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ment of strabismus and amblyopia-a practical guide

副标题:无

作   者:(加)[J.A.普拉特-约翰逊]John A.Pratt-Johnson,(加)[G.蒂尔松]Geraloline Tillson著;王林农译

分类号:

ISBN:978750274684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作者把治疗斜视和弱视的经验汇编成书,从临床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设计问题和答案,并把许多专家参加每周一次疑难病例会诊的观点归纳书中。

目录


一、视觉、融合和立体视觉怎样发育
二、视觉的成熟
三、正常单眼视力发育
四、正常双眼视觉发育
第一章 视觉、融合和立体视觉发育
五、正常双眼融合(双中心凹)
六、视网膜对应、融合和立体视觉
1.正常视网膜对应
2.融合
3.运动性融合
4.感觉性和运动性融合的联系
5.视力
6.立体视觉
二、弱视
三、抑制
第二章 视觉、融合和立体视觉发育中断
一、不对称视动性眼球震颤
四、先天性不能融合
五、融合和立体视觉发育不全
六、单眼注视性偏斜
七、异常视网膜对应
八、融合不发育或者抑制(难治性复视)
九、视觉发育成熟后融合丧失
十一、斜视的社会影响
十、视觉发育成熟后感觉丧失引起融合丧失(中枢融合破坏)
第三章 斜视的初诊
一、询问病史
二、检查
1.知觉评估
2.运动评估
3.屈光和眼底检查
三、不合作儿童
4.配正镜处方准则
3.什么是充分的光学矫正
四、初诊结束时要做的事情
2.有临床意义屈光不正的眼镜处方
1.弱视治疗
5.随诊
五、有斜视怎么办
六、治疗和预后
七、和家长谈话
1.家长经常问的问题
2.约定和执行医嘱
第四章 斜视的感觉性评估
一、观察病人
二、遮盖试验
1.视靶
2.遮盖物
7.单眼性斜视和遮盖试验
6.遮盖试验的最佳结合
5.交叉遮盖试验(交替遮盖试验)
4.遮盖-不遮盖试验发现隐斜
3.遮盖-不遮盖试验发现显斜
三、大型弱视镜:同视机,斜视镜
1.大型弱视镜测量偏斜量
2.大型弱视镜和Kappa角
3.大型弱视镜评估融合
4.大型弱视镜评估立体视觉
5.大型弱视镜评估视网膜对应
四、Bruckner试验
五、视力
六、立体视觉
1.立体视觉试验
2.近距离立体视觉试验
3.远距离立体视觉试验
1.Worth四点试验(Worth四灯试验)
4.指示有融合的立体视觉
七、融合试验
2.三棱镜测量融合范围
3.大型弱视镜:同视机或斜视镜评估融合
八、视网膜对应试验
1.后像法
2.Bagolini条纹镜法
3.4△三棱镜试验
九、集合近点
十、调节近点
十一、特殊检查
1.对比敏感度
2.视觉诱发电位
3.视网膜电图
4.摄影检查斜视和屈光不正
二、偏斜度测量
1.Hirschberg法(角膜映光法)
一、运动和感觉性评估试验
第五章 斜视的运动性评估
2.Krimsky法(三棱镜映光法)
3.三棱镜加遮盖法
4.Maddox杆法
5.Maddox翼检查法
6.双Maddox杆法
三、评估眼球运动试验
1.单眼运动,每眼运动是否正常
2.同向运动,双眼运动是否一致
四、注视范围
1.不全麻痹的检查
2.睫状肌麻痹近点交叉遮盖试验
3.诊断性检查
1.定义
2.一般特点
一、内隐斜
第六章 内隐斜、外隐斜和集合不足
4.治疗
二、外隐斜
1.定义
2.一般特点
3.诊断性检查
4.治疗
三、集合不足
1.一般特点
2.检查
3.治疗
4.正位视训练无效的集合不足
5.凋节和集合近点异常的治疗(集合不全麻痹)
四、集合麻痹
1.斜视
一、病因和分类
第七章 弱视
2.屈光不正
3.形觉剥夺
4.器质性弱视
二、检查
1.视力评估
2.拥挤现象
3.针孔镜
4.婴儿和其他主观检查不合作患者的视力检查
5.使用注视眼底镜评估旁中心注视
6.灰色半透明滤光片
7.视野
8.对比敏感度
