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教程[电子资源.图书]

副标题:无

作   者:樊昌信编著

分类号:

ISBN:978750539881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为了尽量适应不同学校的教学和在职读者的需要,本书将全部内容分为两篇。第一篇为基本内容,是入门者必读的。第二篇为选读内容,各章都有相对独立性,可以根据不同教学要求选学其中部分章节,也适合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资料选读所需部分。此外,为了照顾不同教学计划和不同教学时间的需求,对于一些较烦琐的计算和数学证明等内容,采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排印(小五号楷体),在学习中可以视情况跳过这些部分,不会影响对后面章节内容的理解。各章末皆附有思考题和习题。思考题协助读者复习本章内容,可以起到由读者自己对本章内容作小结的作用;而习题则可以促使读者深入领会本章内容,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后还附有少量参考文献,供读者查阅有关结论的出处。书中没有列出更多的参考文献,因为在这网络信息时代,读者可以很容易地从因特网上获得所需的资料。   

目录

第 一 篇

第1章 概论

1.1 通信的发展

1.2 消息、信息和信号

1.3 数字通信

1.3.1 基本概念

1.3.2 数字通信的优点

1.3.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3.4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4 信道

1.4.1 无线信道

1.4.2 有线信道

1.4.3 信道模型

1.4.4 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1.5 信道中的噪声

1.6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信号

2.1 信号的类型

.2.1.1 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

2.1.2 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2.2 确知信号的性质

2.2.1 频域性质

2.2.2 时域性质

2.3 随机信号的性质

2.3.1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2.3.2 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

2.4 常见随机变量举例

2.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2.5.1 数学期望

2.5.2 方差

2.5.3 矩

2.6 随机过程

2.6.1 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6.2 平稳随机过程

2.6.3 各态历经性

2.6.4 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

2.7 高斯过程

2.8 窄带随机过程

2.8.1 窄带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

2.8.2 窄带随机过程的性质

2.9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

2.10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0.1 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2.10.2 确知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0.3 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11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模拟调制系统

3.1 概述

3.2 线性调制

3.2.1 振幅调制(am)

3.2.2 双边带(dsb)调制

3. 2.3 单边带(ssb)调制

3.2.4 残留边带(vsb)调制

3.3 非线性调制

3.3.1 基本原理

3.3.2 已调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3.3.3 角度调制信号的接收

3.4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4.1 引言

4.2 模拟信号的抽样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4.2.2 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4.2.3 模拟脉冲调制

4.3 抽样信号的量化

4.3.1 量化原理

4.3.2 均匀量化

4.3.3 非均匀量化

4.4 脉冲编码调制

4.4.1 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基本原理

4.4.2 自然二进制码和折叠二进制码

4.4.3 pcm系统的量化噪声

4.5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

4.5.1 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的原理

4.5.2 dpcm系统的量化噪声和信号量噪比

4.6 增量调制

4.6.1 增量调制原理

4.6.2 增量调制系统中的量化噪声

4.7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基带数字信号的表示和传输

5.1 概述

5.2 字符的编码方法

5.3 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

5.4 基带数字信号的传输码型

5.5 基带数字信号的频率特性

5.5.1 计算vc(t)的功率谱密度

5.5.2 计算uc(t)的功率谱密度

5.5.3 计算s(t)的功率谱密度

5.5.4 功率谱密度计算举例

5.6 基带数字信号传输与码间串扰

5.6.1 基带数字信号传输系统模型

5.6.2 码间串扰及奈奎斯特准则

5.6.3 部分响应系统

5.7 眼图

5.8 时域均衡器

5.8.1 概述

5.8.2 横向滤波器基本原理

5.8.3 横向滤波器的实现

5.9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基本的数字调制系统

6.1 概述

6.2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6.2.1 基本原理

6.2.2 功率谱密度

6.2.3 误码率

6.3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6.3.1 基本原理

6.3.2 功率谱密度

6.3.3 最小频率间隔

6.3.4 误码率

6.4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6.4.1 基本原理

6.4.2 功率谱密度

6.4.3 误码率

6.5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6.5.1 基本原理

6. 5.2 功率谱密度

6.5.3 误码率

6.6 二进制数字键控传输系统性能比较

6.7 多进制数字键控

6.7.1 多进制振幅键控(mask)

6.7.2 多进制频移键控(mfsk)

6.7.3 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6.7,4 多进制差分相移键控(mdpsk)

6.7.5 振幅/相位联合键控(apk)

