不符合规定如何处理
9.6.3 企业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如何处理
9.6.4 企业未按规定申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如何处理
9.6.5 企业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如何处理
9.6.6 对未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的单位或个人如何处理
第三篇 权益维护——涉税纠纷必备武器
第10章 纳税人维权应对税务稽查的策略
10.1 明确稽查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0.1.1 接受稽查时,被稽查企业享有哪些权利
10.1.2 接受稽查时,被稽查企业应履行的义务
10.2 端正接受稽查时的态度
10.2.1 尽量以温和的态度接待税务稽查人员
10.2.2 事前预告检查
10.2.3 税务稽查人员突然到来的迎接方式
10.2.4 想说的事情就要清楚地说出来
10.2.5 税务代理不在场,检查有没有问题
10.2.6 对待素质低的税务稽查人员
10.2.7 强行税务稽查的人来了怎样应付
10.2.8 要善于运用权利保护纳税者的利益
10.2.9 尽量避免核定纳税
10.3 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0.3.1 税务稽查法定原则
10.3.2 几种不当的税务稽查行为
10.3.3 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
10.4 涉税风险内控制度
10.4.1 建立风险控制环境
10.4.2 评估涉税风险
10.4.3 制定涉税风险控制策略与措施
10.4.4 信息交流和沟通
10.4.5 监控实施效果
第11章 纳税维权专题解读
11.1 什么人有资格回答税务检查的质问
11.2 对于税务检查有没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
11.3 税务稽查人员的税务检查证应该给谁看
11.4 如何区分税务稽查人员的职务行为和非职务行为
11.5 受罚时未被告知有依法诉讼的权利怎么办
11.6 公安机关和税务机关的稽查权限有何不同
11.7 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都有哪些
11.8 挨罚时纳税人有没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11.9 滞纳金制度在税务稽查中如何运用
11.10 税务局查封纳税人货物有没有限制
11.11 怎样界定逃避缴欠税行为
第12章 纳税人权益维护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技巧
12.1 纳税人税务行政复议技巧
12.1.1 税务行政复议的定义
12.1.2 税务行政复议的特点
12.1.3 税务行政复议的条件
12.1.4 税务行政复议的期限
12.1.5 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12.1.6 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
12.1.7 纳税人税务行政复议的基本技巧
12.1.8 税务行政复议的案例解析
12.2 纳税人税务行政诉讼技巧
12.2.1 税务行政诉讼的定义
12.2.2 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则
12.2.3 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12.2.4 税务行政诉讼的管辖
12.2.5 税务行政诉讼的起诉技巧
12.3 丧失复议权和诉讼权后如何寻求救济途径
12.3.1 纳税争议
12.3.2 一般自救途径
12.3.3 通过法律手段自救
第13章 纳税人权益维护之行政处罚和行政赔偿技巧
13.1 纳税人税务行政处罚技巧
13.1.1 税务行政处罚的定义
13.1.2 税务行政处罚的基本特征
13.1.3 税务行政处罚的原则
13.1.4 税务行政处罚的主体与管辖
13.1.5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
13.1.6 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
13.2 纳税人税务行政赔偿技巧
13.2.1 税务行政赔偿的定义
13.2.2 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
13.2.3 税务行政赔偿程序
13.2.4 税务行政赔偿方式
13.2.5 税务行政赔偿费用标准
附录 2005年度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
参考书目
合理避税、税务稽查、权益维护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