9.视觉电生理
1.方法
五、遮盖
2.遮盖的年龄界限
四、治疗
三、预后
1.遮盖类型
2.反向弱视(遮盖性弱视)
3.遮盖方案
4.有关遮盖问题的处理
5.保持遮盖让视力持续恢复确保成功
6.何时停止遮盖
7.眼球震颤
8.先天性内斜视
9.屈光不正性弱视
10.屈光参差性弱视
11.单侧无晶体婴儿
14.视力会稳定吗
12.遮盖促使内斜发生
13.压抑疗法
15.何时停止遮盖
第八章 先天性(或婴儿性)内斜视
一、临床特征
1.外展不足:第Ⅵ脑神经是否麻痹
2.分离性垂直性斜视
3.下斜肌功能过强
4.单侧上斜肌不全麻痹与先天性内斜视
5.是否存在原发性下斜肌功能过强
6.眼球震颤
7.眼球震颤阻滞性集合
2.单侧第Ⅵ脑神经麻痹
1.宽的内眦赘皮
4.AC/A比率高者
3.调节性内斜视
三、鉴别诊断
二、先天性内斜视自然病程
8.屈光不正
四、诊断性检查
1.弱视检查
2.眼球运动
3.屈光和眼底检查
4.存在歪头和转脸时使用的检查方法
五、治疗目的
六、治疗
1.眼镜
2.遮盖
3.手术
4.特殊情况的处理
八、没有融合功能患者会怎样
七、为什么一半以上先天性内斜视患者没有融合
5.DVD手术治疗的替代方法
6.DVD的手术治疗
九、随访
1.随访病例的眼镜处方
2.遮盖
3.进一步手术
4.融合预后不良
5.二岁以下眼位矫正后潜在的危险
十一、自发性交替注视
6.四岁后的随访
十、斜视和脑瘫
第九章 后天性内斜视
一、一般特征
1.幼儿后天性内斜视是白天急诊
2.怎样防止延误治疗
3.起病后很快就诊病例的处理
1.病因
二、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2.治疗
5.长期未治疗,没有弱视的后天性内斜视
4.后天性内斜视,遮盖消除抑制
6.知觉治愈
3.患儿的一生是否都要戴镜
4.视轴矫正治疗与完全调节性内斜视
三、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1.预后
2.获得双眼中心凹融合完全治愈的遮盖和手术治疗
2.单眼斜视性弱视
五、非调节性内斜视
四、单眼性斜视
1.治疗
六、棱镜的采用
七、高AC/A比值型内斜视(集合过强)
1.抑制与高AC/A比值
2.高AC/A比值的处理
1.依据
八、双焦点眼镜
4.有融合潜力的患者
5.无融合潜力的患者
3.治疗
2.处方
3.不愿配戴双焦点眼镜患儿
4.双焦点眼镜应该戴多久
5.不能使用双焦点眼镜患儿
6.究竟为什么要使用双焦点眼镜
九、缩瞳剂
十、视远双眼正位而视近明显内斜的患者(全部光学矫正情况下)
十一、失代偿的高AC/A比值(视远内斜加大)
十二、高AC/A比值的手术治疗
十三、高AC/A比值治疗的概要
十四、没有融合潜力的内斜视
1.治疗
十七、继发于第Ⅵ脑神经麻痹的内斜视
十六、装病和内斜视
十五、情感性内斜视
2.治疗目的
十八、急性内斜视(后天性的持发性成人内斜视)
十九、周期性内斜视
二十、遮盖性内斜视
二十一、其他类型内斜视
第十章 外斜视
一、先天性外斜视
1.一般特征
2.神经系统疾病及综合征
3.与间歇性外斜视的区别
4.治疗
2.病因
3.抑制和间歇性外斜视
4.症状
二、间歇性外斜视
5.预后和治疗目的
1.病史
3.基本型
2.运动性检查
1.检查抑制区分外隐斜和间歇性外斜
4.类似分开过强型(戴+3.0DS眼镜视近)
四、诊断性检查
2.集合不足型
1.分开过强型
三、间歇性外斜视分类
5.为什么病人未注意到立体视觉的丧失
五、立体视觉和单眼注视性间歇性外斜综合征
六、间歇性外斜视和单侧上斜肌麻痹
七、非共同性侧面注视的重要性
八、间歇性外斜视的处理及治疗目的
九、治疗选择
1.不治
2.光学疗法
3.正斜疗法
4.手术
5.术后持续内斜的治疗
6.间歇性外斜视复发的治疗
7.小于20~△的小角度间歇性外斜视
十、间歇性外斜视治愈标准
1.阳光下闭起一眼的治疗
2.单眼注视性间歇性外斜视
3.间歇性外斜视预后
十一、集合不足
十二、集合麻痹
十三、连续性外斜视(内斜视后)
1.大角度连续性外斜视
2.连续性外斜视的治疗
