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讲赋

副标题:无

作   者:叶嘉莹

分类号:

ISBN:978710113682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赋是诗、词之外,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的重要文学体式,兼采诗与散文之长,取诗歌押韵的同时,再取散文字句的长短不齐。叶嘉莹先生通过对《芜城赋》《小园赋》《秋声赋》等六篇经典赋作的细致解读、赏析,不但展示了赋铺陈状物、文藻华美的语言特点,而且剖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志意风骨。本书还制作了与图书内容相配合的音频,读者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聆听叶嘉莹的亲自讲解,跟随她去感悟古典辞赋的妙境与古代士人的情怀。

目录


鲍照《芜城赋》讲录

*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庾信《小园赋》讲录

*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庾信《哀江南赋序》讲录

*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欧阳修《秋声赋》讲录

*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苏轼《前赤壁赋》讲录

*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苏轼《后赤壁赋》讲录

*讲

第二讲

第三讲


【书摘与插画】

《迦陵讲赋》出版说明

叶嘉莹先生别号迦陵,《楞严经》中有鸟名迦陵,其仙音可遍十方界,而又与“嘉莹”音颇相近,故取为笔名。迦陵鸟之仙音邈不可闻,但迦陵先生之德音,却数十年萦绕在海内外各地的讲坛之上,滋润着千千万万人的心灵,慰藉着千千万万人的情感。

叶嘉莹先生自20世纪40年代辅仁大学毕业后,便开启了自己的杏坛生涯,其后辗转世界各地,弦歌不辍,至今从教已七十余年。七十年滋兰树蕙,融贯中西,中华古典文化几乎成为她的信仰、她生命的支撑。叶先生也被公认为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长、弟子*多、成就*、影响*的华裔女学者。她说:“我很遗憾,那么多国人守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宝藏,一无所知。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都说出来,因为我知道而不说,则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我希望说给年轻人听,这就是我生命的目的。”叶嘉莹先生正是用整个生命去传承和传播她所挚爱的中华古典文化。

2013—2016年,《文史知识》杂志开辟了“迦陵讲赋”专栏,将叶先生20世纪60年代为台湾广播电台讲授赋的录音陆续整理、刊载出来。今年是叶嘉莹先生九十五岁诞辰,我们特将这些文章结集为《迦陵讲赋》一书刊出,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之意。

赋是诗、词之外,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的重要文学体式,兼采诗与散文之长,取诗歌押韵的同时,再取散文字句的长短不齐。赋在当代虽然没有像诗、词那样流传广泛,但在古代特别是汉至唐时期,曾经风靡一时,在唐代甚至以赋取士。

叶先生通过对六篇经典赋作的细致解读、赏析,不但展示了赋铺陈状物、文藻华美的语言特点,而且剖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志意风骨。本书内容均为演讲记录稿,是叶先生在讲台上的即兴发挥,所以在演讲过程中凭记忆的引用、录音整理过程中产生讹误等情况都是存在的,故此,我们对文字内容进行了认真审定,逐一核对引文,对误记等问题进行了订正,并*终由九十五岁高龄的叶先生亲自审阅定稿。

同时,我们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将半个多世纪前的演讲录音制作为音频资料,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穿越时空聆听叶嘉莹先生的亲自讲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录制场地及年代久远等原因,有些录音音质不高,甚至缺失,但能亲耳聆听古典文化大家的讲解,已是一件足够幸运的事。点滴之言,亦足以撼动文心文思。

让我们追随迦陵先生的脚步,去体悟辞赋的妙境吧!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迦陵讲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