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这套丛书共有l0部,虽然数量不算多,但已从多方面集中展示了近年来西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团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学术价值,表现在:
第一,学科涵盖面较广。十部专著200余万字,涉及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古典文献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等多个二级学科。
第二,研究特色鲜明。巴蜀文学与文化是该学科点的研究重点,多年来,有一批学人勤苦耕耘,收获颇多。这次入选丛书的专著,也在这方面有鲜明的体现。仅以巴蜀文化名人研究而言,丛书设专题研究的就包括司马相如、扬雄、李白、杜甫、“三苏”、费经虞、张问陶、廖平、郭沫若、贺麟、何其芳等十多位。这些研究涉及诗、文、词、赋、小说、学术著作等,涵盖经学、哲学、诗学、文献学、史学、美学、心理学等多领域。
第三,宽阔的学术视野。本套丛书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寻与反思,也有对海外相关研究的关照与梳理;既有对乡土作家作品的挖掘深究,也有对其他地域的作家作品的考述辨正;既有古典的思考,也有现代的品味;既立足于文学,又不囿于文学。
第四,研究方法丰富多彩。本套丛书不拘一格,研究方法丰富多彩。既有传统的研究方法,也有新兴的边缘交叉的研究方法。
第五,学术价值不菲。本套丛书虽然体例不同,有的自成体系,有的单篇零什,但总的看,都有很好的学术价值,有不少研究发前人所未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有的甚至填补了学术空白。
目录
序
自序
第一章 先秦两汉诗歌体式嬗变考论
第一节 中国诗歌起源阶段的体式
第二节 四言诗与《诗经》
第三节 六言诗歌与“楚辞
第四节 两汉五七言诗的发展
第五节 诗歌体式变化的内因探讨
第二章 《九歌》的体式与原始“倚声填词”臆测
第一节 比较《九歌》与《九章》的体式,看《九歌》倚曲
填词
第二节 对比“二湘”与“二司命”,以证明其同曲填词
第三节 辨析《九歌》合篇说,以证明《九歌》是倚曲填词
第四节 《九歌》与原始“倚声填词”说
第三章 北方少数民族边塞诗歌嬗变及其原因初探
第一节 南北朝以前北方民族无名氏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辽金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元清统一王朝的北方边塞诗
第四节 北方少数民族诗歌嬗变原因初探
第四章 词源于梁陈新曲论考
第一节 历代关于词源于乐府及梁陈新曲说简述
第二节 从词曲配合方式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第三节 从所倚乐曲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第四节 从格律角度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余论
第五章 燕乐与词关系新论
第一节 燕乐与词的关系评述
第二节 从“倚声填词”到“倚谱填词
余论
第六章 词体盛衰原因新探
第一节 地域对词产生、发展、繁盛的影响
第二节 时代对词盛衰的影响
第三节 词曲对立统一规律对词盛衰的影响
第四节 创作演唱及接受主体对词体盛衰的影响
余论
第七章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及其原因初探
第一节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的状况评述
第二节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原因初探
第三节 宋初六十年词的特色简论
结语
第八章 散曲与白话新诗关系初探
第一节 古代诗歌语言雅俗矛盾统一状况述评
第二节 散曲以俗为美,追求通俗化口语化简论
第三节 曲未能发展成现代白话新诗的原因初探
结语
第九章 元散曲兴衰原因初探
第一节 散曲与近体诗、词兴衰历史比较述评
第二节 散曲勃兴原因初探
第三节 散曲渐衰而不振原因简论
第十章 20世纪传统诗词论略
第一节 20世纪传统诗词的大致分期
第二节 20世纪传统诗词创作的主要群体
结语
第十一章 论20世纪传统诗词的入史问题
第一节 为现代文学史正名,证明诗词应当人史
第二节 纵横比较,看诗词是否应该人史
第三节 20世纪传统诗词精神内蕴的现代性
第四节 20世纪诗词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现代性
第五节 20世纪传统诗词文本的现代性
第十二章 司马相如的辞赋、诗学及其对巴蜀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司马相如的生平与创作及影响
第二节 司马相如诗学的“作赋之迹”、“赋家之心”
第三节 司马相如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节 司马相如诗学的影响
第十三章 杜甫“诗史”对现代史诗的启示