十五、成人外斜视
十六、继发性外斜视
十四、A、X、V征和外斜视
第十一章 A、V、Y和X型斜视
一、检查时的特殊注意事项
二、治疗时机
1.改善头位
2.达到融合
3.V型外斜视的外观改善
4.防止无融合功能的A型外斜视复发
三、A.V征的手术治疗
1.伴有双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
2.伴有双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征
四、X征
1.外直肌粘连综合征
2.A征和V征治疗概括
1.上斜肌麻痹典型特征
二、单侧上斜肌麻痹
2.上斜肌麻痹的异常表现
第十二章 垂直性斜视
一、四条黄金法则
3.诊断
4.单侧上斜肌麻痹的治疗
三、上斜肌麻痹和后天性Brown氏综合征
四、双侧上斜肌麻痹
1.旋转性斜视是否一定要矫正
4.治疗目的
5.手术原则
3.双侧上斜肌麻痹的治疗
2.隐性双侧上斜肌麻痹
6.能遗漏的妨碍下方注视融合的持续性外旋转斜视
7.双侧上斜肌麻痹和中枢融合功能破坏
8.治疗
5.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单眼不能上转)
4.机械性受限
3.Brown氏综合征或下斜肌麻痹
2.歪斜:后天性共同性垂直性斜视
1.非共同性垂直性斜视
五、非上斜肌麻痹性垂直性斜视
6.双下转肌麻痹(单眼不能下转)
7.分离性垂直性偏斜
8.Heimann Bielschowsky现象
9.上斜肌纤维颤搐
六、垂直性斜视的水平肌手术
七、手术矫正向下注视眼位残留的垂直性偏斜
第十三章 麻痹性斜视
一、一般特征
1.弱视
2.视觉发育成熟患者的起病
二、Hering法则的重要性
三、不全麻痹性斜视检查
四、眼运动麻痹的神经病学检查
3.手术治疗的选择
2.紧急治疗
1.三棱镜
五、治疗
六、后天性第Ⅵ脑神经麻痹(外直肌麻痹)
七、双侧第Ⅵ脑神经麻痹
八、第Ⅲ脑神经麻痹
1.基本特征
2.特殊检查
3.治疗目的
4.完全性第Ⅲ脑神经麻痹的治疗
5.上睑下垂的治疗
九、第Ⅲ脑神经的部分恢复和异常再生
十、第Ⅳ脑神经麻痹
十一、先天性下斜肌麻痹
十二、先天性上直肌麻痹
十五、貌似麻痹的内直肌丢失
十四、后天性外伤性下直肌麻痹
十六、后天性非外伤性垂直直肌或内直肌不全麻痹
2.治疗
十三、先天性下直肌麻痹
1.上睑下垂:真性或假性
十七、集合麻痹
1.先天性
2.后天性
十八、分开麻痹
十九、先天性无斜肌或无直肌
第十四章 机械性限制和综合征
一、Duane氏眼球后退综合性
1.Huber氏分类
2.相关综合征
3.病因
6.婴幼儿Ⅰ型Duane氏综合征表现
7.治疗
5.Ⅰ型病例的典型表现
4.Ⅰ型Duane氏眼球后退综合征特征
二、Brown氏综合征或上斜肌腱鞘综合征
1.先天性Brown氏综合征
2.特征
3.需要治疗的先天性Brown氏综合征
4.上斜肌断腱术:重要的手术细节
四、暴裂性眶骨骨折
三、下斜肌麻痹及治疗
5.后天性Brown氏上斜肌腱鞘综合征
1.急性病例的处理
2.陈旧性爆裂性眶骨骨折
3.眼球固定
五、甲状腺性眼病
1.特征
2.受累肌肉
3.处理意见发
4.手术减轻甲状腺疾病患者眼球运动受限的原则
6.下睑退缩
7.上、下直肌挛缩
六、视网膜脱离术后的眼球运动机械性受限
七、广泛纤维化综合征
5.下直肌后徙术潜在的问题
十、固定性斜视
十一、上斜肌纤维颤搐
九、Mobius氏综合征
八、进行性眼外肌麻痹
十二、重症肌无力
第十五章 成人斜视
一、成人斜视概述
二、病史采集要点
三、必须知道的抑制情况
四、调整缝线手术
五、成人斜视评估要点
1.中枢性融合破坏的诊断
2.中枢性融合破坏的治疗
六、没有抑制的后天性融合功能丧失:中枢性融合破坏
七、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和斜视手术
八、替代眼镜的斜视手术
1.调节性内斜视
2.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九、成人斜视手术的稳定性