6.7.6 多进制数字键控实用系统举例

6.8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7章 同步

7.1 概述

7.2 载波同步方法

7.2.1 插入导频法

7.2.2 直接提取法

7.2.3 载波同步性能

7.3 位同步

7.3.1 外同步法

7.3.2 自同步法

7.3,3 位同步误差对误码率的影响

7.4 群同步

7.4.1 概述

7.4.2 集中插入法

7.4.3 分散插入法

7.4.4 群同步性能

7.5 网同步

7.5.1 概述

7.5.2 开环法

7.5.3 闭环法

7.6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 二 篇

第8章 数字信号最佳接收原理

8.1 数字信号的统计表述

8.2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准则

8.3 确知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机

8.4 确知数字信号最佳接收机的误码率

8.5 随相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8.6 起伏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8.7 实际接收机和最佳接收机的性能比较

8.8 数字信号的匹配滤波接收原理

8.8.1 数字信号的匹配滤波接收法

8.8.2 数字信号的相关接收法

8.9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

8.10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9章 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

9.1 概述

9.2 频分复用(fdm)

9.3 时分复用(tdm)

9.3.1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9.3.2 复接与码速调整

9.3.3 同步数字体系(sdh)

9.4 码分复用(cdm)

9.4.1 基本原理

9.4.2 正交码

9.4.3 伪随机码

9.5 多址技术

9.5.1 频分多址

9.5.2 时分多址

9.5.3 局域网中的多址技术

9.6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0章 信道编码和差错控制

10.1 概述

10.2 纠错编码的基本原理

10.3 纠错编码系统的性能

10.4 奇偶监督码

10.4.1 一维奇偶监督码

10.4.2 二维奇偶监督码

10.5 线性分组码

10.6 循环码

10.6.1 循环码的概念

10.6.2 循环码的运算

10.6.3 循环码的编码方法

10.6.4 循环码的解码方法

10.6.5 截短循环码

10. 6.6 bch码

10.6.7 rs码

10.7 卷积码

10.7.1 卷积码的编码

10.7.2 卷积码的解码

10.8 turbo码

10.9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1章 先进的数字带通调制和解调

11.1 概述

11.2 偏置正交相移键控及 /4正交差分相移键控

11.3 最小频移键控及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11.3.1 msk信号的基本原理

11.3.2 msk信号的相位连续性

11.3.3 msk信号的正交表示法

11.3.4 msk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11.3.5 msk信号的功率谱

11.3.6 msk信号的误码率性能

11.3.7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

11.4 正交频分复用

11.4.1 概述

11.4.2 ofdm的基本原理

11.4.3 ofdm的实现

11.5 网格编码调制

11.5.1 网格编码调制的基本概念

11.5.2 tcm信号的产生

11.5.3 tcm信号的解调

11.6 扩展频谱技术

11.6.1 概述

11.6.2 直接序列扩谱

11.6.3 跳频扩谱

11.6.4 扩谱码的同步

11.6.5 分离多径技术

11.7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2章 信息理论

12.1 离散信源的熵

12.2 离散信道模型,

12.3 联合熵和条件熵

12.4 无噪声信道容量

12.5 信源编码

12.5.1 无噪声信道编码原理

12.5.2 信源编码的分类和效率

12.5.3 扩展二进制信源的熵

12.5.4 香农-费诺码

12.5.5 霍夫曼码

12.6 白色加性高斯噪声信道的容量

12.7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3章 通信网

13.1 通信网的类型

13.2 电话网

13.2.1 电话网的结构

13.2.2 电话网中的交换

13.2.3 电话网中的信令

13.2.4 电话网的性能指标

13.3 数据通信网

13.3.1 概述

13.3.2 数据通信网中的交换

13.3.3 分组交换原理

13.3.4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3.4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3.4.1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13.4.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

13.5 移动通信网

13.6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14章 通信安全

14.1 概述

14.2 单密钥加密通信系统

14.3 分组密码和流密码

14.4 用信息论研究密码的方法

14.4.1 完善安全性

14.4.2 唯一解距离

14.4.3 数据压缩在密码编码中的作用

14.4.4 扩散与混淆

14.5 数据加密标准

14.6 公共密钥密码编码方法

14.7 rsa算法

14.8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附录a 巴塞伐尔(parseval)定理

附录b 误差函数值表

附录c 七位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scii)

附录d ccitt 5号码

附录e 我国标准7位编码字符集

附录f 贝塞尔函数值表

附录g 伽罗华域gf(2m)

英文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通信原理教程[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