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减刑制度比较研究》主要内容:减刑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行刑制度,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项法律奖惩措施。通过完善减刑制度的质与量的规定,增强其可操作性,理顺减刑权的性质、归属与分配关系,设计公正的减刑程序使减刑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基于这一价值,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减刑制度进行了专题研究。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共计六章。上篇为总论,第一章减刑制度的概念与结构,界定减刑的概念和性质、内容。第二章减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我国和西方国家减刑制度的历史与概况。第三章从减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中,确定了功利优先,兼顾公正的价值取向,和以特殊预防为主,一般预防为辅的刑罚目的,推导出“虚拟刑”的概念,解释了减刑制度的合目的性,解决了减刑与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问题。
下篇为分论,重点提出了本文的三个观点:
第四章建立以犯罪人行为规范为核心的减刑标准体系。提出减刑的目标是矫正犯罪人的不良行为模式,保障监狱的安全和正常秩序。减刑的标准只能以犯罪人的行为为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认罪服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参与短短正项目、生产劳动。本文主张只有好行为才能减刑,减刑分数只能加不能减。明确减刑分数,使分数与减刑直接挂钩,废除比例制。减刑有总额的限制,而无次数的限制。在减刑中兼顾罪犯矫正、刑罚个别化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第五章减刑权是司法权中的行政刑,应归属行刑机关,并分散于各级行刑机关。减刑权作为行政权由行刑机关掌握,是司法效率和效益的要求,符合刑罚权的运作程序,是教育刑目的观的体现,是罪犯改造工作的需要。第六章设计犯罪人权利的正当程序保障和对减刑制度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犯罪人的权利是减刑制度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应当保证犯罪人的申诉渠道和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公检法三机关对减刑工作都有一定监督制约作用,公安机关起着信息反馈作用,检察机关是主要的监督机关,而法院则是主要的制约机关,通过诉讼方式对矫正工作进行指导。
目录
目录
上篇 减刑制度总论
第一章 减刑制度概论
一 减刑制度的概念
二 减刑制度的性质
三 减刑制度的结构
第二章 减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减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 善时制
二 累进处遇
三 不定期刑
四 假释
第二节 中国减刑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一 旧中国的减刑制度
二 新中国减刑制度的创立
三 新中国减刑制度的发展
第三章 结论:基于刑罚目的,宣告刑本质上是“虚拟刑”——减刑制度的价值评判
第一节 刑罚目的观
一 刑罚的目的
二 报应主义的目的观
三 功利主义的目的观
四 结论:功利优先,兼顾公正
第二节 “虚拟刑”的概念
一 虚拟刑的概念
二 行刑经济性原则的要求
三 “虚拟刑”的概念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吗?
下篇 制度论
第四章 以犯罪人行为规范为核心的减刑标准体系
第一节 减刑制度的目标与功能
一 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刑罚不是医治犯罪痼疾的万能药
二 矫正功能的客观理解
三 从减刑制度的功能确定目标体系
第二节 减刑标准体系的基本要素
一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减刑标准的规定
二 以行为规范为核心标准
三 我国减刑标准体系的基本要素
四 各要素在减刑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与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
第三节 减刑标准的宽严——只要不坏就够了吗?
一 两种模式:好行为才可减刑与只要不坏就可以
二 从奖励到权利,从矫正到控制——减刑制度的异化
第四节 减刑标准的量的规定性
一 确立明确的减刑标准,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二 确立统一的减刑分数标准,废除比例制
三 减刑的幅度
第五节 减刑的考核与监督
一 科学的考核程序和方法
二 狱中的监督
三 减刑要附条件吗?
第五章 减刑权是司法权中的行刑权
第一节 减刑权性质与归属的比较研究
一 当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减刑的立法模式
二 减刑权的归属
第二节 减刑权是司法权中的行刑权
一 关注效率与效益
二 行刑权与审判权之争
三 刑罚目的观——报应刑与教育刑
第三节 减刑权的分配
一 减刑权的分配方式
二 我国减刑权分配模式设计
第六章 减刑的正当程序保障与监督制约机制
第一节 犯罪人的权利与正当程序保障
一 犯罪人的权利
二 减刑工作中可能影响犯罪人的权利的情况
三 犯罪人权利的程序保障
第二节 减刑制度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 刑事司法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 上游司法机关对减刑的关与
参考书目
后记
上篇 减刑制度总论
第一章 减刑制度概论
一 减刑制度的概念
二 减刑制度的性质
三 减刑制度的结构
第二章 减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减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 善时制
二 累进处遇
三 不定期刑
四 假释
第二节 中国减刑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一 旧中国的减刑制度
二 新中国减刑制度的创立
三 新中国减刑制度的发展
第三章 结论:基于刑罚目的,宣告刑本质上是“虚拟刑”——减刑制度的价值评判
第一节 刑罚目的观
一 刑罚的目的
二 报应主义的目的观
三 功利主义的目的观
四 结论:功利优先,兼顾公正
第二节 “虚拟刑”的概念
一 虚拟刑的概念
二 行刑经济性原则的要求
三 “虚拟刑”的概念违背罪刑相适应原则吗?
下篇 制度论
第四章 以犯罪人行为规范为核心的减刑标准体系
第一节 减刑制度的目标与功能
一 犯罪与刑罚的关系:刑罚不是医治犯罪痼疾的万能药
二 矫正功能的客观理解
三 从减刑制度的功能确定目标体系
第二节 减刑标准体系的基本要素
一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减刑标准的规定
二 以行为规范为核心标准
三 我国减刑标准体系的基本要素
四 各要素在减刑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与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
第三节 减刑标准的宽严——只要不坏就够了吗?
一 两种模式:好行为才可减刑与只要不坏就可以
二 从奖励到权利,从矫正到控制——减刑制度的异化
第四节 减刑标准的量的规定性
一 确立明确的减刑标准,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二 确立统一的减刑分数标准,废除比例制
三 减刑的幅度
第五节 减刑的考核与监督
一 科学的考核程序和方法
二 狱中的监督
三 减刑要附条件吗?
第五章 减刑权是司法权中的行刑权
第一节 减刑权性质与归属的比较研究
一 当代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减刑的立法模式
二 减刑权的归属
第二节 减刑权是司法权中的行刑权
一 关注效率与效益
二 行刑权与审判权之争
三 刑罚目的观——报应刑与教育刑
第三节 减刑权的分配
一 减刑权的分配方式
二 我国减刑权分配模式设计
第六章 减刑的正当程序保障与监督制约机制
第一节 犯罪人的权利与正当程序保障
一 犯罪人的权利
二 减刑工作中可能影响犯罪人的权利的情况
三 犯罪人权利的程序保障
第二节 减刑制度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 刑事司法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 上游司法机关对减刑的关与
参考书目
后记
2005年国家司法考试应试指南,主观测试题解析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