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选编中国影片32部,外国影片43部,每部影片包括影片资料( 片名、出品、年代、主创)、剧情简介和鉴赏分析。
目录
书名页 1
版权页 2
内容简介 3
新世纪法学专业系列教材总序 4
前言 5
目录 6
第一篇总论 10
第一章导论 10
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 10
第二节法学的体系 13
第三节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4
第四节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16
第二篇法的本体 20
第二章法的概念 20
第一节法的定义 20
第二节法的本质 22
第三节法的特征 25
第三章法的要素 28
第一节法的规则 28
第二节法的原则 31
第三节法律概念 34
第四章法的形式与效力 38
第一节法的渊源 38
第二节法的分类 41
第三节法的效力层次 43
第四节法的效力范围 45
第五章法律体系 49
第一节法律体系的概念与结构 49
第二节法律部门的构成及其划分标准 51
第三节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法律部门 52
第六章权利与义务 57
第一节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57
第二节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59
第三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2
第四节人权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 65
第七章法律责任 69
第一节法律责任的概念、分类与竞合 69
第二节归责与免责 73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实现形式 75
第八章法律关系 79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79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82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 86
第三篇法的作用、价值与历史 89
第九章法的作用 89
第一节法的作用的概念与分类 89
第二节法的规范作用 91
第三节法的社会作用 93
第四节法的作用的限度 98
第十章法的价值 100
第一节法的价值的概念 100
第二节法与秩序 101
第三节法与自由 104
第四节法与效率 106
第五节法与正义 109
第十一章法的起源 112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社会秩序 112
第二节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114
第三节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18
第十二章法的历史类型 120
第一节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120
第二节古代法律制度 121
第三节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124
第四节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点 127
第四篇法的创制 132
第十三章法的创制 132
第一节法的创制的概念 132
第二节立法体制 134
第三节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原则 137
第四节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139
第十四章法的实施 143
第一节法的遵守 143
第二节法的执行 146
第三节法的适用 148
第四节法律程序 150
第五节法治监督 153
第十五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157
第一节法律解释的概念 157
第二节法律解释的体制 159
第三节法律解释的原则与方法 161
第四节法律推理 164
第十六章法治国家 166
第一节法治的概念 166
第二节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69
第三节近代法治国家的形成 170
第四节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2
第五篇法与社会 176
第十七章法与经济 176
第一节法与生产关系 176
第二节法与生产力 178
第三节法与市场经济 179
第四节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182
第十八章法与政治 185
第一节法与国家权力 185
第二节法与党的政策 187
第三节法与民主政治 190
第四节法与政治体制改革 193
第十九章法与道德 196
第一节道德的概念与构成 196
第二节法与道德的关系 198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 200
第二十章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203
第一节法律意识 203
第二节法律文化 206
第三节法与精神文明建设 208
主要参考文献 212
版权页 2
内容简介 3
新世纪法学专业系列教材总序 4
前言 5
目录 6
第一篇总论 10
第一章导论 10
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 10
第二节法学的体系 13
第三节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14
第四节法理学的研究方法 16
第二篇法的本体 20
第二章法的概念 20
第一节法的定义 20
第二节法的本质 22
第三节法的特征 25
第三章法的要素 28
第一节法的规则 28
第二节法的原则 31
第三节法律概念 34
第四章法的形式与效力 38
第一节法的渊源 38
第二节法的分类 41
第三节法的效力层次 43
第四节法的效力范围 45
第五章法律体系 49
第一节法律体系的概念与结构 49
第二节法律部门的构成及其划分标准 51
第三节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法律部门 52
第六章权利与义务 57
第一节权利与义务的概念 57
第二节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59
第三节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62
第四节人权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 65
第七章法律责任 69
第一节法律责任的概念、分类与竞合 69
第二节归责与免责 73
第三节法律责任的实现形式 75
第八章法律关系 79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79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82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灭 86
第三篇法的作用、价值与历史 89
第九章法的作用 89
第一节法的作用的概念与分类 89
第二节法的规范作用 91
第三节法的社会作用 93
第四节法的作用的限度 98
第十章法的价值 100
第一节法的价值的概念 100
第二节法与秩序 101
第三节法与自由 104
第四节法与效率 106
第五节法与正义 109
第十一章法的起源 112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社会秩序 112
第二节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114
第三节法产生的一般规律 118
第十二章法的历史类型 120
第一节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120
第二节古代法律制度 121
第三节资本主义法律制度 124
第四节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特点 127
第四篇法的创制 132
第十三章法的创制 132
第一节法的创制的概念 132
第二节立法体制 134
第三节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原则 137
第四节立法程序与立法技术 139
第十四章法的实施 143
第一节法的遵守 143
第二节法的执行 146
第三节法的适用 148
第四节法律程序 150
第五节法治监督 153
第十五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157
第一节法律解释的概念 157
第二节法律解释的体制 159
第三节法律解释的原则与方法 161
第四节法律推理 164
第十六章法治国家 166
第一节法治的概念 166
第二节法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69
第三节近代法治国家的形成 170
第四节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2
第五篇法与社会 176
第十七章法与经济 176
第一节法与生产关系 176
第二节法与生产力 178
第三节法与市场经济 179
第四节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182
第十八章法与政治 185
第一节法与国家权力 185
第二节法与党的政策 187
第三节法与民主政治 190
第四节法与政治体制改革 193
第十九章法与道德 196
第一节道德的概念与构成 196
第二节法与道德的关系 198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与道德的关系 200
第二十章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203
第一节法律意识 203
第二节法律文化 206
第三节法与精神文明建设 208
主要参考文献 212
电影鉴赏指南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