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综论

副标题:无

作   者:商季光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070286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体制下的金融、各国金融体制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银行业务制度的改革等21章

目录

目录
第一节 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篇 导言
第一章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 金融与金融体制
二 金融体制与国民经济体制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
第二节 金融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
一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 重塑微观经济基础与金融体制改革
三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与金融体制改革
四 宏观经济运行调控体系的重新建立与金融体制改革
第三节 金融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二 国民经济增长、发展与金融
三 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章 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体制下的金融
第一节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二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三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弊端
第二节 “大一统”金融体制的“统收统支”信贷资金管理
二 “统收统支”信贷资金管理的历史作用与弊端
一 “统收统支”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建立
第三节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形式下的单一信用形式
一 单一信用形式是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产物
第二篇 历史的回顾与国外银行经验的借鉴
二 单一信用形式的主要特征
三 高度集中单一的信用形式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第四节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把银行变成了“出纳机关”
一 银行形成“出纳机关”的原因
二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下银行调控机制的一般特征
三 银行不能充分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第三章 各国金融体制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变革的进程
一 美国金融形势的新变化
二 英国金融形势的变革
三 日本金融形势的新变革
第二节 匈牙利银行改革状况
一 匈牙利的经济改革
二 匈牙利的银行制度改革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银行制度改革
一 印度、巴西、新加坡的银行制度与发展
二 第三世界银行发展趋势和特点
第四章 银行业务制度的改革
第一节 扩大银行信用领域
一 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信用资金
二 开展多种贷款形式,充分发挥银行信用功能
第二节 发展多种信用形式
一 恢复和发展商业信用
二 国家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个人信用等逐渐发展
第五章 金融机构多元化
第一节 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
一 建立中央银行体制的组织准备和前提
二 建立中央银行体制的必要性
三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划分
第二节 综合性银行的出现
第三篇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
二 中信实业银行的成立
三 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出现
一 交通银行的恢复
第三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创立和外资银行的引入
四 专项储蓄银行的组建
一 保险机构的恢复和发展
二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大发展
三 城市信用社的诞生和发展
四 信托投资公司的建立
五 其他各种形式的金融机构的涌现
六 外资银行的引入
第六章 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
第一节 坚持“发展经济、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
一 货币政策实施的第一阶段(1979—1983年)
二 货币政策实施的第二阶段(1984—1988年)
三 货币政策实施的第三阶段(从1988年下半年开始)
第二节 金融宏观调控手段的建立与完善
一 信贷计划
二 中央银行贷款
三 存款准备金(率)
四 利率政策
五 公开市场业务
第七章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
第一节 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一 信贷差额包干的基本内容
二 信贷差额包干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一 “实贷实存”的基本内容
二 “实贷实存”办法的特点与问题
三 完善和发展“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第三节 流动资金实行统一管理
一 流动资统管的作法
二 流动资统管的利弊
第八章 专业银行企业化的尝试
第一节 专业银行企业化经营的必要性
一 加强宏观调控、微观搞活,要求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
第二节 我国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历程
二 发展金融市场要求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
三 工商企业“企业化”要求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 扩大基层经营单位自主权
一 划分信贷基金,自主经营
三 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考核指标体系
四 建立经济责任制
第九章 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建立金融市场的意义
一 建立金融市场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 社会主义金融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
第二节 短期资金市场的发展
三 社会主义金融市场的出现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一 同业拆借市场
二 票据贴现市场
三 短期证券交易市场
第三节 长期资金市场的发展
一 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转让市场
二 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债券的发行与转让
三 金融债券的发行市场与转让市场
四 企业债券的发行与转让
五 股票的发行与转让
第十章 银行利率体系的改革
第一节 利率的作用
一 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二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 集聚资金
四 引导资金流向,调整经济结构
第二节 银行利率体系改革的历程
一 提高利率总水平,增加利率档次和种类,改革低利率政策
二 调整利率结构,理顺利率体系
三 改革利率管理体制,下放管理权限
第十一章 外汇、保险体制改革
第一节 外汇体制改革
一 建立健全外汇管理机构,完善外汇管理的立法和制度
二 改革外汇分配制度,实行外汇留成办法
三 外汇调剂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四 积极利用外资,加强外债管理
五 人民币汇价改革
第二节 保险业务的恢复与发展
六 发展对外金融关系,开展国际间合作
一 国内保险业务的发展
二 涉外保险业务的发展
三 多家办保险的尝试
第十二章 利益调节与行为约束的失衡
第一节 利益调节 超前
一 “实贷实存”的推行与再贷款的失控
二 “统管分供”异化为统包
三 金融市场的收益与风险背离
第二节 行为约束滞后
第四篇 对我国金融改革问题的分析
一 微观经济运行主体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
二 宏观调控措施不力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一 通货膨胀的定义和种类
二 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三 改革中的历次通货膨胀
四 通货膨胀的潜在危险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 短缺经济是形成通货膨胀的基础
二 货币超量发行是形成通货膨胀的表层原因