1.由没有融合功能的先天性内斜视发展而来的外斜视
2.大角度外斜和上斜肌功能亢进
3.先天性外斜视复发
十、间歇性外斜视
1.手术过矫问题
2.成人间歇性外斜视能否治愈
3.阳光下眨眼
3.彩色缝线
5.最安全的眼外肌后徙术
4.缝针
1.缝线
2.变态反应
一、材料和方法
第十六章 眼外肌手术总论
二、拟定斜视手术计划
1.预期效果
2.再次手术或疤痕肌肉手术
3.垂直直肌首次手术效果
4.下直肌首次后徙术的特殊价值
5.肌肉手术效果比预期大
三、效果最大的直肌后徙术:悬松法
四、单条下斜肌截肌术效果
五、单条上斜肌断腱术效果
十、复杂的再次手术
八、无情的下直肌
九、眼肌的异常外观
六、单条上斜肌肌腱折叠术效果
七、单眼双水平肌垂直转位术效果
十一、肌肉再次手术
十二、调整缝线
十三、调整缝线禁忌症
2.后固定缝线术的问题
3.后固定缝线术的实际价值
1.后固定缝线术(Faden式术)理论上的适应症
十四、后固定缝线(Faden式术)
十五、内直肌“丢失”
第十七章 斜视手术并发症
一、眼位不正
1.肌肉休克:融合能否重新形成肌肉平衡
2.典型病例
5.囊肿
4.缝线的变态反应
3.缝线脓肿
1.Tenon氏囊脱出
2.缝线肉芽肿
三、结膜并发症
二、复视
6.角膜干燥斑
7.结膜活动
8.结膜疤痕和皱襞
9.脂肪垫性红色结膜下突起
四、机械性受限
1.多次手术
2.下斜肌术后向上注视受限(粘连综合征)
五、肌肉“丢失”
1.术中肌肉“丢失”
2.全麻苏醒后的内直肌“丢失”
七、眼球穿孔
3.眼眶蜂窝组织炎
4.眼内炎
2.结膜炎
1.预防
六、术后感染
八、眼前节缺血
1.预防
2.体征
3.治疗
九、恶性高热
第十八章 歪头、转脸的原因
一、歪头或转脸以便融合和避免复视
二、遮盖试验
三、歪头或者转脸以提高视力:眼球震颤中间带
十一、习惯和特发性疾病
十、单侧聋
九、先天性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
八、加宽复像间距
六、上睑下垂
五、机械性受限
四、遮盖试验和微小眼球震颤
七、屈光不正
第十九章 复视原因
一、是单眼复视还是双眼复视
二、是真性复视还是官能性复视
三、病人是否有融合能力
1.用惯常的非注视眼注视引起复视
3.中枢性融合破坏
2.注视快速交替
四、病人不能融合的几种可能性:抑制变化
五、注视的改变
2.抗抑制训练或者病人规则地使用斜眼使抑制减弱
1.抑制破坏引起复视
4.两眼物像不等
2.异常视网膜对应(ARC)
3.视觉混淆
六、复视的其他原因
1.视物变形症
5.生理性复视
6.不明原因复视
1.感觉性眼球震颤
2.运动性眼球震颤
二、诊断中间带的重要性
一、先天性眼球震颤的分类
第二十章 眼球震颤
三、先天性运动性眼球震颤的一般特征
1.集合阻断眼球震颤
2.紧张造成眼球震颤加剧
3.隐性眼球震颤
4.点头状痉挛或者点头与眼球震颤
5.先天性运动性眼球震颤的振动类型
3.后天得的歪头或转脸
2.伴有先天性斜视综合征的运动性眼球震颤
1.没有斜视的运动性眼球震颤
6.会讲话前儿童的检查
四、运动性眼球震颤的临床相关症
五、周期性交替性眼球震颤
六、后天性眼球震颤及其他类型
七、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治疗
2.术前谈话
3.眼球震颤和转脸患者手术适应症
1.Kestenbaum氏法
八、手术让中间带接近第一眼位
4.手术
5.手术治疗眼球震颤阻断综合征
6.年长儿童或成人的中间带手术
7.没有融合的水平斜视患者的中间带手术
8.下颏上抬或内收异常头位与眼球震颤
9.歪头和眼球震颤
九、驾驶执照与眼球震颤
词汇表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Management of strabismus and amblyopia-a practical guide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