第一节 古典史诗、现代史诗与杜甫“诗史”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对邓文有关杜甫“诗史”的批评的辨析
第三节 杜甫“诗史”对现代史诗创作的启示
结语
第十四章 《雅伦》:一部被埋没的诗学百科全书——兼析四库馆臣对《雅伦》的批评
第一节 《雅伦》成书的经过与宗旨
第二节 《雅伦》的编撰体例
第三节 四库馆臣对《雅伦》的评价之辨析
第四节 对《雅伦》的总体评价
第十五章 张问陶袁枚诗论异同简论
第一节 张问陶与袁枚诗论之同简论
第二节 张问陶与袁枚诗论之异简论
结语
第十六章 近体诗词曲的发展嬗变及其在外国的影响
第一节 齐梁以前的自然声律、对偶
第二节 齐梁声律论及齐梁体
第三节 唐代近体诗的产生发展及体制
第四节 宋词的产生发展及体制
第五节 元散曲的产生发展及体制说略
第六节 近体诗长盛的原因
第七节 中国古典诗歌在国外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自序
第一章 先秦两汉诗歌体式嬗变考论
第一节 中国诗歌起源阶段的体式
第二节 四言诗与《诗经》
第三节 六言诗歌与“楚辞
第四节 两汉五七言诗的发展
第五节 诗歌体式变化的内因探讨
第二章 《九歌》的体式与原始“倚声填词”臆测
第一节 比较《九歌》与《九章》的体式,看《九歌》倚曲
填词
第二节 对比“二湘”与“二司命”,以证明其同曲填词
第三节 辨析《九歌》合篇说,以证明《九歌》是倚曲填词
第四节 《九歌》与原始“倚声填词”说
第三章 北方少数民族边塞诗歌嬗变及其原因初探
第一节 南北朝以前北方民族无名氏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辽金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元清统一王朝的北方边塞诗
第四节 北方少数民族诗歌嬗变原因初探
第四章 词源于梁陈新曲论考
第一节 历代关于词源于乐府及梁陈新曲说简述
第二节 从词曲配合方式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第三节 从所倚乐曲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第四节 从格律角度看梁陈新曲“倚声填词”
余论
第五章 燕乐与词关系新论
第一节 燕乐与词的关系评述
第二节 从“倚声填词”到“倚谱填词
余论
第六章 词体盛衰原因新探
第一节 地域对词产生、发展、繁盛的影响
第二节 时代对词盛衰的影响
第三节 词曲对立统一规律对词盛衰的影响
第四节 创作演唱及接受主体对词体盛衰的影响
余论
第七章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及其原因初探
第一节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的状况评述
第二节 宋初六十年“乐章顿衰”原因初探
第三节 宋初六十年词的特色简论
结语
第八章 散曲与白话新诗关系初探
第一节 古代诗歌语言雅俗矛盾统一状况述评
第二节 散曲以俗为美,追求通俗化口语化简论
第三节 曲未能发展成现代白话新诗的原因初探
结语
第九章 元散曲兴衰原因初探
第一节 散曲与近体诗、词兴衰历史比较述评
第二节 散曲勃兴原因初探
第三节 散曲渐衰而不振原因简论
第十章 20世纪传统诗词论略
第一节 20世纪传统诗词的大致分期
第二节 20世纪传统诗词创作的主要群体
结语
第十一章 论20世纪传统诗词的入史问题
第一节 为现代文学史正名,证明诗词应当人史
第二节 纵横比较,看诗词是否应该人史
第三节 20世纪传统诗词精神内蕴的现代性
第四节 20世纪诗词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现代性
第五节 20世纪传统诗词文本的现代性
第十二章 司马相如的辞赋、诗学及其对巴蜀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司马相如的生平与创作及影响
第二节 司马相如诗学的“作赋之迹”、“赋家之心”
第三节 司马相如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节 司马相如诗学的影响
第十三章 杜甫“诗史”对现代史诗的启示
第一节 古典史诗、现代史诗与杜甫“诗史”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对邓文有关杜甫“诗史”的批评的辨析
第三节 杜甫“诗史”对现代史诗创作的启示
结语
第十四章 《雅伦》:一部被埋没的诗学百科全书——兼析四库馆臣对《雅伦》的批评
第一节 《雅伦》成书的经过与宗旨
第二节 《雅伦》的编撰体例
第三节 四库馆臣对《雅伦》的评价之辨析
第四节 对《雅伦》的总体评价
第十五章 张问陶袁枚诗论异同简论
第一节 张问陶与袁枚诗论之同简论
第二节 张问陶与袁枚诗论之异简论
结语
第十六章 近体诗词曲的发展嬗变及其在外国的影响
第一节 齐梁以前的自然声律、对偶
第二节 齐梁声律论及齐梁体
第三节 唐代近体诗的产生发展及体制
第四节 宋词的产生发展及体制
第五节 元散曲的产生发展及体制说略
第六节 近体诗长盛的原因
第七节 中国古典诗歌在国外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古典诗学论丛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