三 总最失衡与结构失调是形成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四 预期心理会促进通货膨胀的加速
第三节 通货膨胀效应分析
一 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
二 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
三 通货膨胀的资源配置效应
四 “通货膨胀有益论”不可取
第四节 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
一 以质量和效益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
二 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信贷结构
三 深入开展储蓄、发展多样化金融资产
四 协调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关系
第十四章 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调
第一节 总量失衡
一 货币发行扩张
二 信贷投放膨胀
第二节 结构失调
一 负债结构不合理
二 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对称
三 资产结构失调
第十五章 信贷资金运行的问题
第一节 信贷资金运行概况
一 信贷投放同经济增长保持正相关关系
二 信贷投放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第二节 松紧交替的启示
三 信贷投放周期短期化、频繁化、波幅大
一 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信用膨胀
二 新旧体制交替中的需求膨胀
三 信贷政策的独立性和调节目标模糊
第十六章 强化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
第一节 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
二 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稳定币值的关系
一 稳定货币与发展经济的双重目标
第二节 加强对总量的控制
三 货币政策目标的几种意见
二 运用货币乘数机制控制与调节贷款总规模和贷币供应量
一 加强研究与分析,健全中央银行决策系统
第五篇 深化和加快金融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
三 改善宏观经济环境,与其它经济改革相配套
第三节 控制基础货币,加强和改善中央银行的贷款管理
一 编好年度贷款计划,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指标
二 对专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三 优化增量,盘活存量,调整信贷结构
第四节 增强有效的经济调节 手段
一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
二 再贴现与再贷款利率机制的运用
三 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第五节 建立货币政策实施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制度
一 监测指标设置的原则
二 监测指标应包括的项目
三 建立对货币政策目标进行监控的队伍
第十七章 进一步改革现行金融体制,发展多样化金融机构,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第一节 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一 强化中央银行的领导和管理,转换人民银行职能
二 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发挥我国金融业务的主体作用
三 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四 积极发展城市信用联社,加强对城市信用社的领导和管理
五 金融机构应向多功能、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调整、设置及业务范围的管理
二 关于机构的调整、设置问题
一 所有制结构、性质、组织形式
三 以专业为主,合理分工,业务交叉,平等竞争,发挥金融部门的整体调控功能
第三节 加强金融法律规范化的建设,建立现代化的金融管理体系
二 加快会计结算制度改革
三 加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一 加快立法进程,促使各项金融活动做到有法可依
第四节 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推动我国金融国际化
二 抓住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有利时机,做好对外筹资工作
三 创造条件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改进外资规模控制办法
一 根据市场发育程度,进一步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推动国内金融机构进入国际市场
第十八章 转换专业银行经营机制,促进银行企业化经营
第一节 专业银行的企业化与政策性问题
一 既是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又承担宏观调控任务
二 既要坚持专业分工,又要实行企业化经营
三 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与企业性的对立统一问题
第二节 关于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方向问题
二 如何实现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企业化管理目标
一 把独立经济核算的实体落实到基层
三 完善内部经营机制,逐步落实经营自主权
四 改革内部财务核算与分配制度
第三节 转换经营机制,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一 强化信贷资金比例管理
二 实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三 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第十九章 培育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第一节 大力发展和完美同业拆借市场
第二节 抓住机遇,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二 发展同业间的短期融资,形成地区性、全国性的拆借中心
三 加强宏观管理,使同业拆借达到规范化
一 专业银行应积极参与拆借市场,作为短期融资的重要补充
一 完善和发展国债发行与交易市场
二 开放证券市场,推动企业面向社会筹集资金
三 搞活二级(流通)市场,扩大证券流通的范围和种类
第三节 推进股份制试点,稳步发展股票市场
四 完善证券市场管理
一 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作为实行股份制的根本目的
二 积极、稳步地发展股票市场,增加股票的发行
三 制定、健全各项法规,推动股票市场的规范化
四 加强基础建设,培养人才,提高各种管理人员的素质
五 加强宣传,增强风险意识,正确认识股票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发展票据承兑贴现市场,积极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
一 开办贴现业务,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
第五节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外汇调剂市场
二 加强宣传,采取措施,推行商业票据
二 改革交易方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一 设立外汇平准基金,逐步增强中央银行对外汇调剂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 外汇调剂市场实行会员制度,有利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提高专业水平
四 外汇调剂的调控与管理应纳入法制轨道
第二十章 深化改革,加速发展保险事业
第一节 充分发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主渠道作用
一 在保险市场竞争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第二节 拓宽领域,配合改革开放开办新险种
二 坚持优化服务,在竞争中取胜
一 开办各种责任保险、保证保险和特殊需要的保险
第三节 抓住时机,加速发展各项保险业务
二 不断拓宽领域,扩大服务
一 搞好经济补偿服务,认真贯彻“主动、迅速、准确、合理”的八字方针
二 努力做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和涉外保险业务
三 大力发展各种人身保险业务,充分发挥人身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
第二十一章 拓宽金融领域,介入房地产经济
第一节 建立住宅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 住房制度改革的实质是住宅商品化
一 住房制度不合理,消费结构扭曲,影响产业结构与分配
三 实现住宅资金的良性循环问题
第二节 金融介入房地产经济,参与住房改革
一 房地产信贷业务是金融业的传统业务
二 发挥金融机构融通资金的作用
三 拓宽金融领域,为房地产经济服务
第三节 建立房地产金融学科,为住房改革服务
二 研究如何发挥金融的调节功能,促进住房制度的改革
一 研究如何理顺房地产资金渠道,实现良性循环
三 研究如何建立房地产资金市场
var cpro_id = 'u317582';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综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